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产业”铺设增收快车道

时间:2022-05-02 23:48: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王磊 孙润达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萧县永堌镇通过抓基层组织,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抓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发展活力,抓合作组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三抓”模式,带动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永堌镇将进一步创新完善重点工作,积聚力量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抓基层组织,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驻村帮扶,全力夯实基层组织,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最大最好的“战绩”。一是强化“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谋划好全镇乡村振兴任务,按照“整体衡量、逐户过筛、分类指导、弥补不足”原则,对重点工作实行挂牌督战,奏响党建引领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二是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对全镇帮扶力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认真抓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带领脱贫户和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培育新型带贫主体,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该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组织,将脱贫户纳入合作组织中,不断提升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一体发展,持续把产业做强做大,让脱贫群众长久增收。为了更好的开展产业帮扶工作,让市场潜力好,社会责任强,带贫益贫更高效的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带贫益贫作用,镇政府在脱贫村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政府+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多种产业帮扶发展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和“一自三合”等模式,把产业帮扶的着力点放在培育扶持带动脱贫户发展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上,持续增强脱贫户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今年,永堌镇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鼓励村级班子、致富能人成立合作组织、引进龙头企业,将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纳入合作社,提升减贫带贫效果,由“输血”变为“造血”,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组织振兴    

“党建+产业”铺设增收快车道

时间:2022-05-02 23:48: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王磊 孙润达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萧县永堌镇通过抓基层组织,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抓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发展活力,抓合作组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三抓”模式,带动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永堌镇将进一步创新完善重点工作,积聚力量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抓基层组织,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驻村帮扶,全力夯实基层组织,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最大最好的“战绩”。一是强化“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程,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谋划好全镇乡村振兴任务,按照“整体衡量、逐户过筛、分类指导、弥补不足”原则,对重点工作实行挂牌督战,奏响党建引领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二是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对全镇帮扶力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认真抓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带领脱贫户和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培育新型带贫主体,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该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组织,将脱贫户纳入合作组织中,不断提升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一体发展,持续把产业做强做大,让脱贫群众长久增收。为了更好的开展产业帮扶工作,让市场潜力好,社会责任强,带贫益贫更高效的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带贫益贫作用,镇政府在脱贫村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政府+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等多种产业帮扶发展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和“一自三合”等模式,把产业帮扶的着力点放在培育扶持带动脱贫户发展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上,持续增强脱贫户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今年,永堌镇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鼓励村级班子、致富能人成立合作组织、引进龙头企业,将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纳入合作社,提升减贫带贫效果,由“输血”变为“造血”,带动脱贫户持续增收。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