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紫阳:高桥镇特色产业链带动群众高质量增收

时间:2023-01-13 10:52:0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黄志顺

春节临近,紫阳县高桥镇的多家企业迎来年货销售高峰,梦紫阳的米、关南春的茶、山野公司的香椿酱、开源公司的玉米稀,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近年来,高桥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链条,持续发力壮大链主企业,精心谋划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形成了富硒食品、药材生产、文旅康养、修脚足浴四大特色产业链,带动群众在产业链上高质量增收。

QQ截图20230113105442.jpg

科技赋能重振传统作物

小而散,产业链短,标准化程度不高,是安康市山区农业一直在弥补的短板。紫阳县高桥镇一度也是这样,留不住人才、引不来资金,农村生产力不足、空心化严重。

近年来,高桥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落地,促进玉米、香椿、茶叶、中药材等传统农业生产项目转型升级。

“生产成本年年涨,好些农户都放弃包谷、洋芋这些传统庄稼了,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的现象。”高桥镇的一名老干部说。脱贫攻坚期间,高桥镇围绕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产业配套,引进紫阳县开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粉厂安置点投资建成自动化数控生产线,自主研发生产玉米稀系列产品,培养企业自主品牌,建立全国产品销售网络。公司以订单收购的方式带动群众种植玉米,再加工成玉米营养餐销售,实现种植业、加工业融合发展。

开源公司总经理李远权说:“为了鼓励群众种植,我们始终坚持以高于市场50%的价格与玉米种植户签订生产订单。”该公司以高桥镇为核心,带动3个镇12个村、1000余户农户种植玉米,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2年推广玉米大豆套种,高桥镇宣传动员力度,使公司链接带动的农户增幅20%以上。

香椿树在高桥镇随处可见,但是香椿芽的商品性始终没有得到开发。高桥镇引进致富带头人周其书回乡投资,创办了紫阳县山野食品公司,在全镇种植香椿4300亩,带动农户600余户。同时,该公司还在向阳镇钟林村、双桥镇六河村等地建立香椿种植基地,在全县种植面积达13000亩。

“虽然卖鲜香椿也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在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公司总经理周其书说。该公司引进前沿的酱菜生产工艺和设备,新建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建成香椿酱加工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200万瓶以上。2022年,公司收购香椿100余吨,带动种植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山野公司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城乡丰购”线上销售平台,在线下设置120个销售服务站点;自建了快递物流体系,建成冷链仓储中心2600立方米,购置冷链物流车等配送车辆8台。该公司从种植业起步,逐步将产业链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等,建成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城乡经济循环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

“趁着在外务工的陆续回来,我们要借这个机会,至少招进23名员工,才能满足明年的业务需要。”1月6日,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铭锋将一张招工启事贴在公司门口。

受到土壤、气候等条件限制,高桥镇中高山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带动。经过探索,该镇决定扬长避短发展中药材种植,引进致富带头人金铭锋投资500余万元成立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公司带动板厂、铁佛两村种植中药材500余亩,辐射带动效应从本镇延伸到高滩、瓦庙、毛坝等7个镇、8个高山村。

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农户的收益也深受影响。天和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艾草、当归等中药材制成泡脚的养生中药包,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青睐,最高一天销售额达4万元。如今,该公司建成药材加工厂,不仅实现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还以养生馆的形式开展连锁经营,打通了从产品到市场的新通道,增加了就业创业岗位。

“安康市汉滨区90份,西安市碑林区58份……”在紫阳县梦紫阳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苟云华正在安排员工将大米装车,发给预定的客户。梦紫阳公司位于高桥镇兰草村,是一家经营民宿的企业。2021年,公司流转水田78亩,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景观,开展水稻种植和稻鱼、稻虾共养。项目实施以来,不仅为当地群众实现了土地流转收入,还将近百名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两年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60余万元。梦紫阳公司还开发了富硒大米、富硒茶酒,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高桥镇是紫阳县的乡村振兴重点镇。近年来,该镇依托独特的山水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规划了权河、兰草、裴坝、双龙四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了兰草稻田、古镇廊桥、观光茶园、休闲步道、古树苍鹭、荷田绿水等特色景观,白鹭山庄、裴坝大院、兰草柴火鸡、权河老支书等特色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初具规模,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QQ截图20230113105457.jpg

品牌培育开拓消费市场

高桥镇注重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关心企业成长,通过支持品牌创建,促进农产品走进消费市场、剩余劳动力走向就业岗位。

“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关南春茶业公司员工朱仁莲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很满意。关南春公司是高桥镇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镇党委政府指导公司与兰草、裴坝镇内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联盟,通过签订收购协议、茶园管理协议和劳务用工协议,承诺以保护价收购鲜叶,免费管理茶园,提供就业岗位。公司组建茶园管护专业队,每年免费对两个村 3000 亩茶园进行防虫、修枝等管理。关南春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先后获得“中茶杯”一等奖、“国饮杯”一等奖两个中国茶学界顶级赛事大奖。关南春公司总经理谭华锋介绍,公司年生产优质绿茶、红茶、白茶30吨以上,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辐射带动1000余户茶农增收;长期用工18人,季节性用工100余人,年支付劳务工资100余万元。

