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正当时 乡村振兴谱新篇
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威宁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产业和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推动巩固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具体工作。主要体现为“四个坚决落实”。
何琼妹代表:让和美乡村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亮丽底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启动乡村建设行动等。海南省共有64.97万脱贫人口,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何琼妹。
欧阳华代表:利用好直播 带动群众返乡创业就业
解决好返乡农民创业就业问题,不仅事关民生保障,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能工巧匠和“田秀才”、“土专家”等乡村能人在乡创业。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白塔村党支部书记欧阳华建议,进一步利用好直播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就业。
杨昌芹代表: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美好画卷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既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又传承着众多民族特色文化,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非遗如何在新时代绽放迷人光彩,以及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何深度融合发展,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首席工艺设计师杨昌芹。
殷勇代表:让农产品在三级物流体系下“跑”起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
钟宝申代表:乡村振兴 绿色建筑大有可为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因此,在乡村建设中,绿色建筑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此外,从全生命周期看,建筑领域是我国碳排放最大的一个行业,绿色建筑的发展普及也将有助于减碳目标的达成。
张颐武委员:强化经营性人才培养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带来了关于强化乡村经营性人才制度和体系化培养,提高集体和农民收入的提案。
孔维克委员:创新乡贤文化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如何理解、传承、创新、运用乡贤文化?今年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围绕相关内容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
王新军委员:加强法治保障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一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湖南湘西州:“学、比、评”,打造乡村振兴“排头兵”
江苏阜宁:古荡里的智慧之光,照亮苏北乡村振兴新路径
感受乡村新图景
这样的“毕业论文”,可以再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