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天士力控股集团: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

时间:2022-06-08 08:49:4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QQ截图20220608085444.jpg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是国务院挂牌督战、天津市结对帮扶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闫沟村是一个被大山的沟壑环绕的原始自然村,共有31户104位村民,祖祖辈辈住在窑洞,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吃水靠村里唯一一口井,出村没有路,要在黄土沟里爬上爬下。特别是缺乏主导产业,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剩下老人和孩子,居住环境杂乱、无序,缺乏生机和活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天士力控股集团积极投身天津市与甘肃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参与“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2018年开始,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镇原县人民政府与天士力控股集团联手,实施“聚德小镇美丽乡村示范项目”。

聚德小镇项目总占地637.36亩,投资近亿元,致力于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的示范工程,将闫沟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绿色和谐、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可续、社区服务保障健全、村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美丽乡村,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经济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是以“美丽乡村居德斯颐”为主旨,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以“诗意生活、产业融合”为核心定位,以特色民俗民居为“点”;特色种养产业为“线”;黄土风情沟谷连“面”,打造集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创新、现代种养殖模式创新和基层文化建设形式创新于一体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彰显“创新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

在乡村经济方面,则以打造适合闫沟村特点和条件的生态农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主旨,使闫沟村从自然经济的传统种植养殖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从松散构成的自然村落向统一规划建设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社区转型,将闫沟村“聚德小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示范工程。 QQ截图20220608085503.jpg

建设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焕发新生机

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天士力开山造地、拓土为园,按照宅基地规定标准拆旧布新,为每户村民建设176㎡的双层式四合院新民居,同步规划建设符合农村集体生活特点的公共服务区和公共配套设施。

2019年5月,小镇的落成,村民们陆续搬入新居。如今,走进聚德小镇,山塬环抱间,一排排白墙青瓦、融合了窑洞特色的小楼拔地而起。30户居民已搬入新居。房屋设计采用了新中式风格的建筑形象,外檐采用白墙结合,部分灰砖效果,屋顶为双坡硬山形式。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村民家里装上了宽带,新修的公路通到村里,广场上有了篮球场、足球场以及各种健身休闲器材……曾经深度贫困的村庄,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设美丽新乡村不仅仅体现在环境面貌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乡村的治理上。因此,聚德小镇新建了标准化村卫生所,新修村组砂石路22.5公里,新打机井2眼,新修高压水塔3座,完成自来水入户44户,农电网改造三个自然村214户。

同时,不断健全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为乡村生活设立新标杆。树立勤劳致富观念,激发村民动力,让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在美丽乡村发扬光大。建立长效化机制和规范化制度,科学管理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QQ截图20220608090145.jpg

构建特色产业,输血变造血,打造新模式

自2018年5月31日成立以来,根据甘肃省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发展要求,为保障村民经济收入来源,让“输血”变“造血”,使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天士力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在建设“聚德小镇”之初,帮助村庄确立了“推动自然经济传统种植养殖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的产业发展定位。并结合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特点,提出了“打造川道现代农业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基于这一模式,聚德小镇重点规划和发展中药材科研培训、粮食蔬菜种植、畜牧饲料种植、大畜养殖、林下养殖、经济林木栽培、农事体验和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模块,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生产模式方面,坚持由聚智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借助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和网络销售平台,推动“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变。

成立了镇原县聚智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筑面积7000余㎡的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中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打造适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的生态农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合作社按照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进行土地流转。通过按标准给农户保底分红,在取得生产经营效益后按比例支付农户效益分红,带动农户参与种养植并在园区内务工、发展休闲观光游等,促进多元增收。

目前,已将16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按照10%的比例分红;将100万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其中86万元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名下,每年按5%的比例分工,14万元每年按5%的比例给村集体分红,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在享受保底分红的同时也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稳定脱贫。2021年带动聚德小镇及周边农户增收280万元,农民户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

打造了公司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聚智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园,借助天士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为主业,发展中药材种植、禽畜养殖、经济林木等产业,带动乡村生态旅游观光。

园区将规划布局中药材育苗区和种植区、粮食及蔬菜育苗和种植区、果园区、林下散养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永泰陵园、停车场。园区规划涵盖了大面积山体绿化和经济林栽培,力争利用3—5年时间,在非种植土地上实现工程造林,使绿化面积达到90%以上;消除裸露黄土,实现两季种植、三季有果,促进生态全面恢复,推动特色山林经济的发展。

