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永靖:药香飘满振兴路

时间:2022-12-18 19:02:1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杨文青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东北与兰州接壤,南濒刘家峡水库,素有“兰州后花园”之称,东西部山区是全县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的主产区,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土壤无污染,具备发展有机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先天条件。多年来,永靖县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按照“有机农业抓标准、生态农业抓提升、特色农业抓集群”的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

截至目前,永靖县全年有机黄芪等中药材和有机百合产量4.13万吨,产值5.76亿元。种植户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目前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已经成为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640.png

永靖县“红泉黄芪”种植田

政策引领 规范种植

记者了解到,永靖县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百合和黄芪等中药材,当地农户对于黄芪等中药材的种植与粗加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但因早期分散种植、缺少规范、盲目引种、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珍贵的中药材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下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让不少种植户心灰意冷,不得抛家弃业外出务工。

自此永靖县痛下针砭,于2020年出台《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有机中药材种植集中管理为原则,大力推进有机中药材规范管理,对种子种苗、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落实统一耕种收获、统一田间管理等生产措施,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

“在全县适宜地区推广种植优质有机黄芪、金银花等有机中药材,种苗由我们农业农村局统一采购调运,“党建+”合作社组织发放,根据种植品类不同予以补助1000—2500元和其他物化补助。”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光福表示,截至目前,永靖县已种植黄芪等中药材和百合留床面积达12.05万亩。

永靖县大力推广“党建+”合作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成立合作社,就近收购村民所种植的中药材,同时吸纳周边村民务工就业。

“自家种的黄芪卖到家门口,还能在这里上班挣钱,挣得比以前到处奔波挣得多。现在我每月工资4500左右呢。”在永靖县芪花香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的黄高成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家中种植的黄芪等中药材,主要就卖到了合作社中,并且平时也在这里务工。他已经在该合作社工作三年了,因其工作认真、技术娴熟已经从一名普工升为生产组长,现负责10人左右的工作安排与调度。

“以前我们两口子在青海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没有办法照顾。现在家门口上班,感觉很自由,于是我把我老公也叫回来了,你看他在那边开铲车呢。”在甘肃刘家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集团)务工的马阿色抬手指着不远处正在运行的铲车对记者说。

近年来,像马阿色这样曾在外务工,因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返乡就业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的结果,凝聚着永靖县上下的努力。近年来,为发展特色产业,永靖县政府陆续出台《永靖县2022农业保险工作方案》、《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永靖县2022年万亩有机黄芪标准化种植产业带建设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640 (1).png

永靖县芪花香合作社工人正在修剪黄芪

企业领航 集群发展

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走进农发集团产业园中,一座座由黄芪堆起的“小山包”旁围坐着一圈圈正在忙碌的工人,他们正在用特制的剪刀将黄芪多余的根须剪掉,将揉搓成一根根小臂长短黄色“金棍棍”送入流水线,最后在轰鸣的机器运转声中经过烘干、切片、打粉等几十道工艺后便变为椭圆状的黄芪片或奶白色的黄芪粉销往全国各地。

永靖县进一步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四方利益联结机制,县属国有企业与各合作社协作联动,围绕龙头企业建平台、打品牌、管销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注资金、建基地、联农户,农发集团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有机黄芪、金银花、百合5万余亩。农民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政府发放的种苗是由专业团队筛选出的优质种苗,为了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的去种植,我们向种植户保证收获后会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收购价收购。”农开集团副总经理苏成顺认为,以溢价收购、订单收购形式既能保证本地企业原材料的供给又能保证种植户的销路畅通。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农发集团已累计收购达标百合2653.5吨,黄芪7866.4吨,党参153.8吨,支出农产品收购款1.38亿元。吸纳就业1259人,收购散户中药材带动11805人,带动农户增收近千万元。

近年来,依托县属国有龙头企业和各合作社的协作联动模式,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提升市场溢价能力,有效改变了零散种植、零散销售的生产销售状况,逐步建立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永靖县建立企业落地项目服务机制,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服务,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及要求,确保企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先后引进甘肃刘家峡农业发展集团、甘肃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黄河农谷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产品龙头企业,从有机中药材种植、采摘、分级加工、有机产品认证入手,全面推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工作。

品牌赋能 畅通市场

“人靠衣装马靠鞍”,正如俗语所言,永靖县不缺少高品质的农产品,但药农普遍欠缺“招牌意识”,让很多高品质的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

永靖县县长刘斌斌认为,想要扩大销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亟需打造完善的营销体系和一个打的“响”的品牌,而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无疑是一剂良药。

永靖县为鼓励合作社或企业对产品进行有机认证,对于完成黄芪等中药材和百合有机认证的合作社或企业,每个补助有机检测费1—1.3万元。截至今年,永靖县有机黄芪、百合有机认证面积达54300亩,11家企业、合作社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记者了解到,永靖县通过“政府主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参与”的方式,不留余力地打造有机中药材品牌,现已打造“健盛辉百合”“红泉黄芪”等有机品牌,并于2022年入选“甘味”省级优势农产品目录。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品获北京同仁堂等各大药企及沃尔玛等各大商超的青睐,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的生产基地。

“有了成绩并不意味着结束。”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学文说,“今后,我们将增强创新能力,拓展宣传营销渠道,开发产业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行‘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按照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和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增加中药材的核心竞争力,做到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永靖县委书记李登旭表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发展    

