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沐浴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谱写宝丰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3-04-03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7期作者:牛广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论断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的论述,内容全面、言简意赅,既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又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河南省宝丰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创一流”的总体方针,乘着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35页-26.PNG

宝丰县闹店镇蜂农正在果园里收蜜。 陈新伟/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期间,宝丰县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有经验有亮点”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39个贫困村、2.37万贫困群众脱贫。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坚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精准实施动态监测帮扶。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防返贫集中排查、收入核算及信息采录等方式,对有致贫风险和易致贫人群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帮扶措施精准有效。二是保障政策落实全域覆盖。依托“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月排查”机制,定时排查基层政策落实情况,对存在的短板早发现、早行动、早入手、早解决。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使教育保障有质更有量。落实医疗保障“四道防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同时实施“外聘专家”政策,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顽疾。着力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保障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养老服务机构运行保障工作,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三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结合大营镇青城社区、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余家花苑和石板河等3个集中安置点地域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采取以奖代补、先建(种)后补等方式,对自愿发展产业的搬迁户实施奖励性补助政策,全县从事种植、养殖、务工、自主创业的搬迁户,全部享受到了特色产业奖补政策,户均年收益1000元以上。设立资金池通过“村企合作”发展模式破解产业发展瓶颈,9个易地搬迁村全部通过“村企合作”帮扶模式实现增收10万元以上。

紧盯特色产业培育,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可以解决农村经济脱实向虚、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近年来,宝丰县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乡村产业多点开花,羊肚菌、宝丰花椒、秋月梨等特色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名录,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村82个,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首创的“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入选全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全县13个光伏电站覆盖4048户,户年增收3000元。发放特色产业奖补资金1050万元,4519户(人)次帮扶对象受益。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加速“乡村强县”振兴,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以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好2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8万吨以上。支持种业企业开展育种创新,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二是实施“小微产业铺天盖地”培育工程。聚焦林下经济、商贸流通、渔具电商、磨片地坪等全领域、各方面,挖掘存量、扩大增量、激活变量。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扩大羊肚菌、宝丰花椒、秋月梨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延伸珍稀菌、宝丰花椒、乳制品等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企业发展农村产业,参与农村建设。

争创一流发展模式,打造宝丰乡村振兴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近年来,宝丰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516.9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供水工程255处,县乡村“三位一体”饮水工程管护模式全省推广,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户改厕3.05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3个、卫生乡镇4个,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52个、达标村129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承载支撑能力,夯实“四强县”建设的平台基础。一是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化”标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实施农村路网升级改造等7个项目,完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创建等13个续建项目,优化“客货邮”8条精品路线,争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整治,力争完成农户改厕5770户,新创建“四美乡村”“精品美丽乡村”各10个。三是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做好南水北调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林长制”,抓好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力争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3个、市级10个,建设鸟语花香、生态秀美宝丰。四是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整合县域电子商务中心、供销e家、邮政运点等优势资源,以乡村振兴便民服务中心为新载体,盘活闲置宅基地,着力推动农村物流、金融、商超融合发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各类物资供应,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其成为宝丰县乡村振兴的独特“名片”。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党全国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宝丰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赓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际行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宝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作者系河南省宝丰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书记视窗    
高端视点

沐浴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谱写宝丰乡村振兴新篇章

时间:2023-04-03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7期

作者:牛广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论断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的论述,内容全面、言简意赅,既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又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遵循。

河南省宝丰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创一流”的总体方针,乘着党的二十大浩荡东风,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35页-26.PNG

宝丰县闹店镇蜂农正在果园里收蜜。 陈新伟/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期间,宝丰县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有经验有亮点”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39个贫困村、2.37万贫困群众脱贫。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坚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是精准实施动态监测帮扶。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防返贫集中排查、收入核算及信息采录等方式,对有致贫风险和易致贫人群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帮扶措施精准有效。二是保障政策落实全域覆盖。依托“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月排查”机制,定时排查基层政策落实情况,对存在的短板早发现、早行动、早入手、早解决。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集中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使教育保障有质更有量。落实医疗保障“四道防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同时实施“外聘专家”政策,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顽疾。着力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保障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养老服务机构运行保障工作,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三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结合大营镇青城社区、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余家花苑和石板河等3个集中安置点地域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采取以奖代补、先建(种)后补等方式,对自愿发展产业的搬迁户实施奖励性补助政策,全县从事种植、养殖、务工、自主创业的搬迁户,全部享受到了特色产业奖补政策,户均年收益1000元以上。设立资金池通过“村企合作”发展模式破解产业发展瓶颈,9个易地搬迁村全部通过“村企合作”帮扶模式实现增收10万元以上。

紧盯特色产业培育,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可以解决农村经济脱实向虚、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近年来,宝丰县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乡村产业多点开花,羊肚菌、宝丰花椒、秋月梨等特色农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名录,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村82个,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首创的“百亩千头生态方”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入选全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全县13个光伏电站覆盖4048户,户年增收3000元。发放特色产业奖补资金1050万元,4519户(人)次帮扶对象受益。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加速“乡村强县”振兴,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以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好2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8万吨以上。支持种业企业开展育种创新,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打造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二是实施“小微产业铺天盖地”培育工程。聚焦林下经济、商贸流通、渔具电商、磨片地坪等全领域、各方面,挖掘存量、扩大增量、激活变量。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扩大羊肚菌、宝丰花椒、秋月梨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延伸珍稀菌、宝丰花椒、乳制品等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企业发展农村产业,参与农村建设。

争创一流发展模式,打造宝丰乡村振兴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近年来,宝丰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516.9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成供水工程255处,县乡村“三位一体”饮水工程管护模式全省推广,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农户改厕3.05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乡镇3个、卫生乡镇4个,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52个、达标村129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宝丰县将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承载支撑能力,夯实“四强县”建设的平台基础。一是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四化”标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实施农村路网升级改造等7个项目,完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创建等13个续建项目,优化“客货邮”8条精品路线,争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整治,力争完成农户改厕5770户,新创建“四美乡村”“精品美丽乡村”各10个。三是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做好南水北调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林长制”,抓好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力争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省级3个、市级10个,建设鸟语花香、生态秀美宝丰。四是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整合县域电子商务中心、供销e家、邮政运点等优势资源,以乡村振兴便民服务中心为新载体,盘活闲置宅基地,着力推动农村物流、金融、商超融合发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各类物资供应,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其成为宝丰县乡村振兴的独特“名片”。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党全国迈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宝丰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赓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际行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宝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作者系河南省宝丰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