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巨大变化是中国脱贫致富的缩影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了延安脱贫攻坚的巨大变化。绿意盎然的延安大地升腾起新的希望。
“我们上地铁了!” 中国联通定点帮扶县“乘上”北京地铁
近日来,中国联通定点帮扶的河北沽源县、河北康保县、黑龙江饶河县、贵州册亨县的形象宣传片,一起“乘上”了北京地铁多条重点线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千万工程”塑造美丽乡村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表示,下一步,浙江将有力有效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奋力跑出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的加速度,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与深远意义
“千万工程”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
手工挂面村做大“土特产”
近年来,为破解引领乏力困境,大同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持续推进能人回村兼任职工程,吸纳在陕西省高速集团打拼多年的在外成功人士高翔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将村“两委”建成有组织力、有号召力、有发展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山东的乡村振兴梦
山东用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曾为全国贡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山东经验,因此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谈履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山乡大地涌热潮——2023年开年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回首2022,克服多重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展望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信号更加鲜明,举措更加精准。
从农家“方寸地”到致富“聚宝盆”——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观察
充分利用家家户户的院落空间,通过订单生产、服务协作、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由产销脱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紧密衔接。
拿奖牌 评职称 苹果树下“新农人”
一旦遇险可AI告警!韶关新丰“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项目可以通过系统的自动告警,早发现早处理各类问题,为社会治理、三农管理、村民自治等领域提供助力,全面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科学化,通过数字赋能,大幅度提升时间效率,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走进四川凉山州:看乡村振兴的多元化“色彩”
凉山州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凉山州正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绿水青山”中开辟出一座座“金山银山”。
陕西咸阳:以“1468”机制推进巩固衔接工作
陕西省咸阳市按照“1468”工作思路,坚持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一条主线,常态化落实“月调度、季观摩、半年点评、随机督导”四项机制,用好县级工作动态、帮扶案例评选、示范典型引领等六个抓手
政策多管齐下撬动农村大市场 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迈向现代化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环境的改善,会激发出更大的消费潜力。
千年土家茶 隆誉享湖湘——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永顺县把莓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永顺莓茶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佳沃集团联合发布ESG报告:让一方水土既能育产业也能富百姓
4月10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联合佳沃集团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公司(ESG)治理报告》(以下简称“ESG报告”),旨在披露佳沃集团积极应对可持续发展机遇和挑战,将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公司管理和运营,为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所作的努力。
江西全南:谋项目激活力兴产业 全南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抓手,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竞争实施、利益联结、考核激励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有效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三赢”局面。
马不卸鞍再进发 ——看湖北省恩施州如何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统计,2021年恩施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255元,比2020年增长33.9%;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697元,比2021年增长11.8%。
“村村播 家家富”公益慈善活动在京启动
3月18日上午,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牵手计划产业支持项目“村村播 家家富”公益助农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些热心农村工作的老领导参与并见证了启动仪式。
“村村播,家家富”助农公益直播行动在泗洪启动 陈光标捐资300万元
陈光标认为,振兴乡村要对症下药,以新思路、新模式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让农户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积分+N”推动乡村治理创新
安徽太湖:党建引领夕阳红 居家养老绘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