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的通知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和必胜信心,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养支持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扎根乡村、服务群众、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湖南辰溪:“六自”模式谱新篇 和美乡村入画来
柿溪乡麻溪自然村积极探索“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的“六自”模式,走出了一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以“轮战”姿态接过驻村“接力棒”
当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两年”期已到,纷纷到了“轮换”阶段。根据要求,个人有意愿回原单位的,原则上都要进行“轮换”。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中,要在人选上从严把关,健全衔接机制,从严考核评价,真正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派下去,接过驻村“接力棒”,以“轮战”姿态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川金川:创新“数字乡村.防返贫监测与帮扶”APP数字平台
探索建立“数字乡村.防返贫监测与帮扶”APP数字平台,织密织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预警和帮扶网络。
“双轮”驱动品牌建设 让“湘品”更具生机活力
湖南应实施打造公用品牌为“金字塔身”、企业品牌为“金字塔尖”的双轮驱动战略,加强企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加大科技创新,围绕高质量目标,突出产品核心竞争力,挖掘核心产地文化遗产及内涵,实现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实现湖南从农产品生产大省到农业品牌强省的转变。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 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
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重要工程;是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乡土文化活力的具体行动。
筑牢红色引擎 发展乡村旅游 ——禄丰市彩云镇竹溪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探索与实践
竹溪村位于禄丰市彩云镇东部,距镇行政中心所在地7公里,东与恐龙山镇接壤,南邻彩云村委会,距禄丰市城区60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主要居住有彝、汉、回、苗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2020年末,共有254户1070人。全村国土面积30.71平方公里,有耕地1793亩,人均耕地1.68亩;林地30793亩;平均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约637.7毫米。星宿江(彩云段)流经全村7个小组,星宿江(竹溪段)水清、岸绿、景美,竹溪两岸十里竹林犹如蜿蜒的竹海玉带,沿线碧水青峰、翠竹倒影、牧童悠
党恒: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十大策略思路
近日,著名品牌专家党恒接受了本媒体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于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的见解。橙色品牌(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党恒先生是我国著名品牌策划师,对国际国内营销策划的趋势、特点、核心价值及应用策略都具有独到的见解,擅长战略规划、顶层规划、品牌包装、品牌营销、品牌证券化等领域,助力合作伙伴实现从战略到战术、从营销到传播、从创意到流行、从管理到文化、从设计到公关的“全程型”飞跃,现阶段专注于乡村振兴品牌建设领域。
夯实三农事业基本盘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育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乡村人才,即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各类乡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发展、科技领域的人才。吸引人才,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在人才的“引、育、留”上下功夫,利于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有助于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推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人才、科技、智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优势,探索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创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意义十分重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原动力,以乡村教育、环境、文化、养老、物流等领域为中心,聚集和整合优势资源,衔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山西隰县:五措并举抓产业 五方发力促增收
隰县将坚持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决做到责任不松懈,政策不断档,力度不减弱,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全面提速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宁夏原州区:“飞毛腿”模式探出就业帮扶新路径
福州市马尾区、固原市原州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深化全领域帮扶,福建飞毛腿集团在原州区创办了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
“苍山如海:东西部扶贫协作”丛书之一《从青岛到安顺》感悟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望闻问切”理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运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与成效,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本文旨在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探讨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理念的实践运用,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陕西紫阳:建立“三单五链”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
陕西省紫阳县为确保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重点指标、重点工作高效落实,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形成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建立清单化管理、链条化推进、制度化保障的“三单五链”闭环式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和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的落实成效。
甘肃安定区:扎实推进衔接补助资金提质增效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持续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早、实、严、优”工作机制,精准安排使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
河南浚县:构建人才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浚县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创新实施了“万名人才促振兴”工程,积极落实9项具体行动,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湘西州农民和脱贫户收入及如何持续增收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思考
陕西岚皋县:全面推行“医疗互助”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