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辉:坝上农牧区 美丽白彦堡
我叫李广辉,是河北省公安厅派驻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白彦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河北省公安厅继续帮扶白彦堡村,我带领的工作队从2021年5月起,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迈上帮扶白彦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
刘岩:新颜村换新颜
我叫刘岩,是黑龙江省水利厅派驻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新颜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我带领的工作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789”组合。从2021年6月怀揣使命踏进驻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新颜村的村民融合在了一起。
李彤辉:用心用情驻村 脚踏实地做事
我叫李彤辉,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皋镇石场村第一书记。2021年10月11日,我来到石场村开始驻村工作。一年多来,我团结村“两委”班子建强村级党组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石场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王贵权:我和我的红桥村
我叫王贵权,是安徽省文化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员工。2021年6月,作为安徽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我来到合肥市长丰县义井镇红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一年多的时间,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感受到了红桥村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也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与村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张学民:务实重干 真情付出 爱心促帮扶硕果累累
2022年5月,经单位委派,张学民从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到浚州东榆柳村担任帮扶工作队队长。从踏入浚州街道东榆柳村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干,就必须脚踏实地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不负组织,不负群众,不负初心。”
二级巡视员驻乡那些事儿
江巡视在和我多方交流后决定发起支部连线活动,让市、县级党组织对接鹤峰乡党委下属8个村(社区),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与大力帮助,提升我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一个选派第一书记的乡村振兴梦
安徽省纪委驻阜阳市临泉县迎仙镇南张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汤蔚介绍道。接着汤蔚谈到了他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今后几年的宏伟蓝图。
艾笑贻:带领振联村民再出发
海南省文昌市振联村是个美丽的侨乡,是整村脱贫之后国家首批命名表彰的森林乡村,村子是文昌与海口的接壤地,交通网络优越便捷。近一年来,驻村第一书记艾笑贻团结帮扶队员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振联村民再出发的现代产业经济变化明显,村组调研沿途一派欣欣向荣,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中民众干劲十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海英:接续“夫妻档”,做群众的“知心人”
驻村期间,马海英用双脚丈量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经常深入脱贫户家中,与群众沟通交流,宣传政策,掌握每一户基本情况。在一轮轮走访入户中,马海英成为了明水河村的“俺村人”,更成为了老百姓的“知心人”。
湖北建始:一身尘土两脚泥 浇灌村庄幸福花
国庆小长假上班第一天,湖北省建始县花坪镇周唐村,云雾飘荡,细雨纷飞,久旱雨水如甘露,驻村工作队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开展冬季备耕,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吴承坤:“包户制”解群众诉求
如今,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何家沟村已焕然一新,青山绿树映入眼帘,水泥村路盘于山间,书声琅琅跃自校园,菌菇产业行在途中……曾经,何家沟是“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村,全村700多口人靠种小麦、玉米、土豆、蚕豆等农作物生活,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
陈力:双平台“带货” 农产品卖火
2020年3月,刚刚驻村的陈力就憋着一股劲儿,要为群众干点实事,“前两任驻村第一书记干得很优秀,俺也得做出点成绩。”陈力说,在经过近两周的走访中,陈力发现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大多放在家里晾晒,销售是个难题,为打通销售“关卡”,电商平台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说了算,定了干。陈力瞄准了单位的“善融商务平台”,在与村“两委”商议后,他二话没说回单位进行了接洽。“平台是现成的,可是要求所有货品必须有资质。”这个信息让满腔热血的陈力扑了空,村里的农产品怎样能有个“身份”?
为人民幸福而来 为乡村振兴而战
在麻溪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携手村支“两委”,积极与困难作顽强斗争,竭力开发这片贫瘠土地,如今累累硕果盈枝头
黄定金:侗寨“情”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县)洋溪乡红岩村,是一个以侗族为主体,苗、壮、瑶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现在,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李刚:在乡村振兴路上扎实前行
我叫李刚,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干部。2021 年 5 月 19 日,公司选派我到安徽省利辛县马店孜镇孙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在马店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为孙刘村的乡村振兴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贺小林:通向幸福的脚印
2017年5月,我被派到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才丰乡洲湖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2017年12月,我开始兼任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我和村干部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帮助洲湖村理思路、谋发展、争项目,争取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倾力帮扶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下面,我分享几个脱贫户的故事。
王锋:拍摄乡村 让美景出圈
2020年4月,受云南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派,我开始了驻村工作。虽然我也在农村生活过,但驻村工作却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摸索的。两年里,我完成了从“脱贫攻坚队员”到“乡村振兴队员”的转变。两年里,汗水、感动、欢笑交织,像一帧帧画面,汇入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画卷中。
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书写“脱贫完成时” 到“振兴进行时”
湖北省工行驻檀木湾村工作队驻村后,把群众当亲人,把村里当家里,实行七天七夜工作制度,全年在村至少300天以上,历经七年磨砺
黄河:“大法官”知命之年选择驻村“圆梦”那山那水
黄河常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只有让老百姓腰包里鼓起来、房前屋后美起来、脸上笑起来,我那山那水的梦才能真‘圆’”!
魏海宁:双向流动的爱
赵大林村是我的第二个家,村里每家的户情我都装在心里。村里的大黄狗看见我不叫、小孩见面喊我“姑姑”、阿姨们吃炸油糕的时候也总会记着给我留一份。这是我驻村近3年来最幸福的记忆。
覃玉红:中国好人抖一抖 山货卖了九十九万九
李海云:返乡创业 真情回报家乡
肖思思:百名孩子的“妈妈”
曾伏生:捐资助学点亮文化振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