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田东县全面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时间:2022-04-08 09:37:4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周章师 农思秋

广西百色市田东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指挥了著名的“恩隆暴动”,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红色政权——右江苏维埃政府。田东这块火热的红土地,嵌印过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斗的足迹,浸染过许多革命先烈的汗水和鲜血,还留存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史料。可以说,广西的革命史离不开百色,百色的革命史离不开田东。

近年来,田东县按照“全面修缮保护、加强活化利用、发挥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的思路,立足丰富、全面、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特别是今年以来,田东县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涵盖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全局意识、组织纪律、反腐倡廉、求实作风、民族团结、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到学史增信,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在开启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再创佳绩。

深入挖掘修缮,让红色文化“亮”起来

一处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座精神丰碑,一段段英雄事迹就是一本本红色教材。田东县红色革命遗址众多。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阐释,深挖红色“富矿”,讲好红色故事,为平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等提供强有力支持。

普查摸清“红色家底”。田东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邓小平从1929年10月20日踏上田东第一脚到1930年10月6日率部离开北上,五次进出田东开展革命活动,足迹遍布右江大地。县境内的右江两岸,就有许多红色革命的遗迹和遗址。经普查,目前全县共有革命旧址遗址总数48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1个,重要党史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7个,革命领导人故居8个,烈士墓10座、纪念设施1个、革命活动旧址11个。

做好保护修缮规划。围绕“芒乡红城,幸福田东”的战略定位,全面加强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了革命博物馆改扩建,革命烈士陵园改造,以及一批红色纪念设施建设、重要革命遗址抢修等。平马镇全力建设百谷红军村北大门、提升改造进村大道、提升屯内参观线路、修缮提升百谷红军村陈列室、打造红军村党建示范点、改造红军文化舞台、修缮提升红军学校、复建朱鹤云故居、修整提升百谷红军烈士纪念碑周边环境等9个项目,着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红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县委、政府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民间风俗文化的规范和引导,以群众自发和政府倡导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抓好乡村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和零星烈士墓的修缮和祭扫。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深挖红色资源,打造党史教育现场点。该县充分挖掘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革命烈士陵园、那恒革命史馆、百谷红军村陈列室、思林镇真良村那叭红医站旧址、邓小平在田东真良旧居、印茶镇巴麻村黄绍谦故居等本地丰富鲜活党史资源,以红色文化基地建设为载体,开设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到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并进行现场教学活动。几年来,先后接待县内外各类培训班1000多个班次60000多人到田东红色景点开展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体验教育,昔日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成为了接受灵魂洗礼、升华精神境界的生动课堂。

打造文艺精品讲好党史故事。充分利用全县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全县2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载体,通过文艺宣讲,积极开展党史学习、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传承好田东的‘红色记忆’。组织电影放映队伍深入乡镇、村屯、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巡回“送电影下乡”活动,专题播放建党100周年和红色爱国主题系列电影,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民众。从“五老”人员、党校教师、党史专家、人大代表、先进模范等相关领域,精挑细选10名政治素养高、政策理论功底扎实的干部,组建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还专门安排通晓壮话、瑶话等民族语言的干部、红军后代志愿者参与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并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文艺演出、抢答互动融入其中,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党的故事,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今年6月初,该县宣讲团成员到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单位开展专题宣讲41场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经过几年挖掘整理,目前,田东县编辑出版《田东人民革命史》《田东儿女英烈传》《邓小平在田东》《邓小平在田东的日子里》《烽火岁月》《田东县革命遗址遗迹》《百谷烽火》《百谷红军村革命斗争史》《右江火种》等一批红色革命书籍和相关文史资料。正在组织人员编纂《中国共产党田东历史第二卷》《田东党史百年大事记》《红军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红色田东数第一》等近10本田东党史书籍,力争尽快出版发行,用身边的党史教育、鼓舞、激励党员群众。

