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念好“鹅经”促振兴
山东省莱西市通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产业发展,打破小规模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更加有力地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
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搭冬奥快车 拓增收渠道
冬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寒风虽烈,但阳光分外明媚。阳光下,宣化区贾家营镇西深沟村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闪亮。
安徽临泉:迎仙镇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该镇将以盘活畜牧园区活力、提升粮食园区品质、打造优质蔬菜园区、壮大猕猴桃和无籽石榴园区产业价值、培育特色种植区发展为目标,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产业布局。
吉林汪清:“小木耳”大文章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有悠久的黑木耳种植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2016年以来,汪清县坚持抓标准、建基地、树品牌、强带动、延链条,累计投资3.1亿元,实施木耳产业项目115个,着力将“小木耳”做成大文章。目前,该县共有黑木耳专业镇5个、种植村121个,年栽培总量达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
安徽萧县:光伏电站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萧县龙城镇帽山村光伏扶贫电站里管护人员正用小锄头细心地为光伏面板周围除去杂草,认真清理光伏面板上的灰尘,一派忙碌的景象。
安徽黄山:“万企兴万村”让民营企业成为点亮乡村的满天星
近年来,安徽黄山围绕推进徽菜、中药、养殖、林特、农旅乡愁、数字乡村“六业千亿”乡村振兴行动,引导300家民营企业
湖南永州:突出产业项目支撑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省永州突出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坚持把发展产业当使命、抓项目建设像拼命、视营商环境如生命的理念,结合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任务项目化
河南山城区:延伸产业链 拓宽致富路
通过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园提档升级,打造辐射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河南山城区:小小香菇大作用 分红就业保民生
石林镇以“带资入股、保本分红”的形式,将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1287户建档立卡户纳入到园区参与分红
湖北通城:“中心户长制”描绘乡村宜居图
全乡15个村实行‘中心户长制’,每个中心户长负责联系五至十个户头,每个组长负责联系中心户长,每个村“两委”干部负责联系村民小组,每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包保和一名普通干部挂点一个村。
农业农村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 将培训超百万新农人
日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在全国启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
湖北随县:5万人投身兰花产业助推全面乡村振兴
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擦亮‘中国蕙兰之乡’品牌,让兰花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富民产业。
江西赣县:“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近年来,赣州市赣县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农业为根基、以种养产业为支撑、以农旅融合为翅翼,持续挖掘多元经济腾飞元素
河南淇县高村镇以土地引“能人”盖“金屋”
2022年4月8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刘河村村集体筹资建设的厂房,30余台缝纫机正在运转。这是高村镇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的一幕,也是高村镇对“一村一业、村企联建”模式的新突破。高村镇破解了原来村集体经济单纯依赖土地租赁收益的难题,变成了以土地引“能人”,在土地上盖“金屋”。
湖南保靖:“志愿红”助力“绿产业”
保靖县乡村振兴局和驻村办的3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志愿采茶队”,伴着春色,带着期盼,走进茶园帮助当地村民义务采摘茶叶。这是该县“万名干部进茶园 服务茶农助振兴”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
五年内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
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近期联合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自2022年起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基础。
如何破解乡村人才之“渴”? “请回来”还得“留得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湖南东安县: 唱响野生茶产业发展“三部曲”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地处湘江上游,境内山川交错、河网密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野生茶叶分布广、面积大。近年来,东安县依托自然资源,以舜皇山野生茶为载体,深挖地域文化,大力发展野生茶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贵州黄平县: 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有效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不断优化政策扶持、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发展冬季蔬菜种植、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为助力当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土地收益做出有益探索。
广西融水:谋发展 助振兴
3月24日,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联合多彩白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打造百亩优质稻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白云乡保江村脱贫户、监测户及其他农户共计85户侗瑶族群众免费赠送优质稻种子。
陕西紫阳:守护绿水青山 强化生态振兴
山西大宁县曲峨镇:靓丽乡村迎客来
湖南韶山:“湘妹子”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
湖南桂东:桥头乡发挥党建引领 唱响乡村振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