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衡阳珠晖区:为民交出一份沉甸厚重的“振兴”答卷

时间:2022-12-12 19:33:1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陈文宾

近年来,珠晖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担当作为,精准发力,努力走出一条“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和区委专职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县级领导及区直部门联点和第一书记驻点制度,构建责任明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工作,17次召开乡村振兴调度会、推进会、培训会安排部署。出台帮扶方案、考核方案等10个文件,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二是突出以上率下。鲜明树立抓落实导向,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基层,全年共8次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全区上下集中精力抓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倒逼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创新“屋场党建+五个到户”引领模式。大力推行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选派75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合“万雁入乡”行动,调优配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3支,有效融入村“两委”班子,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带领强村富民。统筹涉农资金,保障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100余万元。

以产业发展为引擎,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农业+品牌”特色发展。围绕“一年四季有花香,春夏秋冬有果吃”,聚焦做优产业、做精产品、做强品牌,精心打造了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4大特色产业,实现“衡阳人民每天餐桌上有一道珠晖菜、一份珠晖果”。蔬菜产业方面,建设省级特色产业园2个,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精细蔬菜主供基地4个,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5个。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24万亩,总产量约9.9万吨。水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橘柚、红柚、脆蜜桃、桑葚等水果产业,现有水果基地3万余亩,年产量9.15万吨。花卉苗木产业方面,着力推进梨花、月季花、萱草花、海棠花、油菜花连片种植,现有花卉苗木基地7000余亩。生态养殖方面,大力推进渔业养殖,探索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多种养殖方法。现有各类生态养殖基地27个、水域面积9500亩,全年产量达5200吨。着力发展梅花鹿特色养殖,现有养殖基地2000亩,带动农户年增收近2万余元。二是“农业+加工”延伸发展。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主体,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个。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肉制品、大米、萝卜、酿酒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茶山果蔬产业园、东阳菇业产业园、酃湖蔬菜种植园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以萝卜种植与加工为主的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达30余家,萝卜、梨子、蘑菇、牛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70%以上,增值率达20%以上。三是“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在东阳渡,以“康养+休闲”推进双水湾、回龙谷等休闲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在茶山坳,力丰梨园、月季园、萱草等景点标准化建设全速推进。衡阳梨花第一村—茶山坳镇堰头村的万亩梨园、茶山花海、植物乐园等已成为市民赏花采果必选地;金甲岭萝卜、早熟梨、秀珍菇等已成为市民必带土特产;双水湾、水师山庄、金甲拓展基地、海棠山庄等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以粮食安全为底线,筑牢乡村振兴底盘

一是严格履行粮食生产职责任务。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副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出台《珠晖区2022年稳定粮食生产遏制耕地抛荒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县级领导联点包村责任制度,定期到田间地头调研督导。成立4个督导小组,分片督查指导5个乡镇(涉农街道)粮食生产完成情况。二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任务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高质量完成3万亩种植任务,建立1个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片。实现粮食产量1.18万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三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存量抛荒耕地全部清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87万亩。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市级救灾备荒水稻种子储备基地1个,试种韶香100镉低积累水稻品种40亩,产量和降镉效果得到种植户的一致认可。加大农业新型主体扶持力度,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4家;培育市级示范种粮大户1个,示范种粮家庭农场4个。

以巩固成果为重点,强化防返贫监测

一是及时消除各类风险。深入开展“回头看”、集中排查等动态监测工作,1033名机关和乡村党员干部逐人逐户上门摸底,监测“八类群体”致贫返贫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全区监测对象46户119人,33户83人已稳定消除风险。二是坚决防止返贫致贫。12个行业部门持续打好巩固脱贫成果组合拳,每月开展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研究,全方位开展监控,确保边缘易致贫户和监测户不致贫、不返贫。结对帮扶干部每个月走访一次46户监测户,做到走访有温度、有痕迹、有实效。三是全面做好精准帮扶。对新纳入的10户31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户分析研判,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帮扶责任,因户及时采取就业、产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全方位”精准有效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帮扶有温度、有痕迹、有实效。

