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安定区:扎实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

时间:2023-04-17 18:21:5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持续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早、实、严、优”工作机制,精准安排使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严把资金“安全关”,持续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早”字强谋划,严把项目前期关

“早”建库,严把项目入库关。严格落实“村申报、镇审核、主管部门论证、区级审定”的工作流程,坚持“未明确绩效目标和联农带农机制的一律不得入库”原则,谋划建好“两个项目库”,其中巩固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于去年10月提前谋划建成,入库项目95个,投资概算11.09亿元。今年初步建成乡村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16个2.7亿元。“早”谋划,严把项目评审关。紧盯防返贫动态监测、“三保障”成果巩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任务,由财政、乡村振兴部门牵头,发改、农业、畜牧、水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参与,组成工作专班,采取“专班作业、专项评审”的办法,对入库项目和资金计划安排,特别是产业占比、负面清单、绩效目标、联农带农等关键内容开展专项评审,切实提高项目谋划的精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杜绝“钱等项目”“项目落不了地”的问题。“早”启动,严把项目实施关。采取“部门申报、区级联审、定期调度”的方式,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设置项目绩效、优化环评用地、规范招标采购、落实公告公示等项目前期,确保项目在3月份底前全面启动开工建设,及早发挥资金效益。

突出“实”字抓落实,严把项目质量关

“实”安排,严把资金计划关。严格落实“三抓”机制和“六定”措施(即主要领导一总抓、分管领导分项抓、行业部门具体抓,定目标、定项目、定责任、定任务、定标准、定时序),按照“乡村提需求、部门列清单、专班审项目、小组定盘子”的程序,对项目进行逐级申报审核,杜绝“负面清单”和无联农带农机制的项目入“盘子”。目前,共安排资金2.78亿元,计划实施项目33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4个1.85亿元占66.35%。“实”支出,严把资金拨付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利用资金直达监控系统,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资金支出与项目实施进度线上线下相统一,切实做到不漏报、不虚报、不瞒报。“实”录入,严把数据质量关。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采取“统一指导、集中录入”的办法,每月下旬组织项目主管部门在乡村振兴局集中开展项目信息审核录入工作,确保资金支出进度与项目实施进展相对应,与财政系统数据相一致,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突出“严”字强监管,严把资金安全关

 “严”监管,严把资金规范关。严格执行“3246”工作调度机制,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通过日常监管、区级专项督查、纪委通报约谈等方式,重点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资金使用、后续管理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三公示一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严”调度,严把实施进度关。坚持“周统计、月调度、季考核、年评价”办法,每月由分管领导召开调度会,每季度由主要领导召开领导小组会,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进行调度推进,对项目实施推进不力、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单位和项目由区纪委监委跟踪督促,倒逼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责任落实。“严”绩效,严把全程监管关。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重点从项目库建设、项目绩效管理、联农带农机制建立、资金支付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各类台账建立、信息公告公示、项目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绩效跟踪监控评价,切实保障补助资金精准规范使用,发挥应有效益。积极衔接争取省财政局、省乡村振兴局支持指导,协调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2021年以来投入财政衔接资金和帮扶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整改资金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突出“优”字见效益,严把资产管理关

“优”机制,严把协调落实关。制定印发了《定西市安定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管理机制和“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主抓、乡镇村配合落实”的推进机制,确保工作有抓手、责任有担当、任务有落实。“优”台账,严把账实相符关。采取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方式。对2013年至2022年以来投入的各类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构建起“底数清晰、产权明晰、界定科学、责任明确”的台账管理体系。2013—2022年,全区共形成扶贫项目资产42.7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94亿元占20.9%;公益性资产17.26亿元占40.3%;到户类资产16.58亿元占38.8%。“优”运转,严把后续管护关。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统一,收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制度,根据扶贫项目资产产权归属和所属行业,明确管护主体和直接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资产运营规范、长期发挥效益。对2013年以来投入帮扶资金形成的扶贫资产从运营、收益、管护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排查,确保投入的各类集体资产能够持续发挥效益,成为强村富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甘肃安定区:扎实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

