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农民丰收节 | 拓展产业多功能 释放乡村新活力

时间:2022-09-23 18:43: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8期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在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之际,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专门为中国农民设立的节日,也是专门礼赞丰收、鼓舞奋斗者的节日,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丰收,在新时代有了新含义,新景象。

丰收的含义,已不仅仅是“多收三五斗、多养三两头”的产量丰收,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丰收。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全国各地积极拓展乡村产业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新功能,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丰收注入了新力量、新元素、新内涵。

丰收的景象,已不仅仅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今天有了更为丰富的景象:产业融合、百业兴旺。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功能链、完善利益链,让乡村逐渐成为产业高地、生态绿地、文化福地和休闲旅游打卡地,让丰收的景象更为丰富多彩。

端牢“中国饭碗”

——让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习近平总书记的“粮言金句”是对端牢“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更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端牢“中国饭碗”,需要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不仅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每一样都离不开乡村产业发展。

延长产业链 粮食更安全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也是我国的核心产粮区之一。但在前些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苏侯村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并不高。“种粮的收益不如种蔬菜、种果树等,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一年粮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苏侯村村民高红歌说。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农产品附加值低,逐渐让农民丧失了种粮积极性。如何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漯河市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贯通产加销、促进农业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方面的纽带作用,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集群协同的农食融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对于高红歌来说,丰收早已不是“穰穰满家”。因为他收获的上万斤小麦,早已在当地面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变身为面粉、面条;在当地食品公司,经过精深加工成为虾条、方便面等各种食品或被加工成淀粉,为肉制品加工企业提供重要原料……最后借力电子商务产业园,走向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640 (16).jpg

河南省漯河市某食品企业深加工生产车间。

“中国食品名城”,是漯河市赢得的新“头衔”。近年来,漯河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拓展产业链,形成了双汇肉制品、中粮面业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卫龙休闲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剑客乳制饮品等六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的品牌典型。

如今,漯河市从大粮仓变成全国的大厨房、大餐桌。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猪变肉的产地初加工企业遍地开花,粮变粉、肉变肠、菜变肴、果变汁的食品制造企业全国领先。

但漯河市并不满足于此,积极打造食品研发平台、质量标准平台、食品云平台,促进了全价值链提升:提升科技价值,84家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提升品牌价值,拥有15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5个绿色食品品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提升渠道价值,联结各类批发市场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漯河市把农产品加工业当成“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关键一环,把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之举。

朴实的高红歌不懂这些“大道理”,但他清楚的是,过去农民争着卖粮,如今食品企业争着高价买粮。“种地有补贴、卖粮有补贴,农忙不忙机器帮、农闲不闲进工厂。”高红歌说,丰收对于他来说,就是那本红艳艳的存折。

在“十四五”期间,漯河擘画着一张更宏伟的蓝图:持续深化“三链同构”,聚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向着3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产业生态的目标冲刺,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

种好“菜园子”  拎稳“菜篮子”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特大型城市上海按下“暂停键”,如何保障2500多万市民的“菜篮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3月27日,天还没亮,一辆满载着14.5吨绿色蔬菜的大卡车,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出发,向2300多公里以外的上海市静安区一路疾驰。这车蔬菜,对于楚雄州来说不仅是送爱心,更是履行义务。2021年,楚雄州与静安区安心坊社区商业服务中心达成了社区直供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此后,便持续为静安社区直供大量本地高质量特色农副产品。

这是新时期沪滇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云南乡村的“菜园子”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同时用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反哺云南乡村的“菜园子”。

“第一年种了103亩地,收入56万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西山乡村民唐弄兰没想到,上海市民如此喜欢茭白。

茭白是上海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德宏州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那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茭白生长,种植效益也远比当地甘蔗、大米等主导产业高。

在上海援滇干部的推动下,来自上海市青浦区的茭白种株种在了德宏州的水田里。采收期到了,德宏州的茭白不仅在品相、口感上不输长三角地区,而且种植期更短、采收期更长。特别是冬天,长三角地区的茭白市场处于空缺期,而德宏州的茭白却已开始采收。较低的种植成本和反季节销售,让德宏州茭白备受上海市民欢迎。

“茭白的种株是免费的,成熟之后也有上海公司上门收购,两头都不用操心。”茭白的热销激发了唐弄兰等当地人的种植热情。在上海援滇干部和上海企业的大力推广下,德宏州茭白种植面积达到2500余亩,带动当地近600户群众增收约2000万元。

借助沪滇协作,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逐渐出现在云南乡村的田间地头:松江区的松江大米,在西双版纳的水田里随风摇曳;崇明区的大闸蟹,躲在了临沧双江的稻田里……

城市“菜篮子”的市场空间,对乡村“菜园子”充满着诱惑力。但想要被装进“菜篮子”,还需要跨过一道品质槛。这道槛,也倒逼“菜园子”朝着高质量、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2021年12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广西某养鸡企业的感谢信。在信里,这家企业说:“通过‘圳品’认证的一年,是产品质量、产品销量、品牌效应实现飞跃的一年,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推广、销售七百弄鸡所提供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七百弄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深山中的“宝贝”。由于常年在七百弄群山中生活,七百弄鸡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粤桂协作中,如何让“养在深山人未知”的鸡中珍品,飞上深圳人的餐桌,成为深圳帮扶干部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640.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七百弄乡弄雄村的七百弄鸡养殖基地。韦哲/摄

消费帮扶,不能只靠政府采购“输血”,更要打进市场培养“造血”机能。但想要打进深圳的市场,让深圳市民接受、信赖,必须成为“圳品”。

2018年5月,深圳市基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食品领域城市品牌——“圳品”。“圳品”以统一的形象和标识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承诺,增强了市民信任度与满意度,凝聚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品牌粉丝”。但想要加入“圳品”绝非易事,产品从农田到餐桌都有高标准体系,实现审核、认证以及退出全链条监管模式。

“圳品”倒逼大化县提升七百弄鸡全链条管控能力和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从业者素质、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主动提升。

2020年5月,经专家组评定,七百弄鸡及鸡蛋符合“圳品”标准,成为广西首批“圳品”产品。当年,大化县七百弄鸡养殖规模达到400万羽,扩大了一倍,并推出七百弄盐焗鸡、七百弄鸡丝月饼、七百弄鸡香草灰水粽等深加工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种类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又延伸了七百弄鸡产业链条。

乡村种好“菜园子”,城市才能拎稳“菜篮子”。这是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和共同繁荣的生动实践。

做强领头羊 产销搭桥梁

有时,农民的优质农产品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而消费者用好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缺少一座桥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是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拓展农业的食品保障、引领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冬天,浙江省慈溪市菜农王亚飞种植的十几亩绿花菜,全部被慈溪市甬丰蔬菜种植场收购,这是王亚飞种植绿花菜以来,卖菜最轻松的一次。

“我们是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的加盟农场,蔬菜运送到海通集团加工成速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都是订单生产。”甬丰蔬菜种植场负责人介绍,农场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海通集团。

海通是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的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虽然生产加工实力强,但处在种植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不衔接、不通畅的情况依然存在。

牵住市场的终端,海通给出的方案是,打造一个“种产销”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为此,海通联合慈溪市观海卫绿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组建省级产业化联合体——海通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

加入联合体,能够享受一整套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解决技术性问题,推动规范化生产、组织化购销、主体产业化分工,降低了价格不确定性、产量不确定性、销售不确定性等自然和市场风险,实现数量有规模、质量有保障、服务够及时,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手握高品质和高产量菜源的联合体,轻松地敲开了市场的大门,不断为全国市场提供着源头可追溯、品质有保证的健康蔬菜。如今,联合体已拥有绿色食品认证7个,注册商标11个,年收购农产品35万吨;已与7家单位签订农产品长期供应协议,推广果蔬直通市民小区57个。

