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山县:勤栽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时间:2022-06-25 09:36:00来源:马山县融媒体中心作者:程璐 农会

今年以来,我县立足“项目为王”理念,以亲商、安商、招商的举措表出一片诚心。相对的,一批亟待落地的项目企业也向马山县给出一份信心。

亲商

纳入村务事

今年4月29日,中国马山·生态油茶博览园暨油茶全产业链核心示范项目在乔利乡古楼村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马山县4月集中开竣工的重大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3.51亿。

在小村庄引进大龙头企业,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以及乔利乡、古楼村对这个投资项目的极度重视。3月初,与投资企业初步商定合作意向后,古楼村“两委”立刻召集群众开大会,从3月2日第一场群众大会上质疑声此起彼伏,到3月15日涉及的项目用地全部完成签约交付,只用了短短半个多月,古楼村用“妈妈式”的亲商服务,将“项目为王”理念落到了实处。

乔利乡古楼村党支书 曾贤慧:当时这一片山全是树和杂草,上来都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有群众拿镰刀出来帮我们开了一条小路让企业负责人走到山上去看。我们古楼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片地交付给这个企业,让企业尽快把项目落地到这里并坐得稳,这就是当时我们拿第一期地的决心,我在开会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种油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个项目一定要放在古楼来。

这两天,党支书曾贤慧和屯长韦世才又在忙着跟村民们聊发展、作动员。油茶博览园项目即将启动二期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古楼村四个屯的林地,曾贤慧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能单靠政府来营造,还要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乡村振兴谋发展,党建引领是关键,产业发展是核心。产业发展需要乡村治理有效来支撑,而乡村治理人人参与,乡村产业才会水到渠成。

“作为党支书, 我们把企业服务好,让它能在古楼村站得稳 ,产业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服务企业不单是我党支书、村“两委”的责任,群众也有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支持,他才能做得好。”曾贤慧表示。

安商

按需规划园区

6月,正值汛期,但苏博工业园区内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

今年以来,马山县党政主要领导累计走访园区105次,对重大项目开展调研78次,协调问题62个,解决问题43个,力推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及早完工交付。

2021年9月,苏博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创业园一期工程,包括6栋标准厂房、1栋综合楼、1栋宿舍楼、食堂以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已经完成主体建设。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目前,苏博工业园区进驻有广西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广西亚大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加工企业,如何扶商安商?有了厂房还要为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留住人才。大园区成了气候,周边的村办企业开始跃跃欲试,这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之谈。

苏博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需求,农民工创业园项目还建设了2栋层高8米、宽55米的高标准厂房。此外,该园区还借鉴一线城市产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建设,除了完善创业园内职工的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后续还计划引进休闲娱乐、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配套项目,在创业园内构建起小城镇般的宜居氛围,让来上班的人都能留得住。

苏博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韦雅静:苏博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我们建设两栋高标准的厂房,主要满足比较高标准的企业入驻,带动整个园区乃至整个县的发展。另外企业入驻了之后可以辐射带动我们搬迁点的脱贫户大概两千人左右就业,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

招商

产业大转移

今年年初,国家工信部等十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我县盘活苏博工业园区内原有的十万平米标准厂房进行统一升级,结合园区附近合诚、合福、红旗湖三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庞大劳动力资源条件,着手向东部沿海一线城市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

6月中旬,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奔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专题招商,有针对性地寻求电子信息制造、服装制造、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洽谈合作,诚邀他们到马山投资兴业,向企业推介马山的产业规划布局、人文风俗、地理区位等营商置业优势。

截至目前,我县与粤港澳大湾区签订产业投资项目累计达1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25亿元。据统计,今年1-5月,全县共组织外出招商7次,开展线上招商对接30多次,接待客商考察和开展招商洽谈70多次,赴外驻点招商对接企业113家,达成意向项目39个。我县先后四次与南宁市同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累计开工重点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33.21亿元。

我县坚持“项目为王” 培育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县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筑牢基础,不断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开局,这正是:人勤栽下梧桐树,巢筑引得凤凰来。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马山    
北部湾集团专题

