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冷德录:“舍得支书”“搬”来的幸福事儿

时间:2023-04-24 15:58:2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刘波 何傲 曾煜童 张毓程 柯熠圣

QQ截图20230424160104.jpg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让更多人“家门口就业”,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4月19日清晨,远在深山的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黄金淌村“吵”醒了。当地易迁群众纷纷走出家门口,入大棚,进生产车间,打菌棒、接菌种、采菇,有说有笑,开始了一天愉悦的家门口上班劳作。

看到这一切,一位中年土家汉子笑了,幸福挂满脸上。他就是为实现易迁户“家门口就业”愿望,舍得跑、舍得盯、舍得闯的“舍得支书”冷德录。

为了他们,“筑巢引凤”舍得“跑”

“跑得越多,来的客商越多,易迁户就业机会就越多!” 45岁的村支书冷德录坚信。

“我们不怕吃苦,周边有打零工的活儿,想请冷支书多帮忙介绍一下。”当初,刚搬进村集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的51岁村民赵成杰一番话刺痛了冷德录的心。

像老赵一样,告别山上的艰辛生活,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家门口多挣点钱,过上幸福生活。

该村集中安置41户、分散安置21户,上百名年纪大的易迁群众在家门口“等”挣钱,就业压力“山大”。

望着易迁群众一双双渴求的眼神,等不起、坐不住,冷德录踏上跑项目引客商的破冰突围之路。

2021年7月,从朋友口中得知,一位武汉客商想来建始县龙坪等高山乡镇发展平菇的消息,冷德录和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同志一道赶赴武汉,诚邀客商孙波华来黄金淌村考察。

“在这里种植反季节平菇,气候绝佳,没说的。就是基础条件太差,连材料都运不进来!”“看来跟孙总合作还是有‘戏’,等基础改善好一些了,再请孙总来!”当年,武汉客商孙波华一行到来,让冷德录心中稍稍有底。

说干就干。上乡里,下县城,多方争取区域协作资金240万元,建菌棒加工厂和大棚资金有着落了。

冷德录与驻村工作队再赴武汉。9月,孙总如约而至,达成招商协议。

孙总一走,40天时间里,菌棒厂建成,40亩菇棚搭好。11月,冷德录与驻村工作队三赴武汉。孙总当场拍板定夺,铁心来黄金淌打造“凉乡硒菇”产业。

“请原谅,进村路太窄了,我们一定想好办法!”12月一天,运输制作菌棒材料进村,冷德录组织转运,冒严寒,干至深夜,整整转运27车。

2022年3月,年产50万棒的平菇正式投产。易迁小区的赵成杰进了菌棒厂;整天睡大觉的59岁单身老汉崔华礼进了菇棚……

当年底,全村38名易迁群众帮老板种菇,家门口实现务工收入高达50余万元。

筑巢引群凤。尝到甜头的冷德录越跑越来劲。靠争取一笔笔项目,进村主干道加宽黑色化,冷库建起了,大棚越搭越多……

宜昌的蔬菜老板来了,外地的药材老板来了,平菇老板今年种植翻番,用工翻倍,易迁户家门口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合村并组后,新添54户易迁群众有了就业机会;就连乡集镇周边的易迁户也成群结队跑来上班,目前,已安置村里村外80余名易迁群众上班,“半小时就业圈”形成。

“只要易迁户能在家门口就业,就是脚板跑成锅铲,也值!” 冷德录动情地说。

为了他们,有一技之长舍得“盯”

“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会牢牢捧住家门口就业的‘金饭碗’!”冷德录深信不疑。

“这两年,别说冷支书盯易迁户学技,就连我们老板也盯得紧,看是否传技到位!”采访中,孙波华等众老板纷纷倒 “苦水”。

3年前,采访刚搬下山的易迁户赵成杰,整天愁眉苦脸。而今,一说一个哈哈。

“多亏冷书记‘盯’我学了一技之长!” 赵成杰话语中肯。

如今,学得一技之长的他,从搬迁小区家里出发,2分钟就到了菌棒厂,干4个半到5个小时,就挣到108元的固定工作。收工回家吃饭稍作休息,又到村里另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上班,半天下来,再挣150元左右,月收入七八千元。