以有效衔接为基础,持续稳定落实政策

一是坚决落实资助补贴。加强政策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衔接政策体系,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教育方面,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补助2590人次97万元,雨露计划114人次17.1万元。兜底保障方面,农村兜底脱贫对象保障标准由600元/月/人上调到640元/月/人,精准认定社会保障兜底对象460户1047人,共帮扶救助困弱群体等2.69万人次1519.12万元。健康帮扶方面,脱贫人口、监测户应保尽保,家庭医生签约、行政村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全区农村人口饮水保障率达100%。二是持续强化就业帮扶。精心组织“点亮万家灯火”“311就业服务”等活动501余次,推荐岗位291次,乡村公益性岗位务工118人,累计转移农村就业劳动者1160人,务工人数达1412人(含监测对象),任务完成率100%。现有就业帮扶车间、乡村车间26家,吸纳就业人数39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0人。三是着力推动电商帮扶。全区电商农产品零售额达2.18亿元,其中脱贫重点村电商农产品销售额达700余万元。力丰农业、波哥、梦缘、晖创等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达上亿元。大力支持极兔、邮乐购、顺丰冷链、申通开展网络代购和社区团购服务,晖创、东舟、力丰等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2000万元。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深化“厕所革命”。全面做好全国厕所革命现场会“后半篇文章”,创新实施“四水分离、就地资源化消纳、发展庭院经济”改厕模式,全年完成农村改厕188户、公厕2座,打造一批“四季果园”“绿色菜园”“休闲乐园”和“美丽家园”。二是精准实施污水治理。大力实行“三个河湖”(示范河湖、幸福河湖、智慧河湖)建设,高标准完成石头港、酃湖港、东阳渡港河清淤疏浚、岸坡修复、砍青除杂和小微水体治理,新建生态廊道700余米。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采用“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系统”组合模式处理生活污水,实现厕所污水、洗涤废水、厨房泔水“三水同治”。三是强力推进垃圾清理。高效运转“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实现日产日清,有效治理率达100%;易腐垃圾就地培肥还田、初级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100%。四是大力开展示范创建。坚持以标准化治理为抓手,强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提升农村“四化”水平,着力整治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私接乱拉等不文明行为。全区森林覆盖率26.3%,村庄绿化覆盖率44.5%,9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东阳渡街道新坪村小礼组成功打造为全市乡村治理标准化现场点。

以有效治理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保障

一是强化战斗堡垒。强力推进整建提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整治涉诈、涉毒、涉黑等重点问题,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创新推行以“社区治理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物业管理法治化”为核心的“三化”治理模式和以“一核五入”为主要内容的“里巷工作法”,全力抓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坚持“1+X+N”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采取土地流转、对外发包、招商引资等措施,让农户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委托经营拿佣金、集体收益分股金,全区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1.89万元以上。二是推广积分治理。以“不比投入比管理”为导向,着力探索“易记住、可操作、能推广、可考核”的“心心相连 美美与共”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积分兑换奖章、奖章兑换奖品的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创新家园、绿色田园、舒适庭园、四季果园、共享乐园”建设,内外兼修推进改水改路,配齐花园绿地、文体广场等公共设施,打造全域“美丽乡村”。三是建设文明乡风。全面建立“8+N”志愿服务分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一约四会一队”(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及社会风气监督队),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全面深化文明村镇、最美村庄、最美屋场、最美农户创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全区4个村获评市级文明村。

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省检为契机,全力以赴,持续深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推动珠晖新时代“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市珠晖区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衡阳珠晖区:为民交出一份沉甸厚重的“振兴”答卷

时间:2022-12-12 19:33:1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陈文宾

近年来,珠晖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担当作为,精准发力,努力走出一条“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和区委专职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县级领导及区直部门联点和第一书记驻点制度,构建责任明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工作,17次召开乡村振兴调度会、推进会、培训会安排部署。出台帮扶方案、考核方案等10个文件,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二是突出以上率下。鲜明树立抓落实导向,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基层,全年共8次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全区上下集中精力抓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倒逼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创新“屋场党建+五个到户”引领模式。大力推行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选派75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合“万雁入乡”行动,调优配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13支,有效融入村“两委”班子,共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带领强村富民。统筹涉农资金,保障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100余万元。

以产业发展为引擎,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农业+品牌”特色发展。围绕“一年四季有花香,春夏秋冬有果吃”,聚焦做优产业、做精产品、做强品牌,精心打造了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4大特色产业,实现“衡阳人民每天餐桌上有一道珠晖菜、一份珠晖果”。蔬菜产业方面,建设省级特色产业园2个,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精细蔬菜主供基地4个,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5个。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约4.24万亩,总产量约9.9万吨。水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橘柚、红柚、脆蜜桃、桑葚等水果产业,现有水果基地3万余亩,年产量9.15万吨。花卉苗木产业方面,着力推进梨花、月季花、萱草花、海棠花、油菜花连片种植,现有花卉苗木基地7000余亩。生态养殖方面,大力推进渔业养殖,探索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多种养殖方法。现有各类生态养殖基地27个、水域面积9500亩,全年产量达5200吨。着力发展梅花鹿特色养殖,现有养殖基地2000亩,带动农户年增收近2万余元。二是“农业+加工”延伸发展。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主体,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推荐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个。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肉制品、大米、萝卜、酿酒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茶山果蔬产业园、东阳菇业产业园、酃湖蔬菜种植园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以萝卜种植与加工为主的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达30余家,萝卜、梨子、蘑菇、牛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70%以上,增值率达20%以上。三是“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在东阳渡,以“康养+休闲”推进双水湾、回龙谷等休闲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在茶山坳,力丰梨园、月季园、萱草等景点标准化建设全速推进。衡阳梨花第一村—茶山坳镇堰头村的万亩梨园、茶山花海、植物乐园等已成为市民赏花采果必选地;金甲岭萝卜、早熟梨、秀珍菇等已成为市民必带土特产;双水湾、水师山庄、金甲拓展基地、海棠山庄等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以粮食安全为底线,筑牢乡村振兴底盘

