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思南县檬子树村:做实“民心党建+”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时间:2023-02-18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04期作者:沈登芳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檬子树村以“民心党建+”为集体经济发展要素载体,深入推进“村社合一”,构建党建引领“聚民”、产业发展“富民”、保障提升“惠民”、环境优化“兴民”、治理有效“安民”的发展格局。

第66页-53.PNG

菇农拿着沉甸甸的菌棒,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檬子树村集体经济每年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1000余人次。

“三强”筑牢“民心党建”基础 促集体经济高质高效

檬子树村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深化“强组织”目标任务,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以“三强三提升”为抓手,抓实民心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凝聚了党心民心,营造了良好的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强堡垒提升凝聚力。为全面改变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功能退化等问题,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按照“村社合一”方式,实行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合署办公、交叉任职,合理设置办公区,与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用,整合理事长、监事长、财务室、创业就业服务窗口等服务功能,做到一室多用、一岗多能、一位多效。

强队伍提升战斗力。实施村后备干部队伍和合作社后备管理人员队伍蹲苗育苗工程,探索强化理论宣传培养感恩信念、强化爱国教育培育感恩情怀、强化政治吸纳培塑感恩行为、强化典型选树培植感恩榜样等党员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四强四培工程”,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管理人员结构,增强社员致富带富意识和技能,储备一批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战斗力强的后备力量。

强机制提升向心力。探索“领导联村、部门结村、干部帮村”机制,建立听证制度、会议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协商制度、长效运营机制、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村庄规划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等7项制度,以及“实绩考核、理事会自评和互评、村民评议、上级组织评价”为一体的“一考四评”考核办法,实现合作社各项事务村民全程民主监督。建立务工管理人员和社员正向激励机制和教育引导机制,持续推行“4+2”村干部报酬机制,即“村干部基本报酬、任期补贴、绩效奖金、养老保险+村集体经济奖励、村干部绩效工资”,多方面激励让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三务”筑稳就业创业基础 促集体经济有力有方

檬子树村针对村干部作用虚化、服务弱化等问题,以富集体为目标,汇聚各方资源,整合各组织及人员力量,强化“多元服务”效应,实现“一村一计划、一组一服务”。

党组织“统筹服务”。开展“红动乌江”党建联建,弥补集体经济在资源、资力、智力等方面的短板。通过下派一批、派驻一批、专职一批、民选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五个一批”,下派1名食用菌产业专班骨干、1名“数字乡村”精英和1名“一村一大”资料员驻村助力合作社运行。

六类组织“配套服务”。联动式健全村工会、团委、妇联、老年协会、合作社、春晖社等“六类组织”,强化党建带群建作用,村党支部整合各单位、各类组织、社会机构等资源,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配套服务机制,统筹做好集体经济发展、就业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便利服务等工作。2022年以来,公益性岗位聘用团委志愿者1名,各类组织到村开展服务50余场次。

村民小组“延伸服务”。以8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8个大网格,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方式,组建思想引领员、就业服务员、排忧解难员、权益维护员、文明倡导员“五员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群众信息摸排、群众思想引导,点对点开展就业意向征求、订单服务,为群众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就业渠道和服务保障,畅通各类资源助力发展的渠道。

第67页-54.PNG

乡村振兴“菇”舞人心。图为张家寨镇檬子树村村民在食用菌基地采摘木耳。

“三加”筑强产业发展基础 促集体经济精准精细

檬子树村针对村级产业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技术不够、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问题,以富民目标,有效、合理聚焦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特”优势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有收益项目、有利益分配。

“主导+”做好产业选择。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找准“1+N”产业发展定位,发展1个支柱产业和N个辅助产业,建立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建成食用菌基地300亩,建有加工厂房537.8平方米、办公用房11.44平方米、保鲜库310平方米、香菇大棚60余个。发展生态茶200亩、油茶30余亩,建设公益鱼塘1个、农旅山庄1个。

“人才+”做强技术联管。筑牢乡村人才振兴“堡垒墙”,“输血”又“造血”,建立村集体经济产业“人才+坝区+支柱产业+”模式,探索监督管理、跟踪服务、资源拓展、会诊调度“四项机制”,抓住技术跟踪服务和带动本村实用人才“两个着力点”,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塑造一批乡村振兴群众自力更生的致富典型。采取“1+2+N”资源联管模式,1名镇科级干部联系食用菌基地,2名镇农技专家和农技人才联帮项目管护,N名农村党员监督集体经济产业效益。建立常态化技术服务机制,镇科级领导每个月实地指导不少于2次,农技人才不少于3次,村干部每周实地抓产业分析不少于1次,每次至少解决1个问题或办1件实事,为村集体经济产业“领”一份“技术保险”。