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那么传统的小农经济及小规模经营主体则如同一叶扁舟,经不起任何风浪。而产业联合体如同一艘航母,载着农民在市场里劈波斩浪、奋勇直前。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甘肃环县羊肉具有嫩而不膻、瘦而不柴等特质,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2013年,环县提出“双百双万”羊产业工程,但面对接踵而至的疫病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羊产业一度陷入低谷,环县羊肉甚至一度缺席各大交易市场。

羊饲养量超过300万只的环县,如何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个涵盖“政、企、社、村、户”五位一体的羊产业联合体,让羊产业“牛”起来了。在联合体中,从饲草到繁育,从屠宰到加工,从培育品牌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龙头企业。

这两年,环县西沟村的“羊倌”马建兴,胆子大了起来,养殖规模扩大到200多只。“能繁母羊和种羊都是庆环肉羊公司研发的新品种,中盛农牧公司敞开收我们的羊,价格还不低哩。”马建兴说,4月3日,他将47只达标羔羊卖给中盛农牧公司,收入了3.7万元。“这和现在的市场价相比,多卖了7000元!”

“政府抓统筹、定政策、搞服务,龙头企业供良种、保回收、创市场,合作社作纽带、搞联合、扩规模,农户细分类、全带动、促增收,村级组织抓引领、壮积累、夯基础。”环县羊羔肉产业集团负责人介绍,在“五位一体”的产业体系中,政府机构都是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服务团队”。

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如今,环县已引进3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建办精深加工厂2处,万只以上规模肉羊良种繁育场3处,带动养羊农户达到4.8万户。2021年底,环县羊业产值突破50亿元,环县羊肉的美味,飘进了千家万户。

纵观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建原料基地,稳定市场流通秩序,有力保障了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提供的粮油类产品占市场供给的1/3以上,提供的“菜篮子”产品占市场供给的2/3以上。中国人的饭碗在自己手中端得越来越牢。

生态增绿 产业添金

——让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切中了发展中最深层的问题,深刻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

“两山论”既是科学的规律和理论,也是生动的实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生态涵养功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经验。

守绿换金——用生态颜值刷新产业价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着满山富硒茶园,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人对这句话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安康市位于秦岭腹地,是生物资源宝库,森林覆盖率高达68%,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朱鹮时见林间,一大半土壤富含硒元素。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6%以上的水量自此经过,“一江清水供京津”的重任在肩。但同时,这里也曾是陕西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安康市用“一片叶子”守护“青山”,换来“金山”,通过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百姓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路子。

安康降水充沛,昼夜温差较大,虫害少。同时,秦岭土壤富硒,种出来的茶叶天然具备“富硒”优势。为此,安康打好“富硒牌”,开展“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主体承载、部门帮扶、齐抓共管”的发展思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21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并在茶园里与茶农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的蒋家坪村,山清水秀,游人如织。加之附近风光旖旎的黄洋河,吸引着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蒋家坪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显平说,蒋家坪人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负青山。如今,全村人正在谋划发展“茶旅融合”,建农家乐、乡风民宿,申报4A级景区。

640 (1).jpg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王韬/摄

截至2021年底,安康市茶园总面积109.6万亩,茶叶年产量4.7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80亿元。“安康富硒茶”连续两年稳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20强,品牌价值达35.16亿元,获评2021年“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找回绿水青山的安康,如同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为了盘活硒资源,安康在当地先后建立起富硒食品开发工程实验室、富硒产业研究院和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紫阳县的富硒茶、平利县的绞股蓝、汉阴县的油豆皮……一系列富硒食品,带动“青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这一理念在秦岭腹地生根开花。陕南三市通过发展茶产业,既保护了水源地,也实现了茶山变“金山”的华丽转身。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陕南人民正踏着砥砺奋进的节奏,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绿色成为三秦大地最美底色。

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亦是应有之义。从“两山论”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各地干部群众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也愈加清晰。不仅在陕南,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探索发展方式的转变。

“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这是早些年当地人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然、生产、生活条件最生动也最无奈的描述。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1.81%,也曾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

怒江两岸高耸入云的群山,是束缚怒江发展的瓶颈,但也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怒江州用一颗红果子,换来了两岸群众的好日子。

640 (2).jpg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群众在晾晒草果。

这颗红果子,就是既可入药也可做调味品的草果。草果虽然珍贵,但种植规模一直受限于其苛刻的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荫蔽度50%—60%山谷坡地的阴凉林下,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这种环境,怒江两岸最为平常。为此,怒江州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把草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逐渐打造出一条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的草果全产业链,让“红果果”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傈僳语“马吉米”,意为“不好之地”。福贡县马吉米村1.4万亩的草果基地,让这块镶嵌在峡谷里的“不好之地”,变成了绿色的聚宝盆。“去年价格高,我家7亩草果卖了3万元。”村民普友博说,村里还有不少种植上百亩草果的大户,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草果的红,换来了怒江两岸的绿。100多万亩的草果基地,在怒江大峡谷沿岸、山坡、沟箐建起一条条绿色长廊。目前,怒江州草果产业年产值超过12亿元,受益群众达16.5万人,成为当地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支柱产业,怒江州也成为全国草果的核心主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

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成效一片,这一片又一片草果林连在一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让怒江州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怒江州从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叫响特色品牌入手,进一步壮大草果产业,继续探索从生态扶贫到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添绿增金——用产业价值扮靓生态颜值

我国幅员辽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绿水青山。但每个地方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绿水青山”的梦。

比如,在“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岩溶、石漠化面积曾经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7%和9.57% 。没有绿水青山,田东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哪里?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田东县把发展生态产业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增绿添金的新路子。

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发展林果业有着天然优势。为此,田东县立足亚热带特色资源,把林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把发展林果业当成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措施,持续为生态添绿、增绿、补绿。

梅林村是田东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核心区域。过去,这里曾是一座座荒芜的石头山,加之村民常年放火烧山开垦土地,石漠化严重。如今,全村共种植林果树木49万株,让石山“长秀发”、荒漠“披绿装”,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640 (3).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芒果产业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目前,田东县建成多个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示范点,油茶、芒果、构树、桑树……其中芒果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年产量近30万吨,产值超过16亿元。近年来,田东县的经验做法在广西全区大力推广,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广西石漠化土地同比净减38.72万公顷,减少率20.2%,治理成效稳居全国第一。

改善生态质量、提升生态资产、增值生态资本,才能筑牢产业发展的“生态银行”。近年来,我国一些生态脆弱地区不断夯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推动生态资产、绿色资本不断增值、累积和变现,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音苏布尔嘎查的牧民孟和巴图,在沙漠里挖到了“金山”——肉苁蓉、锁阳……这些沙漠里的宝贝,每年让孟和巴图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肉苁蓉、锁阳都是珍贵的中药材,品质好的每公斤能卖到上百元。但两者都是寄生草本,没有树也就没有这些宝贝。

提起阿拉善,人们最常想到的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作为内蒙古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阿拉善曾经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如今,阿拉善的一些沙漠变了模样。位于阿拉善左旗茫来嘎查的百万亩梭梭—肉苁蓉基地里,成片的梭梭林甚是壮观,但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

面对沙漠,阿拉善摒弃了一味执守的人定胜天思想,而是用发展的方式去保护,在让沙漠绿起来的同时,也让群众富起来。近年来,阿拉善在生态保护建设中将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建立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等23个产业基地。

