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鹤壁岗坡村:岗上坡地生金 岗下画景变现

时间:2022-05-17 09:13: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QQ截图20220517091827.jpg

鹤壁市淇滨区岗坡村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针对山岗地薄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坡地经济”,闯出了一条利用涧水坡地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的新路径,由原来一穷二白转变为村强民富,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零收入发展到2021年的百万元,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3A级景区”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龙岗乡村振兴示范带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列入全国22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202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岗坡村调研,对该村实施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群众致富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一是找准定位,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结合城市近郊、区域地势等实际情况,聘请河南科技学院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确定“以龙岗郊野公园为支撑,整合岗田林水等资源,建设‘一园两轴八区’,打造集生态修复、现代农业、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都市近郊休闲游憩型生态区”的发展思路。二是盘活资源,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账目审查、实物清点、实地测定等方式,清产核资、盘点家底,收回农户承包集体土地800亩。通过变更合同、重新发包,对集体资产进行阶梯式综合开发,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三是全域整治,优化美化村庄环境。从村庄路、水、电、气入手,完善基础设施,逐户推行“厕所革命”。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线,铺设污水管网6800余米;实施墙体外立面改造,白墙黛瓦统一风貌样式;对村庄进行全域绿化,房前屋后栽树造景,丰收季节瓜果飘香;建设党群文化广场、特色景观小品,全面提升村庄颜值。实行垃圾分类,采取“服务外包+村民自治”模式,做到垃圾干湿分离。经过整治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整个村庄小桥流水、绿树繁花成为常态。

二、加速融合带动,构建互促互赢产业格局。一是丰富业态提升乡村旅游活力。将龙岗乡村振兴示范园细分为总部区、火锅区、亲子区、活力运动区、户外拓展区、交通转换区、民俗商业街、生态停车场8个功能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渝派火锅公园、中式创意餐厅、活力运动场、“黄河之礼”休闲文创主题街区、兵之味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龙岗欢乐世界大型游乐场、无动力亲子乐园等。仅今年春节期间,吸引游客达到23万人次,营业收入280余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上百万元,带动脱贫群众300余人就业。二是数字赋能助推传统农业转型。依托鹤壁农业硅谷数字化产业园技术优势,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业”,以饮马泉薯业合作社为试点,在红薯基地安装智能监控、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数字化监控设备,管理者借助手机就能全方位掌握红薯种植情况,数字化分析红薯生长、生产等数据,大幅提升土地出产率。同时,推动数字化便民惠民,联合新农邦集团建立益农合作社,依托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三是以点连片打造产业示范带。采用“点状先行、面状铺开”模式,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原则,以岗坡村为核心,带动枣林、郑常村等8个村延环补链、错位发展,连片打造龙岗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积极推进野猪泉村油葵、油菜、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深加工,老鸦章、耿屯、三里屯、马常村扣件来料加工、生产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创收。四是优化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将五七路沿线的小麦玉米改种为经济价值高、产业链条长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油葵、油菜花,每户每亩地增收1000元,沿岗形成了产业观光示范带,中途建设观光小火车和观光驿站等项目,促进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与此同时,政府主导自建油料加工厂,创建品牌,通过自种、自榨、自销的方式,打通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注重模式创新,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统一农家乐经营模式。探索“一道菜、两张桌、三间房”模式,全村统一一张菜单,每家专注做一道拿手菜,每家农家乐设两张八仙桌、三间客房。通过手机点餐小程序,游客可进入任意一家农家乐扫码点餐,接单农家做好菜品后统一送至游客所在的农家乐。目前,村里已经开办农家乐9家。村民张月拿手菜红烧肉销售收入近5万元,村里经营第一家民宿的崔红娜开业不到一年收入就达4万多元。二是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帮互助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群众多渠道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将龙岗人文小镇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发展城市近郊旅游业;将油葵等高效农作物种植交由助农公司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等,让企业与村集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模式。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资本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引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产业项目,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国有平台公司资产入股、项目运营公司技术入股”运作模式,创建村集体所有、经营形式多样的“火锅公园”“亲子乐园”“萌宠乐园”等经济实体,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形式占股22%,年底按收益进行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

QQ截图20220517091516.jpg

岗坡村立足资源禀赋、生态底蕴和比较优势,借势顺势、借智借力,着力发展“坡地经济”,探索出一条“岗上坡地生金、岗下画景变现”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乡村旅游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真正实现“农村变景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实现“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绿色发展、高效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淇滨区乡村振兴局  供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河南鹤壁岗坡村:岗上坡地生金 岗下画景变现