“产旅+”做实智慧村寨。按照乡村农旅一体化建设要求,初步建成“产旅+集体经济+大户+”一体化建设体系,由乡贤垫资180万元,修缮檬子树神风洞,修建檬子树集体山庄、檬子树淡水养鱼及观光鱼塘,争取资金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沿着村集体经济产业主线,实施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田园示范乡村建设。结合已建成的300亩食用菌基地,檬子树村已初步形成乡村农旅一体化。

“三融”筑实强村富民基础 促集体经济足益足效

檬子树村按照决策共商、优势共扬、扎实推进产权改革盘活资源资产,建立机制保障促进规范发展,加强要素支撑集聚发展动能,以“三个融合”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资金、技力和效益利益“大汇聚”“大家享”,让资源“活水”变集体“活水”。

“多资融合”助资源大汇聚。充分整合涉农资金、财政扶持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社会资助资金、股民入股股金等多方“资力”,深化“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按照“自筹+财政+东西部协作+社会资助”盘活土地资源,“多方融合、多元发展”助力资源大汇聚。

“多劳融合”助要素大收益。建立劳动力、半劳动力动态监测台账,创优“五业”环境,鼓励村干部或党员带头入股,鼓励村民根据自身条件,以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常年组织劳动力到食用菌基地、加工厂和生态茶基地务工增收,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至少1人就业,给弱劳动力创造合适岗位,帮助身体不便、在家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顾家和就业两不误。

“多利融合”助利益大联结。灵活利益联结方式,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村干部+合作社+坝区+农户”经营模式和“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报酬+入股分红”三大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众筹入股变资金、技术入股做股东、土地入股变股民、村干部领头有创收,实现全民共股、全民收益。

(作者系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镇党委组织宣传统战委员)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贵州思南县檬子树村:做实“民心党建+”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时间:2023-02-18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04期

作者:沈登芳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檬子树村以“民心党建+”为集体经济发展要素载体,深入推进“村社合一”,构建党建引领“聚民”、产业发展“富民”、保障提升“惠民”、环境优化“兴民”、治理有效“安民”的发展格局。

第66页-53.PNG

菇农拿着沉甸甸的菌棒,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檬子树村集体经济每年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1000余人次。

“三强”筑牢“民心党建”基础 促集体经济高质高效

檬子树村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深化“强组织”目标任务,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以“三强三提升”为抓手,抓实民心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凝聚了党心民心,营造了良好的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强堡垒提升凝聚力。为全面改变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功能退化等问题,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按照“村社合一”方式,实行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合署办公、交叉任职,合理设置办公区,与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用,整合理事长、监事长、财务室、创业就业服务窗口等服务功能,做到一室多用、一岗多能、一位多效。

强队伍提升战斗力。实施村后备干部队伍和合作社后备管理人员队伍蹲苗育苗工程,探索强化理论宣传培养感恩信念、强化爱国教育培育感恩情怀、强化政治吸纳培塑感恩行为、强化典型选树培植感恩榜样等党员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四强四培工程”,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管理人员结构,增强社员致富带富意识和技能,储备一批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战斗力强的后备力量。

强机制提升向心力。探索“领导联村、部门结村、干部帮村”机制,建立听证制度、会议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协商制度、长效运营机制、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村庄规划和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等7项制度,以及“实绩考核、理事会自评和互评、村民评议、上级组织评价”为一体的“一考四评”考核办法,实现合作社各项事务村民全程民主监督。建立务工管理人员和社员正向激励机制和教育引导机制,持续推行“4+2”村干部报酬机制,即“村干部基本报酬、任期补贴、绩效奖金、养老保险+村集体经济奖励、村干部绩效工资”,多方面激励让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三务”筑稳就业创业基础 促集体经济有力有方