“去年我接种了2000亩锁阳,3年后可采挖,预计能增收6万元左右。”孟和巴图说,以前这里风沙大、沙尘暴多,这些年大家一边造林一边接种肉苁蓉、锁阳,嘎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减少了,牧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640 (4).jpg

640 (5).jpg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通过种植梭梭林,发展肉苁蓉等产业,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

沙漠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这是阿拉善提出的发展目标。当地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草充足的原料资源,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已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集肉苁蓉、锁阳和沙地葡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阿拉善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达3万多人。

如今,阿拉善的绿色越来越浓,全盟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00多万亩,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一条巨大的林草防护带,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和希望。

“两山论”,这是一个关于产业发展理念和功能的深刻转变,更是对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见。只有绿富同兴,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才能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赢之路。

绘就“诗和远方” 打造“美丽乡愁”

——让休闲体验功能向高端拓展

携一家老小,或与好友相约,逃离都市的喧嚣,到乡村寻找一份返璞归真的生活。或感受自然看乡景,或体验文化享乡俗,或享受美食品乡味,或放松休闲忆乡愁。这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旅行新时尚。

乡村,不再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承接着很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产业,也不再仅是保障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寄托着很多人的“美丽乡愁”。近年来,各地发挥乡村休闲旅游功能,推进“休闲农业+”,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景变产业

青水瓦、木挑梁、石板路、花格窗……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一座座崭新的民居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脚下。游客摩肩接踵,到山货店买点山里人家的特产,坐在乡村大戏台下听一场河北梆子,在美食街尝尝农家美味,晚上住在农家院里赏满天繁星……

骆驼湾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如今变成了3A级景区。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来到地处深山的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当时,骆驼湾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50元,不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8。全村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山高沟深龙泉关,石头缝里难挣钱”的山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远望青山重重,细听溪水淙淙。让人缺吃少穿的骆驼湾村,山清水秀、文化悠长,最不缺的就是风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骆驼湾村村民对脱贫致富有了信心,在摸索探寻中逐渐找到了致富路径——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2015年,骆驼湾村启动住房改造提升计划,秉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对交通、乡村民居、农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村里的房子统一为灰瓦黄墙,还加了地暖,民宿、酒店、小吃街开了起来,村里的大戏台也渐渐热闹起来。一条柏油路连通山上山下,昔日的穷山沟迎来八方来客,小山村成了风景区,成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游客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640 (6).jpg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为3A级景区。

随着游客增多,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留住客人成为骆驼湾的目标。骆驼湾村和邻近的顾家台村,与国有企业阜裕公司合资成立了顾家台骆驼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将开发项目纳入两村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并对两村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和商业运营,采用“公司+产业+农户”模式,打造了住宿、小吃作坊、娱乐休闲等20多种业态。

避暑度假、休闲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党课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展示……骆驼湾村村民顾宝青说,之前人们争着去城里玩,现在人们抢着来乡下耍,就连让乡下人叫苦的碾盘,游客们竟然排队争相体验。

山水乡村可寄,美好生活可期。2017年底,骆驼湾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昔日的贫困村,成为游客们的“诗和远方”,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

如今,乡村休闲旅游业成为“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让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更加凸显。但是,各地乡村休闲旅游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小众化、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品牌溢价有限。

山水很多,但不是每一处都能让游客找到“诗和远方”;乡村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能让游客找到“美丽乡愁”。比如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散落着几十个村庄,只有松庙村里最是车水马龙。

海拔1300余米,森林覆盖率95%……曾经,松庙村虽风景宜人,但并不出众,风景道沿线村庄风景大都如此。如何让游客停下来、住两天,松庙村打出了一张“睡眠牌”。

利用晋城市打造“百村百院”的有利契机,松庙村引进社会资本,实施木屋餐厅、民宿改造、康养木屋、睡眠理疗中心、汤药浴池等康养项目,同时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合作,设立“怡养松吧”康养服务基地。

640 (7).jpg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松庙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起康养旅游项目。

当玩了一天的游客来到松庙村,体验针灸、理疗、拔罐、按摩、足疗等项目,满身疲意瞬间消失。然后在山间民宿里听松涛、观星空,让很多本来打算游山玩水的游客,过上了修身养性的慢生活。

2021年,松庙村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建设了睡眠障碍远程会诊系统,丰富了康养食品品种,在山顶小木屋配套建设了9个汤药浴池,修建了登山健身步道和健身骑行道——一个“以医助眠”“以食助眠”“以浴助眠”“以动助眠”的“睡眠小镇”初具雏形。

康养旅游,山西省要做成千亿级产业。“十四五”期间,山西将从聚焦特有康养资源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康养村落、中药材康养小镇,打造融旅居、休闲、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构建全省域的大康养格局。

留住游客的神,留住游客的胃,留住游客的欢声笑语,留住游客的情怀回忆……如此,才能给广大农村群众留下更多增收致富的路子,给广大乡村留下更多发展振兴的机遇。

产业变风景

不仅要卖茶产品,而且要卖茶风景,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为发展壮大茶产业而打造的新业态。

“三江早春茶,敢为天下先”。凭借早春茶比国内主要产茶区早20天左右的时间差,三江茶闻名全国。茶产业也成为三江县主导产业之一,全县拥有茶园20万亩,带动7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每逢3月,到布央村买茶的人最多。不仅因为这里的茶品质好,更多人是奔着这里的风景而来。行走在布央村的仙人山茶场,眼底绿意涌动,心中清香阵阵。侗族姑娘们穿着民族服饰,唱着山歌,挎篮采茶。人入茶田,如入画境。

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布央村,曾经“山穷水瘦满坡荒”。穷则思变,在脱贫攻坚期间,当地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致富门路。开荒、修路、种茶……经过多年发展,布央茶叶已形成一条集育苗、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640 (8).jpg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把茶产业基地变成景区,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但布央村的“茶二代”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布央村仙人山上看到的不仅是数千亩茶园,还有那层层茶田在云雾中勾勒出的“仙境”。他们打算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捧上一碗“旅游饭”,变茶园为景区,变农家为客舍,变茶产品为商品。

2014年,布央村注册成立了布央古茶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开发茶园观日出、自助采茶加工、农家乐、民宿等旅游形态和项目,走上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2017年,三江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在布央村开发运营仙人山景区,改造了布央村古老的侗寨,动员村民投资开办了茶园旅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

茶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乡亲。现在,布央村村民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多,种茶、开民俗、当演员,也可以到景区当工人,每年还能获得一笔景区门票的分红。

农旅融合,让乡村产业融出了新气质,融出了新业态,融出了新范式。从过去一二三产业相对独立,到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广泛嫁接外部资源,借力打力,实现了产业发展质的提升,构建出一幅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重庆市巴南区集体村,产业兴旺,不仅体现在农民的口袋里,也体现在游客的笑脸上。当田间地头的产业变成风景,纷至沓来的游客也变成了争相购物的顾客。

虽然有万亩梨园,但要买到集体村真正的“天坪山梨”,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驾车来的游客轿车后备箱里,“天坪山梨”都装得满满当当。

而在之前,卖梨是集体村人的头等难事。村民李坤国回忆,为了摘掉穷帽子,村民们种下了4000亩的梨树,丰收后却面临销售难题,扣除运输、农资成本,村民还要倒贴。千辛万苦种出来,果子却卖不掉,有的村民索性提起斧头上山,砍掉果树,重新种起了玉米。