湖羊养殖场:占地200亩,集种养繁育、湖羊养殖、技术培训、青料种植与加工于一体,采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绿色无公害、有机、安全,深受顾客和游客的青睐。存栏湖羊规模可达1500只,年出栏量1000只左右,吸纳村内贫困户参与养殖或在园区内务工。

药材种植区:药材种植区占地面积220亩,充分利用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土质肥厚,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的区位气候优势,发展优良药材品种的培育与种植。园区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起中药材种植、开发规范体系,三年内开发出经济效益高、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品种。

果树园区:果树园区占地180亩,依托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和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的区位优势,引进优质樱桃、苹果、核桃、冬枣、大红枣等多品种,坚持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借助天士力集团大健康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优质、特色、健康、绿色果品种植示范基地,村民参与种植或在园区内务工。

林下养殖区:林下养殖区占地100余亩,按照“生态、绿色、环保、实用”的原则,采用循环农业开发的新模式,依托原型山沟的林地资源,在林下饲养特色珍珠鸡、贵妃鸡、山鸡,特色冬瓜猪、蕨麻猪等家畜、家禽,因地制宜,科学养殖,既可提高畜禽的品质,又可解决畜禽的排泄物污染问题,林下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以牧养林,以林促牧,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粮食蔬菜种植区:粮食蔬菜种植区占地45亩,依托黄土高原的独特气候条件和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的地形地貌,以种植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作物和黄花菜等特色蔬菜为主,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操作,统一规范化育苗、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蔬菜专用复合肥,全部推广暗沟灌溉、打老叶、落秧栽培、合理密植等新技术,确保蔬菜品质新鲜、绿色、健康。

苗木育苗区:苗木育苗区是集育苗、成苗培育、成年木本移植为一体的苗木基地,占地60亩,建有无菌育苗车间,采取与农户联营育苗的方式,满足聚德小镇绿化、培育、栽植。

中药材育苗区:镇原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土地疏松,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育苗区占地108亩,充分发挥镇原县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种植有柴胡、黄芩、党参、黄芪、板蓝根等品种中药材种苗,带动村民参与中药材种植并在园区内务工。

现代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原生态的种植养殖业迎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融合,激发出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智能化种植养殖管理,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数字化营销网络平台,为美丽乡村的现代农业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预计在3-5年内,一方面,实现生态全面恢复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手段,不断推动现代种植农业、养殖农业科学发展,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养殖业佩戴脚环、二维码,通过互联网数据传输。实现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产品、客户服务,来源可查,质量可追。 QQ截图20220608085555.jpg

探索融合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旅品牌

在促进村民安居乐业的同时,小镇建设依托茹河川区文化旅游通道,深度挖掘庆阳特色民俗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和厚重历史文化,着力构建以北石窟驿文化大景区为牵引,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和休闲养生、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川道现代农业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

天士力高度注重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打造集乡村居民生活方式+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现代种养殖模式+农事体验;中医养生+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既保留了原始生活的记忆和文化溯源的样本,也彰显了“创新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了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效应。

项目将区域民俗风情和现代人文文化紧密融合,在仿古基础上创新,仿建了保留窑洞文化的传统院落生活展示区,并打造“窑洞宾馆”;建设了党建活动室、大戏台、电影院、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坚持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义演,已成为辐射周边乡村的重要党建基地和文化阵地以及乡村文旅新兴品牌。 

占地面积1200平米的窑洞文化体验区,是聚德小镇依托西部地区土质良好的天然优势,融合传统窑洞建筑特点与现代设计手法,因地制宜,模仿沿崖式窑洞,依山势层层开凿出来的圆弧型围合庭院,是二层叠式联排窑洞矩阵式的新型建筑。

根据传统窑洞建筑特点,结合现代设计手法,采用现代材料进行仿古处理,保证了坚固耐用,长期留存。同时,采纳了具有中国太极图的圆形建筑元素的房顶设计,并设有中国西部大戏台,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建筑“天圆地方”的核心理念。旨在打造窑洞文化展示区,重现传统窑洞院落生活场景,承载了西北人文风俗原始居住和生活方式的记忆留存。

