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利川齐心村:盘活土地兴产业 多元发展促增收

时间:2024-05-30 11:35:2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杨秀明 张小溪

微信截图_20240530114309.png

初夏的五月,万物并秀,生机盎然。迎着清风沿着利奉公路来到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齐心村的烟叶示范基地。放眼望去,烟田集中连片、一望无垠,覆膜的烟垄泛着银光,错落有致地延伸至远方。人们在烟田里来回穿梭,打窝、消毒、放苗、上土……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齐心村聚力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集中流转土地形成连片产业种植规模,激活土地升值潜力,着力打造以烟叶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走强村富民之路。”近日,齐心村党支部书记罗金河指着连片的烟叶示范基地说道。

据介绍,近年来齐心村结合地域优势,将土地集中流转经营,盘活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现有土地,以土地资源变产业资本,大力发展烤烟、果木、药材等种植产业,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进程。同时,坚持增量与增效并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粮烟协同,推行“烟菜套种”和“粮烟轮作”模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产业兴旺发展。

“从去年成功探索‘烟菜套种’,烟农每亩土地净增收入1000元,改变了以前上半年种烟、下半年‘冬闲’状况,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村支委员杜庆深有感触地说道。

齐心村位于柏杨坝镇西南方向,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人口3000余人。这里平均海拔1100米,境内森林繁茂、树木葱郁、植被优良、耕地充足,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的支柱产业。

2016年以来,为了改善烟区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恩施州烟草部门大力实施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土地治理等项目,斥资援建高渡河水库,并铺设管网进田入户。2022年,武汉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又给予帮扶修筑产业路,在田间地头实现了道路、水路“路路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然而,因客观诸多因素,在“打工潮”的诱惑下,村民们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而外出务工,农村老年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导致大量土地面临荒芜和无人耕种的困境,产业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如何“破局”预防陷入困境,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呢?这是摆在村“两委”面前必须思考和直面的首要课题。

都是村里人,共商村里事。2022年,村“两委”广纳群众意见,在农家庭园、屋舍院坝,一场场民情交谈会、议事商谈会在村民门家口热烈讨论,围绕措施各抒己见。

“我们家劳力少,土地耕种困难,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但要形成管理机制,避免在租金等方面发生纠纷。”

“我计划扩大烟叶种植规模,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但土地少且分散,需要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这样才能减少劳动成本,便于机械化操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谈诉求。最终讨论由村民委员会下设公司,按照市场价集中租赁村民土地,签订租赁合同,明确期限及租金支付方式。然后村公司再以每亩收取50元承包费用,按村民出租价流转给烤烟种植大户,形成连片规模种植。既避免了土地闲置荒废、低效利用,又让农民收入不减少,实现农民、种植户、村集体经济三方赢利。

“以这种形式流转土地,将分散地变成集中地,有利于机耕、排涝、灌溉、运输等,实现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打消了村民顾虑,消除了以前因租金、边界发生的矛盾纠纷。”罗金河说道,村民将土地流转后,可在烟草专业合作社和种烟大户家里做工,在家门口赚钱,除租金外还增加收入。

“我今年在村公司转租土地80亩种植烤烟,都是连片种植,无论是翻耕或是起垄都是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而且还便于管理。”种烟大户张永江说道。

微信截图_20240530113913.png

土地活则产业兴。如今,齐心村通过集中租赁土地600亩,稳定了1300亩烟叶种植面积,预计烟农户均收入约达15万元;种植果园40亩,收入10万余元,还有药材等种植产业后劲十足。成功探索“烟菜套种”和“粮烟轮作”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升,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攀升。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发展产业,今年又吸引了大批返乡人员回家创业,他们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下步,我们将继续多措并举盘活土地源资,探索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走出一条适合齐心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罗金河充满着信心。(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产业发展    
乡村发展

湖北利川齐心村:盘活土地兴产业 多元发展促增收

时间:2024-05-30 11:35:2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杨秀明 张小溪

微信截图_20240530114309.png

初夏的五月,万物并秀,生机盎然。迎着清风沿着利奉公路来到湖北省利川市柏杨镇齐心村的烟叶示范基地。放眼望去,烟田集中连片、一望无垠,覆膜的烟垄泛着银光,错落有致地延伸至远方。人们在烟田里来回穿梭,打窝、消毒、放苗、上土……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齐心村聚力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集中流转土地形成连片产业种植规模,激活土地升值潜力,着力打造以烟叶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走强村富民之路。”近日,齐心村党支部书记罗金河指着连片的烟叶示范基地说道。

据介绍,近年来齐心村结合地域优势,将土地集中流转经营,盘活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现有土地,以土地资源变产业资本,大力发展烤烟、果木、药材等种植产业,推进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进程。同时,坚持增量与增效并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粮烟协同,推行“烟菜套种”和“粮烟轮作”模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产业兴旺发展。

“从去年成功探索‘烟菜套种’,烟农每亩土地净增收入1000元,改变了以前上半年种烟、下半年‘冬闲’状况,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村支委员杜庆深有感触地说道。

齐心村位于柏杨坝镇西南方向,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人口3000余人。这里平均海拔1100米,境内森林繁茂、树木葱郁、植被优良、耕地充足,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的支柱产业。

2016年以来,为了改善烟区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恩施州烟草部门大力实施烟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土地治理等项目,斥资援建高渡河水库,并铺设管网进田入户。2022年,武汉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又给予帮扶修筑产业路,在田间地头实现了道路、水路“路路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然而,因客观诸多因素,在“打工潮”的诱惑下,村民们放弃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而外出务工,农村老年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导致大量土地面临荒芜和无人耕种的困境,产业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如何“破局”预防陷入困境,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呢?这是摆在村“两委”面前必须思考和直面的首要课题。

都是村里人,共商村里事。2022年,村“两委”广纳群众意见,在农家庭园、屋舍院坝,一场场民情交谈会、议事商谈会在村民门家口热烈讨论,围绕措施各抒己见。

“我们家劳力少,土地耕种困难,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但要形成管理机制,避免在租金等方面发生纠纷。”

“我计划扩大烟叶种植规模,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但土地少且分散,需要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这样才能减少劳动成本,便于机械化操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谈诉求。最终讨论由村民委员会下设公司,按照市场价集中租赁村民土地,签订租赁合同,明确期限及租金支付方式。然后村公司再以每亩收取50元承包费用,按村民出租价流转给烤烟种植大户,形成连片规模种植。既避免了土地闲置荒废、低效利用,又让农民收入不减少,实现农民、种植户、村集体经济三方赢利。

“以这种形式流转土地,将分散地变成集中地,有利于机耕、排涝、灌溉、运输等,实现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打消了村民顾虑,消除了以前因租金、边界发生的矛盾纠纷。”罗金河说道,村民将土地流转后,可在烟草专业合作社和种烟大户家里做工,在家门口赚钱,除租金外还增加收入。

“我今年在村公司转租土地80亩种植烤烟,都是连片种植,无论是翻耕或是起垄都是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而且还便于管理。”种烟大户张永江说道。

微信截图_20240530113913.png

土地活则产业兴。如今,齐心村通过集中租赁土地600亩,稳定了1300亩烟叶种植面积,预计烟农户均收入约达15万元;种植果园40亩,收入10万余元,还有药材等种植产业后劲十足。成功探索“烟菜套种”和“粮烟轮作”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升,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攀升。

“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发展产业,今年又吸引了大批返乡人员回家创业,他们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下步,我们将继续多措并举盘活土地源资,探索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走出一条适合齐心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罗金河充满着信心。(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