集体村距离重庆主城区繁华地带只有50多公里,1小时车程,经常有人开车到村里的天坪山上转一转。遇到上门问路、歇脚的游客时,村民顺手就给几个梨子,游客吃完赞不绝口。

能不能让城里的人们来山上耍耍,顺便买村民的梨子?镇上联合村里决定举办采梨节,把“守株待兔”改为“引客入林”。当年,村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卖梨,250万公斤梨子成功售出。此后,集体村每年举办采梨节,天坪山梨逐渐打开市场,村里的梨基本实现“一周卖完,一年预订”。

从农旅融合中尝到甜头的集体村,乘势而上,不仅扩大了梨的种植规模,还新增花卉和茶叶等经济作物品种种植。目前,集体村已基本形成以万亩梨园、万亩花海和千亩茶园为特色的“两万一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开办了梨花节、山地自行车赛等。

3月看花、4月采茶、7月摘果、10月赏叶,集体村由此成为重庆主城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

农旅融合,改变了集体村“一粮独大”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善了农业供给体系。如今,集体村每年接待上百万人次的游客,农业效益成倍显现,产品价值成倍增加,村民收入成倍增长……

让风景变产业,培育了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着农村发展提档升级;让产业变风景,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着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激发文化新活力 焕发乡村新魅力

——让文化传承功能有形延伸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我国乡村广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延续文明的内在脉络,更是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源泉。

每一种优秀的乡村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近年来,各地将文化资源变成产业财富,坚持“活化利用、传承弘扬”,充分发掘当代价值,激活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让文化有潜力,让乡村有底蕴,共同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任务。

在发展中传承,让文化有活力

从贵州凯里到法国巴黎,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的苗族刺绣,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众多农村妇女的命运。

贵州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苗族同胞,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其中,苗绣作为苗族民间流传的传统刺绣技艺,主要分布于此。古老的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都用苗绣、古歌传唱的方式记录流传下来。2006年,苗绣成为第一批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苗族年轻人更喜欢时尚舒适的现代服饰,苗绣一度被冷落,甚至濒临“灭绝”。“抢救”势在必行。

把“指尖上的技艺”做成“指尖上的经济”——这是凯里市“抢救”苗绣的举措。近年来,凯里市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多措并举做大做强苗绣传统产业,在指尖上绣出一条产业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路。

走进凯里梅香村苗绣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200多名“绣娘”正在一针一线地赶工期,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件订单,让“绣娘”们经常忙碌到深夜。

梅香村党支部书记顾兰花对苗绣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小时候,苗寨的母亲在女儿十岁时就开始为其准备嫁衣,苗家女孩对苗绣从小就耳濡目染。于是,当市政府提出发展苗绣产业时,她积极响应,并带头成立了苗绣合作社。

目前,梅香村苗绣合作社已培训绣娘1000余人次,带动了500余名苗族妇女发家致富。这些“绣娘”们通过大胆创新,开发出了更多的刺绣样品和针法,推动苗绣技艺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收入越来越高,“半边天”成了“顶梁柱”。

苗绣产业,也给整个凯里市绣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的图景。通过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推进产业聚集,凯里市打造了苗侗风情园苗族刺绣一条街、黔东南高新区民族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区,形成民族工艺产业园、基地、街区、景区等民族工艺品产业多维发展格局。

强大的产业集群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又为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2014年和2016年,苗绣分别在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大放异彩,进一步与现代都市接触、结缘,变成时尚走向国际舞台,更多国际时尚品牌选择和苗绣项目合作。

传承文化遗产,不能“冻”起来,一些文化艺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结局教训深刻。只有坚持“活态”传承才能焕发文化的新活力,只有“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

东安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成为当地农民的“副业”。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深入挖掘东安鸡制作技艺这个文化宝库,全程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配备了专职从事东安鸡制作技艺项目传承的人员,开办了东安鸡制作技艺传习所、培训班,建成了东安鸡展示馆,加大了东安鸡制作技艺保护经费投入。

640 (9).jpg

湖南省东安县举办的“共享东安美食、助推产业发展”东安鸡美食文化旅游日活动现场。

用“软文化”啃产业发展的“硬骨头”,东安县让非遗文化成为东安鸡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目前,东安县已将东安鸡打造成为联农带农百亿级产业,全县年出笼土鸡1000多万羽,相关产业链覆盖全县300多个村、带动和扶持村民4.5万余人增收。

尝到了甜头的东安县顺势而为,通过“非遗文化+乡村振兴”“非遗文化+旅游”等多种方式,将东安武术、东安鸡、大盛月饼及橙子糖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打造成为助力群众增收、加速推进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在传承中发展,让乡村有魅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乡村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乡村的“根”和“魂”,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牢牢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用文化传承为乡村发展凝心铸魂。

耕种、打夯、娶亲、祈雨……这些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场景,如今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大型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中,被真实地再现。这些场景,把游客们拉进了历史记忆的深处,他们站在山峁峁上、圪梁梁上,看红了双眼,拍红了手掌。

640 (10).jpg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通过再现陕北农耕文化,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不少游客都说,来到赤牛坬,仿佛坐上了时空穿越机,既欣赏了黄土农耕文化,又对先辈们过去的艰难生活感同身受,让当代青年人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游客们的感受,正是赤牛坬村返乡干部高永东建立民俗科学博览园的初衷。“伴随着城镇化这一发展趋势,很多传统村落衰败,但有些村子却可以保留下来。我们从哪里来?把那些毫不起眼的老家具、旧物件聚集起来,就构成了我们黄土文明的基因库。”

现在,整个赤牛坬就是一座黄土文明的基因库。走进这座基因库,赤牛坬村村民用各种形式,展示着黄土文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土高原上过去的一些农耕用具、生活用品被束之高阁。一些风俗、器具、美食、生活方式只能在老相片和影视作品中见到。纺线车、土布衣、犁杖、旧木桶……这些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50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排列在赤牛坬10个民俗展馆里,向游客诉说着历史岁月。这里俨然成了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更留存了黄土高原几代人的记忆。

《又是一年春满园》《枣乡人民欢迎您》《千人枣糕宴》……这些由当地村民创作的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让村民变演员,农具变道具,乡村变舞台。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凄美纯真的男女爱情,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打桔槔、耕地、秋收等一系列农村昔日的劳动场景吸引游客争相体验。“牛岭山寨窑洞布达拉宫”、“高岵庄园景区”和“金牛卧山谷”等具有陕北特色的民俗客栈,展示着黄土高原上穴居文化、窑洞文化的变迁史,这些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异常火爆,游客要提前几个月预定才能体验到。

活化了记忆、物化了民俗……赤牛坬也因此斩获“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多个荣誉。黄土文明的基因库,让山峁上的小村庄每年有了数百万元的收入。

几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及所孕育的传统文化,曾经让人们充满自信。一口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邛窑”,让四川省成都市浦江县明月村找到了发展的“根脉”。明月村是隋唐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皈宁驿站,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明月窑有300多年连续烧造历史,被称为“活着的邛窑”。

借助“邛窑”文化,明月村将自身定位成一个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化创意聚集与文化创客集群,走上了文创立村的发展之路,通过标识、口令、图腾、族谱、故事等塑造出一系列文创品牌体系。同时,推出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打造了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50多个文创项目,开发明月陶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衍生出了明月笋丁、创意竹编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

乡村文化,是历代农民生生不息的基因依托,更是游子们思乡盼乡的精神寄托。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也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4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

文化“动”起来,产业“活”起来;文化有活力,乡村添魅力。如今,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辩证关系,引领着各地做好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发展的新文章,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新。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中国农民丰收节 | 拓展产业多功能 释放乡村新活力

时间:2022-09-23 18:43: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8期

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在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之际,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专门为中国农民设立的节日,也是专门礼赞丰收、鼓舞奋斗者的节日,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丰收,在新时代有了新含义,新景象。

