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宁明县: 立足“边”优势 做强富民产业

时间:2022-11-01 12:05:2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作者:

宁明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宁明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保粮、稳蔗、强牧、兴渔、优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聚焦“巩固”衔接“振兴”,持续壮大“5+2”特色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奋斗谱写边关名城新篇章。

22.jpg

宁明县亭亮镇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内,果农在采摘澳洲坚果。 农佳菁/摄

小坚果 创造大财富

炎炎夏日,万物繁茂。走进宁明县亭亮镇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绿油油的澳洲坚果长势喜人,当地农户忙着给坚果树除草,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澳洲坚果现在是我们的‘发财果’,来这里打工每天能挣14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有1万多元,收入还不错,在家又可以照顾老人孩子。”亭亮镇那潭村辉村屯农民梁谭青开心地说道。

宁明县为进一步推动澳洲坚果产业成为富农产业,积极采取“三引领”“三支持”的有力举措,扶持带动脱贫户稳步增收。

“三引领”包括政府主导引领、基地示范引领和企业带动引领,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一户四亩百株”澳洲坚果种植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以打造澳洲坚果示范基地为契机,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群众参与澳洲坚果种植增加收入,目前已建设打造澳洲坚果示范基地42个,示范片种植面积达2.2万亩;引进龙头企业推广澳洲坚果套种星油藤的种植模式,为乔木生长期间解决群众收入问题指明方向,让龙头企业为当地农户带来新技术、新种子和新的销售渠道。

“三支持”包括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支持。据统计,明确了脱贫户、监测户自主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给予以奖代补后,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奖补11935户10262.39万元,其中2022年奖补8095户5605万元。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亭亮镇万亩澳洲坚果示范基地走出一条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振兴路。截至目前,该种植基地已经扩大到亭亮、东安、明江等乡镇,通过群众土地入股方式投资,完成土地流转2万多亩,完成澳洲坚果种植1万多亩、星油藤1100亩,可吸纳劳动力就业500人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受益群众2.5万人,辐射带动区域群众3万人种植澳洲坚果。

近年来,宁明县围绕“坚果富农”的思路,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和产销一体化投资带动模式,大力建设澳洲坚果综合加工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乡村“自我造血”能力,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23.jpg

采茶工在广西宁明顶尖茶业有限公司茶园里采茶。 陈桂梅/摄

一口茶 滋养一方人

宁明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茶叶生长。近年来,宁明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茶叶产业,让村民共享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走进宁明县东安乡六审村板脉屯茶叶种植基地,一颗颗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成片的茶园随着山势起伏延绵舒展,像是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种植基地周边遍布原始生态林,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泉水环绕,基地紧靠海拔较高的顶尖山,茶品清香、甘甜。

六审村曾是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农民收入单一,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则留守在村里。特色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六审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整合山地资源,发展茶叶产业,带动脱贫农户291户,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在家采茶一天摘40斤,每斤按7元算,每天能挣28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收入,比我在外面打工好多了,又能照顾家里。”六审村板脉屯村民王汝芳说。

和王汝芳一样,许多村民陆续返乡就业创业,见证家乡的发展。村民侯维燕返乡后,其丈夫开挖掘机一年有8万元的收入,她自己采茶每年收入3万元,还可以照顾年幼的孩子,工作和顾家两不误,令她十分欣慰。

“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家”。宁明县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特色茶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宁明县坚果花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将澳洲坚果、星油藤、金花茶和特色茶产业作为“十四五”经济发展的一

个突破口和增长点来重点打造,以创新发展为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兴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24.jpg

为延长甘蔗产业链,宁明县发展起了肉牛养殖。 郑中生/摄

一头牛 “牵”出大产业

甘蔗是宁明的传统产业,也是宁明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至2022年榨蔗季,宁明县甘蔗产业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0%。

为做强做大甘蔗产业,延长产业链,宁明县结合当地养殖耕作牛的传统产业,利用群众用甘蔗尾叶做牛饲料技术的实际,将肉牛养殖作为县“5+2”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培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蔗—牛—菇—肥”循环产业项目,采取领养、托养、资金入股、蘑菇种植、甘蔗尾叶售卖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和村集体参与肉牛养殖走上致富路。

走进宁明县板棍乡旭超“蔗牛菇肥”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只见千亩甘蔗郁郁葱葱,整洁宽敞的牛棚里健壮肥硕的牛儿吃着饲料。旁边的现代化蘑菇生产房里,工人们精心护理着菌包里的茶树菇。目前,园区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产业每年可创收1500余万元,帮助群众每人每年增收2.5万元。

用蔗叶养牛、用牛粪种植蘑菇、再把蘑菇菌棒和牛粪加工成肥料,最后施肥回田种甘蔗。通过实施“蔗—牛—菇—肥”项目,宁明县打造了一条特色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有力推动县域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形成了多个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村集体、脱贫户三方共赢,走出一条独具“宁明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为进一步推动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明县将持续统筹抓好产业帮扶衔接,支持以蔗糖业、林业产业和大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产业帮扶政策举措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做好产业发展后续扶持工作,加强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宁明县副县长邓继贤表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宁明县将持续做好“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宁明新篇章。 