该建筑群在地段利用、院落划分、内外交通关系管理、在采光通风和排水等方面巧妙处理,不仅冬暖夏凉,还实现了居住环境与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融合。建有可容纳200人阶梯式影院和同时容纳500人会议、培训、餐饮、娱乐、住宿一体的旅游和商务空间,可为社会提供旅游、商务、培训、会议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作为主体景点的占地5000㎡的聚德广场,其正前方建有创制浮雕《居德斯颐》,以追念先民开疆拓土、农耕立本的千秋功业,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发源与发展,展现了从分散居住到今天美丽乡村文化的历史变革;昭示后人以德为尊、唯善是宝的人生准则,代表了西北黄土高原家庭亲情团聚文化,礼仪文化,将农耕文明的真髓、现代民居的风貌和德行天下的情怀融为一体,让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再续传奇,让道德文明之花在聚德小镇绚丽绽放。  QQ截图20220608085648.jpg

健康+教育双维赋能,助力乡村经济可续发展

美丽乡村,健康护航。为改善医疗条件,便利村民就医和提高用药水平,天士力投资376万元,天士力公益基金会捐赠76.8万元,与镇原县中医院共同打造“镇原县中医医院聚智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将医疗专家“送到”村民身边。同时,联合天津市红十字会在聚德小镇捐建红十字会博爱家园乡村卫生站,打通乡村医疗最后一公里。

天士力还针对贫困地区腰腿疼痛等疾病高发的情况,向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捐赠了4台总价值300万元、世界领先的冲击波治疗设备,可用于疼痛性疾病的康复性治疗,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2021年7月,天士力通过天士力公益基金会向甘肃省镇原县捐赠“镇原县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幼儿园总造价5000余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配备12个教学班及多间功能教室,可满足400余名儿童就学需求。并辅以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多种兴趣、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课堂。

镇原·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坐落于镇原县西部新城,以天士力集团旗下华夏未来幼教集团先进的教育规划理念为依托,聘请国内知名设计院进行科学规划,定位为全功能、高标准的多功能幼儿教育示范基地

镇原·华夏未来幼儿园秉承华夏未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健康为核心,致力于实现“重健康,强禀赋,塑品行”的少儿成长目标。同时,天士力集团不断向镇原·华夏未来幼儿园输入华夏未来幼儿教育品牌先进的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协助聘请高端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促进提升镇原县的幼儿整体教育水平提升。

一方面,天士力积极发挥地处京津地区的资源优势,协助镇原县对接和争取国家教育类产业政策支持,包括智慧网络工程教育扶贫项目等,助推幼儿智力开发、综合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支教、代培等形式,引进天津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

其中,天士力公益基金会已联合中华儿慈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天津师范大学开展“行知小先生”陪育计划,探索大学生支教新模式,打造乡村教育振兴项目。2021年7月,陪育计划落地镇原,覆盖三所小学,惠及150名学生。

在小学教育服务方面,捐赠50万元用于镇原县屯字镇岔道小学(后改名天士力小学)修缮,为包括聚德小镇在内的周边乡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设施条件,使其成为当地理念最先进、环境最健康、设施最齐全的集教育、益智、素质提升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幼儿园,同时也将成为助推镇原县学龄前幼儿教育水平提升的示范培训基地。

2021年8月25日,镇原县˙天士力扶贫攻坚共建聚德小镇(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总结推广报告会隆重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以及甘肃省政协、庆阳市、天津市各级领导等100多位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嘉宾纷纷对天士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战略决策,认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国家扶贫和振兴乡村经济的热潮中的实践与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QQ截图20220608091649.jpg

时任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的闫希军先生在会议上介绍聚德小镇项目建设情况以未来规划。

在会议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认为,从脱贫攻坚入手,实践小城镇大战略,激发群众和社会参与,聚德小镇项目对于扶贫攻坚和振兴乡村具有创新意义。

经过三年精心规划建设,政企联手打造了集生态居住、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的示范工程——聚德小镇。在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协同的基础上,为更多农村地区开辟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探索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以改革发展成果反哺农村的新路径,创新了多维度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群众致富+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经济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贫困地区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

 凭借创新高效的帮扶行动,2018年天士力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2021年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协同振兴    

