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潼关:“党建引领 警调联动”探索矛盾纠纷新路径

时间:2023-05-17 21:56:2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为顺应新形势下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需要,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融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多元力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 警调联动矛盾化解新路径,搭建排查化解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大平台”,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触角延伸到征地补偿每户群众,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实现“零距离”调解,形成了共建共治的新模式、新经验,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提升群众满意度。

太要镇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总投资2.5亿元,流转土地1500亩,涉及3个村(社区)500余户群众700亩土地。针对光伏项目建设中遇到用地征租、地表赔偿、劳务纠纷等突出问题,创新探索建立“党建引领,警调联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与企业、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交上了一份基层社会治理的满意答卷,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太要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矛盾纠纷化解“议事平台”

强化专班快推进。成立镇光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同抓、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抽调专人负责做好与光伏企业、村(社区)、村民之间的沟通衔接,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有效处理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种问题。

专题会议促落实。在农光互补光伏项目落地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协调会,积极研究部署项目选址、落地、合同签订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双方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现场处理,理清责任。

进村入户强宣传。每个组选出3名群众代表,由镇班子成员带队,村包片干部配合,分别深入涉及包联的3个村(社区)500余户群众,逐户上门开展征地补偿等宣传工作,短短20天时间完成与所有农户的合同签订,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100%。

创新警调联动,打造一站式调处“化解平台”

建立警调联动机制。为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快速处理,镇政府创新建立警民联合调处工作机制,把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在镇综治中心设置“警司联调”工作室,工作室标识标牌、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在派出所和司法所设立了警民联合调处中心,按照统一办公场所、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管理制度的“三统一”进行规范管理,依托镇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专职调解员,形成联合办公、各司其职,大大提高调解工作效率。目前,警司联调工作室共有调解员6名,调解项目建设矛盾纠纷17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其中重点化解合同纠纷2件,土地赔偿纠纷3起,未发生过一起因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信访案事件,警调联动机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镇综治中心联合调。狠抓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镇级设立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群众接待厅“三室一厅”,统筹整合镇派出所、法庭、信访、司法、农业等综治力量,形成“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抓”工作机制明确由镇人大主席负责镇村光伏项目建设工作,另配备了镇村专(兼)职综治工作人员12名,强化综治中心工作力量,在项目建设中实现矛盾纠纷合理分流、无缝对接、快速处置,最大限度优化调解结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律明白人解难题。在推进光伏项目重点村组中, 由司法所牵头,联合镇综治办、安监站、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多个普法责任单位,与各村法律顾问、网格员组成普法志愿者,深入涉及村(社区)开展政策宣传500人次;从村(社区)选取大学生村官、党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退伍军人等20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解答群众咨询115次。“法律明白人”将矛盾进行细致分类,找准问题症结,在有效化解纠纷的同时进行普法,开展诚信教育,努力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

破解群众关切,促进光伏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在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针对欧家城8组集体亩土地补偿资金处置问题,派出所第一时间赶赴矛盾现场进行秩序维护,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抽调专人,走访群众120户,组织群众代表召开现场会征求群众意见,最终按照人口进行分配,妥善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针对反映地表附着物补偿标准问题,组织群众代表召开会议,政策解读,按照自然资源局2017年附着物补偿标准有关文件,结合近年来农作物市场行情,各类树木补偿标准每棵150元,青苗每亩5000元,消除群众对补偿标准存在的疑虑;

针对企业兑付资金不及时,导致群众现场多次阻止项目施工问题,镇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多次与企业对接,企业及时拿出33万8500元,现金当场兑付。

太要镇国能光伏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兑付农户补偿资金1200余万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2起,无一例因项目实施,发生群体上访事件。该镇排查化解项目建设纠纷典型经验为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太要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添砖加瓦、增姿添彩。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治理    

陕西潼关:“党建引领 警调联动”探索矛盾纠纷新路径

时间:2023-05-17 21:56:2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为顺应新形势下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需要,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太要镇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融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多元力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 警调联动矛盾化解新路径,搭建排查化解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大平台”,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触角延伸到征地补偿每户群众,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实现“零距离”调解,形成了共建共治的新模式、新经验,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提升群众满意度。

太要镇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总投资2.5亿元,流转土地1500亩,涉及3个村(社区)500余户群众700亩土地。针对光伏项目建设中遇到用地征租、地表赔偿、劳务纠纷等突出问题,创新探索建立“党建引领,警调联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与企业、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交上了一份基层社会治理的满意答卷,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太要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矛盾纠纷化解“议事平台”

强化专班快推进。成立镇光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同抓、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抽调专人负责做好与光伏企业、村(社区)、村民之间的沟通衔接,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有效处理项目建设引发的各种问题。

专题会议促落实。在农光互补光伏项目落地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协调会,积极研究部署项目选址、落地、合同签订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双方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踏勘,现场处理,理清责任。

进村入户强宣传。每个组选出3名群众代表,由镇班子成员带队,村包片干部配合,分别深入涉及包联的3个村(社区)500余户群众,逐户上门开展征地补偿等宣传工作,短短20天时间完成与所有农户的合同签订,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100%。

创新警调联动,打造一站式调处“化解平台”

建立警调联动机制。为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快速处理,镇政府创新建立警民联合调处工作机制,把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在镇综治中心设置“警司联调”工作室,工作室标识标牌、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在派出所和司法所设立了警民联合调处中心,按照统一办公场所、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管理制度的“三统一”进行规范管理,依托镇派出所民警和司法所专职调解员,形成联合办公、各司其职,大大提高调解工作效率。目前,警司联调工作室共有调解员6名,调解项目建设矛盾纠纷17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其中重点化解合同纠纷2件,土地赔偿纠纷3起,未发生过一起因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导致的民转刑、信访案事件,警调联动机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镇综治中心联合调。狠抓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镇级设立综合协调室、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群众接待厅“三室一厅”,统筹整合镇派出所、法庭、信访、司法、农业等综治力量,形成“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抓”工作机制明确由镇人大主席负责镇村光伏项目建设工作,另配备了镇村专(兼)职综治工作人员12名,强化综治中心工作力量,在项目建设中实现矛盾纠纷合理分流、无缝对接、快速处置,最大限度优化调解结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法律明白人解难题。在推进光伏项目重点村组中, 由司法所牵头,联合镇综治办、安监站、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多个普法责任单位,与各村法律顾问、网格员组成普法志愿者,深入涉及村(社区)开展政策宣传500人次;从村(社区)选取大学生村官、党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退伍军人等20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解答群众咨询115次。“法律明白人”将矛盾进行细致分类,找准问题症结,在有效化解纠纷的同时进行普法,开展诚信教育,努力实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

破解群众关切,促进光伏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在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针对欧家城8组集体亩土地补偿资金处置问题,派出所第一时间赶赴矛盾现场进行秩序维护,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抽调专人,走访群众120户,组织群众代表召开现场会征求群众意见,最终按照人口进行分配,妥善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

针对反映地表附着物补偿标准问题,组织群众代表召开会议,政策解读,按照自然资源局2017年附着物补偿标准有关文件,结合近年来农作物市场行情,各类树木补偿标准每棵150元,青苗每亩5000元,消除群众对补偿标准存在的疑虑;

针对企业兑付资金不及时,导致群众现场多次阻止项目施工问题,镇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多次与企业对接,企业及时拿出33万8500元,现金当场兑付。

太要镇国能光伏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兑付农户补偿资金1200余万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2起,无一例因项目实施,发生群体上访事件。该镇排查化解项目建设纠纷典型经验为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太要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添砖加瓦、增姿添彩。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