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三个全覆盖”抓实督促指导 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始终把督促指导作为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通过全覆盖培训、督导和整改,全力推动构建“三大体系”、实施“五大行动”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集中排查,国省考核评估、督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等专项工作,精准护航乡村振兴。
四川恩阳:“四个三”推进衔接资金项目 质效“双提升”
过渡期以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将管好用好财政衔接资金作为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的主抓手,紧紧围绕构建“四个三”机制,推动实现衔接资金项目质量效益“双提升”。
广东财经大学:“旅踏青砖”暑期实践团队“乡见”汇城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政府联合广东财经大学“旅踏青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疏解乡村现代化发展难题,谋求乡村特色发展道路,助力幸福乡村高质量发展。广财“旅踏青砖”三下乡团队在朱翠华,于井远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展开了社会实践调研。
甘肃省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入围《信用中国》栏目
静宁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著名。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六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优质苹果标准,尤其是抗坏血酸的含量高达9.32mg/100g,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安徽师范大学“携爱科教行:留守儿童受关爱,美好乡村在行动
七月盛夏,程大村迎来了安徽师范大学“携爱科教行,共赴千方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14名大学生根据优势、特长细分为支教、活动、墙绘、宣传和生活五个小组,共同完成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助推乡村振兴。这是村校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以来,安徽师范大学连续两年来村开展活动,党的二十大代表、最美思政课老师路丙辉教授连续两年赴村指导。
河南省源汇区:探索建立“442”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新机制助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探索建立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闭环式“442”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新机制,进一步畅通监测帮扶渠道,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使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更可持续,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杭州西湖 甘孜九龙:同心共结新友谊
为促进杭州、九龙两地青少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加强两地交流,增进两地友谊,8月14日至8月20日,九龙出山·青少年亚运体验营的30余位师生来到杭州,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亚运+宋韵”的杭州特色之旅充实而丰富,九龙的青少年们与杭州的同学们互学互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培育民族团结的种子。
安徽萧县:合作社引领 共享发展红利
村集体创办集体合作社,统一流转村民土地,将闲置、“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不断激活了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确保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江苏南通通州区:“集成”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江苏南通通州区纪委监委依托“室组地”联动监督,积极探索“集成”监督机制,通过“监督专班+部门联动+专项整治”监督链条,做实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
山西临汾文城乡:“三比三拼”严整改 巩固衔接战正酣
为确保巩固衔接工作稳步推进,逐步构建起工作目标清晰、问题反馈渠道畅通、责任落实有力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山西省临汾市吉县文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县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誓师大会工作部署,靶向瞄定上级督查反馈问题,通过“三比三拼”确保整改到位、落实到位。
宁夏同心:六项措施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研究制定“六项措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质效整体提升。
薯香岚县 技展风采 岚县土豆宴厨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由中共岚县县委、岚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岚县土豆宴厨艺技能大赛在岚县土豆花景区举行。当地希冀一场以土豆宴为主题的厨艺比拼,提升行业水平,进而撬动当地特色产业。
四川巴中:多点发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今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紧盯“四大收入”结构,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平台搭建、能力提升、机制健全“五大增收体系”,有力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江西全南:创新实施易地搬迁后扶 “五个一”模式
近年来,江西省全南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充分发挥统规统建、集中安置优势,在完成“搬得出”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五个一”后扶模式,持续在监测帮扶、稳定增收、提升服务、强化治理等方面发力,8个县城、中心集镇安置点全部实行社区化管理,532户搬迁户“两业”综合覆盖率达100%,成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云上青洽会”打造数字化展会平台,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7月20日至24日,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青洽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本届大会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突出绿色发展新方式、多方共同参与、国际化水平提升、数字化赋能和展示内容创新五个方面的提升力度。19日,“云上青洽会”率先上线。
湖南警察学院:奔赴山乡践初心 深入乡村助振兴
7月10至17日,湖南警察学院侦查系、交管系、治安系、基础课部、学报编辑部77名师生到学院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新田县新隆镇山田湾村,体察农情,涵养为民情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宁夏中宁:发展特色致富产业 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宁夏中宁县大战场镇聚焦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引进黄粉虫特色养殖项目,着力念好“新、增、拓、延”四字诀,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关键作用,助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丰收”。
湖北宣恩:珠山镇田畴沃野绘新景
沿着宣恩县珠山镇蒙板线穿行,茂林翠竹、雏菊鸢尾、月季杜鹃竞相开放,一道道各色花树编织而成的生态篱笆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展现出独具风情的“乡村颜值”。
山西乡宁:全面巩固提升 全域示范创建 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乡宁县充分发挥经济大县优势,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想方设法让农业快发展、农村换新颜、农民得实惠,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质变,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河南唐河:解困脱困城镇困难职工居民助推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工作
在省、市率先启动城镇困难职工居民解困脱困工程,形成了以“两有四保障”(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有稳定住所,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有保障)为核心的解困脱困工作格局。
内蒙古突泉:易地扶贫搬迁“搬”掉穷困苦 群众走上幸福路
湖南吉首:足球为媒 多元“造血”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