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小松镇的“组合拳”效应: “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该镇全面推进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开展“压实担子、征集点子、奖励票子、注重里子”的活动,让“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贵州省大方县麻岭村“1+333”环境卫生治理密码
得益于脱贫攻坚项目的实施,村内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得到很大提高,环境卫生观念得到很大的改变。
江苏亭湖区:全力构建秀美家园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亭湖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部署
云南永仁:抓实“四美”工程 打造秀美乡村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打造神形兼备、共建共享的社会和美善治乡村。
山西潞城区:西流南村人居环境“文”起来 乡村振兴“活”起来
把文化赋能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居环境”为切入口,定思路、寻问题、找对策,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三大层面抓紧抓实,使人居环境成为乡村文化的“展板”,定格于群众的日常起居
湖北红安:红绿相融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打造“红色家风”品牌,以红色清廉文化带动教育产业发展,探索出乡村振新路子。
江苏张家港市:西界港村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打造苏南最美桥头堡
西界港村始终把人居工作作为村委中心工作,确定了以党总支书记为清洁指挥长的“白+黑”模式,以推进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为重点,干群齐动手,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建平:张家营子镇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
近年来,建平县张家营子镇立足群众期盼,着眼长远发展,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民生、比发展就是比环境的意识,切实增强环境综合整治的主动性
重庆九龙坡区:创建“共享庭院经济” 探索“住商融合”模式
英雄湾村探索“住商融合”模式脱颖而出,将乡村振兴、乡村环境修复提升、农文商旅融合进行融合,全面激活了农村闲置的房屋、土地和人员等沉睡的资源,首创出“共享庭院经济”。
山东龙口:全面打造“精致黄山馆”乡村振兴新样板
黄山馆镇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引导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中,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享受。
四川苍溪:因地制宜治理生活污水,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经济实用”和“源头减量、综合治理、尾水利用”的原则,针对单户、联户、聚居点、场镇周边等不同类型,大力推行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微动力、人工湿地、纳管处理等多种模式
山东五莲: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抓住“机遇期”创新实干,盯住“攻坚期”聚力突破,创新实施全域美丽五莲建设,打造五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厚植生态底色,留住乡村本色,突出产业特色,彰显民生亮色
重庆巴南:小小“最美院落”蕴藏人居大价值
“最美院落”的评选,不仅把人居环境整治好了,还把左邻右舍的36户村民聚集起来了,帮助村民改变了旧习惯,化解了曾经的恩怨,促进了乡风和谐。
四川广元:以生态宜居助推乡村振兴
集中连片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居民文明素养提升“4+2”专项行动
湖北郧西:“五抓五到”开创农村改厕新局面
近年来,郧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基层性、民生性工程来抓,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扎实推进,着力补齐这块影响农村生活品质的短板。
(视频)《中国扶贫》“两会”现场采访四川、贵州和河南省扶贫办(局)主任(局长)
方中华代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份建议连着民心
小镇大爱——来自永宁县闽宁镇的讲述
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