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西隰县:五措并举抓产业 五方发力促增收

时间:2023-05-04 15:39:0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壮大发展优势产业作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根本之策,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截至2022年底,全县脱贫人口6939户19409人,人均纯收入12036元,同比增长15%。其中监测对象473户1238人,人均纯收入11822元,同比增长60.9%,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圆满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梨为基,三产融合多元发展促增收。
立足全县玉露香梨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强化“三化六高”举措,在标准化生产、产学研合作、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发展、品牌保护提升等领域全面推进梨果示范县创建。特别是2022年是全县玉露香梨产量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达到6000多万斤,县委、县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梨果销售,成立玉露香梨党建联盟,引进培育野里垣、广鑫农贸等龙头企业12家,启动数字化产地仓,举办玉露香梨梨花节、采摘节,分赴北上广一线城市宣传推介,扎实开展“帮农忙、促增收、助振兴”活动,有效克服了疫情影响,助推了果农增收,全县农民仅梨果收入就由2021年的8700元增加至1.06万元。

       多措并举,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促增收。
立足促农增收这一目标,引导脱贫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一方面真金白银夯基础。利用证券协会80万捐赠资金在桑梓新建标准化四季大棚8座;积极申报省农业厅280万产业资金,完成40座新建大棚、改造维修52座蔬菜大棚,目前全县共有设施大棚535座,可带动脱贫群众增收560万元。另一方面典型示范抓引领。紧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机遇,投入670万元打造集高标准果蔬生产、生态农业观光采摘、现代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工厂化育苗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示范园区,每年可壮大集体经济20余万元,吸纳劳动力务工100余名,带动脱贫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因地制宜,划区分片规模养殖促增收。
坚持“保鸡、促猪、壮牛羊”七字方针,上项目,抓龙头,带产业,促增收。一是企业带动。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4400余万元的蛋鸡、肉牛、种羊、生猪等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畜牧业纵深发展,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二是重点扶持。对脱贫人口中的养殖户予以项目、政策和技术服务倾斜,2022年,带动脱贫养殖户251户811增收102万元。三是科学规划。围绕隰县地理条件,养殖基础,划区分片,重点发展“三个圈”,即在城区周边发展环绕城区的大“鸡圈”;在东、南、西三大垣,发展环绕县城的大“猪圈”;在边远山区,发展四面环山的大“牛羊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百村千户”畜牧养殖,推动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拓宽渠道,政策助力烤烟生产促增收。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宜果则果、宜粮则粮、宜烟则烟”,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400余万元,打造集育苗、烘烤、潮烟、测土化验、配方施肥、日常监控、收购及标准化烟田于一体的现代烟草生态园区,全面提升烤烟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宜机化、数字化建设,年均实现烟叶税收100万元、带动脱贫农户均增收3.6万元。同时,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新市场,通过园区带动周边脱贫人口务工80余人,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延伸链条,帮扶车间稳岗就业促增收。
围绕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发挥县域涉农民营企业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办好办活办强帮扶车间,组织脱贫人口和在家妇女就近上岗,目前全县10家帮扶车间共解决农村劳动力381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192人,人均月收入1600元,真正实现了“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同时,通过落实以工代赈、政府购买等就业举措,进一步促进有劳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增收;针对无劳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严格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增收措施全覆盖。

       为确保五项措施精准落实到位,隰县从五个方向同步发力,切实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一是专家助推。深化“县校合作”,成立山西农业大学玉露香梨产业发展研究院,聘请农业大学李六林、牛自勉、牛玉华等专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二是龙头引领。引进培育梨果产业链延伸企业12家、养殖企业4家,采取“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三是能人带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一批大学生、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四是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财政资金2.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发挥资金保障作用。五是干部服务。探索实行县直机关单位“双包双联”制度,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实事共办、民忧共解。

       隰县将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决做到责任不松懈,政策不断档,力度不减弱,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全面提速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山西隰县:五措并举抓产业 五方发力促增收

