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书写“脱贫完成时” 到“振兴进行时”

时间:2022-05-30 17:19:0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毛 兴

微信截图_20220530175226.png

湖北省来凤县檀木湾村,距离县城约15公里,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2015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72户233人,贫困发生率15.89%,属全县重点贫困村,道路坑洼、水电讯差,产业薄弱、组织涣散,垃圾靠风吹、处处杂草生,厕所“叮咚式”,群众看见干部躲着跑,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2016年11月,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驻村后,把群众当亲人,把村里当家里,实行七天七夜工作制度,全年在村至少300天以上,历经七年磨砺,如今的檀木湾村,吃上了产业饭、喝上了干净水、点起了明亮灯、走上了畅通路、用上了4G网、住进了幸福家。驻村工作队连续4年被来凤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队”,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工作突出的工作队”。2021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截图20220530174810.png

“战疫”“战贫”“战洪”,一支群众舍不得的工作队

发端于“战贫”。2016年11月14日,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响应党中央号召,进驻来凤县檀木湾村开展扶贫工作。刚去的时候,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干群关系紧张。驻村日志写道,“下到贫困村,条件很清贫,水管不到户,电力设施差,道路有坑洼,通讯不畅通,阵地不安全,厕所没有建,房前垃圾堆,旁边杂草生。产业说是有,核桃千多亩,只见田里苗,不见集体收。中央政策好,落实不到头,百姓意见大,说是占人投。驻村工作队见此情形,下定决心扎根基层,实行七天七夜驻村,通过一次又一次入户访拉家常、一场又一场屋场会讲政策,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推进产业扶持、危房改造、基础设施等八项政策到村到户。驻村队长吴健用自己私家车跑了近16万公里,不远千里支持山区脱贫攻坚,协调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募集捐款物资20余万元,先后46次往返武汉、恩施、来凤之间看望慰问大病住院群众,75次为残疾贫困户落实帮扶政策,83次为困难党员、贫困户、优抚对象捐款捐物,发放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资金27万元,落实民政救助400余人次,“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落实。2021年全县脱贫后,吴健等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时间到期,村民纷纷电话或上门询问工作队是否要回去了,是否可以继续留下来。后来,他主动放弃省工行的轮换,坚持与檀木湾村全体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定型于“战疫”。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全员到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个体温枪从不离手,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白天敲门、晚上数灯入户排查,顶风冒雪、不分昼夜把关值守,不畏风险、义无反顾护送“四类人员”,帮助来凤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2021年至今,工作队牵头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动态监测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督促全村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成熟于“战洪”。2020年,来凤县遭受特大洪灾,工行驻村工作队闻“汛”而动、逆行出征,迎暴雨、战洪峰,准备好手电筒、对讲机,随时准备开展夜间巡逻,亲自参与排涝清淤消杀,带领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6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

“硒葵基地”成为“网红”。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主要致贫原因是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主导产业。抑或有产业,但是见效慢,时间长,稳定增收难。2017年,檀木湾村依托富硒资源和武陵山区地缘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利用闲散林地荒地,发展“硒葵基地”300亩,采取“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来凤县栖凤生态农业种养殖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脱贫致富、抱团发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驻村工作队长吴健在来凤县百姓网发布了图文帖子《檀木湾村300亩硒葵基地争相绽放》,点击率达5.3万人次,葵花连片盛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一时间,檀木湾村“硒葵基地”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景点,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花海经济”引发热潮。2021年,檀木湾村首次试种郁金香,引进10余个品种、4万多株“郁金香”种植在具有特色的青石坡地上,引爆乡村旅游热,种植的油菜200亩、郁金香4万株、砂糖橘700株、黄桃700株、杜鹃树800株、樱花树100株,马鞭草5亩,吸引恩施州、龙山县、重庆市酉阳县等周边13万人前来观花。相关报道层出不穷,云上来凤、云上恩施、湖北日报、学习强国相继推介,2021年4月5日,檀木湾花海盛景被新闻联播报道。

“乡村气息”愈加浓厚。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村里还建成1190亩核桃产业基地、100亩瓜蒌立体种养基地,建起了荷花池塘,养起了锦鲤,开起了农家乐,村民支起了小摊小店,贫困户的鸡鸭、土鸡蛋、“硒葵”瓜子、有机蔬菜也有了销路,村级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每逢节假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驱车来到檀木湾村,漫步在村中小路,骑行、徒步、打球、素描、摄影、赏花、下棋,唱苗家歌、跳土家舞,各式各样活动应有尽有、多彩缤纷,人们在这里放飞心情,唤起童年的记忆,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

