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
国家税务总局: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税务总局按照享受主体、优惠内容、享受条件、政策依据的编写体例,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加大乡村振兴捐赠等六个方面梳理形成了109项针对乡村振兴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内容。
河南淇滨区:“明白卡”让脱贫成果更明白!
今年以来,鹤壁市淇滨区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工作首位,坚持把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在全区推行“政策明白卡”制度,让脱贫户和监测户对享受的政策清楚明白,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山东蓬莱区:全域响应“莱”就办 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围绕乡村治理,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支撑、部门响应、科技赋能”理念,健全“一核多元、一网统筹、一呼百应”的工作机制
建设道德文化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广西宾阳县甘棠镇冯村建设道德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
建设道德文化示范村,以弘扬道德文明为切入口,实施以“道德涵养、乡村德治、新风弘扬、环境优化、产业提振、载体创新”等工程为主的道德文化行动,对推动振兴乡村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淇滨区:坚持“四围绕、四强化” 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工作落实落细
为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关键环节,坚持围绕四个重点,强化四项举措,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广西西林县:“四个给力”增动力 科技服务助振兴
2021年以来,西林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普宣传、科技服务、服务指导、项目带动四个方面集中发力,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德保县乡村振兴局:“四措施”下沉挂点村调研 助力乡村振兴
为落实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2年5月7日,德保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罗朝川下沉至东凌镇登限村,围绕疫情后复工复产、走访监测对象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
京蒙同筑连心桥 乡村治理焕新貌——北京对口帮扶多布库尔猎民村侧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有82个行政村,其中7个是鄂伦春族猎民村。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是自治旗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现有农猎民202人,其中鄂伦春族农猎民157人。近年来,在京蒙协作支持下,多布库尔猎民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务实有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的出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为例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是村级发展的支柱经济,在引导、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方面,具有示范、扶持等重要作用。
湖南洞口县: “三四五工作法”织牢防止返贫监测网
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湖南省洞口县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原则,健全三项推动机制,采取四类监测方式,落细五条重点帮扶举措,全面织牢防止返贫监测网。
泰安援疆指挥部:助力岳普湖县产业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山东省泰安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泰安援疆指挥部”)充分挖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岳普湖县无花果种植传统优势,持续整合援疆资金资源,通过强服务、引项目、拓渠道,精准助力无花果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岳普湖县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县无花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岳普湖乡被确定为无花果特色小镇,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陕西志丹县: “引育用留”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陕西省志丹县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四大工程”,通过全方位培养人才,引导和推动人才向农村流动,打破乡村振兴人才瓶颈,不断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人才合力,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浅谈加快构建促进 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继续把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实践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群众收入,从根本上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
河南西峡县: 四级联动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以开展“六清”、治理“六乱”、实施“六大行动”为载体,组织发动镇、村、组、户四级联动,高标准、高质量、全域化推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垃圾市场化清扫保洁、集中转运处理率均达到100%,垃圾焚烧发电3.6亿度,“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率达95%以上,实现了全境干净、全县文明、全域美丽。2022年,西峡县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四川米易县: 完善治理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米易县聚焦乡村治理的难点和堵点,积极构建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出“一个支部”为核心、 “一张村规民约”立规矩、“红黑两榜”激发激励、“三会五员”强管理、“七好”优环境的乡村治理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推进大中型集中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就业和产业扶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以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为例
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统领乡村全面振兴,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
河北张北郝家营乡: 创新就业帮扶机制解锁“幸福密码”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通过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创新推出“一个系统、两个创新、三产联动、四个一批”就业帮扶机制,切实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和扩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均实现“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就业帮扶机制带动下,11118人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13446.06元,较2020年增幅13.84%,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贵州习水县: “五到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贵州省习水县紧紧围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建设,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网格员、联户长人熟地熟优势,初步构建了以组织健全到组、思想教育到组、信息收集到组、议事协商到组、平安创建到组“五到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
关于湘西州农民和脱贫户收入及如何持续增收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思考
湖南辰溪:“六自”模式谱新篇 和美乡村入画来
陕西岚皋县:全面推行“医疗互助”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