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财政:聚集“两强一增”行动 赋能菊花产业发展
近年来,歙县农机推广中心履职尽责,大力推广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有效提升菊花烘干能力,优化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绩喜人。县财政认真发挥职能作用,为歙县“机械强农”行动计划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老年大学开到村民家门口
“乡村要振兴,文化需先行”今年,道口铺街道聚焦“五为”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结合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实际,立足辖区内老人的实际需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东昌府区老年大学将聊城市第一所乡村老年大学设在了道口铺街道任堤口村。
河南浚县:“一二三工作法” 强力推进产业兴旺富民强村
浚县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一个统筹、围绕双层覆盖、实现三级带动,强力推进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兴旺富民强村攻坚行动高质量推进。
江苏通州区:巧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南通市通州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以地理标志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让地理标志产品真正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河南山城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蝶变新生
做足“特”“优”农产品文章,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出彩。
山东平度:赋能新河草编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新河镇草编技艺四百余年的兴衰演变,凝聚在一个个工艺品里、一张张照片里、一个个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故事里……
河南山城区:特色种植启动乡村振兴“马达”
河南省山城区西酒寺村的“欢乐田园”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有的查看火龙果、芭乐长势,有的细心呵护刚刚长出的芽苗,还有的忙着采摘小黄瓜、樱桃西红柿。大家铆足干劲,种下“希望苗”,收获“致富果”,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西酒寺村徐徐展开。
杏园铺就幸福路
安徽省萧县龙城镇帽山村脱贫户刘超英承包的杏园迎来了丰收季,熟透的杏子缀满枝头,圆润润,黄橙橙,处处弥漫着果香,几位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安徽泗县:做强大蒜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刨蒜、剪蒜、装袋、搬运、过秤……近日,在泗县瓦坊镇张楼村村部西侧农田里,来自邳州的李修平正带着一群村民抢收大蒜,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而这也是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大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安徽泗县:筑牢产业振兴基础 夯实富民增收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金融是保障。为充分发挥徽商银行金融优势,进一步推动金融帮扶举措细化落实,徽商银行驻泗县丁湖镇帮扶工作组深入调研产业发展,实地考察经营主体发展状况,积极联系推动当地徽商银行分支行授信审核。5月6日,丁湖镇首单农业产业创新贷款“徽农贷-金谷粮农贷”成功落地。
甘肃东乡:工厂在村头 就业家门口
走进位于东乡县龙泉镇何汪村的甘肃悦容服饰有限公司就业工厂的生产车间,机杼声不绝于耳。剪裁、缝纫……员工们正在工作台前熟练地作业,一批批产品正在加紧生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萧县龙城镇刘行村积极争取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衔接资金275.2万元,修复水毁桥涵,改造升级本村道路建设。
湖北利川:22万茶人共绘“利川红”
21万亩基地种植和加工有了“国标”,倒逼小微茶企提升品质,向标杆看齐。
安徽萧县龙城镇:“天眼”空中扫毒 为乡村振兴铺就“健康路”
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采取“地面巡查+空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25个村、社区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禁种铲毒踏查行动,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安徽泗县:发展集体经济 聚焦“产业振兴”
张乔村将继续从产业突破,瞄准产业发展方向、继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河南山城区:扩大种禽养殖规模 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山城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种业的历史机遇,以种鸡繁育为核心,积极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畜禽发展新高地
山东莱西:特色产业铸就乡村振兴强引擎
近年来,始终把深化拓展“莱西经验”作为一号工程,全面落实“一统领三融合”,乡村振兴实现纵深突破。
“产业+村集体”发展模式 接续乡村振兴
萧县永堌镇通过抓主导产业,激发脱贫动力,抓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湖北通城:红色小镇绿色富民
湖北省通城县塘湖镇强化党建引领,以红色旅游资源和富硒土壤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建产业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广东佛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果产业园始终坚持“科技支撑、特色明显、效益突出、龙头引领、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立足佛冈水果(柑橘)产业的特色及区位优势
陕西紫阳:守护绿水青山 强化生态振兴
山西大宁县曲峨镇:靓丽乡村迎客来
湖南韶山:“湘妹子”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
湖南桂东:桥头乡发挥党建引领 唱响乡村振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