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王国和: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昌吉答卷

时间:2022-05-06 11:37:3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作者:王国和

1.jpg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措施,着力实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协调推进、全面进步。

一、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提升脱贫成果质量成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昌吉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念,从政策、规划、人才、产业、组织五个方面入手,接续提升脱贫成果质量成色,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抓好政策衔接无缝隙。政策衔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昌吉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工作要求,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设计,将超常规、临时性帮扶举措转化为常态化支持政策;坚持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包村联户、社会参与等帮扶机制,创新推行“防贫险”;探索将农村低保兜底、医疗扶贫等政策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脱贫攻坚一整套有效机制办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决筑牢防止返贫底线的保障网络。

二是抓好规划衔接无盲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规划衔接很重要。昌吉州坚持科学规划,注重顶层设计,尊重乡村建设基本规律,制定《昌吉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梳理昌吉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九项专项行动,将脱贫攻坚需提档升级的农业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项目,打捆编入乡村振兴整体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衔接,形成乡村振兴整体合力。

三是抓好人才衔接不断档。脱贫攻坚靠人才带动,乡村振兴也要靠人才引领。昌吉州健全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机制,持续实施“千名大学生赴基层”行动,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使其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中坚力量。

四是抓好产业衔接可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昌吉州坚持以产业为主导,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路径,健全联农带农促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脱贫户牲畜“小换大,土改良”品种改良,发展红花、大蒜、文冠果等有特色、可持续的产业,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家乐等产业链条,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五是抓好组织衔接全覆盖。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昌吉州迅速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高标准同步组建州、县、乡、村四级乡村振兴机构,强化“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制度保障,探索建立“强村带弱村”机制,推行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协作、合力攻坚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稳健走好五大振兴赶考路

近年来,昌吉州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落脚点,积极探索本地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聚焦优势特色推进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昌吉州坚持“稳粮、优棉、强种、扩畜、精果、增饲草、兴特色”发展思路,建设一批玉米、小麦制种和加工番茄、蔬菜等高效特色作物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昌吉市、呼图壁县、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畜牧产业园建设,落实葡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支持订单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王母桃园”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农业产业化强州。

二是搭建“双创”平台推进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昌吉州研究出台《关于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意见》,持续实施“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和“千名大学生赴基层”储才专项行动,深化“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发展路径,持续开展“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搭建农村创业园等乡村产业聚才载体23家,累计吸引5320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培训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产业营销类人才4000余名,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丰富文创形式推进文化振兴。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昌吉州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所79个、站597个,创新开展“8+X”示范性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持续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严守底线红线推进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2019年颁布实施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乡村治理促进条例(试行)》,是全国第一部乡村振兴地方性法规,填补了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立法空白。《条例》实施以后,有力促进了全州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河(湖)长制落实、乡村绿化美化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以村庄清洁、人居环境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和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为重点,全力打好“春、夏、秋、冬”战役,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整治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五是建强战斗堡垒推进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昌吉州在全州所有行政村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员服务、农村发展“一支部三中心”,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铸魂工程”“聚力工程”“民心工程”,打造一批八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引领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构筑了乡村振兴庭州大地主战场上的坚强战斗堡垒群。

三、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勇毅探索美好生活新征程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历史性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路径、任务标准,集中力量资源,持续深入推进。昌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确把握乡村振兴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深入研究谋划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措施,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是着力推动乡村面貌实现焕然一新的华丽转变。依托昌吉州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优势,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四大要素上稳步跟进、强力保障,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纵深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等攻坚行动,持续完善农村饮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乡村建设力度。依托独特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发挥“新疆天山”“北庭故城”“双世界遗产”等带动作用,持续发展壮大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将昌吉州打造成天山北坡环境整治全域化、设施配套标准化、风貌提升景观化的宜居宜业乡村。

二是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的实质跨越。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和农业智能灌溉、航空植保等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等优势,加快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农业模式。依托棉花、小麦、玉米、酿酒葡萄、制酱番茄等“五大产业联盟”,持续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殖模式,培育壮大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销售物流基地,打响“乡字号”“土字号”等特色农副产品区域“金字招牌”。

三是着力推动乡村治理实现和谐有序的稳步演变。依托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不断研究探索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更高的治理模式,全面推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为实施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提供更加健全的法治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支部书记带头引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站点,大力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广泛开展典型选树和评选表彰活动,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精细化、治理机制科学化。

