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林州:高质量民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速

时间:2022-08-09 11:23:3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河南省林州市将2022年作为“民宿发展年”,把发展高质量民宿(农家乐)、提速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困难群众收入双提升为目标,着力打造旅游民宿区域品牌,构建“村村有民宿、个个有特色”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70余个,其中涉贫村69个(脱贫村5个);发展旅游民宿470余家、各类农家乐800余家,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直接开办的6家;有735户脱贫户和681户监测户通过创业、就业、资产租赁、资产入股、帮带等形式参与实现增收。高质量旅游民宿提速了林州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成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持续增收的“源泉”,持续巩固了脱贫成果,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4.jpg

一、规划引领、集群发展,描绘旅游民宿特色化发展“全景图”。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市、镇、村三级旅游民宿发展规划,统筹布局旅游民宿项目。一是着力培育旅游民宿集群。依托独特自然生态和深厚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景区、西部休闲带3个旅游民宿发展集聚区,石板岩、任村、合涧、原康、临淇、五龙、姚村、黄华等8个涉贫乡镇成为旅游民宿(农家乐)重点镇,培育50个旅游民宿特色村,其中涉贫村48个(脱贫村7个),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产业布局清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民宿集聚区。二是积极探索“民宿+”综合发展。推动旅游民宿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书屋”“民宿+民俗”“民宿+写生”“民宿+研学”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式,串点成线设计红色精神研学、乡村旅游体验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16条,沿线带动涉贫村78个(其中脱贫村9个);打造了“中国画谷”“渠畔风情”“印象淇淅”“遇见红旗渠”“乡野好时光”主题旅游民宿精品线路5条。三是分类优化项目建设。引进蓝城、携程等文旅集团,打造天空之境、担子坡、太行水镇等高端民宿,将全市20个镇(街道)分为三类民宿发展等级,突出单体民宿(农家乐)个性化、主题化,做到不同风格、不同档次差异化发展,对民宿(农家乐)建设先进典型给予1—20万元奖励,激活155个村的209处可利用闲置资源(其中涉贫村152个的 172 处闲置资源),谋划2022年民宿发展项目135个、总投资5.04亿元,涉及涉贫村132个(脱贫村14个),持续构筑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实现稳定增收。

5.jpg

二、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夯实旅游民宿健康化发展“基本盘”。持续打好环境牌、服务牌,推动民宿经济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整合旅游、农业、住建、交通、文化等涉农资金,持续完善旅游民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在旅游民宿集聚区、特色旅游民宿示范村实现“三通四建”,即通公交车、通网络、通快递,建游客中心、建购物场所、建停车场、建标牌标识。目前,已开通城乡旅游公交专线14条。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出台《林州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林州市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明确全市旅游民宿(农家乐)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管理职责。成立林州市旅游民宿协会,引导旅游民宿经营者资源共享、行业自律、安全运营、有序发展。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把农村人居环境“六治六清”整治行动作为发展旅游民宿的“打底工程”,推进整治行动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家庭庭院延伸、向路域环境延伸、向田间地头延伸。共清理陈年垃圾堆(带)1.4万处,拆除残垣断壁2698处,整治坑塘、沟渠、乱搭乱建、墙体广告(牌)等6708 处。四是建强人才队伍。将高端旅游民宿人才纳入“洹泉涌流”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享受人才集聚计划优惠政策。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实施“旅游民宿百人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共培训民宿(农家乐)从业人员200人次,逐步稳固和扩大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jpg

