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广元:“四个强化” 扎实抓好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时间:2023-05-05 16:35:1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永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多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今年以来,广元市坚持把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作为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支撑、作为培育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压实增收责任、用好增收政策、落实增收举措,推动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不断增强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强化基础分析研判,厘清增收切入点

一是紧盯“收入垫底户”找原因。对2022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的138户脱贫户,逐户分析家庭情况、户型类别、风险类型、收入构成、帮扶措施,造成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劳动力(72.5%的户整户无劳动力)、家庭成员患病因残比例高(73.9%的户均有病残人员)、帮扶措施还不够。

二是紧盯“收入下滑户”找问题。对2022年收入下降的3238户脱贫户进行逐户分析,造成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工资性收入下降明显(70.3%的户工资性收入下降)、生产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降幅较大(均占收入下降户的1/3左右)。

三是紧盯“收入不稳户”找出路。针对春节后脱贫劳动力未及时返岗就业的户(截至2月底还有1.19万人未就业,截至3月底还有0.46万人未就业)、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高而面临农产品价格低迷、冬春干旱缺水、小春产量质量不高的户(超过家庭收入的2/3)、家庭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对象,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找准增收着力点

一是严把衔接资金使用关。制定《衔接资金项目编制工作指南》《衔接资金使用安排工作提示》,建立年度巩固拓展项目市级前置审查机制,分别安排已到位的4.2亿元、0.67亿元中省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二是建好县级帮扶措施库。在前期梳理发放巩固脱贫成果到户政策“明白卡”的基础上,组织县区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特别是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公益岗位帮扶等增收类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建立健全县级帮扶政策措施库。

三是紧贴群众增收需求单。逐户梳理制定《稳定增收年度实施方案》,摸清脱贫户年度发展目标、发展意愿、发展需求,针对性落实项目资金、帮扶措施、增收责任,确保叠加用好政策、精准安排资金。

强化措施到户到人,夯实增收落脚点

一是长短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制定《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二十条措施》,新增小额信贷2.3亿元支持4917户脱贫户发展,安排0.93亿元财政衔接资金支持1.73万户脱贫户,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林果等特色种养业,麻柳刺绣、唤马剪纸等特色手工业,乡村民宿、家庭旅馆等特色休闲旅游业,代销代售、修理寄存等服务业。

二是远近结合实现稳岗就业。制定《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十七条措施》,开展各类培训13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47万人,553个就业帮扶载体吸纳劳动力5900人,以工代赈实施方式吸纳2944人,省外转移就业6.94万人,累计实现就业15.74万人,超省下达目标0.25个百分点。

三是上下结合抓实消费帮扶。积极用好“832”平台、“天府乡村”公益品牌、财政预算单位定额采购、工会会员定向消费、杭广消费帮扶“两地仓”等有效载体,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特产品5.05亿元,带动2.1万户脱贫户增收。四是租股结合盘活现有资产。全面开展有效衔接专项调研,全面梳理已形成的各类项目资产,指导管好用好到户类项目资产2.2万个,持续运营好经营性资产6610个,开展衔接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全覆盖自查,各类经营性资产通过利益联结带动8.5万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强化问题预警应对,堵住增收风险点

一是政策措施不落实的及时敦促提醒。建立稳定增收重点工作每月调度、重大风险预警研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机制,安排7名班子成员分县包干指导,印发《工作通报》《工作提示》4期,点对点反馈问题41个。

二是预期效果未达成的及时调整充实。建立脱贫户收入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分季度组织帮扶干部、村组干部、乡镇干部每季度最后一月对脱贫户收入情况进行分项核实、综合研判,及时通过加大生产性帮扶力度、开展再就业培训促进、综合用好兜底救助政策,系牢稳定增收“保险绳”。

三是突发困难难抵御的及时监测帮扶。充分发挥五级网格化防返贫监测责任体系作用,加强日常排查,及时对63个市县区行业部门推送的7614条风险线索进行核实,将符合条件的52户风险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落实帮扶措施278条。(作者系四川省广元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四川广元:“四个强化” 扎实抓好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时间:2023-05-05 16:35:1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永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多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下功夫,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今年以来,广元市坚持把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作为落实农民增收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要支撑、作为培育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压实增收责任、用好增收政策、落实增收举措,推动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不断增强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强化基础分析研判,厘清增收切入点