他的妻子杨仁英平时负责照顾老人,辣椒成熟时,在附近专业合作社采摘4个月,可挣2万多元,加之家里还种植一些蔬菜、药材,一年收入十分可观。

赵成杰人踏实勤快,又有一技之长,成抢收“香饽饽”。2022年获评“湖北省最美励志搬迁群众”。

“信不信,这有开着小车来上班!”“不信你问问!”忙碌的菌棒加工厂,冷德录跟记者现场打赌。

“是我!”在场一名中年妇女放下手头活儿,自告奋勇地举手。

这名妇女今年名叫石清华,41岁,家住该乡小垭子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为方便她在乡集镇上边带孩子边就近打工,花10余万元买下一辆小车。

从龙坪乡集镇出发,到黄金淌村仅5分钟车程。去年,她来这里学打菌棒和采菇技术,头脑活络,上手快,很快成为技术骨干,轻松挣钱带孩子。如今,热心肠的她还邀上另两位带学生的姐妹一起来挣钱。

“要想在家门口上班,必须有一门技术绝活!”冷德录硬性规定。

当日,在平菇种植大棚,见着来自乡集镇龙潭坪社区集中安置小区,有着时尚女郎之称的颜奉敬,正忙着和一道姐妹们接种,动作熟练麻利。

“我非常赞成冷支书的观点,有了技术,干活不累!”严奉敬快人快语。

学一技之长,农民变工人,家门口轻轻松松上班,愉愉快快挣钱。冷德录盯易迁户学技术,盯出了名堂,盯出了名气。

为了他们,拓宽思路舍得“闯”

“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只有拓宽思路舍得‘闯’,才能为更多易迁户创造出更多就业创业新机遇!”冷德录见解独到、眼光深邃。

跳出黄金淌村看黄金淌,209国道横穿而过,距沪蓉高速高坪镇入口、高坪火车站40分钟,距全国网红打卡地巴东县绿葱坡滑雪场8分钟车程;与全国网红打卡地长岭岗七彩森林康养小镇毗邻,周边康体、康旅如火如荼,可谓区位优势凸显,机遇多多。

冷德录看着碗里盯着锅里,大胆布局谋篇,抢下先手棋,妙招迭出。

作为恩施州人大代表,州两会期间,冷德录积极争取,目前,连接绿葱坡滑雪场“最后一公里”已打通,为黄金淌村积聚更多人气和商机。

补链强链延链,招招见实效。选聘孙波华为乡村振兴人才顾问,积极争取易地搬迁后扶资金,建村集体周转箱厂,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0万元纯收入,发展空间广阔,进一步拓宽易迁户就业门路。

天然氧吧,点绿成金。冷德录正谋划以村委会为中心,沿太和山、磨盘拐等串珠成线,打造中高档民宿产业集群带,吸引更多年轻易迁户返乡就业创业。

“谭老板,有眼光!”采访中,冷德录竖起大拇指点赞返乡创业青年谭东升。

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冷德录带队赴成都请回谭东升,目前,正投资2000余万元在村口兴建高档民宿。

“谭老板,拜托一件事,到时候一定优先考虑易迁户就业,多多益善!”“要得!”临别时,冷德录与谭东升击掌相约。

“你只管放心大胆干,村里‘共享食堂’已建起,生活更便利!”来到刚返乡创业的中年易迁群众罗伟的蔬菜大棚,冷德录的话语暖心又暖情。

“近段时间,有空一定来我们村玩玩、转转!”前不久,冷德录带队赴区域协作的武汉洪山区青菱街达成投资兴建高档民宿招商协议,回来后不时沟通。

“在外打拼,一定要多积攒点钱,到时候好回家乡投资兴业!”“一起打拼,共同把我们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股金,振兴路上跑出‘加速度’!”当下,冷德录一有空就给村里在外打拼的游子沟通,乡音勾起浓浓乡愁,激起的是火热返乡投资兴业激情。

“我所做这一切,只希望提供更多机会,让更多中青年易迁户返乡,与家人团圆,一起打拼,过上幸福日子!”冷德录朴素话语压心底。

“冷支书把我们村搞‘热’哒,更是把我们的心搞‘热’哒!”当下,黄金淌村的易迁户说起冷德录“搬”来的幸福事,一串又一串,点赞是一个又一个。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人物    