三、平台管理、创新营销,打好旅游民宿品牌化发展“宣传牌”。变革传统营销模式,优化营销渠道组合,培养品牌势能、提高知名度,打造自身流量池。一是创新营销模式。建立林州市民宿(农家乐)智慧化管理平台,对民宿经营状况、游客画像、网络评级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提高民宿经营管理、营销服务效率。探索组建“民宿联盟”“民宿+景区+农庄”联合营销模式,推动民宿与民宿、民宿与景区等统一营销、抱团发展。二是拓展营销网络。采用数字化营销策略,利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宣传,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构建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的精准化宣传营销网络。三是丰富营销内容。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喜好群体、不同消费层级,分类制定民宿营销内容,在传统民宿环境、目的地攻略基础上,制作一批有共鸣的段子、视频、图文、歌曲等宣传内容,提升民宿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品效合一,提高社会效应和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已孕育出了“红旗渠”“郭大锤”“扁担情”“桃花嫂子”“幸福庙荒”等系列特色旅游扶贫商品品牌和石板岩镇桃花洞村、临淇镇万泉湖、黄华镇庙荒村等乡村旅游扶贫典型,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9 (1).jpg

四、创新模式、联农带农,拓宽旅游民宿产业化发展“增收源”。一是民宿主+农户。由农民或外来投资者独自投资、独立经营,目前林州市约有300余家,带动周边村庄农民2000人就业。石板岩镇高家台村33家民宿基本上都是个体独立经营模式。二是公司+农户。由专业公司对农户的房子进行改造提升,农户占有经营股份,公司和农户按约定比例进行分红。黄华镇庙荒村成立“幸福庙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打造红旗渠“渠畔人家”民宿村,把本村20余家民宿统一纳入旅游公司管理,165户村民直接从中受益,并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三是合作社+农户。石板岩镇在各村成立民宿合作社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镇民宿专业联合社,17个行政村通过该模式已盘活闲置资源价值5个多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民宿发展资金20多亿元,带动20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四是村集体+农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村民的住宅经过统一改造之后由个人进行经营,但村委会统一管理,食材等由村委会统一供应,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黄华镇魏家庄村2021年以来采用此模式,食材等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村集体增加收入19万元。一类是村集体利用闲置资源筹资建设的民宿,通过转租专业公司后收取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黄华镇止方村利用这种模式,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18万元。

(供稿单位:安阳市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

河南林州:高质量民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速

时间:2022-08-09 11:23:3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河南省林州市将2022年作为“民宿发展年”,把发展高质量民宿(农家乐)、提速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困难群众收入双提升为目标,着力打造旅游民宿区域品牌,构建“村村有民宿、个个有特色”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70余个,其中涉贫村69个(脱贫村5个);发展旅游民宿470余家、各类农家乐800余家,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直接开办的6家;有735户脱贫户和681户监测户通过创业、就业、资产租赁、资产入股、帮带等形式参与实现增收。高质量旅游民宿提速了林州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成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持续增收的“源泉”,持续巩固了脱贫成果,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4.jpg

一、规划引领、集群发展,描绘旅游民宿特色化发展“全景图”。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市、镇、村三级旅游民宿发展规划,统筹布局旅游民宿项目。一是着力培育旅游民宿集群。依托独特自然生态和深厚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景区、西部休闲带3个旅游民宿发展集聚区,石板岩、任村、合涧、原康、临淇、五龙、姚村、黄华等8个涉贫乡镇成为旅游民宿(农家乐)重点镇,培育50个旅游民宿特色村,其中涉贫村48个(脱贫村7个),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产业布局清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民宿集聚区。二是积极探索“民宿+”综合发展。推动旅游民宿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书屋”“民宿+民俗”“民宿+写生”“民宿+研学”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式,串点成线设计红色精神研学、乡村旅游体验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16条,沿线带动涉贫村78个(其中脱贫村9个);打造了“中国画谷”“渠畔风情”“印象淇淅”“遇见红旗渠”“乡野好时光”主题旅游民宿精品线路5条。三是分类优化项目建设。引进蓝城、携程等文旅集团,打造天空之境、担子坡、太行水镇等高端民宿,将全市20个镇(街道)分为三类民宿发展等级,突出单体民宿(农家乐)个性化、主题化,做到不同风格、不同档次差异化发展,对民宿(农家乐)建设先进典型给予1—20万元奖励,激活155个村的209处可利用闲置资源(其中涉贫村152个的 172 处闲置资源),谋划2022年民宿发展项目135个、总投资5.04亿元,涉及涉贫村132个(脱贫村14个),持续构筑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实现稳定增收。

