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江西省湘东区:“154”乡村治理模式筑牢群众幸福基石

时间:2023-01-1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作者:

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意作为落脚点。乡村治理面对的是万千群众,如何才能顺民意、得民心,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党建引领、五大平台构建共治体系、四化创新治理方式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湘东智慧”。

第62页-50.PNG

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凤凰村,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正在院落里为村中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培育乡村治理“主心骨”

走进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的休闲广场,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村民在此闲话家常,十分惬意。在很多人看来,眼前的生活场景,源于近年来大丰村以党建引领实施乡村治理的嬗变。

“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构建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全面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在湘东区委书记何超看来,只有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核心,以党建带群建,才能把党的领导贯彻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对此,湘东区从选好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个“当家人”入手。 

2015年,为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大丰村党组织推荐在外创办企业的村民陈驾荣为村党总支书记候选人。陈驾荣在此后的换届选举中成功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乡村治理的落脚点就是领着群众过上好日子。”陈驾荣说。自上任以来,陈驾荣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走产村融合道路。通过多方引资,大丰村将改变村容村貌与旅游产业融合,陆续开发出徒步赏花游、传统农耕体验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兴建游步竹栈道以及长达14公里的骑行线路,打造金鸡窝、乌龙洞、乌龙石等景点。如今,大丰村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近百万元,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5320元增加到1万余元。

大丰村选好基层“领头雁”,是湘东区以“一核引领”实施乡村治理的缩影。目前,该区共有166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全区推进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涌现了一大批像陈驾荣一样的“好当家”。在此基础上,该区还设立了5000万元发展基金,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标准化建设,统筹资金、政策、土地、项目等资源要素,初步形成村(社区)有产业、有项目、有实体、有资产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物质上的“源头活水”。截至2022年底,全区127个村级集体收入全部达2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达20余个。

同时,湘东区还通过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构建了“纵横交织”的组织体系,扫除了乡村治理的“盲点”。

共画乡村治理“同心圆”

“开饭时间到!”中午时分,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正拿着餐盘排队打餐。83岁的独居老人汤连英说,“‘幸福食堂’好啊,不需要自己做,每天又有这么多人一起做伴,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汤连英所说的幸福食堂是湘东区聚焦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优先为特困人员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项具体举措。近年来,湘东区统筹整合资源,先后搭建了“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综合体、情理法工作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五大平台,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55岁的刘念花是峡山口街道日星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的志愿巡逻队一员。白天,她是便民政策的讲解员,是陪伴老人聊天的“开心果”;晚上,换上巡逻服装后,她是社区的平安守护者。“能为大家服务很幸福、很充实。”刘念花由衷地说。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湘东区以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新格局为目标,全面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了乡村治理有平台、为民服务有站台、群众参与有舞台。

目前,该区建成了16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招募成员600多人,各种宣讲点多达2200多个,已开展宣讲3000余场,受众达26万余人次;建成1个区综治中心、11个乡镇街综治中心,排查隐患33424起、调处矛盾6543起;建成143个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化解矛盾纠纷4489起,处置突发事件1960余起,为群众解难纾困89100人次。

打开乡村治理“新境界”

“陈老,您这头发又长了,该剪剪了。”在白竺乡上村村,党员志愿者刘瑞光每月会准时到当地分散供养的老人陈占云家提供上门理发服务。陈占云患有眼疾,不方便出门,自从志愿者来了以后,他出门理发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在湘东区,像陈占云这样无人照顾的老人不在少数。为此,该区成立了“暖夕志愿服务队”,通过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区136个村和社区招募志愿者258人,其中包括党员志愿者96人、专业社工15人。同时,按照就近、就熟、就便原则,结对为当地分散供养或留守老人提供专门服务。

“只要老人有需求,我们党员志愿者就第一时间跟进。”湘东区民政局局长黄艳萍介绍,该区以乡镇为区域来划分片区,由党员担任乡镇分中心主任,构建起关心关爱老人的服务网格。2022年,湘东区还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选取了100户特殊老人,在其家中安装视频系统,并接入区民政局总平台、村综治平台、志愿者手机端,通过动态采集信息,全时段了解老人们的状况,为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近年来,湘东区在推进自治机构规范场所建设、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格局从“碎片化”向“体系化”拓展、将数字技术嵌入到乡村治理中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坚持“规范化、法治化、系统化、专业化”四管齐下、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以铁一般的担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赋能。”何超说。