龙潭村的谢家茶叶加工作坊,原本一年只有二三十万元的生产量。镇上领导包抓该企业后,支持指导他们运用新媒体手段培育品牌、打开销路。据企业负责人谢伟介绍,他们把茶叶生产和乡村生活制作成短视频,最高的一条点击量超过600万。如今,已建成抖音、微店、淘宝、拼多多4个线上营销平台,2022年茶叶销售量超过100万元,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在苏陕帮扶资金、金融帮扶等支持下,新修厂房2000平方米,建成绿茶、红茶、白茶3条生产线。谢伟介绍,新厂将于明年3月正式投产,可将龙潭村茶叶的采摘周期从春分延长到白露,预计年产值600万元、带动100余户茶农增收。

在高桥镇裴坝村,有9个农民年薪百万以上,600多人月均工资5000元以上,他们都与郑远元和远元集团密切相关。郑远元出生于高桥镇铁佛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4岁就外出务工。后来,他通过修脚创业起家成立远元集团,修脚门店遍布全国30个省市,带动5万余人就业,郑远元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远元集团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优秀民营企业。远元集团的成长离不开高桥人支持,高桥群众的增收致富也离不开远元集团。高桥镇通过党政牵头与远元集团签订劳务用工协议,输送6000余人从事修脚行业,年增收4亿元以上。

同向发力促推高质量发展

高桥镇培育的7家企业、4条产业链,通过产业就业“双驱动”,覆盖全镇70%以上农户,构建起农村经济的“主动脉”。“我们始终坚持坚持党政推动与市场主体同向发力,聚力推动转型升级、创新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让高桥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高桥镇党委书记曾健说。

高桥镇建立链长牵头机制,强化统筹规划。据曾健介绍,高桥镇由主要领导担任链长,统筹规划四条产业链建设,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促进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向产业链聚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立专班推进机制,保障营商环境。从项目引进开始,只要项目还在高桥,就有一个工作专班“陪护”,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实行“三单”管理机制,强化结果导向。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行工作任务清单、重点工作交办单、督办单“三单”管理,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现产业链建设项目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有效果。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一线传真    

陕西紫阳:高桥镇特色产业链带动群众高质量增收

时间:2023-01-13 10:52:0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黄志顺

春节临近,紫阳县高桥镇的多家企业迎来年货销售高峰,梦紫阳的米、关南春的茶、山野公司的香椿酱、开源公司的玉米稀,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近年来,高桥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链条,持续发力壮大链主企业,精心谋划构建利益链接机制,形成了富硒食品、药材生产、文旅康养、修脚足浴四大特色产业链,带动群众在产业链上高质量增收。

QQ截图20230113105442.jpg

科技赋能重振传统作物

小而散,产业链短,标准化程度不高,是安康市山区农业一直在弥补的短板。紫阳县高桥镇一度也是这样,留不住人才、引不来资金,农村生产力不足、空心化严重。

近年来,高桥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落地,促进玉米、香椿、茶叶、中药材等传统农业生产项目转型升级。

“生产成本年年涨,好些农户都放弃包谷、洋芋这些传统庄稼了,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的现象。”高桥镇的一名老干部说。脱贫攻坚期间,高桥镇围绕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产业配套,引进紫阳县开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粉厂安置点投资建成自动化数控生产线,自主研发生产玉米稀系列产品,培养企业自主品牌,建立全国产品销售网络。公司以订单收购的方式带动群众种植玉米,再加工成玉米营养餐销售,实现种植业、加工业融合发展。

开源公司总经理李远权说:“为了鼓励群众种植,我们始终坚持以高于市场50%的价格与玉米种植户签订生产订单。”该公司以高桥镇为核心,带动3个镇12个村、1000余户农户种植玉米,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2022年推广玉米大豆套种,高桥镇宣传动员力度,使公司链接带动的农户增幅20%以上。

香椿树在高桥镇随处可见,但是香椿芽的商品性始终没有得到开发。高桥镇引进致富带头人周其书回乡投资,创办了紫阳县山野食品公司,在全镇种植香椿4300亩,带动农户600余户。同时,该公司还在向阳镇钟林村、双桥镇六河村等地建立香椿种植基地,在全县种植面积达13000亩。

“虽然卖鲜香椿也可以实现盈利,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在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公司总经理周其书说。该公司引进前沿的酱菜生产工艺和设备,新建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建成香椿酱加工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200万瓶以上。2022年,公司收购香椿100余吨,带动种植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山野公司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城乡丰购”线上销售平台,在线下设置120个销售服务站点;自建了快递物流体系,建成冷链仓储中心2600立方米,购置冷链物流车等配送车辆8台。该公司从种植业起步,逐步将产业链延伸到加工业、服务业等,建成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城乡经济循环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

