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景村融合发展 奏响“新三变”振兴曲

时间:2023-02-25 11:10:0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朱子明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地处吴楚,镇锁湘赣,自古与庐山、衡山并称为“江南三大名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30.3平方公里,管辖万龙山乡和麻田镇,有23个村和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9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059户3416人,有6个“十三五”脱贫村,3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该区以景村融合为抓手,以打造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区为引领,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新三变”,不断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景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5522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16.7%;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17322元。

一、民房变农舍,产业强起来

该区注重景村功能融合,着力把好“四关”,通过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把好规划设计关。注重规划先行,制订了《武功山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建筑风貌管控规划方案》,按照“景村融合”要求,推动景区规划与乡村规划同布局、相呼应,确保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注重景村融合,在建设中,着重彰显村庄独特韵味,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特色名居,突出一村一品、一户一韵,构建空间互应、资源共享、要素互补、利益互显的共同体,将建筑融于山水间。把好环境卫生关。制定出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升方案》,开展最美村庄、最美屋场、最美庭院、最美道路、最美河流的“农村人居环境五美”创建评选,并实行“每季一评”。把好宣传引导关。成立了武功山民宿协会,定期组织民宿主座谈交流,开展保洁服务、引流新媒体宣传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同时对全区各民宿业主实行奖惩机制,形成了民宿产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槽下村、长岭村、茅店村、龙山村、龙王潭、大江边村、东江村、沈子村等近一半的村,通过引导村民改造民房,现已有200余家民宿。把好农旅融合关。通过政府引导、专家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针对各村没有办民宿的村民,逐步建立了茶叶、金针、葡萄、紫红米、猕猴桃、黄桃等产业基地20余个,成为民宿发展的附加产业基地,让游客来了既能住特色民宿,又能吃绿色菜、品高山茶、摘生态果、买放心米。

二、资产变资本,经济活起来

该区围绕“山上观景、山下度假”目标,突出景村服务融合,引导“吃、购、娱、住”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注重公共服务提升,该区重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探索实行资产养老,针对景区农村资产闲置现象,该区积极探索建立“有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实现农村资产养老”机制,助力解决低收入人群养老难题。目前有52户65人参与资产养老,每月户均发放权益金1514.76元。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中探索有偿使用途径,盘活闲置土地,对有偿收回的“一户多宅”的宅基地,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租赁方式入市发展村级产业。近年来,万龙山乡下村对拆旧腾出来的宅基地用于打造民宿群,发展避暑旅游;南岭村对宅改复耕的土地,依托茶叶基地,发展茶旅融合民宿产业;长岭村将闲置老房屋进行改造并招商引资打造成精品山野民宿。着力厚植乡土文化。紧扣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人文风貌、地理文脉、民俗风情等资源,既满足了广大游客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凝聚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共识,使乡村闲置资产成为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本。通过建设村史馆、民俗馆、家风传承点,让人们拥有留住乡愁,回忆成长历程的好去处;利用组织开展丰收节、耕火晚会、重走红军路等特色主题活动来吸引客人游玩体验;从而将茅店村、大江边村、槽下村、新龙居委会等村居打造成“红色名村”、“茶叶名村”、“避暑名村”等特色村庄。

三、农民变业主,百姓富起来

为满足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注重引导管理融合,不断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唱响热情服务迎宾曲。积极推行党建加公益性岗位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以自我服务向游客服务转变,从农民向业主转变;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鼓励村集体、村民以成立专业合作社及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大潮之中。近年来,在“山上做品牌、山下做产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山下业态逐步丰富多样,夜间美食节、灯光秀、户外电音节成为常态,游客山上看风景,山下体验特色民宿、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田园采摘等游玩项目。拉动了全域经济增长,实现旅游成果全民共享,游客赞叹武功山“山好、水好、人更好”。搭好产业增收竞赛台。该区积极组织农民参与产业发展,不断激发发展热情,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千户万元”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建立了“一个班子、一个利益联结机制、一个经营模式、一套扶持政策”的“四个一”产业振兴工作机制。广大村民积极引进新产品,种植奇异果、阳光葡萄、秋雪蜜桃、黄花菜、罗汉果、黄精等市场前景大的果蔬、药材,实现从“传统粮作物”到“奇珍异果”的转变。该区紧紧抓住旅游发展牛鼻子,依托旅游带动副业,让土产变特产;依托旅游促进就业,让农民变员工。龙上村拆除危旧房,打造了龙溪秘境景区,改造了10栋民宿,同时开通电商直播超市等平台,建立产销一体化,带动周边村民平均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30万元以上。

乡村建设没有终点,群众增收没有止境。乡村振兴路上,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坚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决心,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新三变”,激活发展“动力源”,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朱子明)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乡村建设    
乡村发展

