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小见大”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时间:2024-05-17 12:03:5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柯颖慧

佳荣镇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东部,全镇辖有12个行政村,127个村民小组,共有5181户18462人,水、布依、苗、瑶、侗、壮、汉等七个民族在此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5%。

近年来,佳荣镇坚持通过强组织、搭平台、聚合力等多方措施,切实推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村级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小阵地”打造大课堂

“作为法治小院成员和群众身边的调解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互相信任的紧密关系开展调解、法治宣传……”2023年10月12日,荔波县茂兰人民法庭庭长陆丽娟在法治小院为大土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开展培训,讲授基础法律知识,提升法治小院成员法律意识。

“我们大土村2023年能够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大土村自有记录以来,75年间从未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大土村党支部书记龙银贵骄傲地说,“其他村子对我们的治理模式感到好奇,都想过来学习呢。”

依托大土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良好法治基础,佳荣镇投入资金10万元,试点建设集调解、教育、普法为一体的法治小院,囊括村史馆、调解室、法治长廊、苗王讲堂等,由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法律顾问、村级法律明白人等进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法治小院的建成为推广大土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治理模式提供了展示和共享的平台,有效推动全镇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进程。

同时,佳荣镇规划、印发《佳荣镇边界联建联创调处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党建联创、事务联商、隐患联处、普法联宣、治安联防“五联共治”治理模式,不定期邀请边界接壤村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干部等到法治小院开展基层治理交流,对边界之间矛盾纠纷调处案例进行复盘调解,有力凝聚双边联建联创共识,推动边界和谐共处。

2023年,佳荣镇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4期,覆盖500余人次,与从江县长牛村、加坡村等开展联建联创活动10余次。

“通过推行‘五联共治’治理模式,村与村之间的边界沟通桥梁得到有效‘加固’,我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学习对方先进的调处经验,事事有商量,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正在悄然形成。”农村法律明白人石鸿胜坚定地说。

第64页-46.PNG

佳荣镇网格员、联户长召开院坝会宣传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2022年11月,在大土村上演了一出“牛犊认亲记”。说到起因,是潘志龙、潘胜章两户村民因散养在山上诞下的小牛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时任网格员的龙银贵得知后赶到现场,见双方都缺少明确的证据,便提出将两家养的牛都放出来和小牛一起活动一段时间,看它们回家时,小牛跟着谁家的牛走,就判为谁家的牛,两户都同意这一做法,经过测试后小牛归属问题得到解决,双方都心服口服。经过此事,遇事找网格员,文明化解矛盾纠纷已成为群众共识。

为了方面群众,佳荣镇还将各村的网格管理进行了优化。拉毛村是由原拉毛村、拉亮村、拉埃村三个村合并而来,群众居住比较松散,在进行网格优化之前,网格包保跨度近20公里,一名网格员一天只能走访5户脱贫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拉毛村合村并组进行统一集成式管理,网格员一天可以遍访自己所包保的脱贫户,工作效率和工作动能都大幅提升。

“网格员办事就是快,我人老了,在家做饭总是磕磕碰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网格员反映情况,第二天网格员就领着镇残联的工作人员和相关施工人员到家里来测量,改造了灶台、扶手,效率真高。”威岩村脱贫户韦永周笑着说。

佳荣镇综治中心主任潘敏休说:“群众事无小事,全镇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建立了13个信息化综治中心,对网格员、联户长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全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惠民、便民的服务。”

依托网格化管理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由网格员牵头、联户长配合,在村组群众身边建立“流动服务台”,为群众提供农房建设、土地管理、纠纷调处、函件证明等服务。网格无法办理的事项由各村党支部收集,并沟通协调村常务干部分派办理,实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干部接单精准服务。制定《佳荣镇网格员、联户长工作激励方案(试行)》,定期评选先进模范,优先推荐联户长就业,与集镇商超合作提供购物优惠等举措,调动网格员、联户长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23年,网格员、联户长协助办理户厕改革、残疾人住房无障碍改造等服务事项200余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50件次,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100%。

“小积分”带动大提升

今年1月18日,佳荣镇拉易村“积分超市”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走进超市,可以看到货架上整齐摆放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脸盆、毛巾、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每类商品鲜明标注着相对应的积分值。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或排队等候兑换,或分享兑换物品,现场“年味儿”十足。

拉易村村委会副主任潘加灯说:“拉易村是全县率先创办‘积分超市’的村子,村民参加活动很积极,许多活动还没等村里宣传开,他们就自发组织开展起来了,大家正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文明乡风正蔚然兴起。”

拉易村立足本地实际,以“村规民约+积分”为抓手,将村内招商引资、村集体滚动发展资金、乡贤捐助等资金整合,开设“积分超市”,并围绕“遵守村规、环境卫生、爱村护村、生态保护、文明家庭”等方面制定正向激励细则,将精神文明系列示范创建、实践活动与“积分超市”有机结合,鼓励群众主动通过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带动就业、纠纷化解等方式获取积分。每季度对量化积分记录进行一次统计公示,每半年举行一次兑换活动,切实发挥“积分超市”引领、带动、教育作用,成为强化基层治理有力抓手。2023年,在拉易村建成“积分超市”试点1个,发放积分礼品170余份。2023年3月24日,拉易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作者单位: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治理    
乡村发展