(供稿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治理    

江西省湘东区:“154”乡村治理模式筑牢群众幸福基石

时间:2023-01-1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

作者:

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满意作为落脚点。乡村治理面对的是万千群众,如何才能顺民意、得民心,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党建引领、五大平台构建共治体系、四化创新治理方式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湘东智慧”。

第62页-50.PNG

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凤凰村,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正在院落里为村中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

培育乡村治理“主心骨”

走进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的休闲广场,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村民在此闲话家常,十分惬意。在很多人看来,眼前的生活场景,源于近年来大丰村以党建引领实施乡村治理的嬗变。

“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构建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全面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在湘东区委书记何超看来,只有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核心,以党建带群建,才能把党的领导贯彻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对此,湘东区从选好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个“当家人”入手。 

2015年,为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大丰村党组织推荐在外创办企业的村民陈驾荣为村党总支书记候选人。陈驾荣在此后的换届选举中成功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乡村治理的落脚点就是领着群众过上好日子。”陈驾荣说。自上任以来,陈驾荣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走产村融合道路。通过多方引资,大丰村将改变村容村貌与旅游产业融合,陆续开发出徒步赏花游、传统农耕体验等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兴建游步竹栈道以及长达14公里的骑行线路,打造金鸡窝、乌龙洞、乌龙石等景点。如今,大丰村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近百万元,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5320元增加到1万余元。

大丰村选好基层“领头雁”,是湘东区以“一核引领”实施乡村治理的缩影。目前,该区共有166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全区推进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涌现了一大批像陈驾荣一样的“好当家”。在此基础上,该区还设立了5000万元发展基金,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标准化建设,统筹资金、政策、土地、项目等资源要素,初步形成村(社区)有产业、有项目、有实体、有资产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物质上的“源头活水”。截至2022年底,全区127个村级集体收入全部达2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达20余个。

同时,湘东区还通过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构建了“纵横交织”的组织体系,扫除了乡村治理的“盲点”。

共画乡村治理“同心圆”

“开饭时间到!”中午时分,湘东区广寒寨乡官溪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正拿着餐盘排队打餐。83岁的独居老人汤连英说,“‘幸福食堂’好啊,不需要自己做,每天又有这么多人一起做伴,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了。”汤连英所说的幸福食堂是湘东区聚焦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优先为特困人员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项具体举措。近年来,湘东区统筹整合资源,先后搭建了“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综合体、情理法工作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五大平台,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55岁的刘念花是峡山口街道日星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的志愿巡逻队一员。白天,她是便民政策的讲解员,是陪伴老人聊天的“开心果”;晚上,换上巡逻服装后,她是社区的平安守护者。“能为大家服务很幸福、很充实。”刘念花由衷地说。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湘东区以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新格局为目标,全面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了乡村治理有平台、为民服务有站台、群众参与有舞台。

目前,该区建成了16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招募成员600多人,各种宣讲点多达2200多个,已开展宣讲3000余场,受众达26万余人次;建成1个区综治中心、11个乡镇街综治中心,排查隐患33424起、调处矛盾6543起;建成143个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化解矛盾纠纷4489起,处置突发事件1960余起,为群众解难纾困89100人次。

打开乡村治理“新境界”

“陈老,您这头发又长了,该剪剪了。”在白竺乡上村村,党员志愿者刘瑞光每月会准时到当地分散供养的老人陈占云家提供上门理发服务。陈占云患有眼疾,不方便出门,自从志愿者来了以后,他出门理发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在湘东区,像陈占云这样无人照顾的老人不在少数。为此,该区成立了“暖夕志愿服务队”,通过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区136个村和社区招募志愿者258人,其中包括党员志愿者96人、专业社工15人。同时,按照就近、就熟、就便原则,结对为当地分散供养或留守老人提供专门服务。

“只要老人有需求,我们党员志愿者就第一时间跟进。”湘东区民政局局长黄艳萍介绍,该区以乡镇为区域来划分片区,由党员担任乡镇分中心主任,构建起关心关爱老人的服务网格。2022年,湘东区还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选取了100户特殊老人,在其家中安装视频系统,并接入区民政局总平台、村综治平台、志愿者手机端,通过动态采集信息,全时段了解老人们的状况,为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近年来,湘东区在推进自治机构规范场所建设、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格局从“碎片化”向“体系化”拓展、将数字技术嵌入到乡村治理中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坚持“规范化、法治化、系统化、专业化”四管齐下、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以铁一般的担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赋能。”何超说。

(供稿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