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黑龙江汤原:打造特色、突出亮点 全面开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篇章

时间:2022-11-14 21:49:2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将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管理、提升服务、弘扬文化,逐步实现了村规民约完备、民风明显转变,乡村文化活跃,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局面,美丽乡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018年,代表全省迎接了中央深改办督察;2021年,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标兵县。先后承办了2019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2021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暨第三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

一、注重顶层统筹与基层推进相结合

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基础工程强力推动。一是高站位推进。贯彻“双组长、双牵头”原则,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推进机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齐抓共管,行业部门、属地乡镇合力推进,做到了组织领导有力、政策落实有序、工作推进有效。二是多层级联动。实行包保责任制,构建了“县处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党员(两委)包片、网格员包户”的多级包保体系,逐级压实责任、落靠任务、细化措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性参与。坚持治村为民、治村靠民,搭建了汇集民心民智民力的基层自治平台,创建了“街长制”志愿管理机制,街长自选、环境自治、服务自愿,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创建,激发了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

二、注重整体布局与个性设计相结合

始终将科学规划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纲领,站位全局、聚焦个性、以人为本,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是统筹全域优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实施多规合一,结合村屯实际,科学布局公共设施,全面强化住宅管理,长远谋划发展“留白”,完成了30个村庄规划,预计2026年实现全覆盖。二是突出特色优规划。坚持“特色引领规划”,围绕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产业发展等优势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打造了北靠山红色抗联文化村、新建食用菌产业发展村、金星朝鲜族民俗风情村等一批特色鲜明、原汁原味的新农村。2021年,金星村(朝鲜民俗景区)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北向阳村、北靠山村分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是聚焦民意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布局”,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网格员入户征询等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将群众的发展必要、生活需要、个性想要,纳入规划中,落实到整治中,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

三、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融入相结合

始终将资金保障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核支撑,多元筹集、整合利用、共同监管,让有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了筹得到、用得好。一是确保资金筹集到位。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建立了“对上争取一些、政府自筹一些、社会支持一些、村民参与一些”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2015年以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5.27亿元。其中,对上争取8.5亿元,县乡自筹3.5亿元,社会支持3亿元,村民参与投工投劳折资0.27亿元。二是确保资金使用到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原则,将投向相近、来源不同的各项资金集中整合、专人管理、统筹使用,有效提高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彻底解决了“多头投入、多点指挥”的问题。三是确保资金监管到位。发挥财政行业监督、审计依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了资金审核监管制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全面接受各方监督,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和效益。

四、注重补齐短板与提升质效相结合

终将狠抓建设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强措施,夯实基础、补短强弱、全力提升,彻底扭转“脏乱差”的旧模样,汤原农村焕发了新容颜。一是狠抓设施建设强基础。坚持“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步调一致、有机结合。2015年以来,共完成137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16.2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518.39公里、边沟衬砌1044.53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雪亮工程”等全覆盖。栽植各类绿植800余万株,绿化美化持续提升。二是狠抓重点领域补短板。紧盯生活垃圾治理,建设3个垃圾处理厂和137个村垃圾分拣中心,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源头治理。紧盯厕所粪污治理,从三格化粪池到集成净化槽,持续更新改厕技术,完成改厕5515户。紧盯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延伸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改厕+吸污车”等方式,完成19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三是狠抓质效提升优环境。大力提升村容村貌,村庄清洁行动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县乡财政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累计出动车辆5012台次、人工13460人次,清理村屯垃圾13850立方米;边沟856公里;粪污及农业废弃物1072立方米;村内泡塘47处;柴草垛192堆;断壁残垣194处;修整杖墙栅栏25.7公里;清理封条、小广告、破损条幅、无效场所码、对联等4211条(张)。开展菜园革命,采取“种植有补贴、技术有指导、成本有支持”的方式,通过种植芦笋、鹅草、北药等经济作物,发展省级菜园革命示范村62个、种植规模3130亩,户均增收1200元。

五、注重日常管护与乡风民习相结合

始终将长效管护与运营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任务,建强组织、壮大力量、常抓不懈,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常态、见长效。一是坚持组织有序。成立了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确保责任落实落靠。构建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管护体系,确保工作有序有效。二是坚持奖惩有度。每年制定考核方案,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全年考核排名前3位的乡镇、排名前12的先进村,给予工作经费奖励;排名后3位的村屯,给予年度考核降挡、工作经费降级等惩罚。三是坚持队伍有力。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450人,县乡财政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工资支出,保证队伍稳定。聘用2100名脱贫户为保洁员公益岗位,增强了村屯保洁力量。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村民“门前三包”义务,促进乡风文明、民习优良。

六、注重人文感受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始终将创造效益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转化,着眼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切实让农民享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成效红利。提升了经济效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了村庄布局,强化了基础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建设了新建村、民主村、红胜村等村屯食用菌,兴顺村菇娘,北向阳村特色菜园,东大桥村果蔬基地,新兴村五味子,伏胜村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产业,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以金星村、竹青村等一批特色村屯为星点,串联形成了百里景观大道,打造汤原乡村旅游新亮点,2022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创造旅游收益9300万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治理    

