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赵沂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服务保障

时间:2022-12-07 13:30:5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22期作者:赵沂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联系近年来的具体实践,深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之重,深感巩固脱贫成果责任之大,深感群众对乡村振兴之盼。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中心位置,把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作为根本措施,把做好“衔接”文章作为基本原则,推动理念、产业、人才、政策、机制全面衔接,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中阳答卷。

图片.png

山西省吕梁市委常委、中阳县委书记赵沂旸(左)走访脱贫户。

聚焦理念衔接 深化脱贫群众增收思想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阳县深刻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深刻认识面临的艰巨任务。中阳县虽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但一些脱贫村发展基础还比较弱,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要保持清醒头脑,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观念,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二是始终坚持精准的工作理念。结合实际情况,以精准方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本地区实际,将精准观念贯彻到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三是注重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延续巩固“扶贫先扶志”经验做法,注重通过典型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奋进、致富小康的内生动力。

聚焦产业衔接 夯实脱贫群众增收稳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中阳县聚焦产业带动,在继续推动黑木耳、核桃、生猪等脱贫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积极做好增加产业就业容量和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大文章。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黑木耳、生猪、核桃、柏籽羊、肉鸡、肉牛6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综合体两个园区,推进农业与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连接,打造上联下接、前延后伸的融合发展态势,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以黑木耳产业为例,今年全县共栽植木耳4019万棒,产量395万斤,产值1.4亿元,带动3160名脱贫户增收。二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立足生态优势、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挖掘开发红军东征、车鸣峪兵工洞等红色文化资源,把剪纸艺术、民俗汇演、生态山水等独特文化资源、自然风光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推动“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文化旅游”一体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出台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文件以及补助、奖补等措施,引导本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通过“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在产业基地建设上,采取优先租用脱贫户土地、优先吸纳脱贫户务工等六项举措,让脱贫户真正成为农业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四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目前全县签订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合同9978份,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实际入账总收入1.07亿元(村均120.67万元),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总面积由11.98万亩增长到23.15万亩。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县级配套500万元,用于专项奖励,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聚焦人才衔接 激发脱贫群众增收主体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中阳县深刻认识到,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人”是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在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也要发挥好“人”的作用。

一是建强基层干部队伍。选优配强乡镇“一站两中心”事业干部12名,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28名,公开招聘87名大学生到村工作,举办村(社区)“领头雁”培训班,优化提升乡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强化后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思维方式、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二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帮扶车间吸纳、举办专场招聘、设置公益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落实求职创业、培训生活、培训激励等补贴,促进脱贫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推动在农民中涌现更多的行业领军人物。三是引进在外人才返乡。以村镇为单位打好亲情牌,搭建好在外能人联络平台,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吸引各方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对愿意回乡投资创业的,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以好项目、好政策吸引人、留住人。

聚焦政策衔接 提供脱贫群众增收有力保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在“稳”的基础上,根据两者存在差异进行政策上的优化升级,着力促进特惠政策向普惠政策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义务教育有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常态化排查监管制度等政策文件,健全控辍保学的“双线”目标责任制和“六包一”责任制,深化农村危房常态化长效治理改造机制,压实县医疗集团履行村医村药县管主体责任,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标改造工程,努力让脱贫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加充分保障。推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迁出地迁入地工作联系制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推动迁出地迁入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助办理低保、救助、各类补贴和证明材料等,组建搬迁群众文艺队伍,配套就业服务机构或联络员开展就业帮扶,努力让搬迁群众真正“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另一方面,研究制定乡村建设的综合配套政策。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推动全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规范提升乡镇基础设施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和安置点水、电、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立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间教师双向流动长效机制,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2个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成立农村养老服务餐饮公司和养老家政服务公司,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

聚焦机制衔接 健全脱贫群众增收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中阳县深刻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根据乡村振兴系统性、长期性、融合性的特征,中阳县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精准帮扶、协调推动”三项工作机制,确保监测不遗漏、帮扶不断档、力量不减弱。

一是立体化监测预警机制。突出“全面、及时、精准”三个要求,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到点”的监测机制,确保防止返贫致贫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健全大网格、小网格、微网格分层次监测网络,每个有脱贫人口的村(社区)均设立监测员和信息采集员,确保监测无死角、全覆盖。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符合纳入监测范围的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对因灾情、疫情、病情等因素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二是长效化精准帮扶机制。保持过渡期内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防止部分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脱贫人口因帮扶力度减弱导致返贫致贫。保持政策保障力度不减,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梳理汇总惠民政策13类114项,启动三级干部“三头(村头、地头、炕头)”宣讲活动,确保群众对惠农政策都能“听得懂、用得准、享得尽”。保持驻村帮扶力度不减,调整62名驻(包)村干部,增派6名驻乡镇工作大队长,进一步充实和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开展“进农家、听农声、办农事”活动,提升脱贫群众满意度。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精准帮扶等工作,产业类投资占比61.35%。三是常态化协调推动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明确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4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部署、督促落实重点工作。开展“强党建、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时时放心不下”大讨论,推动党员干部找差距、明目标,振精神、比实干,县级领导亲自带队,全县所有帮扶干部主动进村入户,以优良作风推动工作落细落实。成立两个巡回督导组、一个监督执纪组,持续跟踪督导,对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切实压紧压实责任。

中阳县将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力守底线,加压奋进抓衔接,全力以赴促振兴,持续推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奋力开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作者系山西省吕梁市委常委、中阳县委书记)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书记视窗    
高端视点