“趁着在外务工的陆续回来,我们要借这个机会,至少招进23名员工,才能满足明年的业务需要。”1月6日,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铭锋将一张招工启事贴在公司门口。

受到土壤、气候等条件限制,高桥镇中高山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带动。经过探索,该镇决定扬长避短发展中药材种植,引进致富带头人金铭锋投资500余万元成立紫阳县天和药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公司带动板厂、铁佛两村种植中药材500余亩,辐射带动效应从本镇延伸到高滩、瓦庙、毛坝等7个镇、8个高山村。

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农户的收益也深受影响。天和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艾草、当归等中药材制成泡脚的养生中药包,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青睐,最高一天销售额达4万元。如今,该公司建成药材加工厂,不仅实现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还以养生馆的形式开展连锁经营,打通了从产品到市场的新通道,增加了就业创业岗位。

“安康市汉滨区90份,西安市碑林区58份……”在紫阳县梦紫阳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苟云华正在安排员工将大米装车,发给预定的客户。梦紫阳公司位于高桥镇兰草村,是一家经营民宿的企业。2021年,公司流转水田78亩,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景观,开展水稻种植和稻鱼、稻虾共养。项目实施以来,不仅为当地群众实现了土地流转收入,还将近百名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两年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60余万元。梦紫阳公司还开发了富硒大米、富硒茶酒,成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

高桥镇是紫阳县的乡村振兴重点镇。近年来,该镇依托独特的山水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规划了权河、兰草、裴坝、双龙四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了兰草稻田、古镇廊桥、观光茶园、休闲步道、古树苍鹭、荷田绿水等特色景观,白鹭山庄、裴坝大院、兰草柴火鸡、权河老支书等特色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初具规模,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QQ截图20230113105457.jpg

品牌培育开拓消费市场

高桥镇注重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关心企业成长,通过支持品牌创建,促进农产品走进消费市场、剩余劳动力走向就业岗位。

“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关南春茶业公司员工朱仁莲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很满意。关南春公司是高桥镇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镇党委政府指导公司与兰草、裴坝镇内的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产业联盟,通过签订收购协议、茶园管理协议和劳务用工协议,承诺以保护价收购鲜叶,免费管理茶园,提供就业岗位。公司组建茶园管护专业队,每年免费对两个村 3000 亩茶园进行防虫、修枝等管理。关南春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先后获得“中茶杯”一等奖、“国饮杯”一等奖两个中国茶学界顶级赛事大奖。关南春公司总经理谭华锋介绍,公司年生产优质绿茶、红茶、白茶30吨以上,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辐射带动1000余户茶农增收;长期用工18人,季节性用工100余人,年支付劳务工资100余万元。

龙潭村的谢家茶叶加工作坊,原本一年只有二三十万元的生产量。镇上领导包抓该企业后,支持指导他们运用新媒体手段培育品牌、打开销路。据企业负责人谢伟介绍,他们把茶叶生产和乡村生活制作成短视频,最高的一条点击量超过600万。如今,已建成抖音、微店、淘宝、拼多多4个线上营销平台,2022年茶叶销售量超过100万元,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在苏陕帮扶资金、金融帮扶等支持下,新修厂房2000平方米,建成绿茶、红茶、白茶3条生产线。谢伟介绍,新厂将于明年3月正式投产,可将龙潭村茶叶的采摘周期从春分延长到白露,预计年产值600万元、带动100余户茶农增收。

在高桥镇裴坝村,有9个农民年薪百万以上,600多人月均工资5000元以上,他们都与郑远元和远元集团密切相关。郑远元出生于高桥镇铁佛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4岁就外出务工。后来,他通过修脚创业起家成立远元集团,修脚门店遍布全国30个省市,带动5万余人就业,郑远元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远元集团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优秀民营企业。远元集团的成长离不开高桥人支持,高桥群众的增收致富也离不开远元集团。高桥镇通过党政牵头与远元集团签订劳务用工协议,输送6000余人从事修脚行业,年增收4亿元以上。

同向发力促推高质量发展

高桥镇培育的7家企业、4条产业链,通过产业就业“双驱动”,覆盖全镇70%以上农户,构建起农村经济的“主动脉”。“我们始终坚持坚持党政推动与市场主体同向发力,聚力推动转型升级、创新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让高桥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高桥镇党委书记曾健说。

高桥镇建立链长牵头机制,强化统筹规划。据曾健介绍,高桥镇由主要领导担任链长,统筹规划四条产业链建设,促进各项政策落实。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协同发展,促进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向产业链聚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建立专班推进机制,保障营商环境。从项目引进开始,只要项目还在高桥,就有一个工作专班“陪护”,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实行“三单”管理机制,强化结果导向。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行工作任务清单、重点工作交办单、督办单“三单”管理,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现产业链建设项目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有效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