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杨昌芹代表: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时间:2023-03-1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6期作者:本刊记者 原艺鸣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既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又传承着众多民族特色文化,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非遗如何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以及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深度融合发展,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工艺设计师杨昌芹。

第19页-78.PNG

“作为乡村振兴的亲历者,我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赤水的落地见效。”杨昌芹表示,在推动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关注生态资源保护。

赤水河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在赤水市流经范围广,对赤水市的生态影响大。“我曾有幸参与到赤水河流域保护的立法调研,现在河水常年保持在二类水以上。赤水现有132万亩丰产竹林,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清澈见底的赤水河两岸都是翠绿的竹子。家家户户种竹、用竹、卖竹,满山遍野的竹子已成为我们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杨昌芹说。

赤水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自2007年开始接触竹编技艺至今,十多年的时间,杨昌芹已将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变为一份事业。杨昌芹认为,让非遗进入寻常百姓家才是最好的传承。

“我希望牵手更多的人把手艺传承到极致。”杨昌芹表示,传统技艺要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开发出更多适合时代所需要的产品,让非遗“活”起来。

2019年,杨昌芹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基地集加工生产、学徒培训、产品研发等于一体,不仅传承发展了“赤水竹编”这一传统技艺,还为乡村文化振兴厚植了人才“沃土”。杨昌芹说:“如今我们已建立起一支100余人的竹编队伍,利益联结了民族村的177户脱贫户570人,间接带动上下游近万人从事竹编相关产业,特别是带动100多位‘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从民族村的变化中,杨昌芹看到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此同时,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接力”非遗的队伍当中。她认为,传统技艺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更多年轻人去创新,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对此,杨昌芹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建立非遗传承人培养鼓励机制和交流协作机制,组织相关非遗传承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发展能力水平;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补贴,鼓励非遗传承人深度加工、创意加工民族文化;创造条件支持非遗与国内国际非遗间的交流,不断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杨昌芹表示,要想在基层把非遗发展好、传承好,对非遗传承人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变成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传承的技艺外,还要掌握产品设计、营销管理、组织培训等方方面面的技能。因此,传承技艺要有老中青的结合,要让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尊重,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在传承竹编技艺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杨昌芹也一直关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民居风格、村寨面貌、风俗习惯、生态和谐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和文化特

色,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走访调研中杨昌芹发现,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边远地区,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特色产业培植亟待加快,受自身条件限制,传统经济转型困难,文旅深度融合不够、产品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不高、品牌支撑不足、同质化较为突出的矛盾不同程度存在;保护传承意识不强,传统风貌保护难度大,不少村寨的民族特色与乡村特色在快速消失。

对此,杨昌芹建议,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传承的投入力度,安排资金项目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倾斜;鼓励、引导、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援助投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和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

杨昌芹还建议,要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在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创建上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倾斜,在资金、金融、人才培训、宣传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围绕“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品特色鲜明、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旅游配套服务完善、村容村貌美好宜居、乡风淳朴风俗文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村民致富效果良好”,支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把更多基层的声音传递出来。”杨昌芹说,“乡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好、传承好,才能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杨昌芹代表: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时间:2023-03-1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6期

作者:本刊记者 原艺鸣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既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又传承着众多民族特色文化,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非遗如何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以及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深度融合发展,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工艺设计师杨昌芹。

第19页-78.PNG

“作为乡村振兴的亲历者,我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赤水的落地见效。”杨昌芹表示,在推动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关注生态资源保护。

赤水河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在赤水市流经范围广,对赤水市的生态影响大。“我曾有幸参与到赤水河流域保护的立法调研,现在河水常年保持在二类水以上。赤水现有132万亩丰产竹林,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清澈见底的赤水河两岸都是翠绿的竹子。家家户户种竹、用竹、卖竹,满山遍野的竹子已成为我们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杨昌芹说。

赤水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自2007年开始接触竹编技艺至今,十多年的时间,杨昌芹已将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变为一份事业。杨昌芹认为,让非遗进入寻常百姓家才是最好的传承。

“我希望牵手更多的人把手艺传承到极致。”杨昌芹表示,传统技艺要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开发出更多适合时代所需要的产品,让非遗“活”起来。

2019年,杨昌芹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基地集加工生产、学徒培训、产品研发等于一体,不仅传承发展了“赤水竹编”这一传统技艺,还为乡村文化振兴厚植了人才“沃土”。杨昌芹说:“如今我们已建立起一支100余人的竹编队伍,利益联结了民族村的177户脱贫户570人,间接带动上下游近万人从事竹编相关产业,特别是带动100多位‘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从民族村的变化中,杨昌芹看到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此同时,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接力”非遗的队伍当中。她认为,传统技艺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更多年轻人去创新,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对此,杨昌芹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建立非遗传承人培养鼓励机制和交流协作机制,组织相关非遗传承人学习培训,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发展能力水平;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补贴,鼓励非遗传承人深度加工、创意加工民族文化;创造条件支持非遗与国内国际非遗间的交流,不断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杨昌芹表示,要想在基层把非遗发展好、传承好,对非遗传承人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变成复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传承的技艺外,还要掌握产品设计、营销管理、组织培训等方方面面的技能。因此,传承技艺要有老中青的结合,要让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尊重,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在传承竹编技艺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杨昌芹也一直关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民居风格、村寨面貌、风俗习惯、生态和谐及产业结构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和文化特

色,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走访调研中杨昌芹发现,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边远地区,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特色产业培植亟待加快,受自身条件限制,传统经济转型困难,文旅深度融合不够、产品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不高、品牌支撑不足、同质化较为突出的矛盾不同程度存在;保护传承意识不强,传统风貌保护难度大,不少村寨的民族特色与乡村特色在快速消失。

对此,杨昌芹建议,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传承的投入力度,安排资金项目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倾斜;鼓励、引导、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援助投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和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旅游开发。

杨昌芹还建议,要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在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创建上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倾斜,在资金、金融、人才培训、宣传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围绕“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品特色鲜明、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旅游配套服务完善、村容村貌美好宜居、乡风淳朴风俗文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村民致富效果良好”,支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把更多基层的声音传递出来。”杨昌芹说,“乡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好、传承好,才能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