丰收的含义,已不仅仅是“多收三五斗、多养三两头”的产量丰收,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丰收。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全国各地积极拓展乡村产业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新功能,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丰收注入了新力量、新元素、新内涵。

丰收的景象,已不仅仅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今天有了更为丰富的景象:产业融合、百业兴旺。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功能链、完善利益链,让乡村逐渐成为产业高地、生态绿地、文化福地和休闲旅游打卡地,让丰收的景象更为丰富多彩。

端牢“中国饭碗”

——让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习近平总书记的“粮言金句”是对端牢“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更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端牢“中国饭碗”,需要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不仅要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保多样,每一样都离不开乡村产业发展。

延长产业链 粮食更安全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也是我国的核心产粮区之一。但在前些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苏侯村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并不高。“种粮的收益不如种蔬菜、种果树等,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一年粮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苏侯村村民高红歌说。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农产品附加值低,逐渐让农民丧失了种粮积极性。如何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保证经济效益?漯河市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贯通产加销、促进农业食品保障功能坚实稳固方面的纽带作用,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集群协同的农食融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对于高红歌来说,丰收早已不是“穰穰满家”。因为他收获的上万斤小麦,早已在当地面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变身为面粉、面条;在当地食品公司,经过精深加工成为虾条、方便面等各种食品或被加工成淀粉,为肉制品加工企业提供重要原料……最后借力电子商务产业园,走向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640 (16).jpg

河南省漯河市某食品企业深加工生产车间。

“中国食品名城”,是漯河市赢得的新“头衔”。近年来,漯河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拓展产业链,形成了双汇肉制品、中粮面业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卫龙休闲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剑客乳制饮品等六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的品牌典型。

如今,漯河市从大粮仓变成全国的大厨房、大餐桌。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猪变肉的产地初加工企业遍地开花,粮变粉、肉变肠、菜变肴、果变汁的食品制造企业全国领先。

但漯河市并不满足于此,积极打造食品研发平台、质量标准平台、食品云平台,促进了全价值链提升:提升科技价值,84家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提升品牌价值,拥有15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5个绿色食品品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提升渠道价值,联结各类批发市场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漯河市把农产品加工业当成“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关键一环,把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之举。

朴实的高红歌不懂这些“大道理”,但他清楚的是,过去农民争着卖粮,如今食品企业争着高价买粮。“种地有补贴、卖粮有补贴,农忙不忙机器帮、农闲不闲进工厂。”高红歌说,丰收对于他来说,就是那本红艳艳的存折。

在“十四五”期间,漯河擘画着一张更宏伟的蓝图:持续深化“三链同构”,聚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向着3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元级以上的食品产业生态的目标冲刺,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

种好“菜园子”  拎稳“菜篮子”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特大型城市上海按下“暂停键”,如何保障2500多万市民的“菜篮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3月27日,天还没亮,一辆满载着14.5吨绿色蔬菜的大卡车,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出发,向2300多公里以外的上海市静安区一路疾驰。这车蔬菜,对于楚雄州来说不仅是送爱心,更是履行义务。2021年,楚雄州与静安区安心坊社区商业服务中心达成了社区直供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此后,便持续为静安社区直供大量本地高质量特色农副产品。

这是新时期沪滇协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云南乡村的“菜园子”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同时用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反哺云南乡村的“菜园子”。

“第一年种了103亩地,收入56万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西山乡村民唐弄兰没想到,上海市民如此喜欢茭白。

茭白是上海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德宏州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那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茭白生长,种植效益也远比当地甘蔗、大米等主导产业高。

在上海援滇干部的推动下,来自上海市青浦区的茭白种株种在了德宏州的水田里。采收期到了,德宏州的茭白不仅在品相、口感上不输长三角地区,而且种植期更短、采收期更长。特别是冬天,长三角地区的茭白市场处于空缺期,而德宏州的茭白却已开始采收。较低的种植成本和反季节销售,让德宏州茭白备受上海市民欢迎。

“茭白的种株是免费的,成熟之后也有上海公司上门收购,两头都不用操心。”茭白的热销激发了唐弄兰等当地人的种植热情。在上海援滇干部和上海企业的大力推广下,德宏州茭白种植面积达到2500余亩,带动当地近600户群众增收约2000万元。

借助沪滇协作,上海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逐渐出现在云南乡村的田间地头:松江区的松江大米,在西双版纳的水田里随风摇曳;崇明区的大闸蟹,躲在了临沧双江的稻田里……

城市“菜篮子”的市场空间,对乡村“菜园子”充满着诱惑力。但想要被装进“菜篮子”,还需要跨过一道品质槛。这道槛,也倒逼“菜园子”朝着高质量、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2021年12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广西某养鸡企业的感谢信。在信里,这家企业说:“通过‘圳品’认证的一年,是产品质量、产品销量、品牌效应实现飞跃的一年,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推广、销售七百弄鸡所提供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七百弄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深山中的“宝贝”。由于常年在七百弄群山中生活,七百弄鸡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粤桂协作中,如何让“养在深山人未知”的鸡中珍品,飞上深圳人的餐桌,成为深圳帮扶干部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640.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七百弄乡弄雄村的七百弄鸡养殖基地。韦哲/摄

消费帮扶,不能只靠政府采购“输血”,更要打进市场培养“造血”机能。但想要打进深圳的市场,让深圳市民接受、信赖,必须成为“圳品”。

2018年5月,深圳市基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食品领域城市品牌——“圳品”。“圳品”以统一的形象和标识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承诺,增强了市民信任度与满意度,凝聚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品牌粉丝”。但想要加入“圳品”绝非易事,产品从农田到餐桌都有高标准体系,实现审核、认证以及退出全链条监管模式。

“圳品”倒逼大化县提升七百弄鸡全链条管控能力和完善管理体系,推动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从业者素质、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主动提升。

2020年5月,经专家组评定,七百弄鸡及鸡蛋符合“圳品”标准,成为广西首批“圳品”产品。当年,大化县七百弄鸡养殖规模达到400万羽,扩大了一倍,并推出七百弄盐焗鸡、七百弄鸡丝月饼、七百弄鸡香草灰水粽等深加工产品,既丰富了产品种类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又延伸了七百弄鸡产业链条。

乡村种好“菜园子”,城市才能拎稳“菜篮子”。这是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和共同繁荣的生动实践。

做强领头羊 产销搭桥梁

有时,农民的优质农产品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而消费者用好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缺少一座桥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是引领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在拓展农业的食品保障、引领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冬天,浙江省慈溪市菜农王亚飞种植的十几亩绿花菜,全部被慈溪市甬丰蔬菜种植场收购,这是王亚飞种植绿花菜以来,卖菜最轻松的一次。

“我们是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的加盟农场,蔬菜运送到海通集团加工成速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都是订单生产。”甬丰蔬菜种植场负责人介绍,农场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海通集团。

海通是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的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虽然生产加工实力强,但处在种植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不衔接、不通畅的情况依然存在。

牵住市场的终端,海通给出的方案是,打造一个“种产销”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为此,海通联合慈溪市观海卫绿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组建省级产业化联合体——海通蔬菜产业化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

加入联合体,能够享受一整套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解决技术性问题,推动规范化生产、组织化购销、主体产业化分工,降低了价格不确定性、产量不确定性、销售不确定性等自然和市场风险,实现数量有规模、质量有保障、服务够及时,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手握高品质和高产量菜源的联合体,轻松地敲开了市场的大门,不断为全国市场提供着源头可追溯、品质有保证的健康蔬菜。如今,联合体已拥有绿色食品认证7个,注册商标11个,年收购农产品35万吨;已与7家单位签订农产品长期供应协议,推广果蔬直通市民小区57个。