天士力控股集团: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

时间:2022-06-08 08:49:4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QQ截图20220608085444.jpg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是国务院挂牌督战、天津市结对帮扶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闫沟村是一个被大山的沟壑环绕的原始自然村,共有31户104位村民,祖祖辈辈住在窑洞,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吃水靠村里唯一一口井,出村没有路,要在黄土沟里爬上爬下。特别是缺乏主导产业,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剩下老人和孩子,居住环境杂乱、无序,缺乏生机和活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天士力控股集团积极投身天津市与甘肃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参与“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2018年开始,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镇原县人民政府与天士力控股集团联手,实施“聚德小镇美丽乡村示范项目”。

聚德小镇项目总占地637.36亩,投资近亿元,致力于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的示范工程,将闫沟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绿色和谐、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可续、社区服务保障健全、村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美丽乡村,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经济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是以“美丽乡村居德斯颐”为主旨,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以“诗意生活、产业融合”为核心定位,以特色民俗民居为“点”;特色种养产业为“线”;黄土风情沟谷连“面”,打造集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创新、现代种养殖模式创新和基层文化建设形式创新于一体的“山水田园综合体”,彰显“创新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

在乡村经济方面,则以打造适合闫沟村特点和条件的生态农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主旨,使闫沟村从自然经济的传统种植养殖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从松散构成的自然村落向统一规划建设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社区转型,将闫沟村“聚德小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示范工程。 QQ截图20220608085503.jpg

建设美丽乡村,旧貌换新颜,焕发新生机

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天士力开山造地、拓土为园,按照宅基地规定标准拆旧布新,为每户村民建设176㎡的双层式四合院新民居,同步规划建设符合农村集体生活特点的公共服务区和公共配套设施。

2019年5月,小镇的落成,村民们陆续搬入新居。如今,走进聚德小镇,山塬环抱间,一排排白墙青瓦、融合了窑洞特色的小楼拔地而起。30户居民已搬入新居。房屋设计采用了新中式风格的建筑形象,外檐采用白墙结合,部分灰砖效果,屋顶为双坡硬山形式。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村民家里装上了宽带,新修的公路通到村里,广场上有了篮球场、足球场以及各种健身休闲器材……曾经深度贫困的村庄,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设美丽新乡村不仅仅体现在环境面貌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乡村的治理上。因此,聚德小镇新建了标准化村卫生所,新修村组砂石路22.5公里,新打机井2眼,新修高压水塔3座,完成自来水入户44户,农电网改造三个自然村214户。

同时,不断健全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为乡村生活设立新标杆。树立勤劳致富观念,激发村民动力,让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在美丽乡村发扬光大。建立长效化机制和规范化制度,科学管理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QQ截图20220608090145.jpg

构建特色产业,输血变造血,打造新模式

自2018年5月31日成立以来,根据甘肃省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发展要求,为保障村民经济收入来源,让“输血”变“造血”,使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天士力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在建设“聚德小镇”之初,帮助村庄确立了“推动自然经济传统种植养殖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的产业发展定位。并结合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特点,提出了“打造川道现代农业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基于这一模式,聚德小镇重点规划和发展中药材科研培训、粮食蔬菜种植、畜牧饲料种植、大畜养殖、林下养殖、经济林木栽培、农事体验和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模块,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生产模式方面,坚持由聚智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借助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和网络销售平台,推动“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变。

成立了镇原县聚智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筑面积7000余㎡的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中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打造适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的生态农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合作社按照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进行土地流转。通过按标准给农户保底分红,在取得生产经营效益后按比例支付农户效益分红,带动农户参与种养植并在园区内务工、发展休闲观光游等,促进多元增收。

目前,已将16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按照10%的比例分红;将100万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其中86万元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名下,每年按5%的比例分工,14万元每年按5%的比例给村集体分红,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在享受保底分红的同时也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稳定脱贫。2021年带动聚德小镇及周边农户增收280万元,农民户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

打造了公司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聚智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园,借助天士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为主业,发展中药材种植、禽畜养殖、经济林木等产业,带动乡村生态旅游观光。

园区将规划布局中药材育苗区和种植区、粮食及蔬菜育苗和种植区、果园区、林下散养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永泰陵园、停车场。园区规划涵盖了大面积山体绿化和经济林栽培,力争利用3—5年时间,在非种植土地上实现工程造林,使绿化面积达到90%以上;消除裸露黄土,实现两季种植、三季有果,促进生态全面恢复,推动特色山林经济的发展。