(作者系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书记视窗    
高端视点

王国和: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昌吉答卷

时间:2022-05-06 11:37:3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

作者:王国和

1.jpg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措施,着力实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协调推进、全面进步。

一、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提升脱贫成果质量成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昌吉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念,从政策、规划、人才、产业、组织五个方面入手,接续提升脱贫成果质量成色,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抓好政策衔接无缝隙。政策衔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昌吉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工作要求,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设计,将超常规、临时性帮扶举措转化为常态化支持政策;坚持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包村联户、社会参与等帮扶机制,创新推行“防贫险”;探索将农村低保兜底、医疗扶贫等政策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脱贫攻坚一整套有效机制办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决筑牢防止返贫底线的保障网络。

二是抓好规划衔接无盲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规划衔接很重要。昌吉州坚持科学规划,注重顶层设计,尊重乡村建设基本规律,制定《昌吉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梳理昌吉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九项专项行动,将脱贫攻坚需提档升级的农业产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项目,打捆编入乡村振兴整体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衔接,形成乡村振兴整体合力。

三是抓好人才衔接不断档。脱贫攻坚靠人才带动,乡村振兴也要靠人才引领。昌吉州健全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机制,持续实施“千名大学生赴基层”行动,鼓励和吸引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使其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中坚力量。

四是抓好产业衔接可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昌吉州坚持以产业为主导,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路径,健全联农带农促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脱贫户牲畜“小换大,土改良”品种改良,发展红花、大蒜、文冠果等有特色、可持续的产业,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家乐等产业链条,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五是抓好组织衔接全覆盖。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昌吉州迅速调整优化机构职能,高标准同步组建州、县、乡、村四级乡村振兴机构,强化“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制度保障,探索建立“强村带弱村”机制,推行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协作、合力攻坚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稳健走好五大振兴赶考路

近年来,昌吉州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落脚点,积极探索本地特色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聚焦优势特色推进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昌吉州坚持“稳粮、优棉、强种、扩畜、精果、增饲草、兴特色”发展思路,建设一批玉米、小麦制种和加工番茄、蔬菜等高效特色作物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昌吉市、呼图壁县、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大畜牧产业园建设,落实葡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支持订单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王母桃园”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农业产业化强州。

二是搭建“双创”平台推进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昌吉州研究出台《关于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意见》,持续实施“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和“千名大学生赴基层”储才专项行动,深化“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发展路径,持续开展“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搭建农村创业园等乡村产业聚才载体23家,累计吸引5320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培训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产业营销类人才4000余名,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是丰富文创形式推进文化振兴。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昌吉州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所79个、站597个,创新开展“8+X”示范性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持续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严守底线红线推进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2019年颁布实施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乡村治理促进条例(试行)》,是全国第一部乡村振兴地方性法规,填补了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立法空白。《条例》实施以后,有力促进了全州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河(湖)长制落实、乡村绿化美化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以村庄清洁、人居环境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和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三大革命为重点,全力打好“春、夏、秋、冬”战役,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整治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五是建强战斗堡垒推进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昌吉州在全州所有行政村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员服务、农村发展“一支部三中心”,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铸魂工程”“聚力工程”“民心工程”,打造一批八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引领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构筑了乡村振兴庭州大地主战场上的坚强战斗堡垒群。

三、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勇毅探索美好生活新征程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历史性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路径、任务标准,集中力量资源,持续深入推进。昌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确把握乡村振兴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深入研究谋划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措施,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一是着力推动乡村面貌实现焕然一新的华丽转变。依托昌吉州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优势,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四大要素上稳步跟进、强力保障,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纵深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等攻坚行动,持续完善农村饮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乡村建设力度。依托独特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发挥“新疆天山”“北庭故城”“双世界遗产”等带动作用,持续发展壮大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将昌吉州打造成天山北坡环境整治全域化、设施配套标准化、风貌提升景观化的宜居宜业乡村。

二是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实现蓬勃发展的实质跨越。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和农业智能灌溉、航空植保等现代农业发展技术等优势,加快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等现代农业模式。依托棉花、小麦、玉米、酿酒葡萄、制酱番茄等“五大产业联盟”,持续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殖模式,培育壮大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销售物流基地,打响“乡字号”“土字号”等特色农副产品区域“金字招牌”。

三是着力推动乡村治理实现和谐有序的稳步演变。依托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不断研究探索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更高的治理模式,全面推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为实施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提供更加健全的法治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支部书记带头引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站点,大力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广泛开展典型选树和评选表彰活动,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精细化、治理机制科学化。

(作者系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