马山县:勤栽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时间:2022-06-25 09:36:00

来源:马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璐 农会

今年以来,我县立足“项目为王”理念,以亲商、安商、招商的举措表出一片诚心。相对的,一批亟待落地的项目企业也向马山县给出一份信心。

亲商

纳入村务事

今年4月29日,中国马山·生态油茶博览园暨油茶全产业链核心示范项目在乔利乡古楼村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马山县4月集中开竣工的重大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3.51亿。

在小村庄引进大龙头企业,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以及乔利乡、古楼村对这个投资项目的极度重视。3月初,与投资企业初步商定合作意向后,古楼村“两委”立刻召集群众开大会,从3月2日第一场群众大会上质疑声此起彼伏,到3月15日涉及的项目用地全部完成签约交付,只用了短短半个多月,古楼村用“妈妈式”的亲商服务,将“项目为王”理念落到了实处。

乔利乡古楼村党支书 曾贤慧:当时这一片山全是树和杂草,上来都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有群众拿镰刀出来帮我们开了一条小路让企业负责人走到山上去看。我们古楼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片地交付给这个企业,让企业尽快把项目落地到这里并坐得稳,这就是当时我们拿第一期地的决心,我在开会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种油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这个项目一定要放在古楼来。

这两天,党支书曾贤慧和屯长韦世才又在忙着跟村民们聊发展、作动员。油茶博览园项目即将启动二期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古楼村四个屯的林地,曾贤慧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能单靠政府来营造,还要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为乡村振兴谋发展,党建引领是关键,产业发展是核心。产业发展需要乡村治理有效来支撑,而乡村治理人人参与,乡村产业才会水到渠成。

“作为党支书, 我们把企业服务好,让它能在古楼村站得稳 ,产业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服务企业不单是我党支书、村“两委”的责任,群众也有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支持,他才能做得好。”曾贤慧表示。

安商

按需规划园区

6月,正值汛期,但苏博工业园区内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

今年以来,马山县党政主要领导累计走访园区105次,对重大项目开展调研78次,协调问题62个,解决问题43个,力推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及早完工交付。

2021年9月,苏博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创业园一期工程,包括6栋标准厂房、1栋综合楼、1栋宿舍楼、食堂以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已经完成主体建设。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目前,苏博工业园区进驻有广西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广西亚大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加工企业,如何扶商安商?有了厂房还要为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留住人才。大园区成了气候,周边的村办企业开始跃跃欲试,这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之谈。

苏博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需求,农民工创业园项目还建设了2栋层高8米、宽55米的高标准厂房。此外,该园区还借鉴一线城市产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建设,除了完善创业园内职工的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后续还计划引进休闲娱乐、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配套项目,在创业园内构建起小城镇般的宜居氛围,让来上班的人都能留得住。

苏博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韦雅静:苏博工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我们建设两栋高标准的厂房,主要满足比较高标准的企业入驻,带动整个园区乃至整个县的发展。另外企业入驻了之后可以辐射带动我们搬迁点的脱贫户大概两千人左右就业,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

招商

产业大转移

今年年初,国家工信部等十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必然趋势。我县盘活苏博工业园区内原有的十万平米标准厂房进行统一升级,结合园区附近合诚、合福、红旗湖三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庞大劳动力资源条件,着手向东部沿海一线城市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

6月中旬,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奔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专题招商,有针对性地寻求电子信息制造、服装制造、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洽谈合作,诚邀他们到马山投资兴业,向企业推介马山的产业规划布局、人文风俗、地理区位等营商置业优势。

截至目前,我县与粤港澳大湾区签订产业投资项目累计达1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25亿元。据统计,今年1-5月,全县共组织外出招商7次,开展线上招商对接30多次,接待客商考察和开展招商洽谈70多次,赴外驻点招商对接企业113家,达成意向项目39个。我县先后四次与南宁市同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累计开工重点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33.21亿元。

我县坚持“项目为王” 培育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县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筑牢基础,不断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开局,这正是:人勤栽下梧桐树,巢筑引得凤凰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共济大厦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84297683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