截图20220530175743.png

扮靓“面子”,管好“里子”,齐抓共管提升“颜值”

美丽乡村扮靓“面子”。为了彰显土家特色,工作队从湖北美术学院请来专业绘画团队,在村民住房墙体上创作出系列富有土家文化气息的3D壁画,油茶汤、推磨、哭嫁以及村里的美景和硒葵都成了画中元素;在郁金香基地,描绘的石林壁画,诸如老虎、鳄鱼、袋鼠、犀牛等奇珍异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非洲草原一般。此外,全村累计新修、整修、硬化公路16公里,公路建设延伸到组到户,绿树绕村、别墅成排,村级文化广场、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39米宣传长廊内容,图文并茂话说国家新政策,展现乡村新变化。

村容整治管好“里子”。乡容村貌的好坏,关键是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在于调动群众维护良好环境的行动自觉。近年来,檀木湾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带头示范效应,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建村民户厕,新建6座分类垃圾处理示范点,大力推进“三治三建六清一改变”专项行动(开展治垃圾、治污水、治建房,建清洁家园、建美丽庭院、建生态田园,清房前屋后、清残垣断壁、清农业废弃物、清广告标语、清农村杆线,改变卫生习惯),综合整治“脏、乱、差”现象,全面推广“农户+院落+扶贫户”清洁主公路的模式,配合流动广播、院落会、小组会、“六讲活动”等形式宣传,推动环保意识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垃圾转运增强“福祉”。檀木湾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天天在村里跑东家跑西家,这辆车不仅是驻村队长吴健的私家车,还是村民的“公交车”,工作队员只要在路上遇到村民行路远、行路难的时候,都会给予方便,帮忙村民带东西,或者把村民捎去县城、捎回村里,同时这辆车也是一辆“垃圾搬运车”,由于最初村里垃圾无法处理,村委会的垃圾都会由这辆车子运到城里或垃圾处理站,拖运垃圾时间已经近4年了。

“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推动村民“抱团”增收

近年来,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檀木湾村开创了“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以配优建强党支部为引领,以创建壮大合作社为支撑,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等N项民生事业为重点,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村民们抱团发展显著增效”的良好局面。

微信截图_20220530174905.png       党支部引领。“村看村,户看户,村里发展看支部”。面对村支部软弱涣散现状,2017年,来凤县免去了原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调整选拔李霖娟为书记,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目前檀木湾村配备村“两委”干部5人,平均年龄40岁,坚持将把发展经济的能手、群众致富的帮手、处理问题的高手吸纳进村级组织,一批头脑清、眼界宽、肩膀硬、步子稳、腰板正的村级干部走上岗位,村级战斗堡垒进一步稳固。推进基层堡组织建设,全村现有党员28人,他们在乡村田间地头宣传落实党的优惠政策,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2020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把檀木湾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整治成效显著典型进行了报道。

村级合作社牵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檀木湾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谁来种地”“种什么好”“村内经济如何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2021年9月,村党支部勇挑重担,在村内广泛动员,成立了以能人为大户、脱贫户为成员的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来凤县翔凤镇檀木湾村农产品经营专业合作社,由村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驻村工作队负责牵线搭桥,跑渠道、跑市场,与村“两委”形成一盘棋、一股劲。”此外,驻村工作队利用湖北省工行优势,推进“数字赋能”,开发“工行兴农通”APP,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了“品牌推介、线下体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合作社拉来订单,合作社运转逐渐有了“源头活水”。同时,借助工银“兴农通”APP,将党务、村务、“三资”、便民服务等事项进行公开,提供涵盖党务、政务、村务、财务、金融服务的“五位一体式”服务,村民坐在家里打开手机App,有关生产、生活、党务公开的各种信息,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N项民生事业推进。通过党建引领,村合作社牵头,村级经济实现发展。集体有了钱,为民办实事的底气也足了起来。2020年,因暴雨村内1组和2组的入组路被摧毁,村党支部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8万元用于维修道路;2021年,村党支部又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20万元,流转50亩闲置土地用于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一项项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动工、一个个民生发展计划落地实施。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261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创造税收2.8万元,盘活土地100余亩,带动就业202人次。檀木湾村开创的“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富带民富、村民共富,强村与富民双赢、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几年的驻村工作不仅让群众得到实惠,也让干部得到成长。驻村队长吴健经常说,“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你能够在群众最需要的你时候挺身而出,那就是感恩,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接续努力,如今的檀木湾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故事    

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书写“脱贫完成时” 到“振兴进行时”

