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县平固店镇大庙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大庙村作为脱贫重点村,在党支部带领下,紧紧抓住本村紧邻309国道的优势,借力全域旅游发展东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培育特色产业,成立了大庙村农宅旅游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共建的模式,建成300亩音乐苹果园、200亩的桑葚采摘园,在309国道旁新建1200平米的人民公社项目,发展民宿、观光、采摘、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广平县平固店镇:强化创新驱动,探索集体经济“三变三化”
广平县平固店镇 强化创新驱动,探索集体经济“三变三化”。借助“四个全域”整治活动,盘活、清查、整合农村闲散庄基、残次林地、坑塘河渠、闲置土地等“死资源”832 块1323亩。其中,达到2-5亩成方连片空闲宅基30余块,为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厂房提供了保障。积极流转休耕土地、收回到期集体土地、充分利用林地,合理用于发展养殖种植、加工生产等集体经济项目。
安徽泗县:兴产业“兴”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大早,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村民陈拖妹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学校后,就来到与学校“一墙之隔”村办企业上班,加工制作“防护服”,每个月收入好几千元。
安徽歙县:“三抓三促”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医保先行”。歙县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切实提高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连平县红十字会“2022年博爱助乡村、扶弱济困关爱行”活动走进陂头镇夏田村
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连平县,由县红十字会组织的“2022年博爱助乡村、扶弱济困关爱行”活动走进陂头镇夏田村,本次活动县红十字会组织了包括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和应急救护服务队在内的32名人员参加,主要帮助滞销藕农挖掘莲藕,挖掘到的莲藕及藕农自己组织人员挖掘的莲藕一起由县红十字会统一购买后分给各志愿者队员。
衡阳县库宗桥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全面发展
近日,衡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钟斌到库宗桥镇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午九时,库宗桥镇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所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全体驻镇及镇属单位负责人共153人在镇一楼大会议室聆听了钟斌通俗易懂、简短精悍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解读。
湖北建始:“四大行动”促振兴
今年以来,湖北省建始县花坪镇抓实“大培训、大遍访、大整改、大提升”“四大行动”,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成果更稳固、振兴方略更持续。
湖南安仁: “三大硬招”赋能就业帮扶车间
近年来,湖南省安仁县创新实施“四个紧盯”保就业、“积分 评奖”促就业、“大兴产业”稳就业“三个硬招”,赋能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筑牢稳就业、促增收的防贫基石。目前,全县就业帮扶车间增至122家,5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 口稳定就业增收。
多方协同共治,探索“乡贤.坊”参与式民主协商服务机制
郫都区三道堰团结片区,辖20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21万余人,三无小区、散居院落共计94个,成都市郫都区益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前期走访,与镇(街道)、(村)社区多方接洽,线上线下招募、走访乡贤骨干,在三道堰镇花牌佳苑安置小区示范推行“乡贤.坊”议事会的服务模式,初步建立镇(街道)、村(社区)、小区(院落)三级民主协商的共商共治共建平台。
湖南邵东:创新“村企合作”模式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湖南省邵东市地处湘中腹地,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结合市内山地少、土地少,老板多、企业多等特点,该市按照充分发挥优势、形成可支配收入、稳定保险可持续的思路,因地制宜推出“村企合作”模式,采取“村级自筹、县乡代管、统一入股、固定分红、国资担保”的办法,即由村(社区)采用乡贤捐赠、处置闲置资源等方式筹集40万元,统一委托给乡镇管理,乡镇再委托给市农业农村局代管,由村企合作领导小组选取上市后备企业进行投资,企业按入股本金10%的固定比例每年支付村集体分红,整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市580个村共筹集股金1
陕西紫阳:高桥镇建强“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陕西省紫阳县高桥镇通过支部引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干群动员起来,让各类人才有效镶嵌在乡村振兴中来,最大限度凝聚乡村振兴各方面力量。
湖北通城:以财赋能乡村振兴 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变先拨后建为先建后补,大家参与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现在不是要我建,而是我要建,因为建了大家有好处。”昨日,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向阳社区的村支书冷校龙说,以前下水道堵了没人管,一到下雨就积满了水,现在大家帮着一起干,管道变通了,路面也没积水了,街道更整洁了。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慈善宣传走进农博会
为普及慈善相关知识,传播慈善理念,动员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参与到慈善活动当中来,2022年12月3日—12月5日由成都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大邑县民政局主办,福利彩票资金、大邑县慈善会支持,大邑县鹤鸣镇新民村村民委员会、大邑县和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全龄友爱,尚善新民”慈善示范村创建项目,链接成都市白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亮相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将“乡村女性美创计划”“助力新民樱桃增收”两项乡村公益助农产品带到会场,作为新型“农产品”亮相展示。
安徽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产业+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寒意袭人,在安徽省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草莓基地的大棚内却是一派春意盎然暖意融融景象,满眼浓绿的草莓秧和红彤彤的草莓交相辉映,煞是喜人。
安徽泗县: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安徽省泗县乘势发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衡阳角山镇:打造乡村振兴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走进位于角山镇三星村的蔬菜基地,一副忙碌的景象印入眼帘,正值秋收的季节,基地里十几名员工正忙得热火朝天。三星蔬菜基地正是角山镇建设的乡村振兴车间之一,主要从事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其中以种植瓜果、蔬菜类为主的连栋温室占地3万平方米,年产量达358万斤;以种植叶菜类蔬菜拱棚温室占地6万平方米,年产量达380万斤,总产值达6000万元。
河南南召乔端镇:户厕改造助力生态宜居村创建
今年以来,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狠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摸排整改工作,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努力建设文明美丽新农村,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陕西紫阳:双桥镇“三个一”机制强化包联帮扶
陕西省紫阳县双桥镇结合挂牌督办和“百日提升”“百日督办”行动要求,创新实施“三个一”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听民意、问题排查惠民生、矛盾化解暖民心”行动,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贯穿巩固衔接始终。
歙县:全力推进黄山贡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1月11日-13日,2022年黄山贡菊产业发展大会在歙县成功举办,打造全国茶菊产业龙头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扩大黄山贡菊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歙县是黄山贡菊的原产地、主产区,全县黄山贡菊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达1800吨,一产产值超7亿元,综合产值超20亿元。今年以来,歙县紧紧围绕省一产“两强一增”、市“六业千亿”行动目标,全力推进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田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报酬挂钩
近年来,田东县积极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报酬挂钩工作机制,有效破解长期以来因分配机制不健全,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21年,该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6.55万元,实现村均达到10万元以上;今年年初至目前,该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4.9万元,村均达到6.2万元以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南警察学院驻村工作队:消费帮扶显真情 爱心同行助振兴
内蒙古阿尔山:驻村常态到乡,以“纾困解难”织密乡村振兴
山东青岛:“乡趣中国•域见平度”项目引爆茶山游
模范村:“领头羊”带来“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