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援疆指挥部:助力岳普湖县产业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山东省泰安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泰安援疆指挥部”)充分挖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岳普湖县无花果种植传统优势,持续整合援疆资金资源,通过强服务、引项目、拓渠道,精准助力无花果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岳普湖县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县无花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岳普湖乡被确定为无花果特色小镇,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陕西志丹县: “引育用留”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陕西省志丹县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四大工程”,通过全方位培养人才,引导和推动人才向农村流动,打破乡村振兴人才瓶颈,不断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人才合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河南西峡县: 四级联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以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实施“六大行动”为载体,组织发动镇、村、组、户四级联动,高标准、高质量、全域化推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垃圾市场化清扫保洁、集中转运处理率均达到100%,垃圾焚烧发电3.6亿度,“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率达95%以上,实现了全境干净、全县文明、全域美丽。2022年,西峡县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四川米易县: 完善治理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米易县聚焦乡村治理的难点和堵点,积极构建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出“一个支部”为核心、 “一张村规民约”立规矩、“红黑两榜”激发激励、“三会五员”强管理、“七好”优环境的乡村治理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河北张北郝家营乡: 创新就业帮扶机制解锁“幸福密码”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通过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创新推出“一个系统、两个创新、三产联动、四个一批”就业帮扶机制,切实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和扩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均实现“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就业帮扶机制带动下,11118人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13446.06元,较2020年增幅13.84%,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贵州习水县: “五到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贵州省习水县紧紧围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建设,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网格员、联户长人熟地熟优势,初步构建了以组织健全到组、思想教育到组、信息收集到组、议事协商到组、平安创建到组“五到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 做足精致文章 唱好“三农”大戏
环翠区作为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城区,共有5个涉农镇街、105个行政村,农村户籍人口4.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6.78%。尽管农业体量小、农村人口少,但区位优势突出、山海资源丰富,农村集体收入高、基础设施好,具备率先实现乡村全域振兴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充分发挥近郊和山水林田优势,做足精致文章,唱好“三农”大戏,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蹚出了一条精致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湖北崇阳:探索支部星级管理,提升堡垒战斗力量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出台后,为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提升,湖北省崇阳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结合崇阳县党支部建设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支部星级管理模式,提升支部战斗力量。
湖北通城:村委会规范化建设的通城探索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牢牢把握“抓村先抓乡、强村先强乡”的工作导向,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坚持从村级干部队伍、村级集体经济、村民自我管理三方面发力,切实营造职责明确、上下贯通、执行有力、高效联动的工作氛围,努力探索村委会规范化建设。
安徽泗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泗县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坚持以“三变”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乡村活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河南淇滨区: 项目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成果底线
今年以来,鹤壁市淇滨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科学谋划项目库,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资金拨付力度,提高衔接资金使用效益,以项目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成果底线。
四项制度齐发力,抓实扶贫资产后续管理
河南省山城区通过建立市场化管理机制、资产防风险机制、资产收益分配机制、资产处置机制“四项制度”,实现了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所有权明确、经营权规范、收益权保障
吹响冲锋号 打赢攻坚战 ——湖南省洪江市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探索
湖南省洪江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高位部署、系统推进,紧盯顽疾、聚力攻坚,全面吹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冲锋号”,上下齐心坚决打赢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
吉林通化:强基固本抓“五星”创建 党建引领促乡村“蝶变”
聚焦“五星级”乡村党组织创建工作,深化“四个转变”,持续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山东烟台:大数据赋能 助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烟台市乡村振兴局依托“烟台市镇街综合数据平台”,汇聚了17个部门44类数据用于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帮扶户信息共享比对,打破了数据壁垒,有效实现各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数据信息实时比对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萧县路径”
安徽萧县聚焦农村土地资源,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运用市场化手段购买全链条式或分链条式社会化服务,最大化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陇原大地,一张张灿烂笑脸、一幅幅动人画面、一个个暖心故事,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汇聚成一首首陇原社会和谐的动人交响曲。
江西全南:黄埠村推进“五治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该村坚持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抓手,着力创新社会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贵港市平南县创新模式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月20日,位于安怀镇旺官村良种场屯的万亩富硒优质水稻示范基地,10多台插秧机在田里来回奔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撮撮秧苗成行成列地铺满水田,为春耕画卷缀上点点新绿。
江苏张家港: 全域整治环境 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奋力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张家港”。目前,张家港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基本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100%。
关于湘西州农民和脱贫户收入及如何持续增收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思考
湖南辰溪:“六自”模式谱新篇 和美乡村入画来
陕西岚皋县:全面推行“医疗互助”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