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育留”

时间:2023-05-08 15:59:4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权 黎玲花 毛志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节选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乡村人才,即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各类乡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发展、科技领域的人才。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在人才的“引、育、留”上下功夫,利于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有助于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引”字上做文章,激活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不在一朝一夕,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拓宽发现人才渠道,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靶向引才。关注并利用好国家政策方针,通过“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乡村一线类人才招聘计划,积极引导农业、医疗、教育等乡村急需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开辟“柔性引才”特别通道,让高层次农学类专家通过兼职等模式,点对点为乡村知识群体等讲授最新知识理论。同时,村级组织要激发村民“自我成才”积极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村民在“学以致用”中磨练成长,重点培养种养殖大户、科技大户等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打造一支强劲的推动“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的生力军。此外,要用实惠政策吸引人才,更要以周公反哺的诚意招揽贤才,不断构建乡村人才的“强磁场”,比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出台相应人才引进计划及配套措施,解决好薪酬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为人才成长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着重引进用好本地大学毕业生、本地在外经商能人、本地退役士兵等,发挥政策引导功能,完善支持返乡创业政策,鼓励他们带着资金、项目和情怀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家乡发展。

在“育”字上下功夫,建好乡村振兴人才“练兵场”。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重点在育才,须结合不同人才的特点以及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继续实施农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大学生乡村医生”等专项计划、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人才开发行动,精准培育专项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灵活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就地孵化一批“有绝活、懂经营”的“土专家”。积极聘请农业专家、产业指导员、种植能手等定期到乡村授课,开展“结对帮扶”“传经送宝”,加速乡村人才技能提升。要想让人才“花开满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内在支撑,就要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锻造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做实文章。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专业化人才逐级培养目标考核机制,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外出观摩等人才培训方式,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同时,村级组织要主动跟踪服务好各类人才,做好后勤工作,实现服务人才全覆盖。培养“土专家”等各方面人才,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造血”能力,培育一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领头雁”。

在“留”字上出实招,营造乡村振兴人才“好生态”。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前提,只有构建“好生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才更有底气和凝聚力。相关主管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出台激励关爱政策,是让每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用人才扎根基层、奉献乡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基层党组织要把“实用人才”当成“香饽饽”,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全方位关怀关爱、服务保障、鼓励激励。特别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必须积极向上级争取相关资源,让实用人才能够真切感受到乡村日子也有奔头、基层生活同样精彩。在政策和制度管理上使出“硬招”,着眼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问题瓶颈,在合理范围内为人才设置发展晋升渠道,同步出台激励表彰政策,努力打造重视实用人才、关爱实用人才、服务实用人才、激励实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同时,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形成鼓励乡土人才干出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宣传报道,开展乡土人才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增强乡村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乡村振兴人才“破土飘香”。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金钥匙”。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来、育出来、留下来,才能让乡土人才真正落地生根,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彻底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造血蓄能”,吸引更多有文化、有能力、有技术、有情怀的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李权系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2015-2016年任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大栗树乡党委副书记、大倮者村委会第一书记;黎玲花系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毛志伟云南财经大学求是学社)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育留”

时间:2023-05-08 15:59:4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权 黎玲花 毛志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节选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乡村人才,即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各类乡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发展、科技领域的人才。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在人才的“引、育、留”上下功夫,利于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有助于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引”字上做文章,激活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不在一朝一夕,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拓宽发现人才渠道,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靶向引才。关注并利用好国家政策方针,通过“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乡村一线类人才招聘计划,积极引导农业、医疗、教育等乡村急需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开辟“柔性引才”特别通道,让高层次农学类专家通过兼职等模式,点对点为乡村知识群体等讲授最新知识理论。同时,村级组织要激发村民“自我成才”积极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村民在“学以致用”中磨练成长,重点培养种养殖大户、科技大户等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打造一支强劲的推动“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的生力军。此外,要用实惠政策吸引人才,更要以周公反哺的诚意招揽贤才,不断构建乡村人才的“强磁场”,比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出台相应人才引进计划及配套措施,解决好薪酬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为人才成长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着重引进用好本地大学毕业生、本地在外经商能人、本地退役士兵等,发挥政策引导功能,完善支持返乡创业政策,鼓励他们带着资金、项目和情怀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家乡发展。

在“育”字上下功夫,建好乡村振兴人才“练兵场”。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重点在育才,须结合不同人才的特点以及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继续实施农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大学生乡村医生”等专项计划、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年人才开发行动,精准培育专项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灵活采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就地孵化一批“有绝活、懂经营”的“土专家”。积极聘请农业专家、产业指导员、种植能手等定期到乡村授课,开展“结对帮扶”“传经送宝”,加速乡村人才技能提升。要想让人才“花开满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内在支撑,就要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锻造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做实文章。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专业化人才逐级培养目标考核机制,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外出观摩等人才培训方式,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同时,村级组织要主动跟踪服务好各类人才,做好后勤工作,实现服务人才全覆盖。培养“土专家”等各方面人才,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造血”能力,培育一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领头雁”。

在“留”字上出实招,营造乡村振兴人才“好生态”。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前提,只有构建“好生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才更有底气和凝聚力。相关主管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出台激励关爱政策,是让每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用人才扎根基层、奉献乡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基层党组织要把“实用人才”当成“香饽饽”,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全方位关怀关爱、服务保障、鼓励激励。特别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必须积极向上级争取相关资源,让实用人才能够真切感受到乡村日子也有奔头、基层生活同样精彩。在政策和制度管理上使出“硬招”,着眼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问题瓶颈,在合理范围内为人才设置发展晋升渠道,同步出台激励表彰政策,努力打造重视实用人才、关爱实用人才、服务实用人才、激励实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同时,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形成鼓励乡土人才干出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宣传报道,开展乡土人才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增强乡村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乡村振兴人才“破土飘香”。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金钥匙”。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来、育出来、留下来,才能让乡土人才真正落地生根,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彻底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造血蓄能”,吸引更多有文化、有能力、有技术、有情怀的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李权系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2015-2016年任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兼任大栗树乡党委副书记、大倮者村委会第一书记;黎玲花系云南财经大学副教授;毛志伟云南财经大学求是学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