一是严格履行粮食生产职责任务。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副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出台《珠晖区2022年稳定粮食生产遏制耕地抛荒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县级领导联点包村责任制度,定期到田间地头调研督导。成立4个督导小组,分片督查指导5个乡镇(涉农街道)粮食生产完成情况。二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任务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高质量完成3万亩种植任务,建立1个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片。实现粮食产量1.18万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三是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存量抛荒耕地全部清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87万亩。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市级救灾备荒水稻种子储备基地1个,试种韶香100镉低积累水稻品种40亩,产量和降镉效果得到种植户的一致认可。加大农业新型主体扶持力度,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4家;培育市级示范种粮大户1个,示范种粮家庭农场4个。

以巩固成果为重点,强化防返贫监测

一是及时消除各类风险。深入开展“回头看”、集中排查等动态监测工作,1033名机关和乡村党员干部逐人逐户上门摸底,监测“八类群体”致贫返贫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全区监测对象46户119人,33户83人已稳定消除风险。二是坚决防止返贫致贫。12个行业部门持续打好巩固脱贫成果组合拳,每月开展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研究,全方位开展监控,确保边缘易致贫户和监测户不致贫、不返贫。结对帮扶干部每个月走访一次46户监测户,做到走访有温度、有痕迹、有实效。三是全面做好精准帮扶。对新纳入的10户31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户分析研判,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落实帮扶责任,因户及时采取就业、产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全方位”精准有效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帮扶有温度、有痕迹、有实效。

以有效衔接为基础,持续稳定落实政策

一是坚决落实资助补贴。加强政策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衔接政策体系,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教育方面,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补助2590人次97万元,雨露计划114人次17.1万元。兜底保障方面,农村兜底脱贫对象保障标准由600元/月/人上调到640元/月/人,精准认定社会保障兜底对象460户1047人,共帮扶救助困弱群体等2.69万人次1519.12万元。健康帮扶方面,脱贫人口、监测户应保尽保,家庭医生签约、行政村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全区农村人口饮水保障率达100%。二是持续强化就业帮扶。精心组织“点亮万家灯火”“311就业服务”等活动501余次,推荐岗位291次,乡村公益性岗位务工118人,累计转移农村就业劳动者1160人,务工人数达1412人(含监测对象),任务完成率100%。现有就业帮扶车间、乡村车间26家,吸纳就业人数39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0人。三是着力推动电商帮扶。全区电商农产品零售额达2.18亿元,其中脱贫重点村电商农产品销售额达700余万元。力丰农业、波哥、梦缘、晖创等电商企业年销售额达上亿元。大力支持极兔、邮乐购、顺丰冷链、申通开展网络代购和社区团购服务,晖创、东舟、力丰等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2000万元。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深化“厕所革命”。全面做好全国厕所革命现场会“后半篇文章”,创新实施“四水分离、就地资源化消纳、发展庭院经济”改厕模式,全年完成农村改厕188户、公厕2座,打造一批“四季果园”“绿色菜园”“休闲乐园”和“美丽家园”。二是精准实施污水治理。大力实行“三个河湖”(示范河湖、幸福河湖、智慧河湖)建设,高标准完成石头港、酃湖港、东阳渡港河清淤疏浚、岸坡修复、砍青除杂和小微水体治理,新建生态廊道700余米。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采用“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系统”组合模式处理生活污水,实现厕所污水、洗涤废水、厨房泔水“三水同治”。三是强力推进垃圾清理。高效运转“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实现日产日清,有效治理率达100%;易腐垃圾就地培肥还田、初级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100%。四是大力开展示范创建。坚持以标准化治理为抓手,强化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提升农村“四化”水平,着力整治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私接乱拉等不文明行为。全区森林覆盖率26.3%,村庄绿化覆盖率44.5%,9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东阳渡街道新坪村小礼组成功打造为全市乡村治理标准化现场点。

以有效治理为抓手,夯实乡村振兴保障

一是强化战斗堡垒。强力推进整建提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整治涉诈、涉毒、涉黑等重点问题,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创新推行以“社区治理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物业管理法治化”为核心的“三化”治理模式和以“一核五入”为主要内容的“里巷工作法”,全力抓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坚持“1+X+N”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采取土地流转、对外发包、招商引资等措施,让农户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挣薪金、委托经营拿佣金、集体收益分股金,全区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1.89万元以上。二是推广积分治理。以“不比投入比管理”为导向,着力探索“易记住、可操作、能推广、可考核”的“心心相连 美美与共”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积分兑换奖章、奖章兑换奖品的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创新家园、绿色田园、舒适庭园、四季果园、共享乐园”建设,内外兼修推进改水改路,配齐花园绿地、文体广场等公共设施,打造全域“美丽乡村”。三是建设文明乡风。全面建立“8+N”志愿服务分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一约四会一队”(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及社会风气监督队),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全面深化文明村镇、最美村庄、最美屋场、最美农户创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全区4个村获评市级文明村。

下阶段,我们将以此次省检为契机,全力以赴,持续深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农民的全面发展,推动珠晖新时代“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市珠晖区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