加快融合发展,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红色革命遗产、培育发展旅游业,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田东县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出红色教育线路。田东县通过整合全县红色资源,以邓小平在田东的革命足迹为主线精心打造“挺进右江”、“运枪小道”、“战地烽火”、“红七军那叭医疗站”等4条精品红色教育线路,主要由田东县委党校负责4条红色教育线路的现场教学工作。不仅让在“家门口”丰富的党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还让来参训的学员从红色历史中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史增信。自2012年筹备、2013年开始接班以来,红色教育线路逐步完善,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班逐年增多。据该县委党校副校长唐秀峰介绍,红色教育线路运营以来,人数从最初的年接待50个团逐年飙升,2019年接团约460个,团均人数约40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仍有212个旅行团前来学习。田东的红色教育也日益成为党员干部队伍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打造红色乡镇村屯。在红色文化重点示范村屯的创建方面,田东县强调首先着重村级班子的强化和优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本村和周边村屯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示范村屯的辐射和影响力,为乡村民主治理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示范蓝本。田东县平马镇党委坚持落实村屯内党员骨干与群众结对的帮扶互助机制,助推村屯班子建设和群众帮扶互助的双赢共进。同时,开展支部共建、强村带弱村的帮扶带动,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从政治思想方面进行整顿,以思促行,以行促改,以改促强,从而实现党建工作新的提升,红色文化的传帮带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红色示范村屯的班子建设中,田东县大胆起用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富于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的能人,提拔到红色基地示范村屯的领导班子中任职,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为红色文化建设开创更新更好的局面。

田东县还将红色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启动百谷红军村江滨大道建设、那恒村红色美丽乡村房屋和街道立面改造、真良村红色扶贫产业配套建设等等。通过主题线路设计,把本地红色资源作为培训干部的“活教材”,通过体验式旅游教学,让革命旧址成为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实现红色资源优势向教育资源、经济资源转化,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红色题材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该县积极组织创作编排小型民族音乐剧《红土留根》、壮族唐皇说唱《邓斌骑虎》等一批红色文艺节目被列为田东县重大节庆传统保留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组织写作小组深入乡村采访挖掘,采写《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报告文学作品等。全县乡村群众自发成立红色文化业余艺术团40余个,他们用本地民族语言传唱红军歌谣、编演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种文艺节目,成为乡村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成立于2004年、拥有骨干演员28名的百谷村红军后代合唱艺术团,十多年来一直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义务演出,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农村优秀文艺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亮丽名片。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右江革命纪念馆坚持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到红色革命遗址和景点担任义务讲解员,已成为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社会赞赏的红色文化优质品牌。

构建保障机制,让红色文化“强”起来

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是关键。田东县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发力,推动红色文化保护发展制度化。

注重统筹红色规划。在规划实施方面,全面评估和定位红色文化建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盘规划,分步分层次精细实施,注重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和基因建设的潜能,做大做精做强红色基因库,突出特色,打造亮点。近几年来,田东县委出台了《田东县加强文化建设意见》和系列配套实施方案,强化包括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作红色文艺精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培养乡村文艺人才等系列战略部署,让红色文化基地真正成为“育人铸魂”之处。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田东县委、县政府通盘谋划,统筹兼顾,着力加强和完善红色文化基地和设施建设。几年来,投入上亿元,全面推进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了革命博物馆改扩建,革命烈士陵园改造,那恒码头、小平战道修复,邓小平真良旧居、那叭战地医疗站、龙篓堡战斗工事旧址、兵工厂重建等,建成一批红色纪念设施,修复了一些濒临损毁的重要革命遗址,修复黄惠良将军故居和提升营造周边红色氛围。同时,针对乡村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田东县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措施,每年县财政给予每个乡镇文化活动补助经费5万元,每个行政村每年春节文体活动补助5000元以上。

崇尚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崇敬革命先烈,继承先辈未竟事业,丰富新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逐步成为田东县各族人民的新风尚。红色文化基地的打造和红色基因的弘扬,让田东各族人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乘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东风,全县上下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取得了辉煌业绩。其中,2018年,历史性地摘掉戴了32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和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2020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清零,荣获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全国信访“三无”县称号;2021年,县委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巩固衔接    
资讯播报

广西田东县全面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时间:2022-04-08 09:37:4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周章师 农思秋