“以小见大”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时间:2024-05-17 12:03:5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柯颖慧

佳荣镇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东部,全镇辖有12个行政村,127个村民小组,共有5181户18462人,水、布依、苗、瑶、侗、壮、汉等七个民族在此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5%。

近年来,佳荣镇坚持通过强组织、搭平台、聚合力等多方措施,切实推动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村级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小阵地”打造大课堂

“作为法治小院成员和群众身边的调解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互相信任的紧密关系开展调解、法治宣传……”2023年10月12日,荔波县茂兰人民法庭庭长陆丽娟在法治小院为大土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开展培训,讲授基础法律知识,提升法治小院成员法律意识。

“我们大土村2023年能够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大土村自有记录以来,75年间从未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大土村党支部书记龙银贵骄傲地说,“其他村子对我们的治理模式感到好奇,都想过来学习呢。”

依托大土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良好法治基础,佳荣镇投入资金10万元,试点建设集调解、教育、普法为一体的法治小院,囊括村史馆、调解室、法治长廊、苗王讲堂等,由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法律顾问、村级法律明白人等进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法治小院的建成为推广大土村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治理模式提供了展示和共享的平台,有效推动全镇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进程。

同时,佳荣镇规划、印发《佳荣镇边界联建联创调处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党建联创、事务联商、隐患联处、普法联宣、治安联防“五联共治”治理模式,不定期邀请边界接壤村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干部等到法治小院开展基层治理交流,对边界之间矛盾纠纷调处案例进行复盘调解,有力凝聚双边联建联创共识,推动边界和谐共处。

2023年,佳荣镇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4期,覆盖500余人次,与从江县长牛村、加坡村等开展联建联创活动10余次。

“通过推行‘五联共治’治理模式,村与村之间的边界沟通桥梁得到有效‘加固’,我们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学习对方先进的调处经验,事事有商量,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正在悄然形成。”农村法律明白人石鸿胜坚定地说。

第64页-46.PNG

佳荣镇网格员、联户长召开院坝会宣传政策,为群众答疑解惑。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2022年11月,在大土村上演了一出“牛犊认亲记”。说到起因,是潘志龙、潘胜章两户村民因散养在山上诞下的小牛归属问题争论不休,时任网格员的龙银贵得知后赶到现场,见双方都缺少明确的证据,便提出将两家养的牛都放出来和小牛一起活动一段时间,看它们回家时,小牛跟着谁家的牛走,就判为谁家的牛,两户都同意这一做法,经过测试后小牛归属问题得到解决,双方都心服口服。经过此事,遇事找网格员,文明化解矛盾纠纷已成为群众共识。

为了方面群众,佳荣镇还将各村的网格管理进行了优化。拉毛村是由原拉毛村、拉亮村、拉埃村三个村合并而来,群众居住比较松散,在进行网格优化之前,网格包保跨度近20公里,一名网格员一天只能走访5户脱贫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拉毛村合村并组进行统一集成式管理,网格员一天可以遍访自己所包保的脱贫户,工作效率和工作动能都大幅提升。

“网格员办事就是快,我人老了,在家做饭总是磕磕碰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网格员反映情况,第二天网格员就领着镇残联的工作人员和相关施工人员到家里来测量,改造了灶台、扶手,效率真高。”威岩村脱贫户韦永周笑着说。

佳荣镇综治中心主任潘敏休说:“群众事无小事,全镇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建立了13个信息化综治中心,对网格员、联户长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全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惠民、便民的服务。”

依托网格化管理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由网格员牵头、联户长配合,在村组群众身边建立“流动服务台”,为群众提供农房建设、土地管理、纠纷调处、函件证明等服务。网格无法办理的事项由各村党支部收集,并沟通协调村常务干部分派办理,实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干部接单精准服务。制定《佳荣镇网格员、联户长工作激励方案(试行)》,定期评选先进模范,优先推荐联户长就业,与集镇商超合作提供购物优惠等举措,调动网格员、联户长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形成良好示范效应。2023年,网格员、联户长协助办理户厕改革、残疾人住房无障碍改造等服务事项200余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50件次,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100%。

“小积分”带动大提升

今年1月18日,佳荣镇拉易村“积分超市”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走进超市,可以看到货架上整齐摆放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脸盆、毛巾、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每类商品鲜明标注着相对应的积分值。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或排队等候兑换,或分享兑换物品,现场“年味儿”十足。

拉易村村委会副主任潘加灯说:“拉易村是全县率先创办‘积分超市’的村子,村民参加活动很积极,许多活动还没等村里宣传开,他们就自发组织开展起来了,大家正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文明乡风正蔚然兴起。”

拉易村立足本地实际,以“村规民约+积分”为抓手,将村内招商引资、村集体滚动发展资金、乡贤捐助等资金整合,开设“积分超市”,并围绕“遵守村规、环境卫生、爱村护村、生态保护、文明家庭”等方面制定正向激励细则,将精神文明系列示范创建、实践活动与“积分超市”有机结合,鼓励群众主动通过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带动就业、纠纷化解等方式获取积分。每季度对量化积分记录进行一次统计公示,每半年举行一次兑换活动,切实发挥“积分超市”引领、带动、教育作用,成为强化基层治理有力抓手。2023年,在拉易村建成“积分超市”试点1个,发放积分礼品170余份。2023年3月24日,拉易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作者单位: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