甘肃永靖:药香飘满振兴路

时间:2022-12-18 19:02:1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杨文青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东北与兰州接壤,南濒刘家峡水库,素有“兰州后花园”之称,东西部山区是全县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的主产区,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土壤无污染,具备发展有机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先天条件。多年来,永靖县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按照“有机农业抓标准、生态农业抓提升、特色农业抓集群”的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

截至目前,永靖县全年有机黄芪等中药材和有机百合产量4.13万吨,产值5.76亿元。种植户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目前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已经成为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640.png

永靖县“红泉黄芪”种植田

政策引领 规范种植

记者了解到,永靖县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百合和黄芪等中药材,当地农户对于黄芪等中药材的种植与粗加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但因早期分散种植、缺少规范、盲目引种、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珍贵的中药材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下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让不少种植户心灰意冷,不得抛家弃业外出务工。

自此永靖县痛下针砭,于2020年出台《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有机中药材种植集中管理为原则,大力推进有机中药材规范管理,对种子种苗、投入品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落实统一耕种收获、统一田间管理等生产措施,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

“在全县适宜地区推广种植优质有机黄芪、金银花等有机中药材,种苗由我们农业农村局统一采购调运,“党建+”合作社组织发放,根据种植品类不同予以补助1000—2500元和其他物化补助。”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光福表示,截至目前,永靖县已种植黄芪等中药材和百合留床面积达12.05万亩。

永靖县大力推广“党建+”合作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成立合作社,就近收购村民所种植的中药材,同时吸纳周边村民务工就业。

“自家种的黄芪卖到家门口,还能在这里上班挣钱,挣得比以前到处奔波挣得多。现在我每月工资4500左右呢。”在永靖县芪花香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的黄高成高兴地对记者说,他家中种植的黄芪等中药材,主要就卖到了合作社中,并且平时也在这里务工。他已经在该合作社工作三年了,因其工作认真、技术娴熟已经从一名普工升为生产组长,现负责10人左右的工作安排与调度。

“以前我们两口子在青海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没有办法照顾。现在家门口上班,感觉很自由,于是我把我老公也叫回来了,你看他在那边开铲车呢。”在甘肃刘家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发集团)务工的马阿色抬手指着不远处正在运行的铲车对记者说。

近年来,像马阿色这样曾在外务工,因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返乡就业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样的结果,凝聚着永靖县上下的努力。近年来,为发展特色产业,永靖县政府陆续出台《永靖县2022农业保险工作方案》、《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永靖县2022年万亩有机黄芪标准化种植产业带建设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640 (1).png

永靖县芪花香合作社工人正在修剪黄芪

企业领航 集群发展

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走进农发集团产业园中,一座座由黄芪堆起的“小山包”旁围坐着一圈圈正在忙碌的工人,他们正在用特制的剪刀将黄芪多余的根须剪掉,将揉搓成一根根小臂长短黄色“金棍棍”送入流水线,最后在轰鸣的机器运转声中经过烘干、切片、打粉等几十道工艺后便变为椭圆状的黄芪片或奶白色的黄芪粉销往全国各地。

永靖县进一步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四方利益联结机制,县属国有企业与各合作社协作联动,围绕龙头企业建平台、打品牌、管销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注资金、建基地、联农户,农发集团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有机黄芪、金银花、百合5万余亩。农民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政府发放的种苗是由专业团队筛选出的优质种苗,为了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的去种植,我们向种植户保证收获后会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收购价收购。”农开集团副总经理苏成顺认为,以溢价收购、订单收购形式既能保证本地企业原材料的供给又能保证种植户的销路畅通。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农发集团已累计收购达标百合2653.5吨,黄芪7866.4吨,党参153.8吨,支出农产品收购款1.38亿元。吸纳就业1259人,收购散户中药材带动11805人,带动农户增收近千万元。

近年来,依托县属国有龙头企业和各合作社的协作联动模式,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提升市场溢价能力,有效改变了零散种植、零散销售的生产销售状况,逐步建立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永靖县建立企业落地项目服务机制,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服务,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及要求,确保企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先后引进甘肃刘家峡农业发展集团、甘肃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黄河农谷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产品龙头企业,从有机中药材种植、采摘、分级加工、有机产品认证入手,全面推进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工作。

品牌赋能 畅通市场

“人靠衣装马靠鞍”,正如俗语所言,永靖县不缺少高品质的农产品,但药农普遍欠缺“招牌意识”,让很多高品质的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

永靖县县长刘斌斌认为,想要扩大销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亟需打造完善的营销体系和一个打的“响”的品牌,而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无疑是一剂良药。

永靖县为鼓励合作社或企业对产品进行有机认证,对于完成黄芪等中药材和百合有机认证的合作社或企业,每个补助有机检测费1—1.3万元。截至今年,永靖县有机黄芪、百合有机认证面积达54300亩,11家企业、合作社获得有机认证证书。

记者了解到,永靖县通过“政府主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参与”的方式,不留余力地打造有机中药材品牌,现已打造“健盛辉百合”“红泉黄芪”等有机品牌,并于2022年入选“甘味”省级优势农产品目录。永靖县有机中药材产品获北京同仁堂等各大药企及沃尔玛等各大商超的青睐,现已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有机黄芪等有机中药材和有机百合的生产基地。

“有了成绩并不意味着结束。”永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学文说,“今后,我们将增强创新能力,拓展宣传营销渠道,开发产业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行‘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按照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和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增加中药材的核心竞争力,做到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永靖县委书记李登旭表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