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产业大道联通乡村振兴路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湘赣边严塘镇和吕村、桃坑乡上坪村、双元村,以及与井冈山市东上乡、龙市镇等地区2万余老百姓生产生活、交通出行条件,还将惠及区域内浙南竹木、万樟集团
区域协作“帮县带村”带出一片“新天地”
自2021年以来,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风景区)结对帮扶建始县。3年来,两地立足实际,深挖协作潜力、拓展协作领域,搭连心桥、做民生事、铺致富路,区域协作成效十分明显。
河北张北: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升级”
河北省张北县常住人口31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5.5万人,占总人口的17.7%,老龄化程度较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张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养老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关切问题,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安徽怀宁县: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变生态优势为发展胜势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护绿”为关键,构建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作、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中国银行800万防贫保项目助力咸阳巩固脱贫成果“守底线”
中国银行发挥自身金融行业优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800余万元,面向“北四县”60余万农村户籍人口实施防返贫保险项目,助力脱贫地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乡村振兴加油筑基。
校地合作 吉林乾安建“农创园”
为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吉林乾安县与吉林农业大学结对,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文化赋能、技能实训、善治提升五项任务,按照吉林省乡村振兴局要求,坚持农创、科创、商创、文创“四创”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乡村善治“三升级”,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创“吉乡农创园”。
陕西佛坪:乡村有颜值有产值
今年以来,陕西佛坪县紧扣打造“汉中融入大西安桥头堡”战略定位,按照“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村域功能定位,明确村庄发展目标,绘就全县乡村建设宏伟蓝图,通过“五个坚持”战略举措的实施,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确保和美乡村建设高位推进。 坚持整体谋划
云南永平:创新实施“金融+”—— “贷”动小生意通往大市场
近年来,云南省永平县农商银行坚持“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人民的银行”责任定位,紧盯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信贷需求,创新实施三大“金融+”工程,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成就了许许多多“李正”。2021年至2023年10月末,累计发放“三农”贷款60.72亿元。
广东佛冈:集中培训“充电” 推进兴村富民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清远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扎实推进佛岗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解码江西横峰县乡村“大治理”密码
近年以来,江西横峰县坚持以县域统筹推进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不动摇,下大力气激活乡村治理活力;坚持树牢“大治理”理念,积极培育良好乡风村风民风,一大批行之有效的小举措在各地“开花结果”,达到撬动乡村“大治理”,促进效能“大提升”的目的。
书写绿色答卷 情暖荆楚山乡
10月,稻田万里金黄,空气中盈满丰收与喜悦的气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点帮扶村——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广场上,3个造型特殊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随着轻风缓缓转动,引起一群游客好奇围观。
360间南网知行书屋全面建成
11月29日,南方电网公司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南网知行书屋项目阶段性成果,并发布南网知行教育帮扶五项提升行动。目前,360间南网知行书屋已全面建成,配置优质图书近125万册,惠及5个省区的57个县(市),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近36万人。
江西横峰:小举措“撬动”大治理促进效能“大提升”
近年来,江西省横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县域统筹推进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不动摇,下大力气激活乡村治理活力
书写绿色答卷 情暖荆楚山乡 ——国网湖北电力探索央企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网湖北电力于2021年编制《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助力湖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湖北通城:山增颜值民增富
近年来,湖北省通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县定位,全力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加快建设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67%,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沧州:以“法治之力”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近年来,沧州市委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四川南江:农家“小庭院” 致富“大产业”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指示精神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凝心聚力狠抓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四川通江:镇村联动 合股联营 抱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探索推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牵头成立镇办集体经济平台企业,吸纳镇域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通过“资产入股、合作分红、抱团发展、多方共赢”等路径,联合打造村集体经济增收利益共同体,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陕西吴堡:壮大集体经济的吴堡探索
陕西吴堡县辛家沟镇贾家山村距青银高速公路入口处3公里,过去,由于受地理环境等条件制约,该村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运输等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
陕西洋县:筑巢引凤兴产业
近年来,陕西洋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区位优势,以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有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路径,打造有机产业人才发展新高地,实现人才工作与有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安徽临泉:迎仙镇秸秆变肉势头旺 产业兴旺助振兴
湖北茅箭:“三个转化” 助推中小学卫生室校医配备全覆盖
湖南道县:“小板凳”汇聚瑶乡乡村治理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