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返回来的新农人,走出去的侗特产,闯出来的振兴路
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位于湖南省的最西部,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小镇,人才流失一直比较严重,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他们响应时代号召、饱含对家乡的深情、怀揣大有可为的梦想,将在外所历、所学、所获都奉献家乡,努力当好群众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坚持作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拓荒牛”。 传统美食里走出的振兴大品牌 走进凉伞镇的湘当当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返乡创业的80后老板姚沅森正与工人们一起将刚生产出来的豆腐打包装箱,忙的热火朝天,“我们这一批豆腐是准备发往杭州的,我们的豆腐口感好,在很多
黄河:“大法官”知命之年选择驻村“圆梦”那山那水
黄河常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只有让老百姓腰包里鼓起来、房前屋后美起来、脸上笑起来,我那山那水的梦才能真‘圆’”!
群团情亦深
李成友:他用一只手托起“致富梦”
“两行包谷套种三行黄豆,这8亩地都是留着套种的。收的粮食是自己的,政府还给补贴,我们干起来都有劲啊。”李成友一边栽种青油油的玉米苗一边说。
陈晓春:十年深耕恩施黄精产业 荣获十三个国家级科技证书
种的好不如卖得好,这句话也适用于中药材。黄精,俗称“老虎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深耕黄精产业十年的新农人陈晓春,看看她如何把黄精卖成“黄金”。
宋发翠: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宋发翠用坚守照亮 "人生路 ",奏响了新时代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励志成为乡村振兴主人的奋斗之歌。
魏海宁:双向流动的爱
赵大林村是我的第二个家,村里每家的户情我都装在心里。村里的大黄狗看见我不叫、小孩见面喊我“姑姑”、阿姨们吃炸油糕的时候也总会记着给我留一份。这是我驻村近3年来最幸福的记忆。
“映山红”余静:扎根大湾村 躬耕践承诺
深冬的大别山,天朗气清,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家家户户晾晒起腊肉,准备迎接2022年农历春节的到来。
梅硕朝:余庄“一路见闻”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今是街道余庄村,是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定点帮扶村。多年来,中国黄金在产业开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余庄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我是中国黄金驻余庄村第一书记,实干干实,力戒空谈,一直是我对自身的要求。
乌立志:干沟门,我的家
干沟门村,包含10个居民组、11个自然村,散落分布在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部分在深山之中。驻村后,我第一时间走访入户,对农户姓名、村组、家庭人口、贫困属性、房屋类型及面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信息进行逐一登记整理,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村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
杨定发:种养循环走出“双赢”致富路
在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海拔高达1300米的黄土村,雪融雨增,气温开始回升。村民们趁着大好季节抢农时、忙农事,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驻村更驻心 真情解民忧——灵台县龙门乡英武驻村工作队帮扶侧记
英武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解难事、办实事,积极推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真正把帮扶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
刘丽娟:巧手编织梦想 携手村民致富
刘丽娟,俄体镇兴安村村委委员、村妇联主席、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也是科右前旗劲草传承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产业升级
每一次真心的付出,都会获得村民的支持和认可;每一次汗水的挥洒,即温暖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第一书记李瑾昌说:“我将不负时光,真情服务农户,带领大家奔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话语朴实无华,却感人肺腑,在他心里,万家塬村就是他的家,村里的乡亲们就是他的亲人。能为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步入小康是他最大的愿望。
柯善龙:“我和村民在一起”
柯善龙是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的四级调研员,2021年7月28日,到马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于晨光:一心为民新铁人
“今后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漫漫征途中,唯有脚踏实地,持续奋斗,才能永葆初心,不负党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于晨光说。
广西三江:做强油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4月9日,记者跟随三江侗族自治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唐裔新走进斗江镇思欧村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密布山岭的油茶林映入眼帘,唐裔新兴致勃勃地查看油茶林长势,并向记者介绍三江油茶产业的发展历程。
刘一:从“驻村”到“驻心”,撑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深厚的为民情怀,以农村为家,把百姓当亲人。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钟贵森:殷殷之情护平安
如今,走进山羊头村,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乡村公路通组达户,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平安创建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齐头并进……
于磊:真心帮扶聚民心
经过半个多月的探索、磨合,他逐渐体会到,作为驻村干部,要想将乡村振兴工作抓好抓实,必须凝聚起村民的心,朝着目标一起努力奋斗。
王可成:蹚出绿色“牛路子”勤劳摘掉“穷帽子”
李小红:家园建设好了 才能留住人
韩成海:用为民之情 谱写奉献之歌
肖思思:百名孩子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