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那么传统的小农经济及小规模经营主体则如同一叶扁舟,经不起任何风浪。而产业联合体如同一艘航母,载着农民在市场里劈波斩浪、奋勇直前。

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甘肃环县羊肉具有嫩而不膻、瘦而不柴等特质,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2013年,环县提出“双百双万”羊产业工程,但面对接踵而至的疫病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羊产业一度陷入低谷,环县羊肉甚至一度缺席各大交易市场。

羊饲养量超过300万只的环县,如何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个涵盖“政、企、社、村、户”五位一体的羊产业联合体,让羊产业“牛”起来了。在联合体中,从饲草到繁育,从屠宰到加工,从培育品牌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龙头企业。

这两年,环县西沟村的“羊倌”马建兴,胆子大了起来,养殖规模扩大到200多只。“能繁母羊和种羊都是庆环肉羊公司研发的新品种,中盛农牧公司敞开收我们的羊,价格还不低哩。”马建兴说,4月3日,他将47只达标羔羊卖给中盛农牧公司,收入了3.7万元。“这和现在的市场价相比,多卖了7000元!”

“政府抓统筹、定政策、搞服务,龙头企业供良种、保回收、创市场,合作社作纽带、搞联合、扩规模,农户细分类、全带动、促增收,村级组织抓引领、壮积累、夯基础。”环县羊羔肉产业集团负责人介绍,在“五位一体”的产业体系中,政府机构都是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服务团队”。

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如今,环县已引进3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建办精深加工厂2处,万只以上规模肉羊良种繁育场3处,带动养羊农户达到4.8万户。2021年底,环县羊业产值突破50亿元,环县羊肉的美味,飘进了千家万户。

纵观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建原料基地,稳定市场流通秩序,有力保障了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县级以上龙头企业提供的粮油类产品占市场供给的1/3以上,提供的“菜篮子”产品占市场供给的2/3以上。中国人的饭碗在自己手中端得越来越牢。

生态增绿 产业添金

——让生态涵养功能加快转化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切中了发展中最深层的问题,深刻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

“两山论”既是科学的规律和理论,也是生动的实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生态涵养功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经验。

守绿换金——用生态颜值刷新产业价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望着满山富硒茶园,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人对这句话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安康市位于秦岭腹地,是生物资源宝库,森林覆盖率高达68%,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朱鹮时见林间,一大半土壤富含硒元素。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6%以上的水量自此经过,“一江清水供京津”的重任在肩。但同时,这里也曾是陕西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安康市用“一片叶子”守护“青山”,换来“金山”,通过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百姓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路子。

安康降水充沛,昼夜温差较大,虫害少。同时,秦岭土壤富硒,种出来的茶叶天然具备“富硒”优势。为此,安康打好“富硒牌”,开展“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主体承载、部门帮扶、齐抓共管”的发展思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21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并在茶园里与茶农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的蒋家坪村,山清水秀,游人如织。加之附近风光旖旎的黄洋河,吸引着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蒋家坪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显平说,蒋家坪人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负青山。如今,全村人正在谋划发展“茶旅融合”,建农家乐、乡风民宿,申报4A级景区。

640 (1).jpg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王韬/摄

截至2021年底,安康市茶园总面积109.6万亩,茶叶年产量4.7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80亿元。“安康富硒茶”连续两年稳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20强,品牌价值达35.16亿元,获评2021年“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找回绿水青山的安康,如同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为了盘活硒资源,安康在当地先后建立起富硒食品开发工程实验室、富硒产业研究院和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紫阳县的富硒茶、平利县的绞股蓝、汉阴县的油豆皮……一系列富硒食品,带动“青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今,这一理念在秦岭腹地生根开花。陕南三市通过发展茶产业,既保护了水源地,也实现了茶山变“金山”的华丽转身。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陕南人民正踏着砥砺奋进的节奏,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绿色成为三秦大地最美底色。

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亦是应有之义。从“两山论”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各地干部群众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也愈加清晰。不仅在陕南,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探索发展方式的转变。

“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这是早些年当地人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然、生产、生活条件最生动也最无奈的描述。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1.81%,也曾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

怒江两岸高耸入云的群山,是束缚怒江发展的瓶颈,但也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怒江州用一颗红果子,换来了两岸群众的好日子。

640 (2).jpg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群众在晾晒草果。

这颗红果子,就是既可入药也可做调味品的草果。草果虽然珍贵,但种植规模一直受限于其苛刻的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荫蔽度50%—60%山谷坡地的阴凉林下,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这种环境,怒江两岸最为平常。为此,怒江州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把草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逐渐打造出一条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的草果全产业链,让“红果果”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傈僳语“马吉米”,意为“不好之地”。福贡县马吉米村1.4万亩的草果基地,让这块镶嵌在峡谷里的“不好之地”,变成了绿色的聚宝盆。“去年价格高,我家7亩草果卖了3万元。”村民普友博说,村里还有不少种植上百亩草果的大户,一年收入几十万元。

草果的红,换来了怒江两岸的绿。100多万亩的草果基地,在怒江大峡谷沿岸、山坡、沟箐建起一条条绿色长廊。目前,怒江州草果产业年产值超过12亿元,受益群众达16.5万人,成为当地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支柱产业,怒江州也成为全国草果的核心主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

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成效一片,这一片又一片草果林连在一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让怒江州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怒江州从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叫响特色品牌入手,进一步壮大草果产业,继续探索从生态扶贫到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添绿增金——用产业价值扮靓生态颜值

我国幅员辽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绿水青山。但每个地方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绿水青山”的梦。

比如,在“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岩溶、石漠化面积曾经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7%和9.57% 。没有绿水青山,田东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哪里?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田东县把发展生态产业与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增绿添金的新路子。

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发展林果业有着天然优势。为此,田东县立足亚热带特色资源,把林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把发展林果业当成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措施,持续为生态添绿、增绿、补绿。

梅林村是田东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核心区域。过去,这里曾是一座座荒芜的石头山,加之村民常年放火烧山开垦土地,石漠化严重。如今,全村共种植林果树木49万株,让石山“长秀发”、荒漠“披绿装”,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640 (3).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芒果产业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目前,田东县建成多个石漠化地区农业产业示范点,油茶、芒果、构树、桑树……其中芒果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年产量近30万吨,产值超过16亿元。近年来,田东县的经验做法在广西全区大力推广,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广西石漠化土地同比净减38.72万公顷,减少率20.2%,治理成效稳居全国第一。

改善生态质量、提升生态资产、增值生态资本,才能筑牢产业发展的“生态银行”。近年来,我国一些生态脆弱地区不断夯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推动生态资产、绿色资本不断增值、累积和变现,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音苏布尔嘎查的牧民孟和巴图,在沙漠里挖到了“金山”——肉苁蓉、锁阳……这些沙漠里的宝贝,每年让孟和巴图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肉苁蓉、锁阳都是珍贵的中药材,品质好的每公斤能卖到上百元。但两者都是寄生草本,没有树也就没有这些宝贝。

提起阿拉善,人们最常想到的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作为内蒙古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阿拉善曾经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如今,阿拉善的一些沙漠变了模样。位于阿拉善左旗茫来嘎查的百万亩梭梭—肉苁蓉基地里,成片的梭梭林甚是壮观,但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

面对沙漠,阿拉善摒弃了一味执守的人定胜天思想,而是用发展的方式去保护,在让沙漠绿起来的同时,也让群众富起来。近年来,阿拉善在生态保护建设中将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建立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等23个产业基地。

