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驻村解民忧 古村焕新颜
湖北省通城县乡村振兴局定点帮扶灵官桥村,以实际行动解决村民的困难和需求,致力于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党建引领“五起来” 乡村振兴书新篇
近年来,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紧紧抓住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 “筑堡工程”,通过优强党建引领、创建网格支部、兴办民生实事、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把村级要事化作一桩桩好事实事
云南永平十字口:梦里原乡 和美乡村
“你以为你站在人生最高峰,其实你在最低处;你以为你站在人生最低谷,其实你在最高峰。”这是云南省永平县十字口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山下看,这里是山之最高点,路之终点;山上看,这里是通往另一座高山的最低点,另一条路的起点。
云南省永平县水泄乡狮子窝村:千人养一树 一树养千人
水泄乡狮子窝村是一个彝族村寨,位于云南省永平县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侧,距县城108公里,下辖马拉羊、蕨坝山、大河沟、阿六山、核桃坪、黄草坝等15个村民小组,这里独特的立体气候,养育了上千株古茶树,它们全都佩戴着300年、500年、1000年、1500年或1800年的树龄标识牌,呈单株生长或阵列丛生在田埂地边。
湖南辰溪县锦滨镇:小景观微改造 一路风光一路景
今年以来,锦滨镇下足“绣花”功夫,按照“微景观,精提升”思路,镇村联创,积极动员全镇力量对省道沿线进行靓化提升,持续发力打造“一路风光一路景”的省道锦滨路段风景线。
湖南苏仙: “小事大办”做“加法” 推进农村厕改提质升级
湖南省苏仙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农村厕改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小事大办”做“加法”,加快推动农村生活从“将就”如厕到“讲究”如厕转变。
湖北十堰茅箭东沟村:擦亮“红绿蓝”底色 绘就乡村振兴富美画卷
东沟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南部山区茅塔乡,村内山清水秀、四季花香,素有“车城后花园”的美誉,是集红色文化、绿色经济和蓝色发展为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东沟村坚持“党建引领村庄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总体思路,深化“一引双兴三创四融五联”发展模式,通过红色底蕴“搭台”、生态旅游“唱戏”,走出了一条以红色文化为“魂”、绿色产业“基”、蓝色治理为“韵”的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桥村: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美岱桥村在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着力写好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环境整治“三篇文章”,逐渐探索出一条兼顾融合发展之路。
黑龙江拜泉县: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湖北宜都市青林寺村:“中国谜语村”努力争创 美丽宜居和美村
“清江已截流,两岸不出头,山中有庙宇,人在画中游。上到九十九,下到十八九,要是问谜语,都能说几首。”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位于风景如画的800里清江河岸,全村只有4个村民小组、293户、1065人、党员59人、耕地1111亩。
做好“五篇文章”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潼关画卷
近年来,潼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安徽临泉迎仙镇:环境整治不停步和美乡村入画来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迎仙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整治环境卫生,倡树文明风尚
湖南沅陵:穿越千年的皇妃碣滩红茶
半盏春茶对月开,一缕清风具香来。三月中下旬,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清浪乡“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的皇妃碣滩高山有机茶园伴随着春风飘来了缕缕茶香。
云南省永平县梅花村——“新农人”齐显神通 “振兴路”越走越阔
是什么菜,“种”在树头上,让舌尖与心尖一齐撒娇?是什么肉,不饱口福专饱眼福?是什么桃,用颜值创造价值?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神奇之事接二连三涌现在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北斗乡梅花村!
山东青岛:“乡趣中国•域见平度”项目引爆茶山游
探索创建“政企合作+数字化营销”赋能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农产品和红色文旅农旅精品,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发展。
模范村:“领头羊”带来“喜洋洋”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于2016 年整村脱贫摘帽,2019 年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河南鹤壁岗坡村:岗上坡地生金 岗下画景变现
鹤壁市淇滨区岗坡村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针对山岗地薄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坡地经济”,闯出了一条利用涧水坡地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的新路径
湖南凤凰:菖蒲塘村我们的水果甜,日子更甜!
在凤凰县菖蒲塘村,百果园里猕猴桃、柚子、刺葡萄,一片接着一片,随着山势铺开,绿意盎然。这架多旋翼无人机,正在果园上空忙活,科技也改变了农民种水果的方式。
河南山城区:妙用“加减乘除”法 绘就乡村幸福景
在山城区石林镇,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的转变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北堤村:与水共生,因水而兴
北堤村东临荆江干堤,地势低洼,沟渠众多,由于地处凶险的荆江分洪段,一度是远近闻名的“水窝子”“穷窝子”。近几年,北堤人与水共生,变水患为水利,铸就强村富民之路,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湖北咸丰:乡村沃野绘新景,振兴筑梦同路行
西藏自治区医保局驻村帮扶打造实验“互助田” 探索“惠农路”