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蒙村:多元产业兴 齐奔致富路

时间:2022-04-21 08:26:44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贵港市委农办

近年来,广西港南区湛江镇蒙村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多举并措开发利用荒地,大力发展林下松茸产业、木耳产业等,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多万元。近日,该村仅用一个月就流转撂荒地近100亩,打造玉米、中药材产业基地,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

“现在待在村里也能务工拿工资,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4月8日上午,在港南区湛江镇蒙村松木塘屯记者看到,几台开垄机正在动力全开来回作业,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有的工人在拿农具开垦、施肥,有的在挖坑小心翼翼地种下玉米、紫苏种子,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欢声笑语不断。

“我是松木塘屯的,来这里做工,离这里很近,村委搞那些开发的,把这些地给我们做工,我们现在有收入了,一天有八九十块钱,我的孩子有钱读书了。”务工村民林永娟说。

据了解,蒙村于2020年开始采用林下套种的模式种植赤松茸。202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产量5万斤以上,产值超50万元。蒙村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把旧猪圈、空房等进行改造,建设规模化集中种植大棚,大力发展黑背木耳产业,年产值达3万多元。

村集体经济已经稳步上升,该村两委班子并不沉迷于往日成绩,村集体经济应如何继续壮大,村里的基础设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更有效的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蒙村村支书谢树茂和村干部们积极谋划着村里下一步产业的发展。

据悉,该村因多数村民外出打工,许多山岭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导致部分农田荒草丛生,丢荒多年。面对村里大量的闲置农地,村两委班子着力破局,通过到别村学习取经,反复研究,立足实际,决定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村民会商交谈签订协议,在松木塘屯引进专业合作社承包撂荒地近百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运用专业技术,创新发展“玉米+药用紫苏”套种模式,与产业收购商签订兜底收购协议,唤醒激发土地活力,提升农产业经济效益,推动该村多元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近30个,助力该村多名脱贫户、弱劳动力致富增收。目前,该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0多万元,

“该基地预计今年玉米产量20万斤,产值近30万元,药用紫苏亩产量300公斤,产值达30万元。”谢树茂介绍道,下一步蒙村将进一步盘活土地,落实“退桉还蔗”发展甘蔗产业,进一步壮大该村村集体经济。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贵港    
聚焦两会

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蒙村:多元产业兴 齐奔致富路

时间:2022-04-21 08:26:4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贵港市委农办

近年来,广西港南区湛江镇蒙村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多举并措开发利用荒地,大力发展林下松茸产业、木耳产业等,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多万元。近日,该村仅用一个月就流转撂荒地近100亩,打造玉米、中药材产业基地,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以上。

“现在待在村里也能务工拿工资,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4月8日上午,在港南区湛江镇蒙村松木塘屯记者看到,几台开垄机正在动力全开来回作业,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有的工人在拿农具开垦、施肥,有的在挖坑小心翼翼地种下玉米、紫苏种子,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欢声笑语不断。

“我是松木塘屯的,来这里做工,离这里很近,村委搞那些开发的,把这些地给我们做工,我们现在有收入了,一天有八九十块钱,我的孩子有钱读书了。”务工村民林永娟说。

据了解,蒙村于2020年开始采用林下套种的模式种植赤松茸。2021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产量5万斤以上,产值超50万元。蒙村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把旧猪圈、空房等进行改造,建设规模化集中种植大棚,大力发展黑背木耳产业,年产值达3万多元。

村集体经济已经稳步上升,该村两委班子并不沉迷于往日成绩,村集体经济应如何继续壮大,村里的基础设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更有效的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蒙村村支书谢树茂和村干部们积极谋划着村里下一步产业的发展。

据悉,该村因多数村民外出打工,许多山岭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导致部分农田荒草丛生,丢荒多年。面对村里大量的闲置农地,村两委班子着力破局,通过到别村学习取经,反复研究,立足实际,决定采取“村委+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村民会商交谈签订协议,在松木塘屯引进专业合作社承包撂荒地近百亩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运用专业技术,创新发展“玉米+药用紫苏”套种模式,与产业收购商签订兜底收购协议,唤醒激发土地活力,提升农产业经济效益,推动该村多元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近30个,助力该村多名脱贫户、弱劳动力致富增收。目前,该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20多万元,

“该基地预计今年玉米产量20万斤,产值近30万元,药用紫苏亩产量300公斤,产值达30万元。”谢树茂介绍道,下一步蒙村将进一步盘活土地,落实“退桉还蔗”发展甘蔗产业,进一步壮大该村村集体经济。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