5.jpg

二、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夯实旅游民宿健康化发展“基本盘”。持续打好环境牌、服务牌,推动民宿经济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一是完善配套设施。整合旅游、农业、住建、交通、文化等涉农资金,持续完善旅游民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在旅游民宿集聚区、特色旅游民宿示范村实现“三通四建”,即通公交车、通网络、通快递,建游客中心、建购物场所、建停车场、建标牌标识。目前,已开通城乡旅游公交专线14条。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出台《林州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林州市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明确全市旅游民宿(农家乐)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管理职责。成立林州市旅游民宿协会,引导旅游民宿经营者资源共享、行业自律、安全运营、有序发展。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把农村人居环境“六治六清”整治行动作为发展旅游民宿的“打底工程”,推进整治行动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家庭庭院延伸、向路域环境延伸、向田间地头延伸。共清理陈年垃圾堆(带)1.4万处,拆除残垣断壁2698处,整治坑塘、沟渠、乱搭乱建、墙体广告(牌)等6708 处。四是建强人才队伍。将高端旅游民宿人才纳入“洹泉涌流”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享受人才集聚计划优惠政策。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实施“旅游民宿百人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共培训民宿(农家乐)从业人员200人次,逐步稳固和扩大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jpg

三、平台管理、创新营销,打好旅游民宿品牌化发展“宣传牌”。变革传统营销模式,优化营销渠道组合,培养品牌势能、提高知名度,打造自身流量池。一是创新营销模式。建立林州市民宿(农家乐)智慧化管理平台,对民宿经营状况、游客画像、网络评级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提高民宿经营管理、营销服务效率。探索组建“民宿联盟”“民宿+景区+农庄”联合营销模式,推动民宿与民宿、民宿与景区等统一营销、抱团发展。二是拓展营销网络。采用数字化营销策略,利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宣传,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构建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的精准化宣传营销网络。三是丰富营销内容。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喜好群体、不同消费层级,分类制定民宿营销内容,在传统民宿环境、目的地攻略基础上,制作一批有共鸣的段子、视频、图文、歌曲等宣传内容,提升民宿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品效合一,提高社会效应和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已孕育出了“红旗渠”“郭大锤”“扁担情”“桃花嫂子”“幸福庙荒”等系列特色旅游扶贫商品品牌和石板岩镇桃花洞村、临淇镇万泉湖、黄华镇庙荒村等乡村旅游扶贫典型,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9 (1).jpg

四、创新模式、联农带农,拓宽旅游民宿产业化发展“增收源”。一是民宿主+农户。由农民或外来投资者独自投资、独立经营,目前林州市约有300余家,带动周边村庄农民2000人就业。石板岩镇高家台村33家民宿基本上都是个体独立经营模式。二是公司+农户。由专业公司对农户的房子进行改造提升,农户占有经营股份,公司和农户按约定比例进行分红。黄华镇庙荒村成立“幸福庙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打造红旗渠“渠畔人家”民宿村,把本村20余家民宿统一纳入旅游公司管理,165户村民直接从中受益,并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三是合作社+农户。石板岩镇在各村成立民宿合作社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镇民宿专业联合社,17个行政村通过该模式已盘活闲置资源价值5个多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民宿发展资金20多亿元,带动2000多名群众从中受益。四是村集体+农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村民的住宅经过统一改造之后由个人进行经营,但村委会统一管理,食材等由村委会统一供应,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黄华镇魏家庄村2021年以来采用此模式,食材等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村集体增加收入19万元。一类是村集体利用闲置资源筹资建设的民宿,通过转租专业公司后收取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黄华镇止方村利用这种模式,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18万元。

(供稿单位:安阳市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