湖羊养殖场:占地200亩,集种养繁育、湖羊养殖、技术培训、青料种植与加工于一体,采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绿色无公害、有机、安全,深受顾客和游客的青睐。存栏湖羊规模可达1500只,年出栏量1000只左右,吸纳村内贫困户参与养殖或在园区内务工。

药材种植区:药材种植区占地面积220亩,充分利用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土质肥厚,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的区位气候优势,发展优良药材品种的培育与种植。园区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起中药材种植、开发规范体系,三年内开发出经济效益高、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品种。

果树园区:果树园区占地180亩,依托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和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带的区位优势,引进优质樱桃、苹果、核桃、冬枣、大红枣等多品种,坚持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借助天士力集团大健康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优质、特色、健康、绿色果品种植示范基地,村民参与种植或在园区内务工。

林下养殖区:林下养殖区占地100余亩,按照“生态、绿色、环保、实用”的原则,采用循环农业开发的新模式,依托原型山沟的林地资源,在林下饲养特色珍珠鸡、贵妃鸡、山鸡,特色冬瓜猪、蕨麻猪等家畜、家禽,因地制宜,科学养殖,既可提高畜禽的品质,又可解决畜禽的排泄物污染问题,林下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以牧养林,以林促牧,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粮食蔬菜种植区:粮食蔬菜种植区占地45亩,依托黄土高原的独特气候条件和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的地形地貌,以种植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作物和黄花菜等特色蔬菜为主,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操作,统一规范化育苗、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蔬菜专用复合肥,全部推广暗沟灌溉、打老叶、落秧栽培、合理密植等新技术,确保蔬菜品质新鲜、绿色、健康。

苗木育苗区:苗木育苗区是集育苗、成苗培育、成年木本移植为一体的苗木基地,占地60亩,建有无菌育苗车间,采取与农户联营育苗的方式,满足聚德小镇绿化、培育、栽植。

中药材育苗区:镇原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层深厚、土地疏松,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育苗区占地108亩,充分发挥镇原县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种植有柴胡、黄芩、党参、黄芪、板蓝根等品种中药材种苗,带动村民参与中药材种植并在园区内务工。

现代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原生态的种植养殖业迎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融合,激发出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智能化种植养殖管理,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数字化营销网络平台,为美丽乡村的现代农业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预计在3-5年内,一方面,实现生态全面恢复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手段,不断推动现代种植农业、养殖农业科学发展,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养殖业佩戴脚环、二维码,通过互联网数据传输。实现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产品、客户服务,来源可查,质量可追。 QQ截图20220608085555.jpg

探索融合旅游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文旅品牌

在促进村民安居乐业的同时,小镇建设依托茹河川区文化旅游通道,深度挖掘庆阳特色民俗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和厚重历史文化,着力构建以北石窟驿文化大景区为牵引,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和休闲养生、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川道现代农业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

天士力高度注重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打造集乡村居民生活方式+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现代种养殖模式+农事体验;中医养生+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既保留了原始生活的记忆和文化溯源的样本,也彰显了“创新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了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效应。

项目将区域民俗风情和现代人文文化紧密融合,在仿古基础上创新,仿建了保留窑洞文化的传统院落生活展示区,并打造“窑洞宾馆”;建设了党建活动室、大戏台、电影院、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坚持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义演,已成为辐射周边乡村的重要党建基地和文化阵地以及乡村文旅新兴品牌。 

占地面积1200平米的窑洞文化体验区,是聚德小镇依托西部地区土质良好的天然优势,融合传统窑洞建筑特点与现代设计手法,因地制宜,模仿沿崖式窑洞,依山势层层开凿出来的圆弧型围合庭院,是二层叠式联排窑洞矩阵式的新型建筑。

根据传统窑洞建筑特点,结合现代设计手法,采用现代材料进行仿古处理,保证了坚固耐用,长期留存。同时,采纳了具有中国太极图的圆形建筑元素的房顶设计,并设有中国西部大戏台,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建筑“天圆地方”的核心理念。旨在打造窑洞文化展示区,重现传统窑洞院落生活场景,承载了西北人文风俗原始居住和生活方式的记忆留存。

