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东县那都村:“三个一”拓宽群众致富路
近年来,田东县思林镇那都村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振兴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就业创业,走出一条以产业增收、以创业创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里一根蔗,“种”出甜日子
“家里种甘蔗好多年了,这两年甘蔗的品质和产量都不错,一年收入有七万元左右。去年刚在县城买了房子,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那都村妇女主席梁敏笑着说道。
梁敏是外地媳妇,自她嫁到那都村起家里就已经种了甘蔗,甘蔗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把甘蔗种好,梁敏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种植培训,并通过互联网学习管护技术,了解市场行情。多年来,应市场需求,梁敏不断更新种植优质甘蔗品种,从最先种植几亩扩大到如今的三十多亩,价钱也从每吨80元涨到每吨500元。2011年,甘蔗大丰收,家里翻新建起了二层的崭新楼房。2018年,家里买了代步车。2021年,买了新房子,梁敏一家靠着甘蔗种出了“蔗车蔗房”,生活过得越来越甜蜜。
目前,甘蔗产业成为那都村的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全村共种植甘蔗1080多亩,进厂糖料蔗5500多吨,产值275万元,种植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甘蔗让群众走上了致富幸福路。
山上一棵松,“割”出美日子
“这几年割松油攒了钱,今年打算把房子扩建,大房子住起来才舒服。”那都村脱贫户黄明显高兴说道。
黄明显是思林镇那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3口人,因小孩患病致贫,通过种甘蔗、桉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为增加家庭收入,黄明显申请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租用村集体经济松木1500棵,年割松油约5吨,四年来收入达24万元。几年来,黄明显勤奋苦干,靠种植甘蔗、桉树及割松油,年均收入达10万元。
目前,全村种有松树6500多亩,覆盖100多户农户,年割松油约40吨,产值48万元,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家中一业成,“闯”出富日子
“以前都是在厂里打工,去年创业开了早餐店,虽然也很辛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努力干,生意还不错。”那都村脱贫户阮航言语里透着欢喜。
现年42岁的阮航是一个“广漂”,从二十岁起就到广东务工,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佛山的五金厂工作。父母过世后,妻子就带着两个小孩一起前往佛山,由于两个小孩年幼,妻子无法上班。2021年,为了更好照顾妻儿,阮航申请了5万扶贫小额贷款,加上多年来的积蓄,开始了创业之路。阮航在佛山顺德区租下了一个30平米的门面开起早餐店,夫妻两人合力经营,月收入7000多元。此外,阮航还购买了3000棵桉树苗,雇人在家里的林地上种植管护。
“店铺经营好了,再过几年桉树砍了卖掉也有一笔收入,到时候生活肯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的“富足”生活阮航满是期待。
据悉,那都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产业为主的村,全村以甘蔗、水稻、松树、桉树为主导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群众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致富道路效果显著。此外,那都村加大引导群众就业创业,通过“产业+就业+创业”多渠道创收,实现一户至少一产业或一就业,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广西田东县那都村:“三个一”拓宽群众致富路
时间:2022-05-13 19:50:1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农思秋
近年来,田东县思林镇那都村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振兴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就业创业,走出一条以产业增收、以创业创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里一根蔗,“种”出甜日子
“家里种甘蔗好多年了,这两年甘蔗的品质和产量都不错,一年收入有七万元左右。去年刚在县城买了房子,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那都村妇女主席梁敏笑着说道。
梁敏是外地媳妇,自她嫁到那都村起家里就已经种了甘蔗,甘蔗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为把甘蔗种好,梁敏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种植培训,并通过互联网学习管护技术,了解市场行情。多年来,应市场需求,梁敏不断更新种植优质甘蔗品种,从最先种植几亩扩大到如今的三十多亩,价钱也从每吨80元涨到每吨500元。2011年,甘蔗大丰收,家里翻新建起了二层的崭新楼房。2018年,家里买了代步车。2021年,买了新房子,梁敏一家靠着甘蔗种出了“蔗车蔗房”,生活过得越来越甜蜜。
目前,甘蔗产业成为那都村的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全村共种植甘蔗1080多亩,进厂糖料蔗5500多吨,产值275万元,种植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甘蔗让群众走上了致富幸福路。
山上一棵松,“割”出美日子
“这几年割松油攒了钱,今年打算把房子扩建,大房子住起来才舒服。”那都村脱贫户黄明显高兴说道。
黄明显是思林镇那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3口人,因小孩患病致贫,通过种甘蔗、桉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8年,为增加家庭收入,黄明显申请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租用村集体经济松木1500棵,年割松油约5吨,四年来收入达24万元。几年来,黄明显勤奋苦干,靠种植甘蔗、桉树及割松油,年均收入达10万元。
目前,全村种有松树6500多亩,覆盖100多户农户,年割松油约40吨,产值48万元,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家中一业成,“闯”出富日子
“以前都是在厂里打工,去年创业开了早餐店,虽然也很辛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努力干,生意还不错。”那都村脱贫户阮航言语里透着欢喜。
现年42岁的阮航是一个“广漂”,从二十岁起就到广东务工,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佛山的五金厂工作。父母过世后,妻子就带着两个小孩一起前往佛山,由于两个小孩年幼,妻子无法上班。2021年,为了更好照顾妻儿,阮航申请了5万扶贫小额贷款,加上多年来的积蓄,开始了创业之路。阮航在佛山顺德区租下了一个30平米的门面开起早餐店,夫妻两人合力经营,月收入7000多元。此外,阮航还购买了3000棵桉树苗,雇人在家里的林地上种植管护。
“店铺经营好了,再过几年桉树砍了卖掉也有一笔收入,到时候生活肯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的“富足”生活阮航满是期待。
据悉,那都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产业为主的村,全村以甘蔗、水稻、松树、桉树为主导产业。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群众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致富道路效果显著。此外,那都村加大引导群众就业创业,通过“产业+就业+创业”多渠道创收,实现一户至少一产业或一就业,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
责任编辑:林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