赵沂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服务保障

时间:2022-12-07 13:30:5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22期

作者:赵沂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联系近年来的具体实践,深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之重,深感巩固脱贫成果责任之大,深感群众对乡村振兴之盼。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中心位置,把促进脱贫群众增收作为根本措施,把做好“衔接”文章作为基本原则,推动理念、产业、人才、政策、机制全面衔接,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中阳答卷。

图片.png

山西省吕梁市委常委、中阳县委书记赵沂旸(左)走访脱贫户。

聚焦理念衔接 深化脱贫群众增收思想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阳县深刻认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深刻认识面临的艰巨任务。中阳县虽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但一些脱贫村发展基础还比较弱,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要保持清醒头脑,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观念,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二是始终坚持精准的工作理念。结合实际情况,以精准方略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本地区实际,将精准观念贯彻到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三是注重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延续巩固“扶贫先扶志”经验做法,注重通过典型引领、群众性文化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奋进、致富小康的内生动力。

聚焦产业衔接 夯实脱贫群众增收稳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中阳县聚焦产业带动,在继续推动黑木耳、核桃、生猪等脱贫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积极做好增加产业就业容量和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大文章。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黑木耳、生猪、核桃、柏籽羊、肉鸡、肉牛6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综合体两个园区,推进农业与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连接,打造上联下接、前延后伸的融合发展态势,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以黑木耳产业为例,今年全县共栽植木耳4019万棒,产量395万斤,产值1.4亿元,带动3160名脱贫户增收。二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立足生态优势、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挖掘开发红军东征、车鸣峪兵工洞等红色文化资源,把剪纸艺术、民俗汇演、生态山水等独特文化资源、自然风光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推动“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文化旅游”一体发展,促进特色农业与乡村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出台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文件以及补助、奖补等措施,引导本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通过“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在产业基地建设上,采取优先租用脱贫户土地、优先吸纳脱贫户务工等六项举措,让脱贫户真正成为农业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四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目前全县签订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合同9978份,村集体资源资产发包租赁实际入账总收入1.07亿元(村均120.67万元),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总面积由11.98万亩增长到23.15万亩。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县级配套500万元,用于专项奖励,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聚焦人才衔接 激发脱贫群众增收主体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中阳县深刻认识到,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人”是夺取胜利的关键因素;在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也要发挥好“人”的作用。

一是建强基层干部队伍。选优配强乡镇“一站两中心”事业干部12名,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28名,公开招聘87名大学生到村工作,举办村(社区)“领头雁”培训班,优化提升乡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强化后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思维方式、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二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帮扶车间吸纳、举办专场招聘、设置公益岗位、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落实求职创业、培训生活、培训激励等补贴,促进脱贫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推动在农民中涌现更多的行业领军人物。三是引进在外人才返乡。以村镇为单位打好亲情牌,搭建好在外能人联络平台,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吸引各方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对愿意回乡投资创业的,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以好项目、好政策吸引人、留住人。

聚焦政策衔接 提供脱贫群众增收有力保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在“稳”的基础上,根据两者存在差异进行政策上的优化升级,着力促进特惠政策向普惠政策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义务教育有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常态化排查监管制度等政策文件,健全控辍保学的“双线”目标责任制和“六包一”责任制,深化农村危房常态化长效治理改造机制,压实县医疗集团履行村医村药县管主体责任,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标改造工程,努力让脱贫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更加充分保障。推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迁出地迁入地工作联系制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推动迁出地迁入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助办理低保、救助、各类补贴和证明材料等,组建搬迁群众文艺队伍,配套就业服务机构或联络员开展就业帮扶,努力让搬迁群众真正“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另一方面,研究制定乡村建设的综合配套政策。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推动全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规范提升乡镇基础设施行动,持续完善农村和安置点水、电、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立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间教师双向流动长效机制,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2个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成立农村养老服务餐饮公司和养老家政服务公司,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

聚焦机制衔接 健全脱贫群众增收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中阳县深刻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根据乡村振兴系统性、长期性、融合性的特征,中阳县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精准帮扶、协调推动”三项工作机制,确保监测不遗漏、帮扶不断档、力量不减弱。

一是立体化监测预警机制。突出“全面、及时、精准”三个要求,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到点”的监测机制,确保防止返贫致贫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健全大网格、小网格、微网格分层次监测网络,每个有脱贫人口的村(社区)均设立监测员和信息采集员,确保监测无死角、全覆盖。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符合纳入监测范围的及时纳入、及时帮扶。对因灾情、疫情、病情等因素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二是长效化精准帮扶机制。保持过渡期内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防止部分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的脱贫人口因帮扶力度减弱导致返贫致贫。保持政策保障力度不减,在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梳理汇总惠民政策13类114项,启动三级干部“三头(村头、地头、炕头)”宣讲活动,确保群众对惠农政策都能“听得懂、用得准、享得尽”。保持驻村帮扶力度不减,调整62名驻(包)村干部,增派6名驻乡镇工作大队长,进一步充实和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开展“进农家、听农声、办农事”活动,提升脱贫群众满意度。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精准帮扶等工作,产业类投资占比61.35%。三是常态化协调推动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明确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4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研究部署、督促落实重点工作。开展“强党建、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时时放心不下”大讨论,推动党员干部找差距、明目标,振精神、比实干,县级领导亲自带队,全县所有帮扶干部主动进村入户,以优良作风推动工作落细落实。成立两个巡回督导组、一个监督执纪组,持续跟踪督导,对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切实压紧压实责任。

中阳县将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力守底线,加压奋进抓衔接,全力以赴促振兴,持续推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奋力开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作者系山西省吕梁市委常委、中阳县委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