黑龙江汤原:打造特色、突出亮点 全面开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篇章

时间:2022-11-14 21:49:2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将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不断完善管理、提升服务、弘扬文化,逐步实现了村规民约完备、民风明显转变,乡村文化活跃,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局面,美丽乡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018年,代表全省迎接了中央深改办督察;2021年,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标兵县。先后承办了2019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2021年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暨第三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

一、注重顶层统筹与基层推进相结合

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基础工程强力推动。一是高站位推进。贯彻“双组长、双牵头”原则,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推进机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齐抓共管,行业部门、属地乡镇合力推进,做到了组织领导有力、政策落实有序、工作推进有效。二是多层级联动。实行包保责任制,构建了“县处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党员(两委)包片、网格员包户”的多级包保体系,逐级压实责任、落靠任务、细化措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性参与。坚持治村为民、治村靠民,搭建了汇集民心民智民力的基层自治平台,创建了“街长制”志愿管理机制,街长自选、环境自治、服务自愿,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创建,激发了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

二、注重整体布局与个性设计相结合

始终将科学规划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纲领,站位全局、聚焦个性、以人为本,构建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规划体系,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是统筹全域优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实施多规合一,结合村屯实际,科学布局公共设施,全面强化住宅管理,长远谋划发展“留白”,完成了30个村庄规划,预计2026年实现全覆盖。二是突出特色优规划。坚持“特色引领规划”,围绕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产业发展等优势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打造了北靠山红色抗联文化村、新建食用菌产业发展村、金星朝鲜族民俗风情村等一批特色鲜明、原汁原味的新农村。2021年,金星村(朝鲜民俗景区)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北向阳村、北靠山村分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三是聚焦民意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布局”,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网格员入户征询等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将群众的发展必要、生活需要、个性想要,纳入规划中,落实到整治中,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

三、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融入相结合

始终将资金保障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硬核支撑,多元筹集、整合利用、共同监管,让有效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了筹得到、用得好。一是确保资金筹集到位。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建立了“对上争取一些、政府自筹一些、社会支持一些、村民参与一些”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2015年以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5.27亿元。其中,对上争取8.5亿元,县乡自筹3.5亿元,社会支持3亿元,村民参与投工投劳折资0.27亿元。二是确保资金使用到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原则,将投向相近、来源不同的各项资金集中整合、专人管理、统筹使用,有效提高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彻底解决了“多头投入、多点指挥”的问题。三是确保资金监管到位。发挥财政行业监督、审计依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了资金审核监管制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全面接受各方监督,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和效益。

四、注重补齐短板与提升质效相结合

终将狠抓建设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强措施,夯实基础、补短强弱、全力提升,彻底扭转“脏乱差”的旧模样,汤原农村焕发了新容颜。一是狠抓设施建设强基础。坚持“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步调一致、有机结合。2015年以来,共完成137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16.2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518.39公里、边沟衬砌1044.53公里,实现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雪亮工程”等全覆盖。栽植各类绿植800余万株,绿化美化持续提升。二是狠抓重点领域补短板。紧盯生活垃圾治理,建设3个垃圾处理厂和137个村垃圾分拣中心,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源头治理。紧盯厕所粪污治理,从三格化粪池到集成净化槽,持续更新改厕技术,完成改厕5515户。紧盯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延伸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改厕+吸污车”等方式,完成19个行政村污水治理。三是狠抓质效提升优环境。大力提升村容村貌,村庄清洁行动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县乡财政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累计出动车辆5012台次、人工13460人次,清理村屯垃圾13850立方米;边沟856公里;粪污及农业废弃物1072立方米;村内泡塘47处;柴草垛192堆;断壁残垣194处;修整杖墙栅栏25.7公里;清理封条、小广告、破损条幅、无效场所码、对联等4211条(张)。开展菜园革命,采取“种植有补贴、技术有指导、成本有支持”的方式,通过种植芦笋、鹅草、北药等经济作物,发展省级菜园革命示范村62个、种植规模3130亩,户均增收1200元。

五、注重日常管护与乡风民习相结合

始终将长效管护与运营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任务,建强组织、壮大力量、常抓不懈,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常态、见长效。一是坚持组织有序。成立了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确保责任落实落靠。构建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五有”管护体系,确保工作有序有效。二是坚持奖惩有度。每年制定考核方案,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全年考核排名前3位的乡镇、排名前12的先进村,给予工作经费奖励;排名后3位的村屯,给予年度考核降挡、工作经费降级等惩罚。三是坚持队伍有力。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450人,县乡财政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工资支出,保证队伍稳定。聘用2100名脱贫户为保洁员公益岗位,增强了村屯保洁力量。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村民“门前三包”义务,促进乡风文明、民习优良。

六、注重人文感受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始终将创造效益作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转化,着眼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切实让农民享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成效红利。提升了经济效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了村庄布局,强化了基础建设,美化了乡村环境,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建设了新建村、民主村、红胜村等村屯食用菌,兴顺村菇娘,北向阳村特色菜园,东大桥村果蔬基地,新兴村五味子,伏胜村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产业,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以金星村、竹青村等一批特色村屯为星点,串联形成了百里景观大道,打造汤原乡村旅游新亮点,2022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创造旅游收益9300万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