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港市平南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地多用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时间:2022-06-02 02:02:5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贵港市委农办

今年以来,平南县通过创新撂荒耕地治理新模式,建成全区规模最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适宜平南本地的高产技术、适宜品种、农艺技术、农机技术,实现“一亩顶三亩、一田多收入”,推动“撂荒地”变成“藏粮田”“淘金田”。

图片11.png

走进广西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排排的玉米、一垄垄的大豆随着微风荡起层层绿色的波浪,翠绿的叶片间,株株玉米硕大饱满,簇簇毛豆挂满枝头。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农技专家们正在对大豆、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现场还立牌拉线针对性地进行含硒肥料施放,研究相同自然条件下、施用不同剂量的硒肥等因素,对比同等条件下大豆和玉米富集硒元素能力的区别。由于前期的预防和管理到位,玉米长势良好,大豆生机勃发,即将迎来大丰收。

图片12.png

▲农技专家对玉米进行监测

由于今年首次“尝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市县的农技专家们也在积极开展各类比较试验,采用“春种玉米大豆+秋种玉米大豆+冬种马铃薯”轮作模式,设置“2+2”、“2+3”、“2+4”、“2+5”、“3+3”等不同种植模式,种植不同品种的大豆玉米,并对大豆玉米开展系列调查,定期做好苗情、病虫情、墒情、耕地质量等监测预警,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

图片13.png

在华南农业大学、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探索适合我县、甚至自治区推广的品种、技术及模式。

“现在玉米和大豆长势都非常好,”平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许开宇向记者介绍:“我们在这个基地里面设计了品种对比试验、肥料试验,还有一些模式的试验。通过试验来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和模式。”

图片14.png

作为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试验,克服传统套种配置不合理、难以机械化、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最大限度提高撂荒地种植效益、提升农村土地效率、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到强农富民、一举多得,成为撬动农民致富杠杆。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贵港    
聚焦两会

贵港市平南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地多用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时间:2022-06-02 02:02:5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贵港市委农办

今年以来,平南县通过创新撂荒耕地治理新模式,建成全区规模最大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适宜平南本地的高产技术、适宜品种、农艺技术、农机技术,实现“一亩顶三亩、一田多收入”,推动“撂荒地”变成“藏粮田”“淘金田”。

图片11.png

走进广西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排排的玉米、一垄垄的大豆随着微风荡起层层绿色的波浪,翠绿的叶片间,株株玉米硕大饱满,簇簇毛豆挂满枝头。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农技专家们正在对大豆、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现场还立牌拉线针对性地进行含硒肥料施放,研究相同自然条件下、施用不同剂量的硒肥等因素,对比同等条件下大豆和玉米富集硒元素能力的区别。由于前期的预防和管理到位,玉米长势良好,大豆生机勃发,即将迎来大丰收。

图片12.png

▲农技专家对玉米进行监测

由于今年首次“尝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市县的农技专家们也在积极开展各类比较试验,采用“春种玉米大豆+秋种玉米大豆+冬种马铃薯”轮作模式,设置“2+2”、“2+3”、“2+4”、“2+5”、“3+3”等不同种植模式,种植不同品种的大豆玉米,并对大豆玉米开展系列调查,定期做好苗情、病虫情、墒情、耕地质量等监测预警,提出针对性技术措施。

图片13.png

在华南农业大学、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探索适合我县、甚至自治区推广的品种、技术及模式。

“现在玉米和大豆长势都非常好,”平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许开宇向记者介绍:“我们在这个基地里面设计了品种对比试验、肥料试验,还有一些模式的试验。通过试验来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和模式。”

图片14.png

作为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试验,克服传统套种配置不合理、难以机械化、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最大限度提高撂荒地种植效益、提升农村土地效率、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到强农富民、一举多得,成为撬动农民致富杠杆。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