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携手甘肃:山海情深促发展 东西协作谱新篇
天津坚持以真金白银、真心实意支持甘肃乡村振兴,先后在甘肃实施打造11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当地越来越多的村庄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安徽歙县:龙井早茶“嫁”五春 开启产业振兴新征程
五春村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借助乡村振兴契机,继续发展早茶产业,以强村公司+农户做好茶叶深加工,统一标注“桐尚云海”村集体商标
中经海农: 挖掘海洋“粮库”潜力 推动渔业产品出港进城
中经海农继续深度参与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促进会实施的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工程和产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将油茶等9个特色产业纳入学生直播带货选品库和教学培训重点课程,通过持续开展专业的农产品直播赛事和种养殖技术培训
芦山县突出“四高”举措把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发展农旅融合经济是乡村独特价值变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芦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要求,着力把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紧扣重点建设环节,突出“四高”举措,推动建设有集成规划、有宜居环境、有完善设施、有乡旅业态的“四有”乡村,着力实现家园变花园、颜值转产值。
天津市北辰区代表团赴华池县、正宁县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
6月5日-7日,天津市北辰区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委、商务局、科技局、开发区以及13个相关镇街赴华池县、正宁县考察调研,就产业帮扶、示范村建设、消费帮扶、科技帮扶以及镇村、产业园区结对工作进行深入对接。
宁夏泾源县:携手“三聚焦”打造“集美”示范乡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抢抓国家东西部协作机遇,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等对口单位帮扶下,将六盘山镇交通不便的5个村搬迁,共建移民新村,取名“集美村”,意为“念协作之情、集各村之美”。近十年来,闽宁携手共建,汲取特区智慧,紧扣山区特色,统筹县财政及闽宁协作等各类资金向集美村共投入1170余万元,实施民生项目20余个,走出了一条“理念、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多方位导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多领域提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探索“55124”乡村治理新模式 走出村民自治新路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立足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存在人口构成复杂、遗留问题突出、基层治理难度较大等实际问题。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红寺堡区探索推行“55124”治理模式,实现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根本转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互联网+教育” 赋能乡村教育发展
2018年7月,教育部批复宁夏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以来,宁夏抢抓这一机遇,聚焦优质资源共享、薄弱学校设施升级、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围绕乡村学校和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以“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新路子。
宁夏泾源县:交融互鉴探索乡建乡创新模式
为响应中央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号召,闽宁两地积极借鉴台湾青年深度参与福建省厦门市乡创乡建经验,引导两岸青年携手投身闽宁协作,有效助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合肥工业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定点帮扶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亳州市利辛县、六安市金安区,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构建“党建帮扶引领带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规划、健康等全方位帮扶模式
天津北辰区向甘肃正宁县妇幼保健院捐赠医疗设备
4台总价值约790万元的大型医疗设备运抵正宁县妇幼保健院,150余万元的首期设备维保费用同期落实,北辰区在持续推进社会帮扶、提升受助县社会服务能力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湖南韶山:“党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今年以来,杨林乡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特色农业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农业发展模式,将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农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党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10年累计帮扶超百亿,深圳带汕尾入圈“双区”
高标准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汕中心医院,助力汕尾第一所本科院校华师大汕尾校区顺利开学,以强大金融、科技等资源做保障为汕尾注入发展的活力源泉……自2013年开始,围绕“汕尾所需、深圳所能”,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干部用心用情用功开展对口帮扶工作。10年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100亿元,促进社会产业投资近2000亿元。
湖北通城:国土绿化提升乡村“颜”“值”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县定位,全力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当前,荒坡沟岭之间
让“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以科研成果转化促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该校依托“林下药用植物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安徽黄山:绿色金融“贷”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奏响群众增收致富“最强音”
近年来,黄山市发挥绿色金融“贷”动作用,茶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22年末,茶叶产量4.5万吨,同比增长4.65%;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6.98%。
安徽金寨全军乡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将本地茶叶资源优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茶叶产业辐射带动作用,致力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生态高山茶叶示范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挂钩,最终达到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农户收益持续增加
河南内乡湍东镇:“五治融合” 加强乡村治理
近年来,湍东镇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积极探索“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新路径,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安徽临泉迎仙镇:产业兴旺奏响乡村振兴“交响乐”
湖北洪湖市沙口镇刘桥村: 聚焦“三个坚持”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如今的刘桥村风景变美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成果。
陕西紫阳:守护绿水青山 强化生态振兴
山西大宁县曲峨镇:靓丽乡村迎客来
湖南韶山:“湘妹子”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 “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
湖南桂东:桥头乡发挥党建引领 唱响乡村振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