广西百色市田东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指挥了著名的“恩隆暴动”,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红色政权——右江苏维埃政府。田东这块火热的红土地,嵌印过许多革命前辈浴血奋斗的足迹,浸染过许多革命先烈的汗水和鲜血,还留存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史料。可以说,广西的革命史离不开百色,百色的革命史离不开田东。

近年来,田东县按照“全面修缮保护、加强活化利用、发挥教育功能、弘扬革命精神”的思路,立足丰富、全面、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特别是今年以来,田东县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涵盖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全局意识、组织纪律、反腐倡廉、求实作风、民族团结、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做到学史增信,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在开启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再创佳绩。

深入挖掘修缮,让红色文化“亮”起来

一处处战斗遗址就是一座座精神丰碑,一段段英雄事迹就是一本本红色教材。田东县红色革命遗址众多。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阐释,深挖红色“富矿”,讲好红色故事,为平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等提供强有力支持。

普查摸清“红色家底”。田东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邓小平从1929年10月20日踏上田东第一脚到1930年10月6日率部离开北上,五次进出田东开展革命活动,足迹遍布右江大地。县境内的右江两岸,就有许多红色革命的遗迹和遗址。经普查,目前全县共有革命旧址遗址总数48个,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1个,重要党史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7个,革命领导人故居8个,烈士墓10座、纪念设施1个、革命活动旧址11个。

做好保护修缮规划。围绕“芒乡红城,幸福田东”的战略定位,全面加强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了革命博物馆改扩建,革命烈士陵园改造,以及一批红色纪念设施建设、重要革命遗址抢修等。平马镇全力建设百谷红军村北大门、提升改造进村大道、提升屯内参观线路、修缮提升百谷红军村陈列室、打造红军村党建示范点、改造红军文化舞台、修缮提升红军学校、复建朱鹤云故居、修整提升百谷红军烈士纪念碑周边环境等9个项目,着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与旅游、红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县委、政府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民间风俗文化的规范和引导,以群众自发和政府倡导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抓好乡村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陵园和零星烈士墓的修缮和祭扫。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深挖红色资源,打造党史教育现场点。该县充分挖掘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革命烈士陵园、那恒革命史馆、百谷红军村陈列室、思林镇真良村那叭红医站旧址、邓小平在田东真良旧居、印茶镇巴麻村黄绍谦故居等本地丰富鲜活党史资源,以红色文化基地建设为载体,开设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到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并进行现场教学活动。几年来,先后接待县内外各类培训班1000多个班次60000多人到田东红色景点开展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体验教育,昔日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成为了接受灵魂洗礼、升华精神境界的生动课堂。

打造文艺精品讲好党史故事。充分利用全县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全县2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载体,通过文艺宣讲,积极开展党史学习、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传承好田东的‘红色记忆’。组织电影放映队伍深入乡镇、村屯、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巡回“送电影下乡”活动,专题播放建党100周年和红色爱国主题系列电影,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民众。从“五老”人员、党校教师、党史专家、人大代表、先进模范等相关领域,精挑细选10名政治素养高、政策理论功底扎实的干部,组建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还专门安排通晓壮话、瑶话等民族语言的干部、红军后代志愿者参与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并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文艺演出、抢答互动融入其中,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党的故事,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今年6月初,该县宣讲团成员到各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单位开展专题宣讲41场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经过几年挖掘整理,目前,田东县编辑出版《田东人民革命史》《田东儿女英烈传》《邓小平在田东》《邓小平在田东的日子里》《烽火岁月》《田东县革命遗址遗迹》《百谷烽火》《百谷红军村革命斗争史》《右江火种》等一批红色革命书籍和相关文史资料。正在组织人员编纂《中国共产党田东历史第二卷》《田东党史百年大事记》《红军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红色田东数第一》等近10本田东党史书籍,力争尽快出版发行,用身边的党史教育、鼓舞、激励党员群众。

