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丁晖: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时间:2022-09-22 17:14:4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18期 作者:丁晖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海口市精准规划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打响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增加特色产业的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640.png

5月21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的琼山福稻基地举行开镰仪式。康登淋/摄

擦亮产品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月,岭南的荔枝花还未凋谢,海口火山荔枝已挂满枝头。吴静每天凌晨都会在她的100多亩荔枝园中,边采摘边直播。十几个小时后,这批全国最早上市的火山荔枝将通过冷链、商超和电商,走进北上广的千家万户。

作为海口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海口火山荔枝经过几年的培育,种植面积已超过12.6万亩。在顺丰、京东、海航等物流体系的高效保障下,已实现全国80%的城市次日达,最大化确保了火山荔枝的新鲜甜美。

海口市荔农对火山荔枝经历了从怀疑到尝试再到信赖的心路历程。“过去荔枝成熟季节,从早到晚都在忙。减产愁,担心收成不好;丰产也愁,怕卖不上好价。现在品牌影响力出来了,根本不愁销路。只要把荔枝种好,坐等客商来收,就能保证减产也增收。”吴静说。

近年来,海口市通过举办火山荔枝节活动,加强品牌策划营销,出台荔枝产业相关保护规定,进一步打响品牌。“海口火山荔枝”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口市被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认定为火山荔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打造促进销售,实现了火山荔枝面积、产量、效益“三增长”,使种植农户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2022年海口市荔枝种植面积达12.6万亩,比上年度扩种1.6万亩,收获面积11.36万亩,总产量7.56万吨,总销售额达10.75亿元,同比增长2.67%,成功实现了荔枝的扩种稳产增收,体现了品牌溢价。

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不仅有火红的荔枝,还有嫩绿的鲜切叶。为把“绿叶”变“金叶”,海口市设立3000万元生产基金,培育“岭脚”“天源叶”“荣丰”等鲜切叶品牌,并持续扶持鲜切叶产业做优做强。作为国家级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海口主营鲜切叶企业已有14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种植面积近3万亩。如今海口已是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占据全国60%的市场份额。通过对接企业、合作社、电商平台,以点带面推动“农户+N”联动发展模式,让老乡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海口市着力集中发展了荔枝、胡椒、石斛等10多个热带特色高效产业,擦亮特色产业的品牌,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独特的市场优势。

640 (1).png

5月22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的海南胜嵘石斛(生物科技)种苗培育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石斛幼苗长势。苏弼坤/摄

促进融合化发展拓展特色产业收益

海口市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增加特色产业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昌学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2021年开始,该村引进动漫文化,与古村文化资源相结合,建设“玄幻动漫百年古村”项目,为昌学村及其周边引来众多游客。美兰区演丰镇演东村引进“芳园国际艺术村”项目,采取“企业+村集体+村民”合作共建美丽乡村的模式,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的租金收入合计1637万元,另有40多名本地村民在艺术村内务工挣钱,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

海口市在琼山区打造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系统谋划构建“一核(以种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一馆(智慧水稻科普馆)、三基地(水稻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水稻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农技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的现代化福稻生产体系,包括打造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发掘福稻“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安排就业”等多种功能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推动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产业园建成后,将为海口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预计水稻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综合产值达5.4亿元以上。

2022年上半年,海口农业总产值完成81.37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8%;农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2.38亿元,同比增长5.7%。下一步,海口市将坚定不移不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磨好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利器,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市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书记视窗    
高端视点

丁晖: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时间:2022-09-22 17:14:4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18期

作者:丁晖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海口市精准规划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打响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增加特色产业的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640.png

5月21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墨桥村的琼山福稻基地举行开镰仪式。康登淋/摄

擦亮产品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月,岭南的荔枝花还未凋谢,海口火山荔枝已挂满枝头。吴静每天凌晨都会在她的100多亩荔枝园中,边采摘边直播。十几个小时后,这批全国最早上市的火山荔枝将通过冷链、商超和电商,走进北上广的千家万户。

作为海口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海口火山荔枝经过几年的培育,种植面积已超过12.6万亩。在顺丰、京东、海航等物流体系的高效保障下,已实现全国80%的城市次日达,最大化确保了火山荔枝的新鲜甜美。

海口市荔农对火山荔枝经历了从怀疑到尝试再到信赖的心路历程。“过去荔枝成熟季节,从早到晚都在忙。减产愁,担心收成不好;丰产也愁,怕卖不上好价。现在品牌影响力出来了,根本不愁销路。只要把荔枝种好,坐等客商来收,就能保证减产也增收。”吴静说。

近年来,海口市通过举办火山荔枝节活动,加强品牌策划营销,出台荔枝产业相关保护规定,进一步打响品牌。“海口火山荔枝”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口市被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认定为火山荔枝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品牌打造促进销售,实现了火山荔枝面积、产量、效益“三增长”,使种植农户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2022年海口市荔枝种植面积达12.6万亩,比上年度扩种1.6万亩,收获面积11.36万亩,总产量7.56万吨,总销售额达10.75亿元,同比增长2.67%,成功实现了荔枝的扩种稳产增收,体现了品牌溢价。

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不仅有火红的荔枝,还有嫩绿的鲜切叶。为把“绿叶”变“金叶”,海口市设立3000万元生产基金,培育“岭脚”“天源叶”“荣丰”等鲜切叶品牌,并持续扶持鲜切叶产业做优做强。作为国家级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海口主营鲜切叶企业已有14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种植面积近3万亩。如今海口已是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占据全国60%的市场份额。通过对接企业、合作社、电商平台,以点带面推动“农户+N”联动发展模式,让老乡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海口市着力集中发展了荔枝、胡椒、石斛等10多个热带特色高效产业,擦亮特色产业的品牌,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独特的市场优势。

640 (1).png

5月22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的海南胜嵘石斛(生物科技)种苗培育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石斛幼苗长势。苏弼坤/摄

促进融合化发展拓展特色产业收益

海口市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增加特色产业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昌学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2021年开始,该村引进动漫文化,与古村文化资源相结合,建设“玄幻动漫百年古村”项目,为昌学村及其周边引来众多游客。美兰区演丰镇演东村引进“芳园国际艺术村”项目,采取“企业+村集体+村民”合作共建美丽乡村的模式,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的租金收入合计1637万元,另有40多名本地村民在艺术村内务工挣钱,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

海口市在琼山区打造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系统谋划构建“一核(以种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一馆(智慧水稻科普馆)、三基地(水稻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水稻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农技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的现代化福稻生产体系,包括打造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发掘福稻“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安排就业”等多种功能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推动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产业园建成后,将为海口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预计水稻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0万亩,综合产值达5.4亿元以上。

2022年上半年,海口农业总产值完成81.37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8%;农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2.38亿元,同比增长5.7%。下一步,海口市将坚定不移不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磨好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利器,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市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