时间:2023-04-17 18:21:5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持续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早、实、严、优”工作机制,精准安排使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严把资金“安全关”,持续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早”字强谋划,严把项目前期关

“早”建库,严把项目入库关。严格落实“村申报、镇审核、主管部门论证、区级审定”的工作流程,坚持“未明确绩效目标和联农带农机制的一律不得入库”原则,谋划建好“两个项目库”,其中巩固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于去年10月提前谋划建成,入库项目95个,投资概算11.09亿元。今年初步建成乡村建设项目库,入库项目16个2.7亿元。“早”谋划,严把项目评审关。紧盯防返贫动态监测、“三保障”成果巩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任务,由财政、乡村振兴部门牵头,发改、农业、畜牧、水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参与,组成工作专班,采取“专班作业、专项评审”的办法,对入库项目和资金计划安排,特别是产业占比、负面清单、绩效目标、联农带农等关键内容开展专项评审,切实提高项目谋划的精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杜绝“钱等项目”“项目落不了地”的问题。“早”启动,严把项目实施关。采取“部门申报、区级联审、定期调度”的方式,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设置项目绩效、优化环评用地、规范招标采购、落实公告公示等项目前期,确保项目在3月份底前全面启动开工建设,及早发挥资金效益。

突出“实”字抓落实,严把项目质量关

“实”安排,严把资金计划关。严格落实“三抓”机制和“六定”措施(即主要领导一总抓、分管领导分项抓、行业部门具体抓,定目标、定项目、定责任、定任务、定标准、定时序),按照“乡村提需求、部门列清单、专班审项目、小组定盘子”的程序,对项目进行逐级申报审核,杜绝“负面清单”和无联农带农机制的项目入“盘子”。目前,共安排资金2.78亿元,计划实施项目33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4个1.85亿元占66.35%。“实”支出,严把资金拨付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利用资金直达监控系统,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资金支出与项目实施进度线上线下相统一,切实做到不漏报、不虚报、不瞒报。“实”录入,严把数据质量关。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采取“统一指导、集中录入”的办法,每月下旬组织项目主管部门在乡村振兴局集中开展项目信息审核录入工作,确保资金支出进度与项目实施进展相对应,与财政系统数据相一致,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突出“严”字强监管,严把资金安全关

 “严”监管,严把资金规范关。严格执行“3246”工作调度机制,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通过日常监管、区级专项督查、纪委通报约谈等方式,重点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资金使用、后续管理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三公示一公告”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严”调度,严把实施进度关。坚持“周统计、月调度、季考核、年评价”办法,每月由分管领导召开调度会,每季度由主要领导召开领导小组会,对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进行调度推进,对项目实施推进不力、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单位和项目由区纪委监委跟踪督促,倒逼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责任落实。“严”绩效,严把全程监管关。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重点从项目库建设、项目绩效管理、联农带农机制建立、资金支付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各类台账建立、信息公告公示、项目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绩效跟踪监控评价,切实保障补助资金精准规范使用,发挥应有效益。积极衔接争取省财政局、省乡村振兴局支持指导,协调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2021年以来投入财政衔接资金和帮扶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整改资金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突出“优”字见效益,严把资产管理关

“优”机制,严把协调落实关。制定印发了《定西市安定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督到位”的管理机制和“乡村振兴部门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主抓、乡镇村配合落实”的推进机制,确保工作有抓手、责任有担当、任务有落实。“优”台账,严把账实相符关。采取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方式。对2013年至2022年以来投入的各类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构建起“底数清晰、产权明晰、界定科学、责任明确”的台账管理体系。2013—2022年,全区共形成扶贫项目资产42.7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94亿元占20.9%;公益性资产17.26亿元占40.3%;到户类资产16.58亿元占38.8%。“优”运转,严把后续管护关。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统一,收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制度,根据扶贫项目资产产权归属和所属行业,明确管护主体和直接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资产运营规范、长期发挥效益。对2013年以来投入帮扶资金形成的扶贫资产从运营、收益、管护等方面进行专项审计排查,确保投入的各类集体资产能够持续发挥效益,成为强村富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