(供稿单位:宁明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广西宁明县: 立足“边”优势 做强富民产业

时间:2022-11-01 12:05:2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

作者:

宁明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宁明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保粮、稳蔗、强牧、兴渔、优果”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聚焦“巩固”衔接“振兴”,持续壮大“5+2”特色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接续奋斗谱写边关名城新篇章。

22.jpg

宁明县亭亮镇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内,果农在采摘澳洲坚果。 农佳菁/摄

小坚果 创造大财富

炎炎夏日,万物繁茂。走进宁明县亭亮镇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绿油油的澳洲坚果长势喜人,当地农户忙着给坚果树除草,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澳洲坚果现在是我们的‘发财果’,来这里打工每天能挣14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有1万多元,收入还不错,在家又可以照顾老人孩子。”亭亮镇那潭村辉村屯农民梁谭青开心地说道。

宁明县为进一步推动澳洲坚果产业成为富农产业,积极采取“三引领”“三支持”的有力举措,扶持带动脱贫户稳步增收。

“三引领”包括政府主导引领、基地示范引领和企业带动引领,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把“一户四亩百株”澳洲坚果种植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以打造澳洲坚果示范基地为契机,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群众参与澳洲坚果种植增加收入,目前已建设打造澳洲坚果示范基地42个,示范片种植面积达2.2万亩;引进龙头企业推广澳洲坚果套种星油藤的种植模式,为乔木生长期间解决群众收入问题指明方向,让龙头企业为当地农户带来新技术、新种子和新的销售渠道。

“三支持”包括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支持。据统计,明确了脱贫户、监测户自主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给予以奖代补后,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奖补11935户10262.39万元,其中2022年奖补8095户5605万元。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亭亮镇万亩澳洲坚果示范基地走出一条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振兴路。截至目前,该种植基地已经扩大到亭亮、东安、明江等乡镇,通过群众土地入股方式投资,完成土地流转2万多亩,完成澳洲坚果种植1万多亩、星油藤1100亩,可吸纳劳动力就业500人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受益群众2.5万人,辐射带动区域群众3万人种植澳洲坚果。

近年来,宁明县围绕“坚果富农”的思路,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和产销一体化投资带动模式,大力建设澳洲坚果综合加工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乡村“自我造血”能力,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23.jpg

采茶工在广西宁明顶尖茶业有限公司茶园里采茶。 陈桂梅/摄

一口茶 滋养一方人

宁明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茶叶生长。近年来,宁明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茶叶产业,让村民共享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走进宁明县东安乡六审村板脉屯茶叶种植基地,一颗颗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成片的茶园随着山势起伏延绵舒展,像是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种植基地周边遍布原始生态林,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泉水环绕,基地紧靠海拔较高的顶尖山,茶品清香、甘甜。

六审村曾是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农民收入单一,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则留守在村里。特色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六审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充分整合山地资源,发展茶叶产业,带动脱贫农户291户,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在家采茶一天摘40斤,每斤按7元算,每天能挣28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收入,比我在外面打工好多了,又能照顾家里。”六审村板脉屯村民王汝芳说。

和王汝芳一样,许多村民陆续返乡就业创业,见证家乡的发展。村民侯维燕返乡后,其丈夫开挖掘机一年有8万元的收入,她自己采茶每年收入3万元,还可以照顾年幼的孩子,工作和顾家两不误,令她十分欣慰。

“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家”。宁明县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特色茶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宁明县坚果花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将澳洲坚果、星油藤、金花茶和特色茶产业作为“十四五”经济发展的一

个突破口和增长点来重点打造,以创新发展为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兴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24.jpg

为延长甘蔗产业链,宁明县发展起了肉牛养殖。 郑中生/摄

一头牛 “牵”出大产业

甘蔗是宁明的传统产业,也是宁明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至2022年榨蔗季,宁明县甘蔗产业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0%。

为做强做大甘蔗产业,延长产业链,宁明县结合当地养殖耕作牛的传统产业,利用群众用甘蔗尾叶做牛饲料技术的实际,将肉牛养殖作为县“5+2”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培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蔗—牛—菇—肥”循环产业项目,采取领养、托养、资金入股、蘑菇种植、甘蔗尾叶售卖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和村集体参与肉牛养殖走上致富路。

走进宁明县板棍乡旭超“蔗牛菇肥”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只见千亩甘蔗郁郁葱葱,整洁宽敞的牛棚里健壮肥硕的牛儿吃着饲料。旁边的现代化蘑菇生产房里,工人们精心护理着菌包里的茶树菇。目前,园区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产业每年可创收1500余万元,帮助群众每人每年增收2.5万元。

用蔗叶养牛、用牛粪种植蘑菇、再把蘑菇菌棒和牛粪加工成肥料,最后施肥回田种甘蔗。通过实施“蔗—牛—菇—肥”项目,宁明县打造了一条特色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有力推动县域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形成了多个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村集体、脱贫户三方共赢,走出一条独具“宁明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为进一步推动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明县将持续统筹抓好产业帮扶衔接,支持以蔗糖业、林业产业和大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产业帮扶政策举措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做好产业发展后续扶持工作,加强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宁明县副县长邓继贤表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宁明县将持续做好“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宁明新篇章。 

(供稿单位:宁明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