时间:2022-05-30 17:19:0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毛 兴

微信截图_20220530175226.png

湖北省来凤县檀木湾村,距离县城约15公里,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2015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72户233人,贫困发生率15.89%,属全县重点贫困村,道路坑洼、水电讯差,产业薄弱、组织涣散,垃圾靠风吹、处处杂草生,厕所“叮咚式”,群众看见干部躲着跑,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2016年11月,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驻村后,把群众当亲人,把村里当家里,实行七天七夜工作制度,全年在村至少300天以上,历经七年磨砺,如今的檀木湾村,吃上了产业饭、喝上了干净水、点起了明亮灯、走上了畅通路、用上了4G网、住进了幸福家。驻村工作队连续4年被来凤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队”,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工作突出的工作队”。2021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截图20220530174810.png

“战疫”“战贫”“战洪”,一支群众舍不得的工作队

发端于“战贫”。2016年11月14日,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响应党中央号召,进驻来凤县檀木湾村开展扶贫工作。刚去的时候,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干群关系紧张。驻村日志写道,“下到贫困村,条件很清贫,水管不到户,电力设施差,道路有坑洼,通讯不畅通,阵地不安全,厕所没有建,房前垃圾堆,旁边杂草生。产业说是有,核桃千多亩,只见田里苗,不见集体收。中央政策好,落实不到头,百姓意见大,说是占人投。驻村工作队见此情形,下定决心扎根基层,实行七天七夜驻村,通过一次又一次入户访拉家常、一场又一场屋场会讲政策,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推进产业扶持、危房改造、基础设施等八项政策到村到户。驻村队长吴健用自己私家车跑了近16万公里,不远千里支持山区脱贫攻坚,协调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募集捐款物资20余万元,先后46次往返武汉、恩施、来凤之间看望慰问大病住院群众,75次为残疾贫困户落实帮扶政策,83次为困难党员、贫困户、优抚对象捐款捐物,发放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资金27万元,落实民政救助400余人次,“两不愁三保障”有效落实。2021年全县脱贫后,吴健等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时间到期,村民纷纷电话或上门询问工作队是否要回去了,是否可以继续留下来。后来,他主动放弃省工行的轮换,坚持与檀木湾村全体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定型于“战疫”。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全员到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个体温枪从不离手,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白天敲门、晚上数灯入户排查,顶风冒雪、不分昼夜把关值守,不畏风险、义无反顾护送“四类人员”,帮助来凤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2021年至今,工作队牵头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动态监测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督促全村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成熟于“战洪”。2020年,来凤县遭受特大洪灾,工行驻村工作队闻“汛”而动、逆行出征,迎暴雨、战洪峰,准备好手电筒、对讲机,随时准备开展夜间巡逻,亲自参与排涝清淤消杀,带领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6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

“硒葵基地”成为“网红”。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主要致贫原因是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主导产业。抑或有产业,但是见效慢,时间长,稳定增收难。2017年,檀木湾村依托富硒资源和武陵山区地缘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利用闲散林地荒地,发展“硒葵基地”300亩,采取“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来凤县栖凤生态农业种养殖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脱贫致富、抱团发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驻村工作队长吴健在来凤县百姓网发布了图文帖子《檀木湾村300亩硒葵基地争相绽放》,点击率达5.3万人次,葵花连片盛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一时间,檀木湾村“硒葵基地”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景点,默默无闻的小山村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花海经济”引发热潮。2021年,檀木湾村首次试种郁金香,引进10余个品种、4万多株“郁金香”种植在具有特色的青石坡地上,引爆乡村旅游热,种植的油菜200亩、郁金香4万株、砂糖橘700株、黄桃700株、杜鹃树800株、樱花树100株,马鞭草5亩,吸引恩施州、龙山县、重庆市酉阳县等周边13万人前来观花。相关报道层出不穷,云上来凤、云上恩施、湖北日报、学习强国相继推介,2021年4月5日,檀木湾花海盛景被新闻联播报道。

“乡村气息”愈加浓厚。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村里还建成1190亩核桃产业基地、100亩瓜蒌立体种养基地,建起了荷花池塘,养起了锦鲤,开起了农家乐,村民支起了小摊小店,贫困户的鸡鸭、土鸡蛋、“硒葵”瓜子、有机蔬菜也有了销路,村级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每逢节假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驱车来到檀木湾村,漫步在村中小路,骑行、徒步、打球、素描、摄影、赏花、下棋,唱苗家歌、跳土家舞,各式各样活动应有尽有、多彩缤纷,人们在这里放飞心情,唤起童年的记忆,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

