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一“草”手艺,一“席”传承,他坚守了50年

时间:2022-05-18 08:20:1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贵港农委办

一张草席从种下蔺草到编织成席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一“草”手艺,一“席”传承他,坚守了50年。今天,小轩带你走进港南区木格镇近距离感受手工打席的独特魅力···

伴着初夏的脚步,小轩来到港南区木格镇,探访贵港市级非遗,木格草席编织工艺传承人邱寿明。

微信图片_20220518082913.png

在邱寿明家中,只见他正坐在自制木机前,与妻子两人搭档编织草席,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配合默契…

木格镇种植蔺草、编织草席的历史悠久,从隆冬到初夏,蔺草从细针状迅速成长为高近2米的草株。在初夏之后的农闲日子里被割倒、晒干,再经过手艺人灵巧双手编织成草席。就这样,一张张带着尚未褪尽的青色和清香的草席,匆匆走向大江南北,进入寻常人家,在盛夏的酷暑中,伴人入眠,给人清凉。

“现在入夏开始有订单了,我跟老伴基本每天都编织草席,正常一天可以编织一张。编织的规格有1.2米、1.5米、1.8米的,大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价格在200元至320元之间。”邱寿明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跟着老一辈学习编织草席了,至今已有50个年头。

草席又名凉席,手工草席具有紧密、光滑、平直的特点,因坚韧耐用、冬暖夏凉而颇受市场青睐。农民一般是在农闲时从事手工编织草席,产品包括草席、草枕头、草茶杯垫、拖鞋等一系列工艺品,并对产品进行秀花,艺术镶边等,产品主要销往海南、南宁、柳州等地。

微信图片_20220518082931.png

草席编织手艺来自祖辈的手手相传,简易、古老的机器,两个熟练的老手工艺人,一递一送一打之间,草席被编织出来。

“要做好一张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草席,需要精细复杂的工艺流程。从种下蔺草到织成一张席子,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其间的工序更是多达20余道,忙上8、9个小时才能织成一张草席。”邱寿明说。

近年来,机械织席逐渐代替手工草席,会手工编织草席的人越来越少。不过,在木格镇还有部分农民为了手工编织草席工艺的传承,依然坚守着这门即将失传的古老手艺。

微信图片_20220518083007.png

邱寿明说,以前几乎家家都以编织草席为生,但如今只有极个别人还在坚持,编草席的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年轻人不愿学这门手艺,原因在于手编草席费工夫、挣钱少。很多人被迫放弃了这门手艺另谋生路,年轻人也不愿意再继承,选择外出打工。

“我们将加大草席编织的传承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完善‘传统技艺进校园’,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邀请当地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给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推动传统技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走细。”木格镇宣传委员杨柳燕说。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贵港    
聚焦两会

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一“草”手艺,一“席”传承,他坚守了50年

时间:2022-05-18 08:20:1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贵港农委办

一张草席从种下蔺草到编织成席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一“草”手艺,一“席”传承他,坚守了50年。今天,小轩带你走进港南区木格镇近距离感受手工打席的独特魅力···

伴着初夏的脚步,小轩来到港南区木格镇,探访贵港市级非遗,木格草席编织工艺传承人邱寿明。

微信图片_20220518082913.png

在邱寿明家中,只见他正坐在自制木机前,与妻子两人搭档编织草席,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进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叉草,配合默契…

木格镇种植蔺草、编织草席的历史悠久,从隆冬到初夏,蔺草从细针状迅速成长为高近2米的草株。在初夏之后的农闲日子里被割倒、晒干,再经过手艺人灵巧双手编织成草席。就这样,一张张带着尚未褪尽的青色和清香的草席,匆匆走向大江南北,进入寻常人家,在盛夏的酷暑中,伴人入眠,给人清凉。

“现在入夏开始有订单了,我跟老伴基本每天都编织草席,正常一天可以编织一张。编织的规格有1.2米、1.5米、1.8米的,大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价格在200元至320元之间。”邱寿明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跟着老一辈学习编织草席了,至今已有50个年头。

草席又名凉席,手工草席具有紧密、光滑、平直的特点,因坚韧耐用、冬暖夏凉而颇受市场青睐。农民一般是在农闲时从事手工编织草席,产品包括草席、草枕头、草茶杯垫、拖鞋等一系列工艺品,并对产品进行秀花,艺术镶边等,产品主要销往海南、南宁、柳州等地。

微信图片_20220518082931.png

草席编织手艺来自祖辈的手手相传,简易、古老的机器,两个熟练的老手工艺人,一递一送一打之间,草席被编织出来。

“要做好一张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草席,需要精细复杂的工艺流程。从种下蔺草到织成一张席子,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其间的工序更是多达20余道,忙上8、9个小时才能织成一张草席。”邱寿明说。

近年来,机械织席逐渐代替手工草席,会手工编织草席的人越来越少。不过,在木格镇还有部分农民为了手工编织草席工艺的传承,依然坚守着这门即将失传的古老手艺。

微信图片_20220518083007.png

邱寿明说,以前几乎家家都以编织草席为生,但如今只有极个别人还在坚持,编草席的都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年轻人不愿学这门手艺,原因在于手编草席费工夫、挣钱少。很多人被迫放弃了这门手艺另谋生路,年轻人也不愿意再继承,选择外出打工。

“我们将加大草席编织的传承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完善‘传统技艺进校园’,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邀请当地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给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推动传统技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走细。”木格镇宣传委员杨柳燕说。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