“去年我接种了2000亩锁阳,3年后可采挖,预计能增收6万元左右。”孟和巴图说,以前这里风沙大、沙尘暴多,这些年大家一边造林一边接种肉苁蓉、锁阳,嘎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减少了,牧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640 (4).jpg

640 (5).jpg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通过种植梭梭林,发展肉苁蓉等产业,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

沙漠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这是阿拉善提出的发展目标。当地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草充足的原料资源,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已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集肉苁蓉、锁阳和沙地葡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目前,阿拉善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达3万多人。

如今,阿拉善的绿色越来越浓,全盟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00多万亩,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一条巨大的林草防护带,为更广袤的荒漠化地区带去绿色和希望。

“两山论”,这是一个关于产业发展理念和功能的深刻转变,更是对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见。只有绿富同兴,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才能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多赢之路。

绘就“诗和远方” 打造“美丽乡愁”

——让休闲体验功能向高端拓展

携一家老小,或与好友相约,逃离都市的喧嚣,到乡村寻找一份返璞归真的生活。或感受自然看乡景,或体验文化享乡俗,或享受美食品乡味,或放松休闲忆乡愁。这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旅行新时尚。

乡村,不再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承接着很多人的“诗和远方”;乡村产业,也不再仅是保障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寄托着很多人的“美丽乡愁”。近年来,各地发挥乡村休闲旅游功能,推进“休闲农业+”,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带动农民增收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景变产业

青水瓦、木挑梁、石板路、花格窗……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一座座崭新的民居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脚下。游客摩肩接踵,到山货店买点山里人家的特产,坐在乡村大戏台下听一场河北梆子,在美食街尝尝农家美味,晚上住在农家院里赏满天繁星……

骆驼湾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如今变成了3A级景区。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来到地处深山的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当时,骆驼湾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50元,不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8。全村人口居住极为分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山高沟深龙泉关,石头缝里难挣钱”的山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远望青山重重,细听溪水淙淙。让人缺吃少穿的骆驼湾村,山清水秀、文化悠长,最不缺的就是风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骆驼湾村村民对脱贫致富有了信心,在摸索探寻中逐渐找到了致富路径——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2015年,骆驼湾村启动住房改造提升计划,秉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对交通、乡村民居、农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村里的房子统一为灰瓦黄墙,还加了地暖,民宿、酒店、小吃街开了起来,村里的大戏台也渐渐热闹起来。一条柏油路连通山上山下,昔日的穷山沟迎来八方来客,小山村成了风景区,成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游客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640 (6).jpg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为3A级景区。

随着游客增多,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留住客人成为骆驼湾的目标。骆驼湾村和邻近的顾家台村,与国有企业阜裕公司合资成立了顾家台骆驼湾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将开发项目纳入两村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并对两村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和商业运营,采用“公司+产业+农户”模式,打造了住宿、小吃作坊、娱乐休闲等20多种业态。

避暑度假、休闲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党课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展示……骆驼湾村村民顾宝青说,之前人们争着去城里玩,现在人们抢着来乡下耍,就连让乡下人叫苦的碾盘,游客们竟然排队争相体验。

山水乡村可寄,美好生活可期。2017年底,骆驼湾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昔日的贫困村,成为游客们的“诗和远方”,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

如今,乡村休闲旅游业成为“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让乡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更加凸显。但是,各地乡村休闲旅游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小众化、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品牌溢价有限。

山水很多,但不是每一处都能让游客找到“诗和远方”;乡村很多,但不是每一个都能让游客找到“美丽乡愁”。比如在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散落着几十个村庄,只有松庙村里最是车水马龙。

海拔1300余米,森林覆盖率95%……曾经,松庙村虽风景宜人,但并不出众,风景道沿线村庄风景大都如此。如何让游客停下来、住两天,松庙村打出了一张“睡眠牌”。

利用晋城市打造“百村百院”的有利契机,松庙村引进社会资本,实施木屋餐厅、民宿改造、康养木屋、睡眠理疗中心、汤药浴池等康养项目,同时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合作,设立“怡养松吧”康养服务基地。

640 (7).jpg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松庙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发展起康养旅游项目。

当玩了一天的游客来到松庙村,体验针灸、理疗、拔罐、按摩、足疗等项目,满身疲意瞬间消失。然后在山间民宿里听松涛、观星空,让很多本来打算游山玩水的游客,过上了修身养性的慢生活。

2021年,松庙村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建设了睡眠障碍远程会诊系统,丰富了康养食品品种,在山顶小木屋配套建设了9个汤药浴池,修建了登山健身步道和健身骑行道——一个“以医助眠”“以食助眠”“以浴助眠”“以动助眠”的“睡眠小镇”初具雏形。

康养旅游,山西省要做成千亿级产业。“十四五”期间,山西将从聚焦特有康养资源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康养村落、中药材康养小镇,打造融旅居、休闲、养生、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构建全省域的大康养格局。

留住游客的神,留住游客的胃,留住游客的欢声笑语,留住游客的情怀回忆……如此,才能给广大农村群众留下更多增收致富的路子,给广大乡村留下更多发展振兴的机遇。

产业变风景

不仅要卖茶产品,而且要卖茶风景,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为发展壮大茶产业而打造的新业态。

“三江早春茶,敢为天下先”。凭借早春茶比国内主要产茶区早20天左右的时间差,三江茶闻名全国。茶产业也成为三江县主导产业之一,全县拥有茶园20万亩,带动7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每逢3月,到布央村买茶的人最多。不仅因为这里的茶品质好,更多人是奔着这里的风景而来。行走在布央村的仙人山茶场,眼底绿意涌动,心中清香阵阵。侗族姑娘们穿着民族服饰,唱着山歌,挎篮采茶。人入茶田,如入画境。

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布央村,曾经“山穷水瘦满坡荒”。穷则思变,在脱贫攻坚期间,当地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致富门路。开荒、修路、种茶……经过多年发展,布央茶叶已形成一条集育苗、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640 (8).jpg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把茶产业基地变成景区,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但布央村的“茶二代”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布央村仙人山上看到的不仅是数千亩茶园,还有那层层茶田在云雾中勾勒出的“仙境”。他们打算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捧上一碗“旅游饭”,变茶园为景区,变农家为客舍,变茶产品为商品。

2014年,布央村注册成立了布央古茶园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开发茶园观日出、自助采茶加工、农家乐、民宿等旅游形态和项目,走上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2017年,三江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在布央村开发运营仙人山景区,改造了布央村古老的侗寨,动员村民投资开办了茶园旅馆。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

茶旅融合,美了乡村,富了乡亲。现在,布央村村民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多,种茶、开民俗、当演员,也可以到景区当工人,每年还能获得一笔景区门票的分红。

农旅融合,让乡村产业融出了新气质,融出了新业态,融出了新范式。从过去一二三产业相对独立,到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广泛嫁接外部资源,借力打力,实现了产业发展质的提升,构建出一幅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重庆市巴南区集体村,产业兴旺,不仅体现在农民的口袋里,也体现在游客的笑脸上。当田间地头的产业变成风景,纷至沓来的游客也变成了争相购物的顾客。

虽然有万亩梨园,但要买到集体村真正的“天坪山梨”,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驾车来的游客轿车后备箱里,“天坪山梨”都装得满满当当。

而在之前,卖梨是集体村人的头等难事。村民李坤国回忆,为了摘掉穷帽子,村民们种下了4000亩的梨树,丰收后却面临销售难题,扣除运输、农资成本,村民还要倒贴。千辛万苦种出来,果子却卖不掉,有的村民索性提起斧头上山,砍掉果树,重新种起了玉米。