该建筑群在地段利用、院落划分、内外交通关系管理、在采光通风和排水等方面巧妙处理,不仅冬暖夏凉,还实现了居住环境与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融合。建有可容纳200人阶梯式影院和同时容纳500人会议、培训、餐饮、娱乐、住宿一体的旅游和商务空间,可为社会提供旅游、商务、培训、会议等方面的优质服务。

作为主体景点的占地5000㎡的聚德广场,其正前方建有创制浮雕《居德斯颐》,以追念先民开疆拓土、农耕立本的千秋功业,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发源与发展,展现了从分散居住到今天美丽乡村文化的历史变革;昭示后人以德为尊、唯善是宝的人生准则,代表了西北黄土高原家庭亲情团聚文化,礼仪文化,将农耕文明的真髓、现代民居的风貌和德行天下的情怀融为一体,让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再续传奇,让道德文明之花在聚德小镇绚丽绽放。  QQ截图20220608085648.jpg

健康+教育双维赋能,助力乡村经济可续发展

美丽乡村,健康护航。为改善医疗条件,便利村民就医和提高用药水平,天士力投资376万元,天士力公益基金会捐赠76.8万元,与镇原县中医院共同打造“镇原县中医医院聚智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将医疗专家“送到”村民身边。同时,联合天津市红十字会在聚德小镇捐建红十字会博爱家园乡村卫生站,打通乡村医疗最后一公里。

天士力还针对贫困地区腰腿疼痛等疾病高发的情况,向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捐赠了4台总价值300万元、世界领先的冲击波治疗设备,可用于疼痛性疾病的康复性治疗,助力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2021年7月,天士力通过天士力公益基金会向甘肃省镇原县捐赠“镇原县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幼儿园总造价5000余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配备12个教学班及多间功能教室,可满足400余名儿童就学需求。并辅以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多种兴趣、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课堂。

镇原·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坐落于镇原县西部新城,以天士力集团旗下华夏未来幼教集团先进的教育规划理念为依托,聘请国内知名设计院进行科学规划,定位为全功能、高标准的多功能幼儿教育示范基地

镇原·华夏未来幼儿园秉承华夏未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健康为核心,致力于实现“重健康,强禀赋,塑品行”的少儿成长目标。同时,天士力集团不断向镇原·华夏未来幼儿园输入华夏未来幼儿教育品牌先进的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协助聘请高端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促进提升镇原县的幼儿整体教育水平提升。

一方面,天士力积极发挥地处京津地区的资源优势,协助镇原县对接和争取国家教育类产业政策支持,包括智慧网络工程教育扶贫项目等,助推幼儿智力开发、综合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支教、代培等形式,引进天津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

其中,天士力公益基金会已联合中华儿慈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天津师范大学开展“行知小先生”陪育计划,探索大学生支教新模式,打造乡村教育振兴项目。2021年7月,陪育计划落地镇原,覆盖三所小学,惠及150名学生。

在小学教育服务方面,捐赠50万元用于镇原县屯字镇岔道小学(后改名天士力小学)修缮,为包括聚德小镇在内的周边乡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设施条件,使其成为当地理念最先进、环境最健康、设施最齐全的集教育、益智、素质提升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幼儿园,同时也将成为助推镇原县学龄前幼儿教育水平提升的示范培训基地。

2021年8月25日,镇原县˙天士力扶贫攻坚共建聚德小镇(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总结推广报告会隆重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以及甘肃省政协、庆阳市、天津市各级领导等100多位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嘉宾纷纷对天士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战略决策,认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国家扶贫和振兴乡村经济的热潮中的实践与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QQ截图20220608091649.jpg

时任天士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的闫希军先生在会议上介绍聚德小镇项目建设情况以未来规划。

在会议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认为,从脱贫攻坚入手,实践小城镇大战略,激发群众和社会参与,聚德小镇项目对于扶贫攻坚和振兴乡村具有创新意义。

经过三年精心规划建设,政企联手打造了集生态居住、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经济”的示范工程——聚德小镇。在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协同的基础上,为更多农村地区开辟美丽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探索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以改革发展成果反哺农村的新路径,创新了多维度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群众致富+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经济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贫困地区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

 凭借创新高效的帮扶行动,2018年天士力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2021年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