冷德录:“舍得支书”“搬”来的幸福事儿

时间:2023-04-24 15:58:2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刘波 何傲 曾煜童 张毓程 柯熠圣

QQ截图20230424160104.jpg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让更多人“家门口就业”,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4月19日清晨,远在深山的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黄金淌村“吵”醒了。当地易迁群众纷纷走出家门口,入大棚,进生产车间,打菌棒、接菌种、采菇,有说有笑,开始了一天愉悦的家门口上班劳作。

看到这一切,一位中年土家汉子笑了,幸福挂满脸上。他就是为实现易迁户“家门口就业”愿望,舍得跑、舍得盯、舍得闯的“舍得支书”冷德录。

为了他们,“筑巢引凤”舍得“跑”

“跑得越多,来的客商越多,易迁户就业机会就越多!” 45岁的村支书冷德录坚信。

“我们不怕吃苦,周边有打零工的活儿,想请冷支书多帮忙介绍一下。”当初,刚搬进村集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的51岁村民赵成杰一番话刺痛了冷德录的心。

像老赵一样,告别山上的艰辛生活,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家门口多挣点钱,过上幸福生活。

该村集中安置41户、分散安置21户,上百名年纪大的易迁群众在家门口“等”挣钱,就业压力“山大”。

望着易迁群众一双双渴求的眼神,等不起、坐不住,冷德录踏上跑项目引客商的破冰突围之路。

2021年7月,从朋友口中得知,一位武汉客商想来建始县龙坪等高山乡镇发展平菇的消息,冷德录和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同志一道赶赴武汉,诚邀客商孙波华来黄金淌村考察。

“在这里种植反季节平菇,气候绝佳,没说的。就是基础条件太差,连材料都运不进来!”“看来跟孙总合作还是有‘戏’,等基础改善好一些了,再请孙总来!”当年,武汉客商孙波华一行到来,让冷德录心中稍稍有底。

说干就干。上乡里,下县城,多方争取区域协作资金240万元,建菌棒加工厂和大棚资金有着落了。

冷德录与驻村工作队再赴武汉。9月,孙总如约而至,达成招商协议。

孙总一走,40天时间里,菌棒厂建成,40亩菇棚搭好。11月,冷德录与驻村工作队三赴武汉。孙总当场拍板定夺,铁心来黄金淌打造“凉乡硒菇”产业。

“请原谅,进村路太窄了,我们一定想好办法!”12月一天,运输制作菌棒材料进村,冷德录组织转运,冒严寒,干至深夜,整整转运27车。

2022年3月,年产50万棒的平菇正式投产。易迁小区的赵成杰进了菌棒厂;整天睡大觉的59岁单身老汉崔华礼进了菇棚……

当年底,全村38名易迁群众帮老板种菇,家门口实现务工收入高达50余万元。

筑巢引群凤。尝到甜头的冷德录越跑越来劲。靠争取一笔笔项目,进村主干道加宽黑色化,冷库建起了,大棚越搭越多……

宜昌的蔬菜老板来了,外地的药材老板来了,平菇老板今年种植翻番,用工翻倍,易迁户家门口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合村并组后,新添54户易迁群众有了就业机会;就连乡集镇周边的易迁户也成群结队跑来上班,目前,已安置村里村外80余名易迁群众上班,“半小时就业圈”形成。

“只要易迁户能在家门口就业,就是脚板跑成锅铲,也值!” 冷德录动情地说。

为了他们,有一技之长舍得“盯”

“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会牢牢捧住家门口就业的‘金饭碗’!”冷德录深信不疑。

“这两年,别说冷支书盯易迁户学技,就连我们老板也盯得紧,看是否传技到位!”采访中,孙波华等众老板纷纷倒 “苦水”。

3年前,采访刚搬下山的易迁户赵成杰,整天愁眉苦脸。而今,一说一个哈哈。

“多亏冷书记‘盯’我学了一技之长!” 赵成杰话语中肯。

如今,学得一技之长的他,从搬迁小区家里出发,2分钟就到了菌棒厂,干4个半到5个小时,就挣到108元的固定工作。收工回家吃饭稍作休息,又到村里另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上班,半天下来,再挣150元左右,月收入七八千元。