时间:2023-05-04 15:39:0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壮大发展优势产业作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根本之策,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截至2022年底,全县脱贫人口6939户19409人,人均纯收入12036元,同比增长15%。其中监测对象473户1238人,人均纯收入11822元,同比增长60.9%,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圆满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梨为基,三产融合多元发展促增收。
立足全县玉露香梨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强化“三化六高”举措,在标准化生产、产学研合作、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发展、品牌保护提升等领域全面推进梨果示范县创建。特别是2022年是全县玉露香梨产量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达到6000多万斤,县委、县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梨果销售,成立玉露香梨党建联盟,引进培育野里垣、广鑫农贸等龙头企业12家,启动数字化产地仓,举办玉露香梨梨花节、采摘节,分赴北上广一线城市宣传推介,扎实开展“帮农忙、促增收、助振兴”活动,有效克服了疫情影响,助推了果农增收,全县农民仅梨果收入就由2021年的8700元增加至1.06万元。

       多措并举,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促增收。
立足促农增收这一目标,引导脱贫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一方面真金白银夯基础。利用证券协会80万捐赠资金在桑梓新建标准化四季大棚8座;积极申报省农业厅280万产业资金,完成40座新建大棚、改造维修52座蔬菜大棚,目前全县共有设施大棚535座,可带动脱贫群众增收560万元。另一方面典型示范抓引领。紧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机遇,投入670万元打造集高标准果蔬生产、生态农业观光采摘、现代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工厂化育苗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示范园区,每年可壮大集体经济20余万元,吸纳劳动力务工100余名,带动脱贫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因地制宜,划区分片规模养殖促增收。
坚持“保鸡、促猪、壮牛羊”七字方针,上项目,抓龙头,带产业,促增收。一是企业带动。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4400余万元的蛋鸡、肉牛、种羊、生猪等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畜牧业纵深发展,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二是重点扶持。对脱贫人口中的养殖户予以项目、政策和技术服务倾斜,2022年,带动脱贫养殖户251户811增收102万元。三是科学规划。围绕隰县地理条件,养殖基础,划区分片,重点发展“三个圈”,即在城区周边发展环绕城区的大“鸡圈”;在东、南、西三大垣,发展环绕县城的大“猪圈”;在边远山区,发展四面环山的大“牛羊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百村千户”畜牧养殖,推动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拓宽渠道,政策助力烤烟生产促增收。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宜果则果、宜粮则粮、宜烟则烟”,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400余万元,打造集育苗、烘烤、潮烟、测土化验、配方施肥、日常监控、收购及标准化烟田于一体的现代烟草生态园区,全面提升烤烟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宜机化、数字化建设,年均实现烟叶税收100万元、带动脱贫农户均增收3.6万元。同时,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新市场,通过园区带动周边脱贫人口务工80余人,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延伸链条,帮扶车间稳岗就业促增收。
围绕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发挥县域涉农民营企业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办好办活办强帮扶车间,组织脱贫人口和在家妇女就近上岗,目前全县10家帮扶车间共解决农村劳动力381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192人,人均月收入1600元,真正实现了“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同时,通过落实以工代赈、政府购买等就业举措,进一步促进有劳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增收;针对无劳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严格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增收措施全覆盖。

       为确保五项措施精准落实到位,隰县从五个方向同步发力,切实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一是专家助推。深化“县校合作”,成立山西农业大学玉露香梨产业发展研究院,聘请农业大学李六林、牛自勉、牛玉华等专家,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二是龙头引领。引进培育梨果产业链延伸企业12家、养殖企业4家,采取“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三是能人带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一批大学生、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四是资金支持。2021年以来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财政资金2.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发挥资金保障作用。五是干部服务。探索实行县直机关单位“双包双联”制度,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实事共办、民忧共解。

       隰县将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决做到责任不松懈,政策不断档,力度不减弱,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全面提速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