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推进“三区同建” 共建和美乡村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抢抓浙川东西部协作契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杨柏镇太平场村推进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改善为抓手,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发展。浙川两省省长在该村视察时,称其为“千万工程”经验在四川落地的示范和样板。
四川平昌:用好“地标” 做强“土特产” 助力乡村振兴
“有了平昌青芽茶品牌加持,村里的茶产业才发展得这么好!”6月20日,获悉上榜了2022年四川省“现代农业亿元村”,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邱家镇嘶峰村支部书记习江武感慨地说道。
新思路 新模式 新举措—— 三原大地焕新貌
夏日正盛,在陕西省三原县嵯峨镇洪水村的杏树产业园区内,金灿灿、红彤彤的杏子挂满枝头。微风徐来,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正在忙着采摘杏子的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云南省曲靖市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举行座谈会
7月28日,云南省曲靖市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举行座谈,双方就光伏发电、乡村振兴、储能电站及异质结电池片制造等项目进行交流。
湖南桂东:深挖“凉资源” 打造“热产业”
湖南省桂东县依托“绿”基因 “凉”资源“氧”天赋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丰富旅游业态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
青岛莱西:“五德”联盟涵养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山东青岛莱西市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建设,搭建一体化评价、教育、实践、激励体系,贯通道德、信用、消费、金融、志愿服务等数字平台,构建德治、德益、德助、德学、德信联盟体系,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提供有效抓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落实,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守信重德的城市文明。
湖南安化:黑茶之乡的公益文化盛宴
由安化县文联牵头创办的孔子学堂和田庄乡百竹园村联合主办的 “孝勤俭”感恩晚会在原村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夏令营营员、义工230余人倾情奉献,为百竹园村民献上一台精彩的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盛宴。
贵州晴隆:产业发展蓬勃向上 教育帮扶成果显著 乡村处处充满生机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腹地。脱贫攻坚期间共有贫困村5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61万人,曾经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国家政策和各级帮扶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晴隆县2020年年底脱贫摘帽。
贵州正安:特色产业蓬勃兴旺 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正安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位于遵义市东北部,是贵州襟联重庆的前沿,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近年来,正安县依托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将吉他产业作为首位经济来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安县从贫困县一举成为全球重要吉他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贵州台江:“组团式”帮扶成果显著 特色“村BA”成亮点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境内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这里民族风情浓郁,美誉繁多。台江境内9个苗族支系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6个,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一等“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东惠州:为黔西南打造“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添彩
自惠州市与黔西南州建立结对关系以来,黔西南当地特有的多彩瑰丽自然风光和布依族苗族的浓郁少数民族风情就吸引着惠州乃至大湾区市民,两地研究共同从支持丰富旅游业态、文化交融宣传、低效闲置资产盘活等方面着手
河南安阳:插花产业激活庭院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县白璧镇因地制宜发展插花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出了一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增收的致富路。
广西天等县福新镇:强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兴,国家强。今年以来,广西崇左市天等县福新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奋勇前进,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推动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贵州威宁:魅力板底荞香彝风四溢 东西协作助力猴场苹果机械种植 产品热销大湾区
作为贵州省威宁县的特色产业之一,荞麦将海拔于贵州来讲较高的威宁视作沃土,荞麦产业更是焕发勃勃生机,为当地百姓增收助了一臂之力。
贵州威宁:农旅结合百姓安居乐业 特色种植展现活力威宁
2023年6月27日,东西部协作百县行摄影采访团来到贵州,将开启为期半个月的拍摄走访活动。摄影团第一站走进毕节市威宁县进行采访拍摄。
湖北茅箭:念好“选育留用”四字经 培优育强“土专家”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坚持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多措并举选好、育好、留好、用好乡土人才,让“土专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第一梯队”,努力将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第一优势”。
四川通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把村民自治作为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推行“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推进移风易俗、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等,让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安徽歙县:衔接资金“精准滴灌” 产业发展“点绿成金”
近年来,安徽省歙县聚焦“两山”路径价值转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赋能,以“适度规模,合理布局,抱团聚力,精准支持”为思路,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建设了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看湖南】衡阳明翰村:户厕改造见成效,秀美屋场焕新颜
近年来,衡阳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改厕与秀美屋场建设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并在改厕工作过程中涌现东湖寺村、岘山村、木口村、明翰村等改厕先进典型。
平顶山市新华区场坊村 “招商选资”推进乡村振兴“快车道”建设
“在我们村辖区的中平瀚博公司上班四五年了,我月综合收入一直保证在五千元左右,还盖了新房子,购置了小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都得感谢我们村统一规划就业指导中心——五星工坊招工驿站,让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小康梦”。面对媒体,平顶山市新华区场坊村村民许永生很激动。
陕西紫阳:守护绿水青山 强化生态振兴
山西大宁县曲峨镇:靓丽乡村迎客来
湖南韶山:“湘妹子”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
湖南桂东:桥头乡发挥党建引领 唱响乡村振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