截图20220530175743.png

扮靓“面子”,管好“里子”,齐抓共管提升“颜值”

美丽乡村扮靓“面子”。为了彰显土家特色,工作队从湖北美术学院请来专业绘画团队,在村民住房墙体上创作出系列富有土家文化气息的3D壁画,油茶汤、推磨、哭嫁以及村里的美景和硒葵都成了画中元素;在郁金香基地,描绘的石林壁画,诸如老虎、鳄鱼、袋鼠、犀牛等奇珍异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非洲草原一般。此外,全村累计新修、整修、硬化公路16公里,公路建设延伸到组到户,绿树绕村、别墅成排,村级文化广场、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39米宣传长廊内容,图文并茂话说国家新政策,展现乡村新变化。

村容整治管好“里子”。乡容村貌的好坏,关键是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在于调动群众维护良好环境的行动自觉。近年来,檀木湾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带头示范效应,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建村民户厕,新建6座分类垃圾处理示范点,大力推进“三治三建六清一改变”专项行动(开展治垃圾、治污水、治建房,建清洁家园、建美丽庭院、建生态田园,清房前屋后、清残垣断壁、清农业废弃物、清广告标语、清农村杆线,改变卫生习惯),综合整治“脏、乱、差”现象,全面推广“农户+院落+扶贫户”清洁主公路的模式,配合流动广播、院落会、小组会、“六讲活动”等形式宣传,推动环保意识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垃圾转运增强“福祉”。檀木湾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天天在村里跑东家跑西家,这辆车不仅是驻村队长吴健的私家车,还是村民的“公交车”,工作队员只要在路上遇到村民行路远、行路难的时候,都会给予方便,帮忙村民带东西,或者把村民捎去县城、捎回村里,同时这辆车也是一辆“垃圾搬运车”,由于最初村里垃圾无法处理,村委会的垃圾都会由这辆车子运到城里或垃圾处理站,拖运垃圾时间已经近4年了。

“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推动村民“抱团”增收

近年来,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檀木湾村开创了“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以配优建强党支部为引领,以创建壮大合作社为支撑,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等N项民生事业为重点,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村民们抱团发展显著增效”的良好局面。

微信截图_20220530174905.png       党支部引领。“村看村,户看户,村里发展看支部”。面对村支部软弱涣散现状,2017年,来凤县免去了原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调整选拔李霖娟为书记,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目前檀木湾村配备村“两委”干部5人,平均年龄40岁,坚持将把发展经济的能手、群众致富的帮手、处理问题的高手吸纳进村级组织,一批头脑清、眼界宽、肩膀硬、步子稳、腰板正的村级干部走上岗位,村级战斗堡垒进一步稳固。推进基层堡组织建设,全村现有党员28人,他们在乡村田间地头宣传落实党的优惠政策,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2020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把檀木湾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整治成效显著典型进行了报道。

村级合作社牵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檀木湾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谁来种地”“种什么好”“村内经济如何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2021年9月,村党支部勇挑重担,在村内广泛动员,成立了以能人为大户、脱贫户为成员的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来凤县翔凤镇檀木湾村农产品经营专业合作社,由村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驻村工作队负责牵线搭桥,跑渠道、跑市场,与村“两委”形成一盘棋、一股劲。”此外,驻村工作队利用湖北省工行优势,推进“数字赋能”,开发“工行兴农通”APP,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了“品牌推介、线下体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合作社拉来订单,合作社运转逐渐有了“源头活水”。同时,借助工银“兴农通”APP,将党务、村务、“三资”、便民服务等事项进行公开,提供涵盖党务、政务、村务、财务、金融服务的“五位一体式”服务,村民坐在家里打开手机App,有关生产、生活、党务公开的各种信息,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N项民生事业推进。通过党建引领,村合作社牵头,村级经济实现发展。集体有了钱,为民办实事的底气也足了起来。2020年,因暴雨村内1组和2组的入组路被摧毁,村党支部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8万元用于维修道路;2021年,村党支部又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20万元,流转50亩闲置土地用于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一项项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动工、一个个民生发展计划落地实施。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261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创造税收2.8万元,盘活土地100余亩,带动就业202人次。檀木湾村开创的“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富带民富、村民共富,强村与富民双赢、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几年的驻村工作不仅让群众得到实惠,也让干部得到成长。驻村队长吴健经常说,“什么是感恩,感恩就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你能够在群众最需要的你时候挺身而出,那就是感恩,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接续努力,如今的檀木湾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