集体村距离重庆主城区繁华地带只有50多公里,1小时车程,经常有人开车到村里的天坪山上转一转。遇到上门问路、歇脚的游客时,村民顺手就给几个梨子,游客吃完赞不绝口。

能不能让城里的人们来山上耍耍,顺便买村民的梨子?镇上联合村里决定举办采梨节,把“守株待兔”改为“引客入林”。当年,村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卖梨,250万公斤梨子成功售出。此后,集体村每年举办采梨节,天坪山梨逐渐打开市场,村里的梨基本实现“一周卖完,一年预订”。

从农旅融合中尝到甜头的集体村,乘势而上,不仅扩大了梨的种植规模,还新增花卉和茶叶等经济作物品种种植。目前,集体村已基本形成以万亩梨园、万亩花海和千亩茶园为特色的“两万一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开办了梨花节、山地自行车赛等。

3月看花、4月采茶、7月摘果、10月赏叶,集体村由此成为重庆主城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

农旅融合,改变了集体村“一粮独大”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善了农业供给体系。如今,集体村每年接待上百万人次的游客,农业效益成倍显现,产品价值成倍增加,村民收入成倍增长……

让风景变产业,培育了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着农村发展提档升级;让产业变风景,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着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激发文化新活力 焕发乡村新魅力

——让文化传承功能有形延伸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我国乡村广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延续文明的内在脉络,更是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源泉。

每一种优秀的乡村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近年来,各地将文化资源变成产业财富,坚持“活化利用、传承弘扬”,充分发掘当代价值,激活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让文化有潜力,让乡村有底蕴,共同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任务。

在发展中传承,让文化有活力

从贵州凯里到法国巴黎,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的苗族刺绣,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众多农村妇女的命运。

贵州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苗族同胞,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其中,苗绣作为苗族民间流传的传统刺绣技艺,主要分布于此。古老的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都用苗绣、古歌传唱的方式记录流传下来。2006年,苗绣成为第一批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少苗族年轻人更喜欢时尚舒适的现代服饰,苗绣一度被冷落,甚至濒临“灭绝”。“抢救”势在必行。

把“指尖上的技艺”做成“指尖上的经济”——这是凯里市“抢救”苗绣的举措。近年来,凯里市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多措并举做大做强苗绣传统产业,在指尖上绣出一条产业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路。

走进凯里梅香村苗绣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200多名“绣娘”正在一针一线地赶工期,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件订单,让“绣娘”们经常忙碌到深夜。

梅香村党支部书记顾兰花对苗绣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小时候,苗寨的母亲在女儿十岁时就开始为其准备嫁衣,苗家女孩对苗绣从小就耳濡目染。于是,当市政府提出发展苗绣产业时,她积极响应,并带头成立了苗绣合作社。

目前,梅香村苗绣合作社已培训绣娘1000余人次,带动了500余名苗族妇女发家致富。这些“绣娘”们通过大胆创新,开发出了更多的刺绣样品和针法,推动苗绣技艺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收入越来越高,“半边天”成了“顶梁柱”。

苗绣产业,也给整个凯里市绣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的图景。通过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推进产业聚集,凯里市打造了苗侗风情园苗族刺绣一条街、黔东南高新区民族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区,形成民族工艺产业园、基地、街区、景区等民族工艺品产业多维发展格局。

强大的产业集群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又为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2014年和2016年,苗绣分别在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大放异彩,进一步与现代都市接触、结缘,变成时尚走向国际舞台,更多国际时尚品牌选择和苗绣项目合作。

传承文化遗产,不能“冻”起来,一些文化艺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结局教训深刻。只有坚持“活态”传承才能焕发文化的新活力,只有“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

东安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成为当地农民的“副业”。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深入挖掘东安鸡制作技艺这个文化宝库,全程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配备了专职从事东安鸡制作技艺项目传承的人员,开办了东安鸡制作技艺传习所、培训班,建成了东安鸡展示馆,加大了东安鸡制作技艺保护经费投入。

640 (9).jpg

湖南省东安县举办的“共享东安美食、助推产业发展”东安鸡美食文化旅游日活动现场。

用“软文化”啃产业发展的“硬骨头”,东安县让非遗文化成为东安鸡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目前,东安县已将东安鸡打造成为联农带农百亿级产业,全县年出笼土鸡1000多万羽,相关产业链覆盖全县300多个村、带动和扶持村民4.5万余人增收。

尝到了甜头的东安县顺势而为,通过“非遗文化+乡村振兴”“非遗文化+旅游”等多种方式,将东安武术、东安鸡、大盛月饼及橙子糖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打造成为助力群众增收、加速推进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在传承中发展,让乡村有魅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乡村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乡村的“根”和“魂”,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牢牢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用文化传承为乡村发展凝心铸魂。

耕种、打夯、娶亲、祈雨……这些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场景,如今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大型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中,被真实地再现。这些场景,把游客们拉进了历史记忆的深处,他们站在山峁峁上、圪梁梁上,看红了双眼,拍红了手掌。

640 (10).jpg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通过再现陕北农耕文化,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不少游客都说,来到赤牛坬,仿佛坐上了时空穿越机,既欣赏了黄土农耕文化,又对先辈们过去的艰难生活感同身受,让当代青年人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游客们的感受,正是赤牛坬村返乡干部高永东建立民俗科学博览园的初衷。“伴随着城镇化这一发展趋势,很多传统村落衰败,但有些村子却可以保留下来。我们从哪里来?把那些毫不起眼的老家具、旧物件聚集起来,就构成了我们黄土文明的基因库。”

现在,整个赤牛坬就是一座黄土文明的基因库。走进这座基因库,赤牛坬村村民用各种形式,展示着黄土文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土高原上过去的一些农耕用具、生活用品被束之高阁。一些风俗、器具、美食、生活方式只能在老相片和影视作品中见到。纺线车、土布衣、犁杖、旧木桶……这些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5000多件生产、生活用具,排列在赤牛坬10个民俗展馆里,向游客诉说着历史岁月。这里俨然成了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更留存了黄土高原几代人的记忆。

《又是一年春满园》《枣乡人民欢迎您》《千人枣糕宴》……这些由当地村民创作的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让村民变演员,农具变道具,乡村变舞台。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凄美纯真的男女爱情,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打桔槔、耕地、秋收等一系列农村昔日的劳动场景吸引游客争相体验。“牛岭山寨窑洞布达拉宫”、“高岵庄园景区”和“金牛卧山谷”等具有陕北特色的民俗客栈,展示着黄土高原上穴居文化、窑洞文化的变迁史,这些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异常火爆,游客要提前几个月预定才能体验到。

活化了记忆、物化了民俗……赤牛坬也因此斩获“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多个荣誉。黄土文明的基因库,让山峁上的小村庄每年有了数百万元的收入。

几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及所孕育的传统文化,曾经让人们充满自信。一口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邛窑”,让四川省成都市浦江县明月村找到了发展的“根脉”。明月村是隋唐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皈宁驿站,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明月窑有300多年连续烧造历史,被称为“活着的邛窑”。

借助“邛窑”文化,明月村将自身定位成一个以陶艺手工艺为主的文化创意聚集与文化创客集群,走上了文创立村的发展之路,通过标识、口令、图腾、族谱、故事等塑造出一系列文创品牌体系。同时,推出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打造了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50多个文创项目,开发明月陶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衍生出了明月笋丁、创意竹编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

乡村文化,是历代农民生生不息的基因依托,更是游子们思乡盼乡的精神寄托。让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也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4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

文化“动”起来,产业“活”起来;文化有活力,乡村添魅力。如今,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辩证关系,引领着各地做好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发展的新文章,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