时间:2022-05-17 09:13: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QQ截图20220517091827.jpg

鹤壁市淇滨区岗坡村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针对山岗地薄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坡地经济”,闯出了一条利用涧水坡地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的新路径,由原来一穷二白转变为村强民富,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零收入发展到2021年的百万元,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3A级景区”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龙岗乡村振兴示范带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列入全国22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2021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岗坡村调研,对该村实施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群众致富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一是找准定位,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结合城市近郊、区域地势等实际情况,聘请河南科技学院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确定“以龙岗郊野公园为支撑,整合岗田林水等资源,建设‘一园两轴八区’,打造集生态修复、现代农业、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都市近郊休闲游憩型生态区”的发展思路。二是盘活资源,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账目审查、实物清点、实地测定等方式,清产核资、盘点家底,收回农户承包集体土地800亩。通过变更合同、重新发包,对集体资产进行阶梯式综合开发,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三是全域整治,优化美化村庄环境。从村庄路、水、电、气入手,完善基础设施,逐户推行“厕所革命”。规划建设雨污分流管线,铺设污水管网6800余米;实施墙体外立面改造,白墙黛瓦统一风貌样式;对村庄进行全域绿化,房前屋后栽树造景,丰收季节瓜果飘香;建设党群文化广场、特色景观小品,全面提升村庄颜值。实行垃圾分类,采取“服务外包+村民自治”模式,做到垃圾干湿分离。经过整治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整个村庄小桥流水、绿树繁花成为常态。

二、加速融合带动,构建互促互赢产业格局。一是丰富业态提升乡村旅游活力。将龙岗乡村振兴示范园细分为总部区、火锅区、亲子区、活力运动区、户外拓展区、交通转换区、民俗商业街、生态停车场8个功能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渝派火锅公园、中式创意餐厅、活力运动场、“黄河之礼”休闲文创主题街区、兵之味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龙岗欢乐世界大型游乐场、无动力亲子乐园等。仅今年春节期间,吸引游客达到23万人次,营业收入280余万元,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上百万元,带动脱贫群众300余人就业。二是数字赋能助推传统农业转型。依托鹤壁农业硅谷数字化产业园技术优势,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业”,以饮马泉薯业合作社为试点,在红薯基地安装智能监控、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数字化监控设备,管理者借助手机就能全方位掌握红薯种植情况,数字化分析红薯生长、生产等数据,大幅提升土地出产率。同时,推动数字化便民惠民,联合新农邦集团建立益农合作社,依托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三是以点连片打造产业示范带。采用“点状先行、面状铺开”模式,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原则,以岗坡村为核心,带动枣林、郑常村等8个村延环补链、错位发展,连片打造龙岗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积极推进野猪泉村油葵、油菜、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深加工,老鸦章、耿屯、三里屯、马常村扣件来料加工、生产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创收。四是优化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群众传统种植观念,将五七路沿线的小麦玉米改种为经济价值高、产业链条长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油葵、油菜花,每户每亩地增收1000元,沿岗形成了产业观光示范带,中途建设观光小火车和观光驿站等项目,促进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与此同时,政府主导自建油料加工厂,创建品牌,通过自种、自榨、自销的方式,打通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注重模式创新,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统一农家乐经营模式。探索“一道菜、两张桌、三间房”模式,全村统一一张菜单,每家专注做一道拿手菜,每家农家乐设两张八仙桌、三间客房。通过手机点餐小程序,游客可进入任意一家农家乐扫码点餐,接单农家做好菜品后统一送至游客所在的农家乐。目前,村里已经开办农家乐9家。村民张月拿手菜红烧肉销售收入近5万元,村里经营第一家民宿的崔红娜开业不到一年收入就达4万多元。二是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与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帮互助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群众多渠道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将龙岗人文小镇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发展城市近郊旅游业;将油葵等高效农作物种植交由助农公司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与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等,让企业与村集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模式。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资本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引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产业项目,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国有平台公司资产入股、项目运营公司技术入股”运作模式,创建村集体所有、经营形式多样的“火锅公园”“亲子乐园”“萌宠乐园”等经济实体,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形式占股22%,年底按收益进行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抓手。

QQ截图20220517091516.jpg

岗坡村立足资源禀赋、生态底蕴和比较优势,借势顺势、借智借力,着力发展“坡地经济”,探索出一条“岗上坡地生金、岗下画景变现”的乡村振兴之路,将乡村旅游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真正实现“农村变景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实现“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生态绿色发展、高效长远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淇滨区乡村振兴局  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