一是紧盯“收入垫底户”找原因。对2022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的138户脱贫户,逐户分析家庭情况、户型类别、风险类型、收入构成、帮扶措施,造成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劳动力(72.5%的户整户无劳动力)、家庭成员患病因残比例高(73.9%的户均有病残人员)、帮扶措施还不够。

二是紧盯“收入下滑户”找问题。对2022年收入下降的3238户脱贫户进行逐户分析,造成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工资性收入下降明显(70.3%的户工资性收入下降)、生产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降幅较大(均占收入下降户的1/3左右)。

三是紧盯“收入不稳户”找出路。针对春节后脱贫劳动力未及时返岗就业的户(截至2月底还有1.19万人未就业,截至3月底还有0.46万人未就业)、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高而面临农产品价格低迷、冬春干旱缺水、小春产量质量不高的户(超过家庭收入的2/3)、家庭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对象,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强化政策精准供给,找准增收着力点

一是严把衔接资金使用关。制定《衔接资金项目编制工作指南》《衔接资金使用安排工作提示》,建立年度巩固拓展项目市级前置审查机制,分别安排已到位的4.2亿元、0.67亿元中省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二是建好县级帮扶措施库。在前期梳理发放巩固脱贫成果到户政策“明白卡”的基础上,组织县区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特别是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公益岗位帮扶等增收类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建立健全县级帮扶政策措施库。

三是紧贴群众增收需求单。逐户梳理制定《稳定增收年度实施方案》,摸清脱贫户年度发展目标、发展意愿、发展需求,针对性落实项目资金、帮扶措施、增收责任,确保叠加用好政策、精准安排资金。

强化措施到户到人,夯实增收落脚点

一是长短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制定《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二十条措施》,新增小额信贷2.3亿元支持4917户脱贫户发展,安排0.93亿元财政衔接资金支持1.73万户脱贫户,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林果等特色种养业,麻柳刺绣、唤马剪纸等特色手工业,乡村民宿、家庭旅馆等特色休闲旅游业,代销代售、修理寄存等服务业。

二是远近结合实现稳岗就业。制定《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十七条措施》,开展各类培训135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47万人,553个就业帮扶载体吸纳劳动力5900人,以工代赈实施方式吸纳2944人,省外转移就业6.94万人,累计实现就业15.74万人,超省下达目标0.25个百分点。

三是上下结合抓实消费帮扶。积极用好“832”平台、“天府乡村”公益品牌、财政预算单位定额采购、工会会员定向消费、杭广消费帮扶“两地仓”等有效载体,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特产品5.05亿元,带动2.1万户脱贫户增收。四是租股结合盘活现有资产。全面开展有效衔接专项调研,全面梳理已形成的各类项目资产,指导管好用好到户类项目资产2.2万个,持续运营好经营性资产6610个,开展衔接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全覆盖自查,各类经营性资产通过利益联结带动8.5万户脱贫户实现增收。

强化问题预警应对,堵住增收风险点

一是政策措施不落实的及时敦促提醒。建立稳定增收重点工作每月调度、重大风险预警研判、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机制,安排7名班子成员分县包干指导,印发《工作通报》《工作提示》4期,点对点反馈问题41个。

二是预期效果未达成的及时调整充实。建立脱贫户收入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分季度组织帮扶干部、村组干部、乡镇干部每季度最后一月对脱贫户收入情况进行分项核实、综合研判,及时通过加大生产性帮扶力度、开展再就业培训促进、综合用好兜底救助政策,系牢稳定增收“保险绳”。

三是突发困难难抵御的及时监测帮扶。充分发挥五级网格化防返贫监测责任体系作用,加强日常排查,及时对63个市县区行业部门推送的7614条风险线索进行核实,将符合条件的52户风险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落实帮扶措施278条。(作者系四川省广元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