坚持景村融合发展 奏响“新三变”振兴曲

时间:2023-02-25 11:10:0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朱子明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地处吴楚,镇锁湘赣,自古与庐山、衡山并称为“江南三大名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30.3平方公里,管辖万龙山乡和麻田镇,有23个村和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9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059户3416人,有6个“十三五”脱贫村,3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该区以景村融合为抓手,以打造全域旅游发展特色区为引领,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新三变”,不断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景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5522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16.7%;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17322元。

一、民房变农舍,产业强起来

该区注重景村功能融合,着力把好“四关”,通过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把好规划设计关。注重规划先行,制订了《武功山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建筑风貌管控规划方案》,按照“景村融合”要求,推动景区规划与乡村规划同布局、相呼应,确保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注重景村融合,在建设中,着重彰显村庄独特韵味,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特色名居,突出一村一品、一户一韵,构建空间互应、资源共享、要素互补、利益互显的共同体,将建筑融于山水间。把好环境卫生关。制定出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升方案》,开展最美村庄、最美屋场、最美庭院、最美道路、最美河流的“农村人居环境五美”创建评选,并实行“每季一评”。把好宣传引导关。成立了武功山民宿协会,定期组织民宿主座谈交流,开展保洁服务、引流新媒体宣传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同时对全区各民宿业主实行奖惩机制,形成了民宿产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槽下村、长岭村、茅店村、龙山村、龙王潭、大江边村、东江村、沈子村等近一半的村,通过引导村民改造民房,现已有200余家民宿。把好农旅融合关。通过政府引导、专家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针对各村没有办民宿的村民,逐步建立了茶叶、金针、葡萄、紫红米、猕猴桃、黄桃等产业基地20余个,成为民宿发展的附加产业基地,让游客来了既能住特色民宿,又能吃绿色菜、品高山茶、摘生态果、买放心米。

二、资产变资本,经济活起来

该区围绕“山上观景、山下度假”目标,突出景村服务融合,引导“吃、购、娱、住”等服务延伸到农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注重公共服务提升,该区重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探索实行资产养老,针对景区农村资产闲置现象,该区积极探索建立“有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实现农村资产养老”机制,助力解决低收入人群养老难题。目前有52户65人参与资产养老,每月户均发放权益金1514.76元。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在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中探索有偿使用途径,盘活闲置土地,对有偿收回的“一户多宅”的宅基地,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租赁方式入市发展村级产业。近年来,万龙山乡下村对拆旧腾出来的宅基地用于打造民宿群,发展避暑旅游;南岭村对宅改复耕的土地,依托茶叶基地,发展茶旅融合民宿产业;长岭村将闲置老房屋进行改造并招商引资打造成精品山野民宿。着力厚植乡土文化。紧扣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人文风貌、地理文脉、民俗风情等资源,既满足了广大游客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凝聚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共识,使乡村闲置资产成为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本。通过建设村史馆、民俗馆、家风传承点,让人们拥有留住乡愁,回忆成长历程的好去处;利用组织开展丰收节、耕火晚会、重走红军路等特色主题活动来吸引客人游玩体验;从而将茅店村、大江边村、槽下村、新龙居委会等村居打造成“红色名村”、“茶叶名村”、“避暑名村”等特色村庄。

三、农民变业主,百姓富起来

为满足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注重引导管理融合,不断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唱响热情服务迎宾曲。积极推行党建加公益性岗位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以自我服务向游客服务转变,从农民向业主转变;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鼓励村集体、村民以成立专业合作社及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大潮之中。近年来,在“山上做品牌、山下做产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山下业态逐步丰富多样,夜间美食节、灯光秀、户外电音节成为常态,游客山上看风景,山下体验特色民宿、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田园采摘等游玩项目。拉动了全域经济增长,实现旅游成果全民共享,游客赞叹武功山“山好、水好、人更好”。搭好产业增收竞赛台。该区积极组织农民参与产业发展,不断激发发展热情,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千户万元”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建立了“一个班子、一个利益联结机制、一个经营模式、一套扶持政策”的“四个一”产业振兴工作机制。广大村民积极引进新产品,种植奇异果、阳光葡萄、秋雪蜜桃、黄花菜、罗汉果、黄精等市场前景大的果蔬、药材,实现从“传统粮作物”到“奇珍异果”的转变。该区紧紧抓住旅游发展牛鼻子,依托旅游带动副业,让土产变特产;依托旅游促进就业,让农民变员工。龙上村拆除危旧房,打造了龙溪秘境景区,改造了10栋民宿,同时开通电商直播超市等平台,建立产销一体化,带动周边村民平均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30万元以上。

乡村建设没有终点,群众增收没有止境。乡村振兴路上,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坚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决心,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新三变”,激活发展“动力源”,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朱子明)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