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找准“兴边”路径,积聚“图强”之势——吉林省图们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

时间:2024-05-24 09:31:49来源:人民网作者:

微信截图_20240524093241.png

作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图们市紧紧抓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这一重大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立足“一江一边一城”的规划发展思路,锚定“一带引领、四区示范、多点辐射”发展方向,全力探索符合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体现图们地域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案例背景

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3年,图们市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后,以月晴镇、石岘镇、凉水镇3个边境乡镇为重点,共实施产业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撬动社会资金2390万元,辐射13个边境村,直接带动近1500名边民增收致富。

二、做法成效

前瞻布局铺就振兴“幸福路”。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图们江边区乡村振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超前谋篇布局,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构建“一带引领、四区示范、多点辐射”的空间布局,即以中朝边境为产业带,重点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红色基因传承区、和美乡村示范区、朝鲜族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区等4个示范片区,形成片区集聚发展、村民集体受益、业态深度融合的示范引领效应。紧紧围绕图们边区乡村振兴项目,全力探索符合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体现图们地域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切实把实现产业兴、边民富、乡村美、边疆稳的目标要求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下好基础设施建设“先手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自示范区获批以来,图们市坚持把专项资金用在百姓迫切期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累计完成路面改造107582平方米、地面硬化9291平方米、新建堤防1200米、新建农桥1座、机电井1座、检查井14座、输配水管线2800米,边区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加强。

打响红色文旅品牌擦亮老区底色。投入700万元中央彩票专项资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力推动全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定期开展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力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将图们全域的革命英雄人物、历史文物、遗迹遗址串点连线成面,研发多条精品红色研学线路,打造出一条以“图们江畔党旗红、红色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的边境红色旅游路线,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越来越强劲。

微信截图_20240524093228.png

全力提升全域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以实施惠民基础设施项目为契机,向水南村、东甸村等农业产业基础好、项目关联密切的村屯重点倾斜,确保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的同时,提升镇村的后续产业发展承载能力,确保实现资金最大化利用、效能最大化叠加。示范区项目涵盖的黄牛养殖、玉米加工、大樱桃种植采摘、大米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预计实现年收入855万元、年分红112.85万元。

“三治”融合激发振兴内生动力。全面加强示范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革命老区“德治”“善治”“自治”水平,把村规民约与“爱心超市”有机融合,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以“小奖品”汇聚“大动力”,打造引领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高地。

“链式”发展凸显鲜明特色优势。示范区建设以来,图们市将3个边境乡镇27个边境村的农业产业、红色文化、民俗旅游等基础产业串点成线,互融互通,探索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兴旺、组团发展”的边境振兴示范模式。经测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全部发挥效应后,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增加旅游接待人数10万人次。

三、经验启示

以独特区域性资源禀赋,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图们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突出地域特色产业,在巩固发展黄牛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特色农产品种植等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上,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有机结合,在示范区内融入“民俗”“边境”“休闲”“特色产业”及“红色旅游”等元素,找准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找准“兴边”路径,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来,图们市重点实施了石岘镇向阳村樱桃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石岘镇水南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石岘镇向阳村、水南村道路及饮水改造项目、凉水镇东甸村堤防建设项目、月晴镇农业融合发展项目、月晴镇百年部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月晴镇曲水村农桥及堤防项目、月晴镇道路改造工程。相关项目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产品加工,农旅开发实现示范区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深挖红色资源,擦亮革命老区品牌底色。图们市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老区资源禀赋、政策保障、精神力量等特有优势,全力推进红色资源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基础上,扩大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影响力,让革命老区的底色越擦越亮,红色文旅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典型案例    
部委省市

找准“兴边”路径,积聚“图强”之势——吉林省图们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

时间:2024-05-24 09:31:49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微信截图_20240524093241.png

作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图们市紧紧抓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这一重大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立足“一江一边一城”的规划发展思路,锚定“一带引领、四区示范、多点辐射”发展方向,全力探索符合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体现图们地域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案例背景

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3年,图们市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后,以月晴镇、石岘镇、凉水镇3个边境乡镇为重点,共实施产业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撬动社会资金2390万元,辐射13个边境村,直接带动近1500名边民增收致富。

二、做法成效

前瞻布局铺就振兴“幸福路”。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图们江边区乡村振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超前谋篇布局,统筹协调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构建“一带引领、四区示范、多点辐射”的空间布局,即以中朝边境为产业带,重点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红色基因传承区、和美乡村示范区、朝鲜族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区等4个示范片区,形成片区集聚发展、村民集体受益、业态深度融合的示范引领效应。紧紧围绕图们边区乡村振兴项目,全力探索符合边境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体现图们地域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切实把实现产业兴、边民富、乡村美、边疆稳的目标要求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下好基础设施建设“先手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自示范区获批以来,图们市坚持把专项资金用在百姓迫切期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累计完成路面改造107582平方米、地面硬化9291平方米、新建堤防1200米、新建农桥1座、机电井1座、检查井14座、输配水管线2800米,边区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加强。

打响红色文旅品牌擦亮老区底色。投入700万元中央彩票专项资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力推动全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定期开展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主题教育,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力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将图们全域的革命英雄人物、历史文物、遗迹遗址串点连线成面,研发多条精品红色研学线路,打造出一条以“图们江畔党旗红、红色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的边境红色旅游路线,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越来越强劲。

微信截图_20240524093228.png

全力提升全域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以实施惠民基础设施项目为契机,向水南村、东甸村等农业产业基础好、项目关联密切的村屯重点倾斜,确保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的同时,提升镇村的后续产业发展承载能力,确保实现资金最大化利用、效能最大化叠加。示范区项目涵盖的黄牛养殖、玉米加工、大樱桃种植采摘、大米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预计实现年收入855万元、年分红112.85万元。

“三治”融合激发振兴内生动力。全面加强示范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革命老区“德治”“善治”“自治”水平,把村规民约与“爱心超市”有机融合,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以“小奖品”汇聚“大动力”,打造引领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高地。

“链式”发展凸显鲜明特色优势。示范区建设以来,图们市将3个边境乡镇27个边境村的农业产业、红色文化、民俗旅游等基础产业串点成线,互融互通,探索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兴旺、组团发展”的边境振兴示范模式。经测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全部发挥效应后,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增加旅游接待人数10万人次。

三、经验启示

以独特区域性资源禀赋,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图们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突出地域特色产业,在巩固发展黄牛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特色农产品种植等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上,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有机结合,在示范区内融入“民俗”“边境”“休闲”“特色产业”及“红色旅游”等元素,找准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找准“兴边”路径,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来,图们市重点实施了石岘镇向阳村樱桃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石岘镇水南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石岘镇向阳村、水南村道路及饮水改造项目、凉水镇东甸村堤防建设项目、月晴镇农业融合发展项目、月晴镇百年部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月晴镇曲水村农桥及堤防项目、月晴镇道路改造工程。相关项目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产品加工,农旅开发实现示范区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深挖红色资源,擦亮革命老区品牌底色。图们市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老区资源禀赋、政策保障、精神力量等特有优势,全力推进红色资源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基础上,扩大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影响力,让革命老区的底色越擦越亮,红色文旅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