他的妻子杨仁英平时负责照顾老人,辣椒成熟时,在附近专业合作社采摘4个月,可挣2万多元,加之家里还种植一些蔬菜、药材,一年收入十分可观。

赵成杰人踏实勤快,又有一技之长,成抢收“香饽饽”。2022年获评“湖北省最美励志搬迁群众”。

“信不信,这有开着小车来上班!”“不信你问问!”忙碌的菌棒加工厂,冷德录跟记者现场打赌。

“是我!”在场一名中年妇女放下手头活儿,自告奋勇地举手。

这名妇女今年名叫石清华,41岁,家住该乡小垭子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为方便她在乡集镇上边带孩子边就近打工,花10余万元买下一辆小车。

从龙坪乡集镇出发,到黄金淌村仅5分钟车程。去年,她来这里学打菌棒和采菇技术,头脑活络,上手快,很快成为技术骨干,轻松挣钱带孩子。如今,热心肠的她还邀上另两位带学生的姐妹一起来挣钱。

“要想在家门口上班,必须有一门技术绝活!”冷德录硬性规定。

当日,在平菇种植大棚,见着来自乡集镇龙潭坪社区集中安置小区,有着时尚女郎之称的颜奉敬,正忙着和一道姐妹们接种,动作熟练麻利。

“我非常赞成冷支书的观点,有了技术,干活不累!”严奉敬快人快语。

学一技之长,农民变工人,家门口轻轻松松上班,愉愉快快挣钱。冷德录盯易迁户学技术,盯出了名堂,盯出了名气。

为了他们,拓宽思路舍得“闯”

“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只有拓宽思路舍得‘闯’,才能为更多易迁户创造出更多就业创业新机遇!”冷德录见解独到、眼光深邃。

跳出黄金淌村看黄金淌,209国道横穿而过,距沪蓉高速高坪镇入口、高坪火车站40分钟,距全国网红打卡地巴东县绿葱坡滑雪场8分钟车程;与全国网红打卡地长岭岗七彩森林康养小镇毗邻,周边康体、康旅如火如荼,可谓区位优势凸显,机遇多多。

冷德录看着碗里盯着锅里,大胆布局谋篇,抢下先手棋,妙招迭出。

作为恩施州人大代表,州两会期间,冷德录积极争取,目前,连接绿葱坡滑雪场“最后一公里”已打通,为黄金淌村积聚更多人气和商机。

补链强链延链,招招见实效。选聘孙波华为乡村振兴人才顾问,积极争取易地搬迁后扶资金,建村集体周转箱厂,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0万元纯收入,发展空间广阔,进一步拓宽易迁户就业门路。

天然氧吧,点绿成金。冷德录正谋划以村委会为中心,沿太和山、磨盘拐等串珠成线,打造中高档民宿产业集群带,吸引更多年轻易迁户返乡就业创业。

“谭老板,有眼光!”采访中,冷德录竖起大拇指点赞返乡创业青年谭东升。

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冷德录带队赴成都请回谭东升,目前,正投资2000余万元在村口兴建高档民宿。

“谭老板,拜托一件事,到时候一定优先考虑易迁户就业,多多益善!”“要得!”临别时,冷德录与谭东升击掌相约。

“你只管放心大胆干,村里‘共享食堂’已建起,生活更便利!”来到刚返乡创业的中年易迁群众罗伟的蔬菜大棚,冷德录的话语暖心又暖情。

“近段时间,有空一定来我们村玩玩、转转!”前不久,冷德录带队赴区域协作的武汉洪山区青菱街达成投资兴建高档民宿招商协议,回来后不时沟通。

“在外打拼,一定要多积攒点钱,到时候好回家乡投资兴业!”“一起打拼,共同把我们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股金,振兴路上跑出‘加速度’!”当下,冷德录一有空就给村里在外打拼的游子沟通,乡音勾起浓浓乡愁,激起的是火热返乡投资兴业激情。

“我所做这一切,只希望提供更多机会,让更多中青年易迁户返乡,与家人团圆,一起打拼,过上幸福日子!”冷德录朴素话语压心底。

“冷支书把我们村搞‘热’哒,更是把我们的心搞‘热’哒!”当下,黄金淌村的易迁户说起冷德录“搬”来的幸福事,一串又一串,点赞是一个又一个。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