加快融合发展,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红色革命遗产、培育发展旅游业,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田东县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出红色教育线路。田东县通过整合全县红色资源,以邓小平在田东的革命足迹为主线精心打造“挺进右江”、“运枪小道”、“战地烽火”、“红七军那叭医疗站”等4条精品红色教育线路,主要由田东县委党校负责4条红色教育线路的现场教学工作。不仅让在“家门口”丰富的党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还让来参训的学员从红色历史中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史增信。自2012年筹备、2013年开始接班以来,红色教育线路逐步完善,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班逐年增多。据该县委党校副校长唐秀峰介绍,红色教育线路运营以来,人数从最初的年接待50个团逐年飙升,2019年接团约460个,团均人数约40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仍有212个旅行团前来学习。田东的红色教育也日益成为党员干部队伍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打造红色乡镇村屯。在红色文化重点示范村屯的创建方面,田东县强调首先着重村级班子的强化和优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本村和周边村屯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示范村屯的辐射和影响力,为乡村民主治理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示范蓝本。田东县平马镇党委坚持落实村屯内党员骨干与群众结对的帮扶互助机制,助推村屯班子建设和群众帮扶互助的双赢共进。同时,开展支部共建、强村带弱村的帮扶带动,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从政治思想方面进行整顿,以思促行,以行促改,以改促强,从而实现党建工作新的提升,红色文化的传帮带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红色示范村屯的班子建设中,田东县大胆起用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富于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的能人,提拔到红色基地示范村屯的领导班子中任职,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为红色文化建设开创更新更好的局面。

田东县还将红色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启动百谷红军村江滨大道建设、那恒村红色美丽乡村房屋和街道立面改造、真良村红色扶贫产业配套建设等等。通过主题线路设计,把本地红色资源作为培训干部的“活教材”,通过体验式旅游教学,让革命旧址成为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实现红色资源优势向教育资源、经济资源转化,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红色题材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该县积极组织创作编排小型民族音乐剧《红土留根》、壮族唐皇说唱《邓斌骑虎》等一批红色文艺节目被列为田东县重大节庆传统保留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组织写作小组深入乡村采访挖掘,采写《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报告文学作品等。全县乡村群众自发成立红色文化业余艺术团40余个,他们用本地民族语言传唱红军歌谣、编演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种文艺节目,成为乡村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成立于2004年、拥有骨干演员28名的百谷村红军后代合唱艺术团,十多年来一直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义务演出,被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农村优秀文艺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亮丽名片。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右江革命纪念馆坚持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到红色革命遗址和景点担任义务讲解员,已成为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社会赞赏的红色文化优质品牌。

构建保障机制,让红色文化“强”起来

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是关键。田东县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发力,推动红色文化保护发展制度化。

注重统筹红色规划。在规划实施方面,全面评估和定位红色文化建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盘规划,分步分层次精细实施,注重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和基因建设的潜能,做大做精做强红色基因库,突出特色,打造亮点。近几年来,田东县委出台了《田东县加强文化建设意见》和系列配套实施方案,强化包括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作红色文艺精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培养乡村文艺人才等系列战略部署,让红色文化基地真正成为“育人铸魂”之处。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田东县委、县政府通盘谋划,统筹兼顾,着力加强和完善红色文化基地和设施建设。几年来,投入上亿元,全面推进对革命遗址、红色旅游景点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了革命博物馆改扩建,革命烈士陵园改造,那恒码头、小平战道修复,邓小平真良旧居、那叭战地医疗站、龙篓堡战斗工事旧址、兵工厂重建等,建成一批红色纪念设施,修复了一些濒临损毁的重要革命遗址,修复黄惠良将军故居和提升营造周边红色氛围。同时,针对乡村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田东县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措施,每年县财政给予每个乡镇文化活动补助经费5万元,每个行政村每年春节文体活动补助5000元以上。

崇尚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崇敬革命先烈,继承先辈未竟事业,丰富新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逐步成为田东县各族人民的新风尚。红色文化基地的打造和红色基因的弘扬,让田东各族人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乘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东风,全县上下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取得了辉煌业绩。其中,2018年,历史性地摘掉戴了32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2019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和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2020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清零,荣获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全国信访“三无”县称号;2021年,县委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