檬子树村针对村干部作用虚化、服务弱化等问题,以富集体为目标,汇聚各方资源,整合各组织及人员力量,强化“多元服务”效应,实现“一村一计划、一组一服务”。

党组织“统筹服务”。开展“红动乌江”党建联建,弥补集体经济在资源、资力、智力等方面的短板。通过下派一批、派驻一批、专职一批、民选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五个一批”,下派1名食用菌产业专班骨干、1名“数字乡村”精英和1名“一村一大”资料员驻村助力合作社运行。

六类组织“配套服务”。联动式健全村工会、团委、妇联、老年协会、合作社、春晖社等“六类组织”,强化党建带群建作用,村党支部整合各单位、各类组织、社会机构等资源,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配套服务机制,统筹做好集体经济发展、就业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便利服务等工作。2022年以来,公益性岗位聘用团委志愿者1名,各类组织到村开展服务50余场次。

村民小组“延伸服务”。以8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8个大网格,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方式,组建思想引领员、就业服务员、排忧解难员、权益维护员、文明倡导员“五员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群众信息摸排、群众思想引导,点对点开展就业意向征求、订单服务,为群众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就业渠道和服务保障,畅通各类资源助力发展的渠道。

第67页-54.PNG

乡村振兴“菇”舞人心。图为张家寨镇檬子树村村民在食用菌基地采摘木耳。

“三加”筑强产业发展基础 促集体经济精准精细

檬子树村针对村级产业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技术不够、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问题,以富民目标,有效、合理聚焦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特”优势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有收益项目、有利益分配。

“主导+”做好产业选择。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找准“1+N”产业发展定位,发展1个支柱产业和N个辅助产业,建立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建成食用菌基地300亩,建有加工厂房537.8平方米、办公用房11.44平方米、保鲜库310平方米、香菇大棚60余个。发展生态茶200亩、油茶30余亩,建设公益鱼塘1个、农旅山庄1个。

“人才+”做强技术联管。筑牢乡村人才振兴“堡垒墙”,“输血”又“造血”,建立村集体经济产业“人才+坝区+支柱产业+”模式,探索监督管理、跟踪服务、资源拓展、会诊调度“四项机制”,抓住技术跟踪服务和带动本村实用人才“两个着力点”,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助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塑造一批乡村振兴群众自力更生的致富典型。采取“1+2+N”资源联管模式,1名镇科级干部联系食用菌基地,2名镇农技专家和农技人才联帮项目管护,N名农村党员监督集体经济产业效益。建立常态化技术服务机制,镇科级领导每个月实地指导不少于2次,农技人才不少于3次,村干部每周实地抓产业分析不少于1次,每次至少解决1个问题或办1件实事,为村集体经济产业“领”一份“技术保险”。

“产旅+”做实智慧村寨。按照乡村农旅一体化建设要求,初步建成“产旅+集体经济+大户+”一体化建设体系,由乡贤垫资180万元,修缮檬子树神风洞,修建檬子树集体山庄、檬子树淡水养鱼及观光鱼塘,争取资金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沿着村集体经济产业主线,实施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田园示范乡村建设。结合已建成的300亩食用菌基地,檬子树村已初步形成乡村农旅一体化。

“三融”筑实强村富民基础 促集体经济足益足效

檬子树村按照决策共商、优势共扬、扎实推进产权改革盘活资源资产,建立机制保障促进规范发展,加强要素支撑集聚发展动能,以“三个融合”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资源、资金、技力和效益利益“大汇聚”“大家享”,让资源“活水”变集体“活水”。

“多资融合”助资源大汇聚。充分整合涉农资金、财政扶持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社会资助资金、股民入股股金等多方“资力”,深化“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按照“自筹+财政+东西部协作+社会资助”盘活土地资源,“多方融合、多元发展”助力资源大汇聚。

“多劳融合”助要素大收益。建立劳动力、半劳动力动态监测台账,创优“五业”环境,鼓励村干部或党员带头入股,鼓励村民根据自身条件,以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常年组织劳动力到食用菌基地、加工厂和生态茶基地务工增收,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至少1人就业,给弱劳动力创造合适岗位,帮助身体不便、在家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顾家和就业两不误。

“多利融合”助利益大联结。灵活利益联结方式,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村干部+合作社+坝区+农户”经营模式和“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报酬+入股分红”三大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众筹入股变资金、技术入股做股东、土地入股变股民、村干部领头有创收,实现全民共股、全民收益。

(作者系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镇党委组织宣传统战委员)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